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记述了采自内蒙古中中新统和上渐新统啮齿动物—新属——双柱鼠属 (Distylomys) 的两个新种 D. tedfordi 和 D. qianlishanensis. 它们是一类很特别的鼠类, 可能代表了梳趾鼠超科中的一个新科:双柱鼠科 Distylomyidae.文中讨论了梳趾鼠超科中各科之间,以及它与 hystricognaths 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绒鼠类系统学研究(啮齿目:仓鼠科:田鼠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综述的基础上对绒鼠属Eothenomys的分类进行了探讨,认为Eothenomys属的典型特征应力;下颌骨臼齿咀嚼面左右两侧的三角形齿环均不呈交错排列,而是两两相对,彼此相融合;二倍染色体数2m=56,全部常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T),东方绒鼠亚属Antheliomys5种中,至少玉龙绒鼠E.proditor不属于此属不能排除恢复Antheliomys属级分类地位的可能性,同意将Caryomys独立为绒Ping属;将Craseomys shanseius Thomas,1908(=E.shanseius)订正为棕背Ping的山西亚种C.r.shanseius。台湾绒鼠Eothenomys kanoi Tokuda,1937的染色体特征与Clethrionomys属相似,不应收入绒鼠属,其分类地位待定。Clethrionomys属和Eothenomys属化石种均最早出现于早更新世,目前还不能断定此二属究竟谁起源于谁,也许它们共同起源于第三者。  相似文献   

3.
继 1 990年王伴月和李春田记述了发现在吉林桦甸中始新世的争胜鼠 (Zelomys)之后 ,近年又在山西垣曲、河南卢氏、江苏溧阳等地的中始新世到晚始新世 (Irdinmanhan lateShara murunianorErgilian)的 5个地点中陆续发现了一些与争胜鼠相近的新材料。经研究后 ,将所有材料归诸于创建的一新科 :争胜鼠科 (Zelomyidaefam .nov .)。它包括了争胜鼠及本文新记述的安氏鼠 (Andersomysgen.nov.)、耗子 (Haozigen .nov .)和苏鼠 (Suomysgen .nov.)共 4属 6种。新科的特征是 :始啮型头骨 -松鼠型下颌 ;门齿釉质层散系 ;颊齿具有发育的次尖和下次脊 ,后期种类上颊齿的外侧齿尖的唇侧发展成平凹到新月形。新科的系统关系不很清楚 ,尽管与始鼠科 (Eomyidae)有某些相似之处 ,但它更可能是独立发展的一个支系。争胜鼠属化石分布较广 ,在我国吉林、江苏和山西的中、晚始新世地层中都有发现 ,它的特征是下颊齿p4 m2宽度逐渐增大 ,p4 m3具下前边尖 ,并与短的下原尖前臂相接。属中除属型种———东方争胜鼠 (Z .orientalisWangetLi)外 ,还建立了一个约翰争胜鼠新种 (Z .joannessp .nov.) ,一约翰争胜鼠相似种 (Z .cf.Z .joannes)。同时认为Z .gracilisWangetLi,1 990是Z .orientalis的同物异名。约翰种与属型种的区别在于个?  相似文献   

4.
六种鼠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变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新霞  金晓玲 《兽类学报》1997,17(2):136-140
本文研究姬鼠属(Apodemus)2种鼠和鼠属(Ratus)4种鼠的心组织过氧化物酶和肝组织酯酶同工酶等位基因的变异。结果表明,6种鼠心组织过氧化物酶皆为4条区带,其中社鼠和白腹巨鼠的酶带泳动速度略快于褐家鼠和黄毛鼠的酶带;鼠属4种鼠的酶带间距大致相同,而姬鼠属的酶带间距略大于鼠属,这种谱型的区别就所分析的6种鼠而言,可以认为是该同工酶表现的属间区别。肝组织酯酶区带较多,其酶带数和泳动速度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种间特征;泳动最快的酶带在姬鼠中是2条,在鼠属中是1条,可以认为是属间特征的区别。从9项生化指标的异同作动物配对比较,表明褐家鼠与黄毛鼠亲缘上较近,社鼠与白腹巨鼠亲缘上也较近,而且白腹巨鼠在进化上可能要比其余3种鼠属动物更接近于姬鼠属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最近在编写"中国古脊椎动物志"的跳鼠科的过程中,发现建立塔塔尔蹶鼠属(Tatalsminthus)的依据不够充分。现就该属及其属型种(可汗塔塔尔蹶鼠Tatalsminthus khandae)的有效性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绒鼠的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吴爱国  杨增源 《兽类学报》1989,9(3):231-231
大绒鼠属于仓鼠科绒鼠属。分布于云、贵、川及湖北的部分地区。绒鼠属的分类学、生态学及与鼠疫疫源的关系已有一些研究。本文初步报道大绒鼠的染色体组型。1.材料与方法 成体大绒鼠雄性1只,雌性3只,捕自云南省陇川县红光乡的山麓灌木丛。染色体标本制备采用常规骨髓制片方法。秋水仙素剂量为3微克/克体重,腹腔注射后3.5小时取材。0.4%KCl低渗处理,空气干燥,用10%Giemsa染色。选择分散良好的中期细胞(雄性10个细胞,雌性10个细胞)拍  相似文献   

