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湖北省9个主要玉米产区采集玉米纹枯病标样,分离得到55个丝核菌菌株。融合群和致病性测定表明,这些分离菌分别属于AG1—IA、AG4、AG5、AGA、AGB(0)、AGE和WAG-Z等7个丝核菌融合群,其中AG1-IA是优势融合群,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1.82%,分布范围也最广。在致病性方面,除AGA不致病外,其它6群均致病,其中AG4致病力最强,AG1-IA次之,AG5最弱。研究同时表明,同一融合群内不同菌株致病性有差异,并且同一菌株对不同玉米自交系的致病力的强弱表现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纹枯病菌的融合群鉴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黄淮海地区采集玉米纹枯病标样250余份,分离得到176个丝核菌菌株。融合群测定及5.8SrDNA-ITS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分别属于多核丝核菌的AG1-IA、AG1-IB、AG4-HG-I、AG-5、WAG-Z融合群及双核丝核菌的AG-A、AG-Ba融合群。其中AG1-IA是优势融合群,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4.20%,其次是AG-Ba,占12.50%,再依次分别是WAG-Z(10.23%)、AGI-IB(5.11%)、AG-4-HG-I(3.98%)、AG-5(2.27%)和AG-A(1.70%)。其中AG-Ba融合群是国内首次在玉米上分离得到。从各融合群中选取代表性的菌株进行5.8S rDNA-ITS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隶属不同融合群或亚群的菌株其5.8S rDNA-ITS区序列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相同融合群(或亚群)不同菌株之间其序列的一致性可高达97%-100%。  相似文献   

3.
李菊  夏海波  于金凤 《菌物学报》2011,30(3):392-399
自东北三省采集玉米纹枯病标本300余份,分离获得286个丝核菌菌株。融合群测定及5.8S rDNA-ITS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分别属于多核丝核菌的AG1-IA、AG1-IB、AG1-IC、AG4-HG-I、AG4-HG-III、AG-5、WAG-Z群及双核丝核菌的AG-Ba群。其中AG1-IA是优势致病群,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8.46%,其次是WAG-Z和AG-5群,分别占26.92%及24.83%。AG4-HG-III群菌株是国内首次从罹病玉米植株上分离得到。自各融合群中选取代表性的菌株进行5.8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方马铃薯黑痣病立枯丝核菌的融合群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甘肃、青海、内蒙古、河北和黑龙江6省采集马铃薯黑痣病标本300余份,分离获得251个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菌株。融合群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分别属于多核的丝核菌AG‐3、AG1‐IB、AG4‐HG‐Ⅰ、AG4‐HG‐Ⅱ、AG4‐HG‐Ⅲ、AG‐5和AG‐11融合群。其中AG‐3是优势致病群,占分离菌株总数的71.31%;其次是AG4‐HG‐Ⅰ,占15.14%;AG‐11融合群菌株是国内首次从罹病马铃薯植株上分离得到。从各融合群中选取代表性的菌株进行5.8S rDNA‐ITS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隶属不同融合群或亚群菌株的5.8S rDNA‐ITS区序列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相同融合群(亚群)不同菌株的序列具有较高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水稻纹枯病菌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来自云南省20多个县市的水稻纹枯病标样130多份,选代表性的标样分离得到54个菌株。按菌丝融合测定法,将54个菌株分为5个菌系:R.solani的AG-1 IA,AG-1 IC,AG-6GW以及以核丝核菌的AG-Bb,AG- ⅠⅡ。经致病性测定表明,该菌系对水稻、玉米、小麦的苗期及成株期的致病性有显著差异。其中AG-1ⅠA,AG-1 IC,AG-Ⅱ的致病力最,AG-6GW的最弱。对这些菌系的酯酶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菌系间均存在明显差异,而同菌系不同菌株间却具有一致性。由此说明,按菌丝融合与否区分丝核菌种群较之现行的其它分类法更能反映其遗传本质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玉米纹枯菌融合群类型及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东省14个县市区采集的玉米纹枯病标本上分离获得103个玉米纹枯菌菌株。核荧光染色确定菌丝细胞核的数目,以及利用配对培养法确定不同菌株细胞是否融合。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分别属于多核丝核菌的AG-1-IA、AG-1-IB、AG-1-IC、AG-3、AG-4-HG-I、AG-5和WAG-Z融合群和双核丝核菌的AG-Ba融合群,其中AG-1-IA类型菌株数量占菌株总数的60.19%,为优势融合群。通过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标记技术进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获得45个ISSR分子标记,其中91.1%的片段具有多态性,表明种群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将103个菌株分成6个遗传聚类群,遗传聚类群的菌株组成说明遗传群组的划分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和菌株融合群类型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井岩  李晓妮  于金凤 《菌物学报》2012,31(4):540-547
从山东、河北、河南三省采集棉花立枯病样品和土壤200余份,经分离获得198个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分离物。菌丝融合测定及5.8S rDNA-ITS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分离物分别属于多核丝核菌的AG4-HG-I和AG4-HG-III融合群以及双核丝核菌的AG-A、AG-F、AG-Fb融合群。其中AG4-HG-I是优势融合类群,占分离物总数的88.38%,其次是AG4-HG-III,占10.10%,AG-A、AG-F、AG-Fb各仅有1株。其中双核丝核菌AG-A、AG-F和AG-Fb融  相似文献   

8.
