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干旱地区啮齿动物物种分布的区域分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立志  马勇  叶晓堤 《动物学报》2002,48(2):183-194
搜集整理我国干旱地区啮齿动物地理分布数据,通过生境分析,确定啮齿动物分布区。基于GIS技术,以面积约为6470km^2的766个栅格收集我国干旱地区啮齿动物的二元分布数据,采用多元分析的分层聚类方法,依据欧氏距离平方值,将地理分布单元划分为若干个组。结果表明,当欧氏距离平方值分别为11.379,17.068,22.758和28.447时,766个地理分布单元依次可分为30,9,5和3个组。分布单元组的物种组成比较和生态型分析表明;(1)在我国干旱地区的海拔较低地带,景观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过渡到荒漠,地理分布单元组亦呈现相应的分布格局,喜湿的物种逐渐减少,耐旱的种类增加;(2) 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寒漠与蒙新温性和暖温性荒漠啮齿动物物种数和组成相近,物种多样性近;(3)阿尔泰山地及南麓平原啮齿动物组成较为特殊,寒湿啮齿动物成份最高;(4)东祁连山地及其北麓以及分犁谷地,额敏谷地,伊犁天山,准噶尔界山及东麓山前平均的啮齿动物成份较为复杂,物种多样性较高。我国干旱地区东部啮齿动物的物种密度和多样性高于西部,但在东部草原和西部荒漠之间的过渡区物种密度较高,表现出的种生态地理分布的边缘效应,体现干旱区啮齿动物物种分布与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以及山地和高原等特殊环境非地带性分布的适应关系。蒙新温性荒漠区和青藏高原寒漠区的啮齿动物在区系组成上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2.
叶晓堤  马勇 《兽类学报》1998,18(4):260-267
在采用网格法对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啮齿动物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啮齿动物物种丰富度空间格局。华北平原物种丰富度最低,其次为晋、翼山地和汾、渭谷地,而南蒙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丰富度较高;物种丰富度纬向变化不明显,而经向变化显著,由东向西,物种丰富度呈递增趋势;丰富度在海拔上的变化并不存在相关的地理模式;丰富度与山地面积呈正相关,与平原面积呈负相关,而与丘陵面积相关不显著,丰富度与各地地貌类型面积的总和呈明显的正相关;丰富度与温度相关不明显,而与降雨量呈负相关。在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生境结构类型愈复杂的地区,啮齿动物物种丰富度愈高。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1983年7—8月、1988年10月对孟达林区的鸟类进行了考察,共录得鸟类64种,其中繁殖鸟62种,占总数的96.8%,古北界41种。华北区、青藏区、蒙新区和横断山脉区系成份分布在此,区系成份复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致使“边缘效应”显著,无论从鸟的种类或数量都高于邻近任何地区。根据植被、鸟类的分布将栖息地划分为:阶地农田、松栎桦林带、高山灌丛草甸三个类型。该地区鸟类资源丰富.应保护好栖息环境、禁止偷猎、采用补食补饲方法和开展进一步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动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动物多样性不仅是生物多样性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动物还常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物,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客观可测的依据[1~4],因此,动物多样性研究意义重大.然而,传统的动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手段在动物多样性的研究中有许多局限性,难以适应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新形势.在动物的物种分布方面,传统的分布图是依靠收藏的标本和野外观察地点的记录手工绘制成的,通过多幅分布图叠置获得物种分布格局的信息[2,5~6].在动物分布图中,由于经验数据体现不了目前分布区所受到的人类活动影响,点分布图上的空白区并不能意味着没有分布,分布范围中往往还包含着不适宜的生境,等等[2],这种分布图实质上只能看作对某一地区物种出现可能性的预测,因此,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7].此外,绘图工作量大,分布图的用途也很有限.在空间分析方面,传统的分析动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动态变化及分异规律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方法和手段多局限在一维和二维空间上,难以体现出动物多样性和环境因子在多维空间上的内在联系.在热点地区分析方面,缺乏对就地保护系统(保护区)规划、设置、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有效评估的手段,难以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5.
