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了解BV及RBV患者的阴道微生态被彻底恢复与未被彻底恢复停药后的远期复发率差异.方法 137例BV患者(其中RBV 48例)被随机分成A、B两组.A组67例(其中RBV 19例),B组70例(其中RBV 29例).A组治疗至Amsel正常、Nugent评分≤3分、阴道菌群密集度Ⅱ~Ⅲ度且乳酸杆菌占明显优势、H2O2≥2μmol/L时停药;B组治疗至Amsel正常时停药.A、B两组停药后均随访6个月.结果 A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为22.39%、但B组高达63.08%.A组中BV患者随访6个月复发率为18.75%、B组为33.33%.A组中RBV患者随访2个月复发率为31.58%、但B组高达86.21%,随访3个月时B组全部复发.结论 动态监测阴道微生态评价指标,能客观指导临床BV治疗.BV患者、尤其RBV患者经个体化治疗,积极彻底恢复阴道微生态环境,明显降低了其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生物制剂(阴道乳杆菌胶囊)对产后6周妇女特异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先后收集895例产后6周特异性阴道炎妇女,包括细菌性阴道病535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339例和滴虫性阴道炎21例,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n=200)阴道局部用乳杆菌胶囊(定君生)250 mg/d,连用10 d;第二组(n=200)阴道局部用抗菌药(细菌性阴道病或滴虫性阴道炎:甲硝唑栓500 mg/d,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克霉唑栓150 mg/d,连用10 d);第三组(n=200)阴道局部用抗菌药+乳杆菌胶囊(细菌性阴道病或滴虫性阴道炎:甲硝唑栓500 mg/d+定君生250 mg/d,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克霉唑栓150 mg/d+定君生250mg/d,连用10 d),三组均于停药1周后复查阴道分泌物以了解疗效,以及产后3、6、9、12个月分别复查阴道分泌物,以了解三组产后1年内阴道pH、乳杆菌数量变化情况及阴道炎复发率情况。结果 600例产后6周特异性阴道炎妇女中,单用定君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5%;用甲硝唑栓或克霉唑栓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抗菌药(甲硝唑栓或克霉唑栓)+定君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定君生治疗两组1年内阴道pH明显降低,阴道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多,以+++~++++比例为主,且追踪1年阴道炎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与只用抗生素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乳杆菌胶囊(定君生)是治疗特异性阴道炎的有效药物,与传统抗生素相比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定君生联合抗生素治疗特异性阴道炎,疗效更为显著,这不失为一个新的治疗途径。产后6周妇女特异性阴道炎选用微生态制剂(阴道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测定试剂对阴道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80例就诊女性采用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测定试剂方法,同时采刖自带常规镜检+PH值方法进行检测。结果38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经五项联合测定试剂方法检出阴道微生态失衡345例(其中包括AV、BV、CV、VVT等感染),阳性率为90.79%;采用白带常规镜检+pH值方法检出阴道微生态失衡328例(其中包括AV、BV、CV、VVT等感染),阳性率为86.32%,两种检查方法结果差异明显。结论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测定试剂法准确,快速,高效,能及时评价阴道微生态状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深圳宝安地区健康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在深圳宝安区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600例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清洁度、念珠菌、滴虫、阴道酸碱度、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过氧化氢(H2O2)浓度。结果研究对象中阴道微生态正常328例(54.67%),微生态失调者272例(45.33%);阴道微生态失调者中,微生态功能检测阳性率及致病菌的检出率均明显大于微生态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宝安地区健康体检妇女部分患有阴道炎或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调或亚失调状态;阴道微生态联合检测法简便、快速、价廉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不同症状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因不同症状就诊患者的阴道微生态评价(菌群的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病原菌、AV评分、Nugent评分及五项菌群功能及炎症反应指标)检测结果。结果4019例被检查者平均年龄为33.56岁。其中阴道微生态正常占n70%(28/4019);阴道微生态失调者占99.30%(3991/4019);后者包括未明确感染的阴道微生态失调患者占66.36%(2667/4019);明确感染的阴道微生态失调患者占32.94%(1324/4019);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患者占24.33%(978/4019);需氧菌陛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患者占3.11%(125/4019);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患者占3.14%(126/4019);滴虫阴道炎(trichomonas vaginitis,TV)患者占5.15%(207/4019);混合感染患者占8.31%(110/1324)。优势菌群异常患者占54.32%(2183/4019)。结论妇科门诊中未明确感染的阴道微生态失调患者构成比最高;在明确感染的患者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构成比最高;因此阴道微生态评价成为阴道感染性疾病诊断首选检测方法,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定君生调整自然分娩后阴道菌群失调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自然分娩后阴道菌群的改变及其危害,探讨定君生用于恢复自然分娩后阴道菌群失调的效果。方法分别对57例正常体检妇女、50例晚期妊娠妇女和45例自然分娩产后妇女进行阴道pH检测,同时取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另外,选择产后42d来我院复查的产妇72例,随机分为两组,定君生组42例,连续应用定君生10d,对照组30例,对其中已存在阴道感染的患者应用达克宁栓或复方甲硝唑栓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0d,对比分析两组的阴道炎发生情况。结果产后阴道乳酸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孕前期和妊娠期(P〈0.01),产后阴道pH高于孕前期,两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产后阴道厌氧菌的比例下降,非正常菌和条件致病菌增多。