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和/或耐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中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别.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IMP、VIM、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并测序.结果 29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中,以产OXA-24型和IMP型酶菌株最多,二者均占51.7% (15/29).产OXA-24+ IMP型5株、OXA-24+ OXA-51+IMP型4株、VIM型4株、OXA-24+ OXA-58+ IMP型、OXA-23+ OXA-24+ IMP型各2株,OXA-23+IMP型、OXA-51+OXA-24型、OXA-24型、IMP型各1株,8株细菌PCR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 耐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产OXA-24型和IMP型碳青霉烯酶,部分菌株可同时产2种或以上碳青霉烯酶.  相似文献   

2.
危重病房耐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杭州市第一医院危重病房耐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之间的同源性,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旨在为制定预防和控制其院内感染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危重病房2005年1月至12月分离到的34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AMS60对34株耐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用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其耐药株的同源性,对碳青霉烯类基因OXA-23型、OXA-24型、IMP型、VIM型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PFGE发现34株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为同一耐药克隆株,在危重病房呈爆发流行。所有对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明确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未检出OXA-24、IMP、VIM基因型。34株菌株质粒提取未成功。结论该院同一个耐药克隆株在危重病房不同患者身上流行,可能与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氧气湿化瓶、护士手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江苏盛泽医院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OXA和NDM-1耐药基因,分析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30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产酶情况;用PCR的方法检测OXA-23、OXA-24、VIM、IMP和NDM-1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结果 30株分离菌中25株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22株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未扩增出NDM-1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结论本院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是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  相似文献   

4.
了解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包括苯唑西林酶和金属酶相关耐药基因分布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使用VITEK-II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筛选出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标本鲍曼不动杆菌69株;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的碳青霉烯酶相关耐药基因16SrRNA、OXA-23、OXA-24、OXA-51、OXA-58、IMP、VIM、SIM,并对耐药基因扩增的阳性产物进行DNA 序列分析。69株AB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6.2%、37.68%,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50%。6种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为69株(100%)携带OXA-51基因,32株(46.4%)携带OXA-23基因,17株(24.6%)携带OXA-24基因,5株(7.2%)携带OXA 58基因,1株(1.4%)携带IMP基因。25株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22株(88%) 携带OXA-23,1株(4%)携带OXA-58,10株(40%)携带OXA-24,6株(24%)同时携带OXA-23、OXA-24。 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OXA-23、OXA-24、OXA-51、OXA-58分别与NCBI的序列同源性均为99%。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可能是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酶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另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存在OXA-24型耐药基因鲍曼不动杆菌的区域性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至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同时研究广州地区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OXA-23型碳青霉烯酶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利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药敏结果,PCR检测OXA-23型碳青霉烯酶的编码基因.结果 2009年至2011年临床分离出426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呼吸科病房(119株,占27.9%)和ICU病房(107株,占25.1%),标本类型以痰液为主(361株,占84.7%),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13.2%上升到39.3%,在124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PCR检出98株OXA-23型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增强,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是其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从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60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 IC),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用PCR法检测OXA-23,OXA-24,OXA-58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①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前两位是ICU病房和呼吸科病房,分别占32.3%和27.4%,多重耐药鲍曼不杆菌阳性率最高的是ICU,为70.6%(12/17),其次为呼吸科病房,为35.0%(7/20),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索、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耐药率分别为92.3%、55.4%、88.6%、86.3%、80.3%、30.0%、35.0%、76.6%、79.6%、75.1%、87.1%、48.3%、42.0%和79.6%.②在21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有14株碳青霉烯酶表型阳性,检出率为66.7%,有18株PCR扩增出OXA-23基因,检出率85.7%,全部菌株blaOXA-24及blaOXA-58PCR扩增均为阴性,PCR产物测序表明与鲍曼不动杆菌(AY795964.1)blaOXA-23基因序列100%同源。