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γ射线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x43和ANLN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对数生长期的淋巴细胞,分别给予1、2、3、4、5、6 Gy的^60Coγ射线照射,照射后12h,以及2Gy照射后4、8、12、24、36、48、72h,分别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cx43和ANLN基因表达改变。结果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x43 mRNA表达水平在2Gy照射后4、8、12h明显增高,分别为对照组(未照射组)的6.74、9.06、7.22倍(P〈0.05);24~72h,其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1、2、3、4、5、6Gy剂量照射后12h,cx4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ANLN mRoNA表达水平在2Gy不同时间点及1~5Gy照射后12h,表达降低(P〈0.05),6Gy照射后12h其表达开始升高,为对照组的6.08倍(P〈0.05)。结论γ射线照射2Gy不同时间点及不同剂量照射后12h,cx43基因表达上调,ANLN基因表达下调。1~3Gy剂量照射后12h,cx43 mRNA表达在此范围内有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cx43可能会发展为核事故受照射人员的分子生物学剂量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观察低氧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Periostin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信号转导机制。胶原酶I法原代培养PASMCs,经低氧(5%O2)分别处理PASMCs2,6,12,24h后,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eriostin mRNA和蛋白表达。加入PI3K/Akt通路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10μmol/L)进行干预,Western blot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低氧处理24h后大鼠PASMCs中Periostin和Akt/P-Akt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日月,与常氧组比较,低氧处理6h组、12h组和24h纽Perios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P〈0.01),低氧处理后的PASMCs中Perios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升高:低氧处理2h组无显著差异(P〉0.05)。用LY294002对PASMCs处理,并低氧24h后,Periostin的表达被显著抑制(P〈0.01),细胞P-Akt的表达下调(P〈0.05),总Akt的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异(P〉0.05)。推测低氧可诱导大鼠PASMCs中Perios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低氧可能通过激活P13K/Akt通路促进Akt的磷酸化,进而使Periostin在PASMCs中过表达,提示Periostin在低氧性PASMCs增殖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注射AMPK激动剂AICAR,提高AMPK的活性,观察AMPK活性变化对MuRF1、MAFbx mRNA表达量变化的影响,探讨AMPK活性变化对骨骼肌蛋白质降解的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根据用药后的时间分:AICAR注射后1h组、2h组、7h纽,生理盐水对照组,共4纽。采用同位素技术测定腓肠肌中AMPK活性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腓肠肌中MuRF1、MAFbx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AICAR注射后1h、2h、7h,AMPK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AICAR注射后7h,AMPK活性开始下降;AICAR注射后1h、2h,MAFbxmRNA、MuRF1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分别升高2.45、2.23倍和2.67、2.30倍;AICAR注射后7h,MuRF1mRNA表达量显著性升高(P〈0.05),升高2.01倍,而MAFbx mRNA表达只有升高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认为大鼠一次性注射AICAR后,能显著提高AMPK的活性,AMPK活性的升高又能促进MAFbx和MuRF1mRNA的表达,促进骨骼肌蛋白质的降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蓝莓花色苷(blueberryanthocyanin,BBA)预处理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表达,Bax、Bcl-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干预心肌梗死的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模型组,BBA低、中、高剂量组,药物干预4周,末次给药30min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梗动物模型。24h后,TTC检测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心肌细胞cTn-T蛋白表达;realtimePCR方法检测Bcl-2mRNA、Bax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升高(P〈0.01),心肌细胞cTn.T蛋白表达下降(P〈0.05),Bcl-2mRNA表达下降(P〈0.05),Bax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0.01)。BBA干预给药组和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心肌梗死面积低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组心肌细胞cTn-T蛋白表达升高(P〈0.05),中剂量组Bcl-2mRNA表达升高(P〈0.05),低、中剂量组BaxmRNA表达下降(P〈0.05),中剂量组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蓝莓花色苷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上调心肌细胞eTn-T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mRNA表达、下调BaxmRNA表达,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缺氧环境下凋亡相关蛋白和mRNA的表达。