产后42d细菌和念珠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为15.3%,产后3个月定君生组细菌和念珠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然分娩可导致阴道菌群失调,使产后妇女易患细菌和念珠菌性阴道病,应用定君生可恢复阴道内乳酸杆菌的优势地位,对于防治产后细菌和念珠菌性阴道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绝经妇女诊断为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6例每晚清洁外阴后,阴道深部放置乳杆菌活菌胶囊500mg,连续10d。对照组24例每晚阴道内置人甲硝唑500mg,连续10d。两组均在停药后第3-7天复查比较其治愈率、总有效率。两组治愈者均于停药后90d复查,比较其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73.07%,总有效率为96.14%。对照组治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91.6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20.8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阴道胶囊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增加阴道黏膜抵抗力。与抗生素药物比较复发率低,又无毒副作用,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首进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用于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8例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予以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局部用药和(或)口服甲硝唑,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和甲硝唑联合应用对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的疗效,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低于单一用药。结论乳酸杆菌活菌制剂与甲硝唑联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9.
阴道微生态亚失调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提出阴道微生态亚失调状态的概念及其特征与机制。方法 :选取门诊及妇女健康普查患者 2 0 9例。健康妇女 10 2例为对照组 ;以临床主治外阴不适或偶有瘙痒 ,阴道分泌物增多 ,分泌物检查排除特异性微生物感染及细菌性阴道炎、严重宫颈炎的患者 10 7例为观察组 ;取阴道分泌物经倍比稀释接种于各培养基上进行需氧及厌氧培养 ,鉴定并检测微生物种类 ,活菌计数 ,检测菌种为乳酸杆菌、白色念珠菌、类杆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 ,并同时测定阴道 p H值及清洁度。结果 :p H值无显著变化 (P>0 .0 5 ) ,清洁度观察组变化明显 ( °~ °) ;各菌种活菌计数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显著 (P>0 .0 5 )。结论 :阴道微生境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存在一种过渡状态 ,该状态呈可逆性 ,在机体抵抗力增加或 /和去掉诱因后可自然恢复 ,如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特异性或非特异性阴道炎、宫颈炎。作者由此提出“阴道微生态亚失调状态”概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治疗方法。方法确诊为RVVC的患者82例,用氟康唑加制霉菌素治疗至真菌学转阴后,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上述抗真菌巩固后采用阴道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对照组连续进行6个月的抗真菌巩固治疗。结果2组近期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而3个月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定君生)能够预防RVVC的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宁波市基层地区女性阴道感染的分布情况,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制订规范的阴道感染诊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和预成酶谱生化检测对624例基层女性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联合检测,并记录患者的年龄、职业等情况。结果检出阴道感染患者425例,随着清洁度数的升高,各种阴道感染的检出率呈明显递增趋势,清洁度I~II患者BV、VVC、BV+VVC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清洁度III~IV的患者;单纯感染患者295例(69.41%),其中VVC患者105例(24.70%),BV患者88例(20.70%),厌氧菌增殖52例(12.24%),TV患者24例(5.65%),其他感染患者26例(6.12%)。混合感染患者130例(30.59%),其中BV+VVC患者109例(25.65%),BV+TV患者21例(4.94%);不同年龄组阴道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岁以下年龄组检出率最低,21~40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尤其是BV、VVC、BV+VVC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基层地区各种阴道感染的发病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基层地区女性阴道感染防治的健康教育,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治方案,常规涂片镜检联合预成酶谱生化检测技术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给临床医生提供科学明确的诊断依据,特别适宜在基层地区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V三项检测法在阴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90例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查和BV三项检测。结果 890例疑似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BV三项检测法检出BV患者772例(占总数的86.74%),常规镜检(Am sel标准法)检出BV患者763例(占总数的85.73%),二者的符合率为93.40%,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746,P0.05)。890例疑似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BV合并VVC感染患者129例(占总数的14.49%),BV合并TV感染患者41例(占总数的4.61%),混合感染(BV+VVC、BV+TV)的发病率达到了19.10%(170/890)。结论 BV三项检测法不仅可初筛混合感染,而且与Am sel标准法在诊断BV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检测方法快速准确,适宜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杆菌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制菌素阴道栓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的制菌素阴道栓治疗,均连用10d。