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酰胺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细胞有机体中,凋亡对正常组织的发育和稳态是必需的。神经酰胺(ceramide,Cer)作为一种脂类分子,不仅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重要的凋亡参与者。在细胞膜上,它能够自发地聚集,形成招募死亡受体和配体的结构域从而促进信号的传导和放大;在细胞质中,它作为信号通路的中介者,通过许多不同的分子机制去调控机体的凋亡通路;在细胞核膜和核内,通过其代谢变化,决定细胞的增殖或凋亡;而且它的浓度和位置以及与其它分子的比例及其相互作用都会影响到细胞和组织的命运。综述了近来关于Cer及其代谢物的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细胞凋亡是发育过程中的基本生命现象,除各种体细胞凋亡外,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中也发生细胞凋亡。就雌性生殖系而言,细胞凋亡是其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哺乳动物中,超过99.9%的雌性生殖细胞都会在卵子发生的不同阶段发生凋亡。有三种学说解释这一现象:1)被忽视死亡;2)因缺陷死亡;3)自我牺牲死亡。本文主要综述了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凋亡的现象、卵母细胞凋亡学说、线粒体遗传与卵母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凋亡的分子机理,同时还探讨了卵母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D sR ed-M it是一种特异性定位于线粒体的荧光分子探针。本文重点探讨了D sR ed-M it探针在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以及凋亡过程中动态分子调控过程研究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应用该探针标记线粒体,能够直观地监测线粒体肿胀的形态变化,以及细胞凋亡的重要蛋白--Bax蛋白转位线粒体和细胞色素C释放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
细胞凋亡是调节生物体正常发育和生命活动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机制,其研究生命力在于最终能够有利于疾病机制的阐明以及新疗法的探索及问世。酵母细胞由于凋亡过程的高度保守性及其作为分子生物学模式物种的先天优势,近年来一直是凋亡研究的热点。目前对酵母细胞凋亡的核心分子、传导通路和诱因等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凋亡诱导因子是线粒体内介导核凋亡的最主要蛋白质之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 AIF)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上,其编码产物是一种可直接介导细胞核凋亡的效应分子. 鼠AIF前体蛋白在胞浆中合成后,通过其N端的线粒体定位信号(MLS)有效地穿入线粒体膜间隙,然后在102位甘氨酸处水解掉MLS,其余部分再与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结合,并重新折叠成为具有促凋亡潜能的成熟AIF分子,分子质量为57 ku.当凋亡信号刺激时,AIF分子从线粒体释放到胞浆,然后转位到细胞核内,引起染色体核周边凝集和DNA呈大片段断裂(~50 kb). 该作用不受广谱caspases抑制剂z-VAD.fmk的抑制,也不受Bcl-2过量表达的影响.基因剔除实验表明,AIF蛋白的促凋亡活性是胚胎小鼠形态发生过程中类胚体成腔所必需的,而且是AIF独立作用的结果,可以不依赖caspase-3的活性.因此AIF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代表了独立于caspase通路之外的另一条更原始、更保守的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化疗药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发挥其抗癌作用。然而,癌细胞容易获得逃避凋亡的能力,对当前的化疗产生抵抗。在这种情况下,诱导癌细胞中非凋亡性细胞死亡方式以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改善化疗耐药的现状,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副凋亡(paraptosis)是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属非凋亡性细胞死亡方式,表现为来源于内质网和线粒体肿胀的细胞质广泛的空泡化。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副凋亡的相关背景以及抗肿瘤药物诱导副凋亡的相关分子机制,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治疗癌症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Apoptin是一种能够特异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凋亡的小蛋白质。简要综述了Apoptin的来源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Apoptin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特点和分子机制、Apoptin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Apoptin作为一种抗肿瘤制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核转录因子TR3的转位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诸多凋亡路径中 ,线粒体膜的渗透性改变是导致多种凋亡关键分子从线粒体膜内腔释放出来的主要原因。这些分子包括胱天蛋白酶原 (pro caspase)、细胞色素c(胱天蛋白酶的激活剂 )、Smac/Diablo(胱天蛋白酶的协同激活剂 ) [1] 等。Li等[2 ] 新近发现了一种凋亡前期转录因子TR3,又称作Nur77或NG FIB ,通常它存在于细胞核中 ,某种情况下也能转移到线粒体中 ,并引起线粒体膜的渗透性变化 ,最终导致细胞凋亡。TR3是一种类固醇 甲状腺激素 类维生素A类转录因子 ,它有一个中央锌指状DNA结合结构域 ,在其两…  相似文献   

9.