将来自川东、南稻区代表性的38个县(市)的水稻纹枯病标样296份,按不同的品种、海拔、土质、前作和症状归粪,选代表性的标样分离得到108个丝核菌菌株。按HCL—Giemsa染色程序和菌丝融合测定法,将108个菌株分为3个菌系:Rhizoctonia solani AG-1和AG-4,以及双核丝核菌的AG—Bb。其比例分别为97%、1%和2%。经致病性测定表明,该各菌系对水稻的致病性有显著差异:R. solani AG-1的大多数菌株最强,双核丝核菌AG—Bb最弱,R. solani AG一4居中。 对上述各菌系的培养性状、非特异性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菌系间在上述诸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而同菌系不同菌株间却具一致性。由此说明,按菌丝融合与否区分丝核菌种群较之现行的其它分类法更能反映其遗传本质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水稻纹枯病菌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来自云南省20多个县市的水稻纹枯病标样130多份,选代表性的标样分离得到54个菌株。按菌丝融合测定法, 将54个菌株分为5个菌系:R.solani的AG-1 IA ,AG-1 IC,AG-6GW 以及双核丝核菌的AG-Bb, AG-I II。经致病性测定表明,该菌系对水稻、玉米、小麦的苗期及成株期的致病性有显著差异。其中AG-1 IA, AG-1 IC, AG-I II 的致病力最强, AG-6GW的最弱。对这些菌系的酯酶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菌系间均存在明显差异, 而同菌系不同菌株间却具一致性。由此说明,按菌丝融合与否区分丝核菌种群较之现行的其它分类法更能反映其遗传本质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giihn)和禾谷丝核菌(R.E erealis Vande r Hoeven)的16个菌丝融合群或亚群的标准菌株及来自}工苏大麦纹枯病的9个菌丝融合群或亚群共68个菌株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1.立枯丝核菌主酶带数的变幅范围比禾谷丝核菌大;2.无论禾谷丝核菌,还是立枯丝核菌,各菌丝融合群或亚群之间的电泳图谱都有显著差异,但与各自对应的融合群或亚群的标准菌株的图谱则相似;3.44个大麦禾谷丝核菌CAG一1群菌株间的图谱也有差异,但都有一条共同的主酶带(E.);4.据主副酶带数目和位置,将禾谷丝核菌CAG一1群菌株再分为2个类型(1型和II型)和5个亚型(1a、Ib、Ic和Iia、Iib);酶谱类型与菌株的采集品种和致病性无关,但与采集地点似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通过对丝核菌菌丝融合一群Rhizoctonia solani (AG-1)的23个菌株在七个同功酶电泳所显示的50个表现型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显示,23个丝核菌菌株可聚类为三大类,他们分别代表了丝核菌菌丝融合一群中的三个亚群AG-I A,AG-IB,AG—IC;其中第一聚类又可进一步分为四个亚类。同功酶的分析证实了丝核菌菌丝融合1群中的三个亚群的分类概念是具有遗传背景的,并可作为丝核菌菌丝融合群之间及群内分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新疆北疆棉田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及其营养亲和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北疆棉区采集了典型的棉花立枯病病苗及棉田土标样686份,按常规分离方法分离得到399个分离物,从中鉴定出272个纯化的立枯丝核菌(Rhizotonia solaniKühn)菌株,经玻片吉姆萨氏染剂(Gimsa′sstain)染色程序观察细胞核数目,全部测试菌株均属于多核。用标准菌株,通过载玻片菌丝融合实验测定,将纯化的272个菌株划归为3个菌丝融合群:AG-2、AG-4和AG-5,分别占总菌株的6.24%、84.2%和1.1%。另有23个菌株不与任何标准菌株融合,占8.46%,说明新疆北疆棉田立枯丝核菌的优势菌系是多核丝核菌的AG-4融合群。通过从10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筛选的效果好的麦芽蛋白胨(MPDA)配方培养基(Ⅱ)进行对峙培养,以建立标准菌株,将纯化获得的272个丝核菌菌株,划分为6个不同的营养亲和群,研究说明新疆北疆地区棉田立枯丝核菌各菌丝融合群内确有不同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以重要植物病原菌为特征的丝核菌是一类在土壤中广泛分布的丝状真菌,通常不产孢,以菌丝或菌核的形式存在,多样性非常丰富。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依据菌丝体的细胞核数目、菌丝融合、有性生殖和系统进化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展开的丝核菌分类体系及分类现状进行了综述。基于菌丝的细胞核数目,丝核菌被分为单核、双核和多核丝核菌三大类群。自然界中单核丝核菌数量极少,多核和双核丝核菌在全球分布广泛,占丝核菌的绝大多数。基于菌丝融合试验的结果,目前多核丝核菌被分为13个菌丝融合群,双核丝核菌被分为18个菌丝融合群。部分融合群内又根据一些稳定的特征分了亚群,但亚群的建立标准并不统一。目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基本支持丝核菌的菌丝融合群及亚群的分类。基于部分有性世代被发现的菌株的形态特征,多核和双核丝核菌分别被鉴定为亡革菌属和角担菌属。此外,目前已有分属重要植物病原菌和兰科菌根菌类群的至少9个融合群或亚群的17个菌株完成了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学和线粒体组学开始在丝核菌分类和进化研究中发挥作用。丝核菌分类系统特殊且复杂,作者在文末提出了目前丝核菌分类学研究面临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趋势,期待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这个重要菌...  相似文献   

14.