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严重;表型和基因型检测证实本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主要是产OXA-23型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从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60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 IC),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用PCR法检测OXA-23,OXA-24,OXA-58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①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前两位是ICU病房和呼吸科病房,分别占32.3%和27.4%,多重耐药鲍曼不杆菌阳性率最高的是ICU,为70.6%(12/17),其次为呼吸科病房,为35.0%(7/20),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索、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耐药率分别为92.3%、55.4%、88.6%、86.3%、80.3%、30.0%、35.0%、76.6%、79.6%、75.1%、87.1%、48.3%、42.0%和79.6%.②在21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有14株碳青霉烯酶表型阳性,检出率为66.7%,有18株PCR扩增出OXA-23基因,检出率85.7%,全部菌株blaOXA-24及blaOXA-58PCR扩增均为阴性,PCR产物测序表明与鲍曼不动杆菌(AY795964.1)blaOXA-23基因序列100%同源。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严重;表型和基因型检测证实本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主要是产OXA-23型酶。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了解OXA碳青霉烯酶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流行状况,完善OXA碳青霉烯酶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采用改良Hodge试验筛选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多重PCR法检测OXA碳青霉烯酶的编码基因(blaOXA-23-like、blaOXA-24-like、blaOXA-58-like和blaOXA-143),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OXA亚型进行比对分析并制作分子进化树。结果 在157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中Hodge试验筛选出碳青霉烯酶表型阳性菌株141株,PCR检测结果显示有132株携带OXA-23编码基因,未检测到OXA-24-like、OXA-58-like和OXA-143亚型。结论 产OXA-23碳青霉烯酶是该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株洛菲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洛菲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洛菲不动杆菌B69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性,琼脂对倍稀释法检测B69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PCR扩增OXA、IMP、VI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测序确定耐药基因型别;粗提酶水解亚胺培南纸片试验检测酶活性。结果洛菲不动杆菌B69具有多重耐药性;PCR扩增IMP基因阳性,经测序为IMP-8;粗提酶水解亚胺培南。结论产IMP-8型金属β-内酰胺酶是洛菲不动杆菌B69对碳青霉烯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离的29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金属酶(Metallo-β-Lactamase,MBL)的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用亚胺培南-EDTA纸片法筛选29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产MBL的铜绿假单胞菌,用PCR扩增法检测29株菌中金属酶VIM和IMP基因。结果29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中,亚胺培南-EDTA纸片法筛选出MBL阳性菌株5株,阳性率为17%。PCR扩增出IMP基因型有4株,阳性率为14%,均为金属酶IMP-9型,未扩增出VIM基因。以PCR法结果为判定标准,亚胺培南-EDTA纸片法敏感性100%,特异性96%。结论IMP-9型为该院分离的这29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中主要MBL基因型。本实验中所用的亚胺培南一EDTA纸片法能简单有效的筛选出产MBL的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ICU)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性。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ICU分离的菌株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初筛,再经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测到98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为50株(占51.0%),标本来源大部分为痰液(占94.9%)。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50%的有15种,耐药率〉90%有3种,分别为氨苄西林(98.0%)、头孢唑林(99.0%)和呋喃妥因(99.0%),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最低仅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0.2%),另外检测到对所用抗菌素泛耐为4株(8.0%);而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50%的仅为4种,耐药率〉90%同样为氨苄西林(100%)、头孢唑林(97.9%)和呋喃妥因(97.9%),耐药率比较低的为美罗培南(10.4%)、妥布霉素(16.7%)和环丙沙星(16.7%),耐药率最低也为头孢哌酮/舒巴坦(6.3%)。结论 ICU分离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严重,出现了泛耐菌株;临床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一般条件下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建议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了解2017年丽水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特征。方法 收集丽水市中心医院2017年全年临床分离病原菌,采用K-B纸片法及Vitek2-Compact系统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病原菌5 92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875株(31.63%),革兰阴性菌4 053株(68.37%)。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为多见。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为多见。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敏感性较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5%和23.6%。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喹诺酮类、头孢吡肟的耐药率>7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15%。葡萄球菌属对喹诺酮类、红霉素、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率>30%,未检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3.6%和68.5%。结论 细菌耐药情况日益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细菌的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须定期监测细菌耐药情况以预防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3.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医院内感染流行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谱特征及其医院内感染流行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4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2002年10月至2003年1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患者,采用纸片扩散法及E-test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及MIC值测定,肠杆菌科基因组内重复一致序列聚集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克隆株的DNA分型,耐药质粒转移及消除试验、等电聚焦电泳、PCR扩增β-内酰胺酶基因及其克隆测序以识别其耐药基因和进行质粒定位.