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玉玮  王照艳  栾琳  宋卫青 《生物磁学》2009,(16):3095-3097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水平与SLE的临床表现、经典的血清学指标及疾病活动性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54例(其中活动期39例、缓解期15例)SLE患者和45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MBL水平,同时检测SLE患者外周血抗dsDNA抗体、C3补体、白细胞计数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s)水平,并记录SLE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肾脏系统受累、神经系统受累、严重感染等),疾病活动度用SLEDAI记分。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MBL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P〈0.01);特别是活动期SLE患者血清MBL水平明显降低,与缓解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患者血清MBL水平与SLEDAI、抗dsDNA抗体、CICs水平呈负相关,与白细胞计数及C3补体水平呈正相关;并发严重感染的SLE患者组血清MBL水平显著低于无受累组(P〈0.01)。结论:SLE患者血清MBL水平明显降低,血清MBL水平与SLEDAI、抗dsDNA抗体、C3水平、CIC水平、白细胞水平之间明显相关,血清MBL水平较低的患者更易发生比较严重的感染,血清MBL水平可能是SLE潜在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2.
目的:MBL是补体激活凝集素途径的关键因素。MBL基因多态性影响MBL血清水平。结肠直肠癌患者血清MBL水平升高。低水平的MBL则预示着术后肺炎的发生,目前还不清楚此相关性是否与遗传相关。本实验分析调查了结肠直肠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MBL基因分型,评估基因分析和复发率、生存率之间潜在的相关性。方法:使用TaqMan基因分型分析法和实时定量PCR分析MBL基因的4个SNP、启动子区2个SNP、非编码区1个SNP;ELISA测定标本血清MBL含量。结果:所有标本中发现了8种不同的MBL单体型,它们在患者和健康者中出现频率几乎是完全一样的;YA/YA基因型与高水平的MBL相关,YO/YO与低水平的MBL水平相关,6种不同基因型CRC患者的MBL水平存在着明显不同。结论:MBL基因型与血清MBL浓度显薯相关(P〈0.0001);突变型B,C,D和启动子单体型Y,X对MBL含量的影响起主要作用;MBL基因型和术后感染并发症没有明显相关性(P=0.33),与复发癌和存活时间也没有明显相关性(P=0.74)。因此,从基因水平还不能解释为何结肠直肠癌患者血清MBL水平增加。对比已经检测出的血清MBL水平,其基因型还不能预测结肠直肠癌患者的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与炎症因子和动静脉内瘘(AVF)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MHD患者为MHD组,根据是否合并血栓形成分为血栓形成组41例和无血栓形成组84例,另选取我院同期85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risin、MBL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MHD患者血清Irisin、MBL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AVF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risin、MBL对MHD患者AVF血栓形成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HD组血清Irisin水平降低,MBL、IL-1β、IL-6、TNF-α水平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清Irisin与IL-1β、IL-6、TNF-α水平呈负相关,MBL与IL-1β、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海洋微生物溶菌酶(ⅧL)为研究对象,分别检验几种表面剂对MBL活性的影响,着重研究烷基多苷(APG)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PG与阳离子烷基多苷(矾PG)分别提高MBL相对酶活性为21%,15%,SDS降低该酶活性约为15%,Tween20和Tween80对MBL活性的影响不明显。MBL含量大于5.0mg/mL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白色念珠球菌有抑菌作用。0.5%~1.5%的APG无明显抑菌作用。将5.0mg/mMBL与1.0mg/mLAPG复配后(简称CEP),发现APG能明显增强MBL抑菌作用,CEP具有较好地杀菌作用;CEP在54℃培养箱中放置14d后,其杀菌率保持不变,说明CEP的杀菌性能的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免疫防御分子,通过激活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T)而启动补体激活凝集素途径来清除病原体。本文就MASP的基因、分子结构及功能等方面研究概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其序列被测出后几个月内人们就找到了SARS-CoV的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因病毒受体与病毒入侵细胞密切相关,因而有必要深入研究ACE2与SARS-CoV之间的关系。本文总结了ACE2在各组织器官的分布及功能,分析了ACE2基因的变异与病毒进入及SARS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ACE2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病毒进入及SARS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将为理解SARS-CoV与ACE2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设计针对ACE2的抗SARS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是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一种新型人类疾病,具有高致病性、高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特点。Spike蛋白是冠状捅毒膜表面的糖蛋白突出,构成病毒的包膜子粒,在病毒与其受体结合、通过膜融合进入宿主细胞以及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性抗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利用Spike蛋白开发出的一些防治SARS的药物和疫苗在动物和体外实验中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本文阐述了SARS—CoV Spike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为抗SARS药物及疫苗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MBL调控MASP激活补体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或甘露聚糖结合蛋白,MBP)是由相同的多肽链组成的寡聚物,它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能够有效地识别侵入体内的多种致病微生物,并激活补体来杀灭病原微生物。MBL能与血清中其相关蛋白酶(MASP)结合,MASP包含3个丝氨酸蛋白酶MASP-1、MASP-2、MASP-3和非酶蛋白MAp19。研究显示,MBL通过2种机理调控MASP-2的活性,在先天性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综述MBL调控MASP激活补体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MBL与Raji细胞结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作为关键的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分子已得到共识,但其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中是否发挥作用目前尚不清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MBL能否与Raii、THPI/CDl4、Jurkat和红细胞结合,并采用流式细胞术着重研究其与Raji细胞结合特性.结果显示:MBL以浓度依赖方式结合Raji、THP1/CDl4、Jurkat细胞,红细胞则否.MBL与Raji细胞结合是Ca2 依赖的,且能被甘露糖、葡萄糖、N-乙酰葡糖胺所抑制;Clq或抗ClqR单克隆抗体能部分抑制MBL与Raji细胞结合;重组人MBL-CRD蛋白或MBL-CLR蛋白均能抑制MBL与Raji细胞结合,两者联合应用则可完全阻断这种结合.