方法将接种的P3细胞置于94%N2、1%O2和5%CO2缺氧箱中37℃孵育,分别于0.5h、1h、2h、4h、6h、8h和12h取出分别应用Annexin V/PI双染法进行流式细胞仪(FCM)分析MSCs凋亡率(Apoptotic Rate,AR),并同步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ting和Rt-PCR等方法检测Bax/Bcl-2,Fas/FasL和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1.缺氧前,免疫细胞化学法未检测到Bcl-2、Bax、Fas、FasL和Caspase-3蛋白表达,缺氧0.5h后均可较强表达;2.各缺氧时间点Bcl-2、Bax、Fas、FasL、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较缺氧前均显著性增高(P均〈0.05);随缺氧时间延伸,Bcl-2蛋白和mRNA表达不显著增加(P〉0.05),而Bax、Fas、FasL、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均〈0.05),但缺氧6-12h时间点之间表达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AR和Bcl-2/Bax蛋白(r1=0.417,P=0.043)及mRNA(r2=-0.435,P=0.040)呈显著负相关,而和Fas(r1=0.639,P=0.025;r2=0.711,P=0.018)、Fas-L(r1=0.581,P=0.022;r2=0.605,P=0.037)、Caspase-3(r1=0.704,P=O.014;r2=0.657,P=0.026)蛋白及mRNA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缺氧促进MSCs凋亡的过程中,Bcl-2蛋白和mRNA可能起着保护作用,而Bax、Fas-L、Fas、Caspase-3蛋白和mRNA可能在MsCs凋亡的进程中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长期酒精摄入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损伤机制。方法:选用8周龄的SD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蔗糖,口服);酒精组(4g/kg,口服)。连续12周后,分别取附睾考察精子数目、活力;取血清检测睾酮和促黄体生产素(LH)含量;计算睾丸一体重比,并检测睾丸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同时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以及caspase.3前体和剪切体的蛋白表达。结果:酒精组12周后,大鼠的睾丸.体重比明显降低(P〈0.05),精子数目减少(P〈0.01),精子活力下降(P〈0.01);血清中睾酮含量下降(P〈0.05),LH含量增加(P〈0.05);睾丸中MDA含量增加(P〈0.01),GSH含量降低(P〈0.05),GPX和SOD活性下降(P〈0,01);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增加(P〈0.05),caspase-3剪切体与前体的比值增加(P〈O.01)。结论:长期摄入酒精引起的大鼠睾丸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增加是其导致其生殖系统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缺血再灌注后溶酶体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D)、caspase-9在不同时段蛋白质及mRNA表达变化。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脑缺血再灌注组(40只),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MCAO),免疫组化及RT—PCR法分别检测CathepsinD、caspase-9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6h Cathepsin D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24h达高峰,48h仍保存高水平。caspase.9蛋白和mRNA6h开始明显升高,12h达高峰,此后缓慢下降,但48h组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thepsin D、caspase.9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增强,溶酶体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辐射小鼠免疫器官脾脏的影响。方法:9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补充0.5%大豆异黄酮组,喂养两周后,4.0Gyγ射线照射;于照射后12、24h和一周、两周杀死部分小鼠取脾脏,测定小鼠的脾脏指数、脾脏细胞周期、细胞增殖指数及细胞凋亡率等指标。结果:辐射使小鼠脾脏明显萎缩。脾脏细胞凋亡率和G0-C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脾脏细胞S期的百分比及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降低(P〈0.01);补充大豆异黄酮,可使上述指标更接近正常组水平,使脾脏细胞G0-C1期百分比较辐射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脾脏细胞的C2-M期百分比和细胞增殖指数较辐射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可对脾脏起到辐射防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诱导X射线照射的淋巴细胞进入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X射线(0.5 Gy)作用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以照射后不同时间点(0、4 h)分别加入PHA并分成两组,即照射后0 h加PHA组(A组)和照射后4 h加PHA组(B组),再分别培养0、0.5、2 h,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A组和B组γ-H2AX蛋白的表达,Annexin-V/PI法分析A、B两组的细胞凋亡率.结果 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印迹结果均显示A组的γ-H2AX蛋白表达高于B组(P<0.05),且均先升高后降低.A组细胞凋亡率亦大于B组.结论 不同时间诱导被打击的淋巴细胞进入周期其可能发生DNA修复并同时伴随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锂一匹罗卡品癫痫模型(ithium—pilocarpine seizures rats model of epilepsy,LPS),研究NMDA受体亚基NR2A、BDNF mRNA的表达,探讨NR2A、BDNF在LPS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模型,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致痫后各组不同时间点海马CAI、CA3及DG区NR2A与BDNF mRNA的表达。结果LPS海马NR2A、BDNF mRNA在各观察时间点及部位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上调,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NR2A mRNA的表达上调7d达峰值(P〈0.05);而BDNF mRNA表达上调14d达峰值。