两组患者停药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治疗后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停药2周,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1.43%)明显优于对照组(71.43%)(χ2=4.63,P〈0.05);治疗后随访观察3个月,对照组复发11例(44.00%),观察组复发5例(15.63%),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60,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好,复发率低,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具有治疗和预防复发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康人群、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水平。方法收集健康人群、VVC和RVVC病例,给予规范化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MBL水平的变化,并进行随访。结果发现各组的MBL水平VVC组>RVVC组>健康组,但各组之间及各组本身治疗前后的MBL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VVC组复发者5例,占14%,RVVC组复发者13例,达到48%,两组复发者与未复发者的MBL水平,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BL的水平在VVC患者中的水平高于RVVC患者,两者的复发率基本与既往文献报道一致,对于VVC患者来说,MBL水平高于0.8 ng/mL似乎患RVVC的风险稍小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联合抗真菌药物在治疗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和预防其复发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柳州市人民医院确诊为重度VVC的患者共11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9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于第1、第4天阴道放克霉唑阴道片0.5g,联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0.2g,qd,连用7d;研究组上述治疗后阴道继续放阴道用乳杆菌活菌0.25g,qn,连用14d;分别于停药后7~14d、28~35d及2个月复查,观察近期、远期疗效及是否有复发。结果停药后7~14d,研究组有效率为91.53%,对照组效率为86.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28—35d,研究组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效率为8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随访,研究组复发率为O%,对照组为10.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VVC在抗真菌治疗后给予阴道放乳杆菌活菌可提高远期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阴道微生态的状况,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复查的患者,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评价,以同期30例绝经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优势菌以乳酸杆菌为主的,占41%;菌群密集度多在+ + ~+ + +,占52%;菌群多样性多在+ + ~+ + +,44% ;PH^4.5,占35% ;VVC阳性率为4% ;阴道毛滴虫阳性率为7% ;BV阳性率为5% ;微生态失调的发生率占69%。结论(1)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微生态失调发生率明显增高;(2)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微生态的失调与肿瘤的种类、恶性程度、手术范围、卵巢去留等无关,但术后时间越长,阴道微生态失调率越高;(3)评价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微生态环境的状况,对预防与治疗术后生殖道感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异常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5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阴道微生态、HR-HPV检测、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活检,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62例患者中,宫颈病变发生率为16.01%,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阳性率为19.93%,HR-HPV感染率为28.47%,阴道微生态失调发生率为30.78%,其中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性阴道炎(T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需氧菌性阴道炎(AV)和乳杆菌减少检出率分别为24.02%、3.20%、12.28%、8.54%和28.47%。宫颈病变患者微生态失调率为67.78%,明显高于正常组的23.73%(P0.05)。宫颈病变患者其BV、VVC、AV和乳杆菌减少检出率分别为66.67%、30.0%、22.22%和75.56%,均明显高于正常者的15.89%、8.90%、5.93%和19.49%(P0.05);宫颈病变患者HR-HPV阳性率为75.56%,明显高于正常者的19.49%(P0.05)。HR-HPV阳性患者BV、VVC、AV和乳杆菌减少的检出率分别为51.88%、24.38%、16.88%和62.5%,明显高于HR-HPV阴性患者的12.94%、7.46%、5.22%和14.93%(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环境的改变与高危型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发生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何琳  仇志琴  蔡蓉  虞丰 《生物磁学》2011,(2):304-306
目的:探究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210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其中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组76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组134例。运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法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210例病例中,RVVC组中白色念珠菌54株(71.05%),光滑念珠菌15株(19.74%),热带念珠菌4株(5.26%),克柔念珠菌2株(2.63%),近平滑念珠菌1株(1.32%)。非白色念珠菌中以光滑念珠菌为主,在RVVC组中的比例明显高于VV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敏试验显示,RVVC的念珠菌株中仅8株对7种药物全部敏感,23株敏感药物〈5种,其中1株仅对制霉菌素敏感;对药物的敏感率为制霉菌素(97.37%)〉克霉唑(60.52%)〉酮康唑(51.32%)〉伊曲康唑(36.84%)〉咪康唑(35.53%)〉氟康唑(23.68%)〉特比奈芬(10.53%)。结论:白色念珠菌仍是RVVC的主要致病菌,非白色念珠菌比例在RVVC组中显著高于VVC组,其中以光滑念珠菌为主。念珠菌对制霉菌素敏感率最高,对唑类药物耐药性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