1988年9月-10月在青海湖泉湾观察迁飞蓑羽鹤52群、6648只。迁飞途经该区始于9月19日、终于10月5日、历经17天。迁飞时间主要集中在6:10-10:40时、16:00-20:30时,但以傍晚居多,占迁飞总数的57.13%。结群数在17-334只之间,以50-230只居多。迁飞方向为北东、北北东向西南、西南南和正南。鹤群排列成“人”、“M”字形,队形相对稳定并发出鸣叫。天气状况与迁飞的数量  相似文献   
6.
绒鼠类系统学研究(啮齿目:仓鼠科:田鼠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综述的基础上对绒鼠属Eothenomys的分类进行了探讨,认为Eothenomys属的典型特征应力;下颌骨臼齿咀嚼面左右两侧的三角形齿环均不呈交错排列,而是两两相对,彼此相融合;二倍染色体数2m=56,全部常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T),东方绒鼠亚属Antheliomys5种中,至少玉龙绒鼠E.proditor不属于此属不能排除恢复Antheliomys属级分类地位的可能性,同意将Caryomys独立为绒Ping属;将Craseomys shanseius Thomas,1908(=E.shanseius)订正为棕背Ping的山西亚种C.r.shanseius。台湾绒鼠Eothenomys kanoi Tokuda,1937的染色体特征与Clethrionomys属相似,不应收入绒鼠属,其分类地位待定。Clethrionomys属和Eothenomys属化石种均最早出现于早更新世,目前还不能断定此二属究竟谁起源于谁,也许它们共同起源于第三者。  相似文献   
7.
新疆拟游隼生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游隼(Falco pelegrinoides babylonicus)在国内仅见于新疆南部,作者于2001年4-6月在木扎特河流域对其繁殖进行了观察,窝雏数为3只,每日有5-6次喂食,食物以鸽类为主。  相似文献   
8.
欧亚大陆狗獾食性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狗獾广布于欧亚大陆[1,2],几乎遍布西欧各国[3].在西欧涉及狗獾习性、种群及行为的文献甚多[4~6],然而有关食性及捕食对策方面的文献则较分散.文献中一般认为狗獾是杂食性的(Omnivorous)、随机性的(Opportunistic)或广食性的(Generalistic)的捕食者.以Kruuk[7]为代表的研究者,在一些研究地区(Scotland)发现,狗獾的食物几乎全部为蚯蚓(Lumbricus terrestris).然而,在亚洲、西欧北部、特别是斯堪地拉维亚及英国的研究文献并非如此[1,8~9].相反,在地中海地区的狗獾几乎很少食蚯蚓[10].在前苏联,狗獾的食性及生态也得到广泛研究[11~13],其结果也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9.
沂泗水流域狗獾的洞道结构及其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狗獾的一个主要生活习性就是在地面高处和人工堤坝上打洞。狗獾一生几乎一半的时间是在洞内渡过的。狗獾英文‘Badger’一字来自法语的‘bedieurl’一字,意为打洞者。对洞栖狗獾来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能量营造主洞和其它洞作为睡眠、栖息、繁殖和逃避天...  相似文献   
10.
1988年9月─10月在青海湖泉湾观察迁飞蓑羽鹤52群、6648只。迁飞途经该区始于9月19日、终于10月5日、历经17天。迁飞时间主要集中在6:00─10:40时、16:00─20:30时,但以傍晚居多,占迁飞总数的57.13%。结群数在17─334只之间,以50─230只居多。迁飞方向为北东、北北东向西南、西南南和正南。鹤群排列成“人”、“M”字形,队形相对稳定并发出鸣叫。天气状况与迁飞的数量、时间、方向、结群、飞行高度、停息均相关;天气晴朗、星月之夜,对其迁飞有利;冰雹、大雾天气则极为不利。环志、无线电跟踪以及开展国内、国际间的合作,对迁徒研究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