P63和p73参与p53依赖的细胞凋亡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 3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 ,其转录翻译出的蛋白分子 p5 3通过与凋亡相关靶基因 p2 1、mdm2、bax、PERP作用而使有潜在癌变倾向的细胞凋亡 ,一些DNA损伤诱发的细胞凋亡过程也依赖于 p5 3分子的启动。P6 3和 p73属于 p5 3基因家族成员 ,其蛋白分子 p6 3和 p73与p5 3有结构上的相似性 ,且功能亦与细胞凋亡相关 ,但p6 3和 p73在凋亡中所起作用的详细机制尚且不清。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者ElsaR .Flores和KennethY .Tsai等用基因敲除法 ,先后通过 4种DNA损伤诱导凋亡的实验 ,同时在体外…  相似文献   

10.
AIF及AIF依赖的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IF是一种线粒体蛋白,具有氧化还原酶和诱导细胞凋亡两种活性。AIF从线粒体到细胞核的转位足以介导体外细胞凋亡的发生,而且是以非caspases依赖的方式进行的。AIF的诱导凋亡活性是小鼠胚胎形态发生过程中类胚体成腔所必需的,也参与了神经细胞的细胞凋亡。真菌、线虫等的细胞凋亡也有AIF同源分子的参与。因此,AIF介导的细胞凋亡代表了独立于caspase信号通路之外的另一条更原始、更保守、更普遍的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11.
Fas/APO-1介导的细胞凋亡在免疫自稳,免疫调控,免疫逃逸,免疫赦免等各个免疫生理,病理过程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使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和机体的免疫应答维持在一定的限度,从而避免发生过度免疫反应损伤机体。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一平衡状态。免疫分子。凋亡基因及抗凋亡基因表达的蛋白,以及多种药物均可调节Fas介导的细胞凋亡。本主要对几种免疫分子对Fas介导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2.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接受某种信号或受到某些因素刺激后一种主动的由基因调控的细胞消亡过程。凋亡与坏死不同,其发生具有积极的生物学意义,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所必需的。细胞凋亡与有丝分裂相互协调,共同调控胚胎发育、器官的发育与退化、免疫、造血等生理过程。在肿瘤的发生与消退、化疗、放疗中,凋亡也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对凋亡的研究,尤其是调亡的分子调控的研究倍受人们的重视。 形态学上,凋亡的细胞体积缩小,质地致密的染色  相似文献   

13.
细胞凋亡中的钙离子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凋亡是细胞的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杀行为,它使机体能够有效清除多余或病态的细胞。作为细胞内普遍存在的第二信使,Ca2 在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将细胞感受的刺激转化为其在不同细胞组分间的分布差异及自身浓度的振荡,这种在细胞内和细胞间的波动协调了细胞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以往的研究认为细胞内Ca2 浓度的升高是凋亡进行到后期的结果,而最近的研究发现Ca2 也可以在凋亡通路的各个层次,通过不同的方式精细调控凋亡的进程,这构成了凋亡中复杂的钙调控网络。现对钙离子和线粒体凋亡途径中分子间的复杂联系以及钙调控细胞凋亡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肿瘤细胞回击免疫系统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为何不能清除肿瘤细胞一直是个谜,人们曾怀疑是肿瘤细胞逃脱了免疫监视或阻抑了免疫应答。新的研究证实,黑色素瘤细胞表面有一种可引起免疫细胞凋亡的分子,提示肿瘤细胞能杀灭攻击他们的免疫细胞。在启动凋亡的过程中,传递死亡...  相似文献   

15.