结果4株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复合制剂的MIC值较低外,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和氟喹喏酮类等抗生素均显示出了较高水平的多重耐药性;DNA分型证实为同一克隆株;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和PER-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OXA-23定位在质粒上,PER-1定位在染色体上.结论本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株,同一克隆株在不同感染个体间的相互传播导致了本次医院内感染的流行,产OXA-23和PER-1型β-内酰胺酶是其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69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连市友谊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7年至2009年住院患者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到的69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2007年检出112株(7.1%),2008年检出210(11.3%)株,2009年检出372(14.7%)株;在所有临床送检的标本中,痰标本中的检出率最高,占88.7%;在对13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中,对美罗培南最为敏感,其次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耐药率也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15.
Etiological structure, patterns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mechanisms of gramnegative nonfermenting pathogen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solated from patien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and surgical departments were investigated. One hundred thirty one clinical isolates, including 86 (65.6%) isolate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45 (34.4%) isolates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were tested. Carbapenems and cefoperazone/sulbactam showed the highest activity against the tested isolates. Eleven carbapenem resistant strains of P. aeruginosa were detected. The strains were found to possess genetic determinants of the VIM group encoding metal beta-lactamas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产碳青霉烯酶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240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改良的Hodge试验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20.8%),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大于50%;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的检出率为64.0%。结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碳青霉烯酶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并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基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利用K-B法检测45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通过改良Hodge试验、Carba NP试验和EDTA协同试验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进行表型检测,并采用PCR技术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携带OXA-23和NDM-1型耐药基因的情况。结果 45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共筛出42株多重耐药菌株;利用改良Hodge试验和Carba NP试验检出36株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采用PCR扩增出OXA-23,未扩增出NDM-1。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且耐药基因OXA-23携带率高,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琼脂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随机挑选的300株鲍曼不动杆菌,检测其标本及科室的分布情况,并采用琼脂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CIP)、庆大霉素(CN)、阿米卡星(AK)、头孢他啶(CAZ)、头孢吡肟(FEP)、左氧氟沙星(LEV)、氨苄西林-舒巴坦(SAM)、妥布霉素(TOB)、美洛培南(MEN)、米诺环素(MH)、头孢哌酮-舒巴坦(SCF)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3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痰液标本中,共214株,占71.3%,主要来源于ICU 101株(33.7%)及脑外科59株(19.7%)。药敏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的SCF和MH的敏感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检测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琼脂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临床用药时尤其要注意SCF和MH这两种药物药敏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主动外排机制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菌主动外排机制在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测定经外排泵抑制剂碳酰氰基-对-氯苯腙(CCCP)处理前后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以聚合酶链反应(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多重耐药主动外排基因以出及其表达水平。结果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具有多重耐药性,并存在药物的主动外排。所有临床分离的菌株均能检测到adeB基因,但多重耐药株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敏感株(P〈0.01)。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性与外排泵介导的耐药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中药黄酮化合物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效果。研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考察40种中药及天然来源的黄酮化合物对三株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测试其最低抑菌浓度与最低杀菌浓度;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进一步测定目标化合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能力;探索黄酮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效果。研究表明,黄酮单体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菌作用。其中部分具有轻微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仅为0.5 mg/mL;黄芩素和汉黄芩苷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62 5和0.125 mg/mL;同时,黄芩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黄芩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作用于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与单用黄芩素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比较,浓度有所降低。综上,黄芩素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这为治疗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引发的感染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