VPA干预组NR2A mRNA在大鼠海马不同时间及部位(除1d的CA3区)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调(P〈0.05);BDNF mRNA在大鼠海马不同时间及部位(除28d的DG区)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调(P〈0.05)。结论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可诱导大鼠海马NR2A和BDNF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NR2A mRNA表达的增强可能是诱导调控BDNF mRNA表达增强的重要机制之一,说明NMDA受体亚基NR2A可能成为抑制癫痫发作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放射性心肌损伤是纵膈及胸腔等部位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而本实验拟探索曲美他嗪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单纯照射组(X组)、曲美他嗪治疗组(T组),每组15只,其中X组、T组予以10 Gy/d,共3天。大鼠照射完毕处死后测定血清cTnI浓度,心肌组织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1.X组与C组相比,血清cTnI浓度,心肌组织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2.T组与C组相比,血清cTnI浓度,心肌组织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3.T组与X组相比,血清cTnI浓度,心肌组织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够通过减少心肌组织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有效减轻大鼠放射后心脏炎症反应,以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正常雌性Sprague-Dawle(SD)大鼠不同性发育阶段及雌激素诱导性早熟后下丘脑Lin28a和Lin28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1)于雌性SD大鼠出生后15日(postnatal day 15,PND15)、PND23、PND35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下丘脑Lin28a和Lin28b mRNA的表达,同时以ELISA法检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变化;2)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EB)诱导的性早熟大鼠随机分为EB-1组和EB-2组,分别于阴道开口(vaginal opening,VO)时及PND56两个时间点处死,相应的发育阶段的大鼠用无菌芝麻油(sesame oil,OIL)作为对照分为OIL-1和OIL-2组;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下丘脑Lin28a和Lin28b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LH和E2水平变化,并观察性早熟对大鼠阴道开口、体重、顶臀径、胫骨长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结果:1)PND15、PND23和PND35组下丘脑Lin28a和Lin28b mRNA表达、血清LH和E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EB-1组下丘脑Lin28a和Lin28b mRNA表达高于OIL-1组(P〈0.05),血清LH和E2水平与OIL-1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EB-2组下丘脑Lin28a和Lin28b mRNA表达高于OIL-2组(P〈0.05),血清LH和E2水平低于OIL-2组(P〈0.05);3)与OIL-2组比较,EB-2组VO时间明显提前(P〈0.01),体重、顶臀长、胫骨长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源性雌激素引起的性早熟可能导致下丘脑Lin28a和Lin28b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前额皮层谷氨酸(Glu)及γ-氨基丁酸(GABA)在氯胺酮致精神分裂样表现中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组,n=16)和氯胺酮组(K组,n=16)。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氯胺酮30 mg/kg(容积1 mL),一天一次,连续5天,最后一次给药后0.5 h及2 h分别通过敞箱实验观察大鼠自主活动,并记录刻板行为评分。行为学测试后,取大鼠前额皮层,检测Glu及GABA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K组大鼠给药后0.5 h自主活动增强、刻板行为评分增高(P0.05),符合精神分裂症大鼠表现;给药后2 h行为学评分则无显著差异(P0.05);给药后0.5 h及2 h大鼠前额皮层Glu水平均增加、GABA水平均下降(P0.05)。与氯胺酮给药后0.5 h组相比,给药后2 h Glu水平下降(P0.05)、GABA水平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致精神分裂样表现可能与大鼠前额皮层Glu增加及GABA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尾悬吊模拟失重环境对大鼠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胃窦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8组(rt=8),按模拟失重时相分别设为6h、12h、1d、2d、3d、5d、7d和0h(地面对照组)组,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GAS、MTL浓度,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胃窦组织中c—kit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尾悬吊6、12h阶段,血清GAS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尾悬吊时相延长,血清GAS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水平相近。尾悬吊各组大鼠血清MTL浓度均升高,12h以后各组MTL浓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kit蛋白阳性表达为棕褐色,主要分布在ICC胞体和突起,正常对照组大鼠胃窦肌层ICC(ICC—MY)呈连续性浓染,肌层内ICC(ICC—IM)亦明晰可见;6h-5d的尾悬吊过程中,大鼠胃窦ICC—MY连续性出现中断现象且逐渐明显,染色逐渐减弱,ICC—IM染色减弱的同时c—kit阳性ICC也明显减少;7d组胃窦组织中c—kit蛋白表达有所恢复。模拟失重各组及对照组大鼠胃窦组织中均有c—kitmRNA表达,尾悬吊6、12h组的c—kitmRNA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d组逐渐恢复,5d组又出现明显下降(P〈0.05),7d组c—kitmRNA表达值明显复升。结论:尾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血清GAS、MTL和胃窦Cajal间质细胞c—kit蛋白及mRNA表达造成明显影响,可能导致胃动力障碍。  相似文献   

15.