研究资料表明,B淋巴细胞系Raji细胞表达Ca2 依赖性、糖敏感的MBL受体,包括对CLR特异和CRD特异的两种受体,前者为MBL和Clq的共同受体.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显示,高浓度MBL(10-50mg/L)对Raji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提示MBL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分子,不仅发挥天然免疫功能,而且可能在调节获得性免疫应答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基因第54位密码子多态性与维吾尔族IgA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68例维吾尔族IgAN患者进行MBL多态性检测,并与患者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维吾尔族IgAN中表现为蛋白尿的患者突变型等位基因GAC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表现为单纯血尿的患者(P〈0.05);②维吾尔族IgAN中表现为复合性免疫沉积的患者等位基因GAC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表现为单纯免疫沉积的患者(P〈0.05)。结论MBL突变型等位基因GAC与维吾尔族IgAN蛋白尿发生和免疫复合沉积相关。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的发生是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之问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受环境因素影响.人们时结核病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其宿主的易感基因上来,其中甘露糖结核凝集素(MBL)基因是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MBL通过结合病原生物表面的甘露糖等糖基受体而直接介导调理吞噬作用和/或通过MBL途径激活补体,在机体的固有性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MBL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整合子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使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更加复杂,给临床的抗感染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难。I类整合子(IntI)的结构与其在铜绿假单胞菌四类金属酶的耐药基因中的传播作用是临床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或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已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快速研制一种可用于紧急预防SARS病毒感染的基因工程抗体预防制剂迫在眉睫。为此,运用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从多个SARS病人恢复期血中获得淋巴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了人源抗SARS病毒基因工程抗体文库,并筛选获得37株特异抗SARS病毒基因工程Fab抗体,其中ll株人源抗体结合基因工程重组的SARS病毒核(N)蛋白,其中的1株在Western blot分析中与SARS病毒结合,识别SARS病毒N蛋白线性位点。对所获抗体的功能鉴定及基因分析正在进行中。人源抗SARS病毒基因工程抗体的获得,将对SARS疾病的特异性预防,治疗和诊断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感染所引起。SARS—CoV主蛋白酶(M^pro)在冠状病毒复制及转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而成为直接抗SARS病毒药物设计的一个颇为诱人的靶标。SARS—CoVM^pro的三维结构的阐明、酶与抑制剂间结合方式的确认,为发现直接作用于M^pro的抗SARS药物设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皖北地区ICU病房内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metallo-β-lactamase,MBL)情况。方法收集皖北地区3家教学医院ICU病房中不动杆菌,K-B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PCR法检测blaIMP、blaVIM等MBL基因。结果共收集35株耐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非重复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其中9株(25.7%)金属酶初筛阳性;PCR检测5株(5/35,14.3%)产IMP型MBL,1株(1/35,2.9%)VIM型MBL。结论在本地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中首次发现IMP和VIM型金属酶,提示产金属酶机制参与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耐药,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表面S蛋白的受体结合功能域及其在宿主细胞上的作用受体,应用PCR技术从SARS—CoV cDNA中克隆到S蛋白的全长基因,并构建了S蛋白与疱疹性口腔炎病毒胞膜蛋白(VSV—G)融合表达载体pVSV—G‘-SG,进而为制备含有SARS—CoVS蛋白膜外区的逆转录病毒假毒粒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单子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的结构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子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onocot mannose-binding lectin,MBL)是植物凝集素超家族中具有甘露糖及其衍生物结合专一性的糖结合蛋白,对肿瘤细胞、逆转录病毒具有特异而强烈的抑制作用。作为甘露糖翻译器,MBL在糖组学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迄今为止,对害虫具有良好抗性的转雪花莲、半夏凝集素基因的水稻、小麦、马铃薯、烟草等农作物均已成功问世,可见MBL在医学和农业应用领域都呈现出巨大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列举了近20年来新发现的几种典型的MBL,并对其分布、分子结构、糖结合专一性、系统进化、生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共收集95例罹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医护人员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急性期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比例。结果显示,SARS患者病程初、中期血清IFN-γ无明显改变;IL-2在起病2月内无显著变化,但在病程3~5个月时降低;IL-4在健康对照和患者均未能测出;TNF-β在SARS感染的1周内和病程第2个月内下降。与上述细胞因子形成对比,患者IL-10以及TGF-β均在发病起即持续升高直至整个病程。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均与激素的使用无关(P〉0.05)。SARS患者急性期CD4^+T细胞和CD8^+T细胞急剧减少。可见,SARS相关冠状病毒感染可引起Th2细胞因子反应,可能损害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而促进体液免疫,IL-10和TGF-β可能在SARS的发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SARS冠状病毒(SARS-CoV)N蛋白与CYP4F3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共沉淀、GST—pull down、BIACORE实验验证SARS—CoVN蛋白与CYP4F3的相互作用。结果:SARS—CoVN蛋白与CYP4F3能够相互作用,BIA-CORE实验证实CYP4F3与SARS—CoVN蛋白的亲和常数为Ko=4.3×10^-11。结论:SARS—CoVN蛋白与CYP4F3在细胞内、外均能形成复合物,这为进一步探讨SARS—CoVN蛋白在SARS致病机理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Science News 2004年166卷1期3页报道:据统计,迄今为止,全球已有8000人遭受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感染,其中有774人病死。为此,SARS疫苗的研发已引起全球科学家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