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期10题     
1.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结果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则随之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2.南瓜的圆果(A)对长果(a)是显性,黄果(G)对白果(g)是显性。用白圆果与黄长果两个纯种杂交,F_1表现型一致;F_1自交得到48株F_2代,其中黄圆24株,黄长12株,白圆12株。上述遗传属于();亲本的基因型是()和()。 3.为了促进植物的根细胞多吸收矿质元素的离  相似文献   

2.
以吴旗黄芥×长安芥菜组合的6个世代P1、P2、F1、B1、B2和F2群体为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模型的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该组合芥酸含量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吴旗黄芥×长安芥菜组合芥酸含量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E模型)控制.主基因效应中,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第一对主基因加性效应(da)和显性效应(ha)分别为-4.718 0和4.419 5;第二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db)和显性效应(hb)分别-4.005 8和2.023 7;2对主基因对芥酸含量的贡献差异较大,第二对主基因加性和显性效应之和占第一对主基因加性和显性效应之和的65.98%;2对主基因间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绝对值在0.338 7~3.694 1),其中第一对主基因显性×第二对主基因加性效应(jba)较大,为3.694 1.B1、B2和F2群体芥酸含量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8.83%、44.76%和87.99%;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0.29%、41.21%和0,F2代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可在早期世代对芥酸含量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黄瓜抗黑星病不同基因源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获得2份抗黑星病黄瓜材料(HX1,Cucumis sativus var.sativus,DI=5;HX5,C.sativusvar.xishuangbannesis,DI=38.7)和1份感病材料(HX8,C.sativus var.sativus,DI=80)。利用上述3份材料构建了2个组合(HX1×HX8,HX5×HX8)的6世代群体(P1、P2、F1、F2、B1和B2),并分别进行黑星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采用主基因+多基因联合遗传分析方法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份材料抗黑星病的遗传规律不同。组合HX1×HX8的F1单株表现为抗病,而组合HX5×HX8的F1单株基本表现为感病。HX1对黑星病的抗性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_1模型),HX5的抗性遗传符合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C模型)。在组合HX1×HX8中,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均大于显性效应,B1、B2和F2群体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2.51%、98.19%和96.91%,多基因遗传率均为0,表明HX1对黑星病的抗性以主基因遗传为主;HX5对黑星病的抗性遗传以多基因的显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4.
1.常见动物的染色体数续表口U,1OUJ, 、、、。O八U gU八曰,‘‘JC八。UC月︺︺O︷日月,,‘,‘.斗,人盆U月,二J‘.1 rj咋了11了,‘,‘,‘自‘八乙,‘,介┌────┬─────┬────┬─────┐│动物名称│体细峋染}}│动物名称│体细胞染 ││ │色体数} │ │色体数 │├────┼─────┼────┼─────┤│人 │46 │火鸡 │ 80 ││大猩猩 │48 │鸭 │ 80 ││弥猴 │斗2 │五步蛇 │ 36 ││马 │64、66 │蝮蛇 │ 36 ││驴 │62 │竹叶青蛇│(了)36 ││水牛 │48 │烙铁头蛇│(了)36 ││黄牛 │60 │眼…  相似文献   

5.
《蛇志》1989,(3)
┌─────────┬───┬───┬──────┬─────┬──────┐│ 口友 │规格 │!单位 │价格 │现有数量 │产地 ││ 目门门习│ │ │ (元) │(公斤) │ ││一 │ │ │ │ │ │├─────────┼───┼───┼──────┼─────┼──────┤│ 眼镜蛇毒 │冻干粉│克 │40一1 10 │30。00 │广西、湖南、│├─────────┼───┼───┼──────┼─────┤贵州、辽宁、││五步蛇毒 │冻干粉│克 │80一1 60 │3。00 │江西、浙江 │├─────────┼───┼───…  相似文献   

6.
绿豆抗豆象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是豇豆属豆类作物重要的仓库害虫。本研究通过抗豆象杂交育种后代VCl973A/TCl966F1、F2和VC1973A/(VCl973A/TC1966F2)BC1F1及TC1966/(VC1973A/TC1966F2)BC1F1分离群体的遗传分析,发现绿豆抗豆象性状符合3:1的遗传分离规律,证明绿豆对豆象的抗性由1对显性单基因(Aa)控制,抗虫性为显性(A),感虫为隐性(a)。  相似文献   

7.
┌──┬────────────────────────────┬───┬──┬────┬───┬────┐│准备│工作内容和方法 │所需 │使用│用途 │使用 │备注 ││时间│ │时间 │时间│ │方法 │ │├──┼────────────────────────────┼───┼──┼────┼───┼────┤│十上│1.取一大玻确瓶和一小玻确瓶,在小玻瑞瓶内装水并擂入带 │课 │十上│植物呼 │演 │课外活 ││月旬│3一4片叶的植物,将小玻确瓶放在大瓶内封严.另取一个大玻 │前 │月旬│吸作用 │不 │动小…  相似文献   