曹彦  易艳荣 《生物磁学》2011,(10):1817-1820
目的:探讨SOCS-3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吡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2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高脂饮食组(21只)。饲养8周后,从高质饮食组随机抽取5只大鼠证实造模成功后,将该组余下的16只大鼠继续以高脂饲料喂养,并随机分为NAFLD对照组(8只);吡格酮干预组(8只),予以吡格列酮3mg·kg^-1·d^-1灌胃。16周末,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肝脏SOCS-3mRNA和SREBP-lcmRNA表达及肝脏病理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组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肝脏脂肪变水平及肝组织SOCS-3mRNA、SREBPlCmRNA表达显著上调。吡格列酮干预组sOCS.3mRNA、SREBP-1cmRNA表达较NAFLD组下调,且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肝脏脂肪变水平下降。SOCS-3mRNA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SREBP.1cmRNA表达水平、肝脂肪变成显著正相关。结论:SOCS-3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及上调肝组织SREBP-lcmRNA表达参与NAFLD发病,吡格列酮能抑制肝脏SOCS-3的表达,对NAFLD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中药丹参酮(tanshinone ⅡA,Tan ⅡA)治疗AD大鼠,观察TanⅡA干预前后,AD大鼠学习记忆、颞叶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定向注射法建立AD大鼠模型,并使用Tan Ⅱ A干预,通过避暗测试、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大鼠颞叶MMP-2、iNOS两者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AD组的平均潜伏期缩短(P〈0.01),平均错误次数增加(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颞叶内iNOS、MMP-2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P〈0.01);两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P〈0.01)。与AD组相比,Tan ⅡA组的平均潜伏期延长(P〈0.01),平均错误次数减少(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颞叶内iNOS、MMP-2 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P〈0.05),两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P〈0.01)。结论:Tan Ⅱ A干预可显著降低AD大鼠颞叶中iNOS、MMP-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Aβ诱导的iNOS及MMP-2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来完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异氟烷单独或联合咪达唑仑对7日龄大鼠大脑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7日龄SD大鼠3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3),异氟烷组(I组,n=13)和咪达唑仑联合异氟烷组(MI组,n=13).C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10ml/kg,吸入30%O2 6 h;I组:在37℃恒温并通入1.5%异氟烷的麻醉小室内维持麻醉6h ;MI组:腹腔注射咪达唑仑9 mg/kg后,随即置于37℃恒温并通入1.5%异氟烷的麻醉小室内维持麻醉6h.麻醉结束即刻每组取3只大鼠,行动脉血气分析.麻醉结束2h 采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皮质和海马组织Caspase-3 mRNA水平的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大脑Active caspase-3阳性神经细胞的分布情况,计数阳性细胞.结果 ⑴ I组和MI组大鼠麻醉结束即刻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 Realtime-PCR 结果显示,I组与MI组大鼠皮质和海马区Caspase-3 mRNA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增多,且MI组与I组比较Caspase-3 mRNA表达增加(P<0.05).⑶免疫组化结果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组与MI组大鼠在皮质、海马及丘脑部位Active caspase-3阳性神经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 (P<0.05),而MI组与I组相比,在海马和丘脑部位Active caspase-3阳性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 异氟烷麻醉能诱导脑发育高峰期大鼠重要脑区Caspase-3表达增加,联合应用咪达唑仑增加更明显;推测Caspase-3表达增加可能引起凋亡级联反应,导致神经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8.
邓超  张军  陈咏今  董希伟  李燕  张红 《生物磁学》2013,(27):5323-5325
目的: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白介素-6(IL-6)、白介素-8(m-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实验组)和术后镇痛组(对照组),每组20例。均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地佐辛0.8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2mL/h,追加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实验组于入室后10分钟麻醉操作前开始静脉负荷量和背景量,对照组于术毕开始PCIA镇痛,方法同实验组,记录患者术后6、8、12、24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48小时内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于入室后10分钟麻醉操作前(T1)、手术开始后10分钟(T2)、术毕2h(T3)、4h(T4)、8h05)、24h(T6)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样,测定细胞因子IL-6、IL-8、TNF-α水平。结果:术后6h、8h、12h时间点VAS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4hVAS评分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小时内,实验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2例。与本组T1比较,血浆IL-6、IL.8浓度实验组在各时点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浓度升高(P〈0.05)。组间比较,相同时点血浆IL-6、IL-8浓度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TNF-α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预先给予地佐辛可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减少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