7.
金晓玲  何新霞 《兽类学报》1998,18(2):144-149
用电泳比较分析了鼠科动物6个种的组织LDH同工酶的A、B、C亚基和SOD同工酶位点的种属差异。结果表明,LDH的A和B亚基在进化上的可变性程度不同。在被分析的2个属共6种鼠中,首次发现B亚基的结构具有属的特征,同属的鼠种B亚基泳动度相同,在垂直凝胶电泳板上处于同一泳动线上。不同属的鼠其B亚基泳动度不同,家鼠属的鼠B亚基比姬鼠属的泳动快;A亚基的结构既有属的特性,更具有种的特征,同属不同种的鼠A亚基泳动速度不同,表现为LDH同工酶带的间距不同。LDH的C亚基结构因鼠种不同而异,由C亚基组成的LDH-X带黄毛鼠位于自身的LDH-3和LDH-4之间,社鼠和褐家鼠此带位于自身的LDH-4和LDH-5之间,白腹巨鼠此带位于自身的LDH-5以外的阴极端,与黑线姬鼠此带的位置特征相同。SOD同工酶带只表现种的差异,其3条带泳动速度的改变具有协同而变的共同特点。被分析的鼠种经配对法比较生化特征的相同程度,初步表明黄毛鼠亲缘上与褐家鼠比较近,白腹巨鼠亲缘上又比其余3种鼠更近于姬鼠属。  相似文献   

8.
本记述了采自四川西南部鼠厉螨属的一个新种,定名为高山鼠厉螨Mysotaelaps atpinus。  相似文献   

9.
命名了中古新世的一个啮型类新属种——胡氏敏兽(Mina hui gen.et sp.nov.)。新属种的正型标本为可能属于同一个体的前颌骨和上颌骨,采自安徽省潜山县古井乡傅家山嘴中古新统望虎墩组上段上部。属名来源于周明镇先生的曾用名周敏,以纪念他对我国古新世生物地层和哺乳动物研究的杰出贡献;种名源自胡耀明博士,他为潜山哺乳动物的采集和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胡氏敏兽的特征如下:中等大小的模鼠兔类,上齿列齿式2·0·3·3;第一对门齿(d12)增大,无齿根、终生生长,釉质层双层,仅限于唇侧,表面无纵向浅沟;上颊齿列外缘显著凸出;颧弓前根后缘位于M1—M2之间,眶下孔位置低。以传统的模鼠兔目(Mimotonida)而论,它包括两个科:单型科模鼠兔科(Mimotonidae)只有模鼠兔(Mimotona)一属;模兔科(Mimolagidae)则包括模兔(Mimolagus),Gomphos,Anatolimys,敏兽和可能的Amar。在已知模鼠兔类中,模鼠兔很可能代表原始的兔形类祖先的"形态型",而模兔科则代表向兔形类进化的分支上分化出来的旁枝。晓鼠(Heomys)、模鼠兔和敏兽的共存说明啮形类在中古新世时已经分化。  相似文献   

10.
争胜鼠的上门齿釉质结构分为两层。内层施氏明暗带界线清楚,呈横向延伸,带宽不规则,主要为1个釉柱宽。釉柱间质很发育,围绕釉柱,其微晶方向与釉往平行,属单系。争胜鼠与始鼠科共有单系门齿微细结构,而与先松鼠科共有始啮型头骨的特征,因前者为较进特征而后者为近祖的原始特征,故争胜鼠与始鼠科有较近的系统关系。  相似文献   