韦锦学  顾军 《生命科学》2006,18(2):180-182
淋巴细胞的激活诱导细胞死亡(AICD)的分子机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巨噬细胞中也存在AICD,但是诱导巨噬细胞AICD的分子机理仍不是很清楚。最近,一些研究表明zVAD或IFNγ通过提高MEF2C蛋白稳定性,从而增加其在巨噬细胞中的含量。MEF2C和TLR2、4信号通路一起,诱导了Nur77的表达。Nur77的表达介导了巨噬细胞的凋亡。LPS激活的ERK和p38是诱导Nur77表达和细胞凋亡所必需的。p38/STAT1/ROS途径也介导了巨噬细胞的AICD。撤除血清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可能是一种新的巨噬细胞AICD模型。这些发现将有助于我们对巨噬细胞AICD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6.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是一种核糖核酸酶;最近研究证明,作为一种抗凋亡因子,ANG参与各种抗细胞凋亡过程.ANG对内源性及外源性相关信号途径中的重要分子,如Bcl-2抗凋亡蛋白具有调节作用.此外,ANG对内、外部信号途径中的重要环节——p53依赖的凋亡也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是一种核糖核酸酶;最近研究证明,作为一种抗凋亡因子,ANG参与各种抗细胞凋亡过程. ANG对内源性及外源性相关信号途径中的重要分子,如Bcl-2抗凋亡蛋白具有调节作用.此外,ANG对内、外部信号途径中的重要环节--p53依赖的凋亡也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蛋白酶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凋亡是受遗传因素控制的细胞死亡,其分子机制是进化过程中十分保守,从线虫到人,许多蛋白酶同源物的发现,提示蛋白酶是细胞死亡机制的核心成分。本论述了调控细胞凋亡的蛋白酶,蛋白酶作用的底物及其蛋白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PQE-30为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QE30-tBID重组表达载体,表达和纯化目的蛋白tBID,并利用金磁纳米微粒将tBID蛋白与人HER2抗体偶联成分子探针Anti HER2-Gold Mag-tBID,以探究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根据tBID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上下游引物,利用普通PCR扩增目的基因tBID,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QE30-tBID,将其转化到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分析,验证目的蛋白tBID的表达,并对其进行纯化。利用金磁纳米微粒与蛋白质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以及疏水相互作用,将人HER2抗体与tBID蛋白偶联在其表面,构建分子探针Anti HER2-Gold Mag-tBID。流式细胞术检测该分子探针与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特异性亲附结合能力,通过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分析分子探针对PC-3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果:普通PCR扩增后得到了411 bp的DNA片段,经双酶切鉴定以及菌液测序,表明重组表达载体PQE30-tBID构建成功。促凋亡蛋白tBID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蛋白相对分子量约15 KD,经过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tBID蛋白。经过与金磁纳米微粒的偶联,成功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分子探针Anti HER2-Gold Mag-tBID。该分子探针可与PC-3细胞特异性结合,且经Annexin V-FITC染色分析可见PC-3细胞发生明显凋亡,凋亡率达62.9%,与未处理组(3.79%)和对照组(4.33%)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PQE30-tBID重组表达载体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且成功得到了纯度较高的人促凋亡蛋白tBID。经金磁纳米微粒偶联,该蛋白能够与人HER2抗体重组成新型的分子探针,且能特异性地靶向前列腺癌PC-3细胞并显著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20.
SIRT3是哺乳动物体内"sirtuin家族"7成员之一,是一种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内。SIRT3存在两种形式:44 kDa的长链和28 kDa的短链,其在细胞内主要通过短链SIRT3发挥作用。SIRT3通过其酶催化活性,除了可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细胞衰老以及肿瘤形成等生命过程外,SIRT3对于细胞凋亡也起到举足轻重的调节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在细胞凋亡中,SIRT3可能存在双向调节作用,即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的作用,SIRT3可促进/抑制细胞凋亡而发挥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而有关于SIRT3调节细胞凋亡更详尽的分子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