8.
绿豆抗豆象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象(Callos0bruchun chinensis L.)是豇豆属豆类作物重要的仓库害虫.本研究通过抗豆象杂交育种后代VC1973A/TC1966 F1、F2和VC1973A/(VC1973A/TC1966 F2)BC1F1及TC1966/(VC1973A/TC1966 F2)BC1F1分离群体的遗传分析,发现绿豆抗豆象性状符合31的遗传分离规律,证明绿豆对豆象的抗性由1对显性单基因(Aa)控制,抗虫性为显性(A),感虫为隐性(a).  相似文献   

9.
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经过多代自交选育的高抗白粉病材料野生甜瓜'云甜-930'(P1)与感病栽培甜瓜'华莱士'(P2)组配,构建了P1、P2、F1、B1、B2和F2 6个世代,对大棚栽培条件下各世代材料的白粉病自然发病状况进行考察,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多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显示: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0),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相等,da和db均为-15.76,2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ha和hb分别为14.98和19.87,第2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大于第1对;2对主基因互作效应中除了显性×显性效应(l=-7.73)较小外,其它互作效应均较大,加性×加性效应i为31.46,加性×显性效应jab为-26.86,而显性×加性效应jba为-17.07.该组合的B1、B2和F2群体抗病性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3.31%、69.15%和97.61%,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8.83%、25.86%和0,环境变异在2.39%~7.86%之间.研究表明,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的抗性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甜瓜抗白粉病育种中,在F2代主基因的选择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韩建明  侯喜林  史公军  耿建峰  邓晓辉 《遗传》2007,29(9):1149-1153
应用主基因+多基因6个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方法, 对不结球白菜SI×秋017组合的叶片重和叶柄重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SI×秋017组合的叶片重性状遗传受1对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D-4)控制, 主基因加性效应为1.8991, 显性效应为-1.8991; 多基因加性效应为-1.2934, 显性效应为1.7933; 势能比值为-1.3865, 显性度为-1.0000; B1、B2和F2世代群体叶片重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98%、4.33% 和36.08%; B1、B2和F2世代群体叶片重的多基因遗传率为16.03%、7.39%和23.96%。叶柄重的遗传受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D-2)控制, 主基因加性效应为-1.1457, 显性效应为0; 多基因加性效应为1.3472, 多基因显性效应为2.5788; 势能比值为1.9142, 显性度为0。B1、B2和F2世代群体叶柄重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1.72%、5.27%和57.94%。B1、B2和F2世代群体叶柄重的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0.42%、4.59%和4.80%。对SI×秋017组合叶片重性状的改良要在晚代选择; 对叶柄重的改良要以主基因为主, 可在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1.
白菜叶裂数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叶片全缘的大白菜自交系(P1)和叶缘深裂的欧洲白菜型油菜自交系(P2)杂交所获得的6个基本世代(P1、P2、F1、B1、B2、F2)为材料,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白菜叶裂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白菜的叶裂数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的控制,第1对主基因加性效应为-1.154 7,显性效应为-1.516 8;第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1.154 8,显性效应为1.034 9;多基因加性效应为0.591 9,显性效应为1.145 2,2对主基因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B1、B2和F2世代叶裂数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8.48%、90.40%、93.03%;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114%、0、0。B1、B2、F2世代叶裂数表现出较高的主基因遗传率,受环境影响较小。在白菜叶裂数性状的改良中应以主基因为主,并适于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2.
普通丝瓜始雌花节位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始雌花节位有差异的普通丝瓜品种配制‘五叶香丝瓜’ב短圆筒丝瓜’(L1×L2)和‘短圆筒丝瓜’ב蛇形丝瓜’(L2×L3)2套组合,通过调查P1、P2、F1、B1、B2和F2植株的始雌花节位,利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离分析了始雌花节位遗传规律。结果显示:L1×L2始雌花节位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 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L2×L3的遗传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 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L1×L2组合的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 多基因)分别为66.13%、51.29%和68.27%,L2×L3组合的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 多基因)分别为82.02%、64.87%和65.62%;L1×L2组合B1、B2和F2群体的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23.43%、48.69%和31.73%,L2×L3组合B1、B2和F2群体的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4.27%、55.40%和34.38%。结果表明:普通丝瓜始雌花节位是由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早熟性(较低的始雌花节位)不太可能通过杂种优势来实现;始雌花节位遗传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定向选择会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准备时间│工作内容和方法 │所需时间│使用时间│用途 │使用方法│备注 │├────┼────────────────────────┼────┼────┼─────┼────┼────┤│五月上旬│先将大豆播种在木箱或园地里,一周左右再将去年采 │ │九月中旬│} │边观察 │组织学生││ │到的冤丝子的种子(充分成熟的)播种在大豆种子的周 │ │ │L.~~.~ │边讲解 │播种管理││ │围,筱盖土…  相似文献   