11.
蝙蝠科蝙蝠遍布全世界,是蝙蝠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尽管从形态学、胚胎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认为蝙蝠科内长翼蝠亚科应该提升到科、鼠耳蝠属应该提升到亚科的分类地位,但是其科内的系统关系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争议之中.本文对蝙蝠科11种38个标本线粒体16S rRNA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序,并结合以前报道的13种(属于7科13属)蝙蝠的线粒体16S rRNA部分序列构建了系统树,结果表明:长翼蝠亚科可以提升到科的分类地位、鼠耳蝠属提升到亚科的分类地位,这与前人报道的结果一致;相对于由鼠耳蝠亚科、彩蝠亚科和管鼻蝠亚科构成的分支,蝙蝠亚科和Antrozoinae是一个并系群.蝙蝠亚科内的亲缘关系也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记述从湖北省长江三峡以南巴东县绿葱坡海拔1 750m落叶阔叶林中捕获的猪尾鼠加Typhlomys cinereus体上采到的盲鼠蚤属Typhlomyopsyllus Li et Huang,1980 1 新种,巫峡盲鼠蚤Typhlomyopsyllus wuxiaensis sp.nov..新种以其独特的可动突形态和宽大卵圆形交配囊袋部及环形骨化增厚脊与该属已记录的4种盲鼠蚤均不同,而其它特征♂仅与洞居盲鼠蚤T.cavaticus Li et Huang,1980、♀与刘氏盲鼠蚤T.liui Wu et Liu,2002相近,但依其雌、雄两性变形节的形态可与后2种区别.文后就新种与近缘种的关系和盲鼠蚤属的蚤类地理分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地区中渐新世的林跳鼠科化石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记述的乌兰塔塔尔地区林跳鼠科化石计有中亚副蹶鼠(Parasminthus asiae-entralis)、党河副蹶鼠(P. tangingoli)、小副蹶鼠(P. parvulus)、邱氏戈壁蹶鼠(Gobiosminthus qiui gen. et sp. nov.)、?戈壁蹶鼠未定种(Gobiosminthus sp.)和童氏沙漠蹶鼠(Shamosminthus tongi gen. et sp. nov.)3属6种.对副蹶鼠属各种的种内变异和种间差异、我国早第三纪林跳鼠类的系统关系以及早期林跳鼠与仓鼠间的一些形态差别做了概要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了发现在乌兰塔塔尔地区的中渐新世圆柱齿鼠科化石。根据牙齿特征,将乌兰塔塔尔动物群中原先的阿尔丁鼠(Ardynomys)和圆柱鼠(Cyclomylus)分别放到异鼠(Anomoemys)和察干鼠(Tsaganomys)属中,将原“小圆柱鼠”(Cyclomylus minutus Kowalski,1974)改订为小察干鼠(Tsaganomys minutus)。在记述洛异鼠(Anomoernys lohiculus)、阿尔泰察干鼠(Tsaganomys altaicus)和小察干鼠的同时,讨论了它们的种内变异。此外还对察干鼠和圆柱鼠的齿冠和齿根关系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国所产13种鼠科啮齿类进行了阴茎形态学的比较研究(包括阴茎骨和软体结构),探讨了在鼠科的家鼠属(Rattus)、姬鼠属(Apodemus)、小家鼠属(Mus)和巢鼠属(Micromys)4个属间以及同属不同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阴茎的形态结构具有属和种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可以为分类学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裸厉螨属一新种记述(蜱螨亚纲:厉螨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述厉螨属一新种,巍山裸厉螨,标本采自云南巍山县的齐氏姬鼠体上及剑川县的大绒鼠巢中,本属在我国系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7.
盲鼠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细蚤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记述盲鼠蚤属TyphlomyopsyllusLietHuang,1980一新种,巴山盲鼠蚤Typhlomyopsyllusbashanensissp.nov.,采自湖北省北部神农架林区猪尾鼠Typhlomyscinereus和短尾GouAnourosorexsquamipessqpuamipes体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角绥螨属一新种,中华角绥螨Antennoseius sinicus sp.nov.,标本采自云南剑川县大绒鼠巢中。该属在中国尚系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9.
对拟蹶鼠属(Sminthoides Schlosser)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记述了对中国化石拟蹶鼠属SminthoidesSchlosser,1 92 4的材料和现生三趾跳鼠属DipusZimmermann,1 780标本的观察。牙齿的比较研究表明 ,Sminthoides和ScirtodipusSavinov ,1 970与Dipus大小接近、形态构造相似 ,两者均为Dipus的晚出异名 ,建议予以废弃。同时修订了Dipus的属征 ,确定了其化石的归属种。Dipus属自晚中新世出现以来 ,其演化似乎相当稳定 ,地理分布也没有发生过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记述采自中国吉林南部鼠耳蝠属Myotis 1种:大趾鼠耳蝠Myotis macrodactylus为翼手目中国新纪录.提供了外形、头骨和牙齿的特征描述、照片、分布和生态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