14.
皱膝蝗属(Angaracris)区系的研究(直翅目:蝗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皱膝蝗属(Angaracris B.-Bienko,1930)已知记载有三种:鼓翅皱膝蝗A.barabensis(Pall.)、红翅皱膝蝗A.rhodopa(F.-W.)和暗边皱膝蝗A.sp.,主要分布于亚洲北部:苏联(西伯利亚南部和哈萨克斯坦北部),蒙古和中国(东北、北部、西部及青藏部分地区)。 作者在鉴定我国内蒙古及其东西毗邻地区的蝗虫中,发现本属中另一新种,命名为:  相似文献   

15.
┌────┬───────────────────────────┬────┬────┬─────┬────┬────┐│准备时间│工作内容和方法 │所需时间│使用时间│用途 │使用方法│备注 │├────┼───────────────────────────┼────┼────┼─────┼────┼────┤│四月上旬│1.取健壮的木懂茎(l一2年枝条),截成约5厘米左右长 │ │九月下旬│观察叶的 │边观察 │组织课外││ │的小段(带有两片叶以上),插人砂土中,在20℃左右温 │ │ │组成部分 │边讲解 │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wha F基因测序方法,对20型肺炎链球菌进行血清型鉴定。方法采用血清凝集法和用20型肺炎链球菌型特异性基因(wci L基因)合成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对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所保藏的20型肺炎链球菌进行血清学鉴定;根据Gen Bank上发表的wha F基因设计合成引物,PCR扩增wha F基因,利用测序获得基因序列,分析wha F基因多态性。结果 7株20型肺炎链球菌菌株均能与20型血清产生血清凝集反应,wci L基因PCR扩增产物,可见与预期相符大小500 bp的特异性条带。wha F基因PCR扩增产物,除20-3外,其余6株菌均可见1 000bp大小与预期相符的PCR扩增产物。wha F基因测序和分析显示:20-2、20-4、20-5、20-7与20B亚型(Gen Bank accession No.:CR931679和JQ653093)的wha F基因序列相同;20-6与20A亚型(Gen Bank accession No.:JQ653094)的wha F基因序列相同;20-1与CR931679和JQ653093相比,在898有点突变(A→C)。20-3的wha F基因比20A亚型和20B亚型的wha F基因均少了约600 bp。结论 20-6为20A亚型肺炎链球菌,20-2、20-4、20-5、20-7均为20B亚型肺炎链球菌。  相似文献   

17.
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性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雌雄同株黄瓜强单性结实自交系'6457'和非单性结实自交系'6426'为亲本,建立了5世代联合群体(P1、P2、F1、F2、F2∶3),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群体的单性结实性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性表现为不完全显性遗传,符合D-2遗传模型,受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14.7,多基因加性效应值为20.9,多基因显性效应值为25.8.F2的遗传率为56.6%,F2∶3的遗传率为48.7%.因此,对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性的遗传改良,可选择强单性结实性材料,通过杂交、回交转移主基因,达到选育强单性结实性材料目的.  相似文献   

18.
花生种子含油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对花生种子含油量进行遗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高油花生新品种SPI056(P1)和低油花生新品种花育17(P2)及其杂交组合的F1、F2群体为材料,应用P1、P2、F1和F2 4个世代的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离分析方法,对种子含油量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花生种子含油量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72 55%.  相似文献   

19.
连锁与互换规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本 )中介绍的一个内容 ,是该单元的难点。学生接触后 ,对双杂合个体 (F1)自交后代比率的计算问题会感到困难。以往一般是用方格法进行计算 ,过程较复杂 ,解题速度较慢 ,也比较容易出错。现介绍一种较为简便、准确的解题方法 ,以供参考。设 :F1的 4种配子中含双显性基因的类型比率为 :X(以A  B或 A  b为例 )。则 AB、ab类型配子的比率均为 X;Ab、a B类型配子的比率均为 (0 .5 - X)。这时 :若为 AB连锁 ,则互换率为 2 (0 .5 - X) ;若为 Ab连锁 ,则互换率为 2 X。    F2用方格法推算 F2 …  相似文献   

20.
黄瓜果瘤的遗传及SSR标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以荷兰温室无瘤黄瓜(Cucumis sativus)品种Z1和Z3为母本(tutu),有瘤黄瓜品系东农129为父本(TuTu)的杂交后代F1和F2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F1代,2个组合果实都有果瘤,有果瘤为显性;F2代果实有瘤与无瘤呈现分离,其比例分别是2.92:1和2.95:1,表明Tu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即有瘤(Tu)对无瘤(tu)为显性。为了获得与黄瓜果瘤基因连锁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从129×Z3 F2群体中选取有瘤、无瘤单株的DNA各10个,构建有瘤、无瘤近等基因池。用86对SSR引物在亲本及DNA混合池之间进行筛选,并对F2群体的75个单株进行验证。筛选得到了5对与果瘤相关的SSR引物,经MAPMAKER/EXP version 3.Ob软件分析,其中CSWGATT01B、CSWGATT01C、CSCT335和CSWGATT01A四个标记位于同一连锁群上,Tu基因位于这4个标记构建的连锁群中,具体位置为CSWGATT01C-Tu-CSCT335,距离两侧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0.0 cM和14.1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