用来自日本和美国的立枯丝核菌8个融合群11个类群代表菌株进行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其结果表明,各融合群及亚群之间电泳图谱有显著差异,而同一类群菌株的电泳图谱则相似。分析来源于华东等地已鉴定的融合类群117个菌株的电泳图谱显示,同一融合群内菌株,虽然采集地区、寄主植物或致病力不同,其蛋白质图谱仍十分相似;而不同融合类群的菌株,即使在同一田块中同一种寄主植物上引起相似病害,其图谱也显示出明显差异。本文就上述可溶性蛋白质图谱显示的结果与其它研究者在血清学、DNA同源性.酯酶等生化水平上对融合群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用来自日本和美国的立枯丝核菌8个融合群11个类群代表菌株进行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其结果表明,各融合群及亚群之间电泳图谱有显著差异,而同一类群菌株的电泳图谱则相似。分析来源于华东等地已鉴定的融合类群117个菌株的电泳图谱显示,同一融合群内菌株,虽然采集地区、寄主植物或致病力不同,其蛋白质图谱仍十分相似;而不同融合类群的菌株,即使在同一田块中同一种寄主植物上引起相似病害,其图谱也显示出明显差异。本文就上述可溶性蛋白质图谱显示的结果与其它研究者在血清学、DNA同源性.酯酶等生化水平上对融合群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立枯丝核菌第一融合群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2个随机引物对来自云南省不同地理环境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第一融合群(AG—1)的13个菌株进行遗传分化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菌株被标记的DNA谱带多态性检测率为100%,即受试菌株间几乎无同质的DNA谱带。利用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分析发现,遗传距离0.5将其划分为9个遗传聚类组,遗传距离0.86将其划分为6个遗传聚类组,而遗传距离0.95可将其划分为3个遗传聚类组。结果表明受试AG1融合群的13个菌株具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准确测定基因组大小是进行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拼接的基础,本研究旨在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预测禾谷丝核菌的基因组大小。【方法】首先克隆了禾谷丝核菌R0301菌株翻译延伸因子A基因(tef A)的部分序列,Southern杂交明确该基因在该病菌基因组中为单拷贝。以已测序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AG1-IA融合群菌株GD118为对照,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进行了禾谷丝核菌基因组大小的预测。【结果】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可以比较准确的测定立枯丝核菌基因组的大小,研究首次预测了禾谷丝核菌的基因组大小位于32.2–36.6 Mb之间。【结论】实时定量PCR法是一种快速和简便的预测丝核菌基因组大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通过对丝核菌菌丝融合一群Rhizoctoniasolani(AG1)的23个菌株在七个同功酶电泳所显示的50个表现型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显示,23个丝核菌菌株可聚类为三大类,他们分别代表了丝核菌菌丝融合一群中的三个亚群AGⅠA,AGⅠB,AGⅠC;其中第一聚类又可进一步分为四个亚类。同功酶的分析证实了丝核菌菌丝融合1群中的三个亚群的分类概念是具有遗传背景的,并可作为丝核菌菌丝融合群之间及群内分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棉立枯丝核菌的dsRNA与致病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北方棉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18个分离物进行了dsRNA的检测和致病力比较,可见:(1)dsRNA以高频度(16/18)存在于各分离中;(2)各分离物的dsRNA有明显不同的电泳图谱,有1—8个片段,分子量自0.94—4.8×106道尔顿;(3)同地区土壤中分离物常有相同的dsRNA片段;(4)以弱致病力分离物BALr-2的[r-32P]ATP末端标记dsRNA为探针与16个分离物dsRNA进行分子杂交,只有3个分离物有强的同源性,Northern转移杂交表明同源核苷酸在1.15×106的片段;(5)变性电泳示丝核菌的dsRNA泳动率有减慢现象,从而提出环状dsRNA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草坪禾草丝核菌的核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5年从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和陕西省草坪褐斑病的97份病株标本中,分离得到了73个丝核菌分离物,其寄主包括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匍匐翦股颍Agrostis palustris、结缕草Zoysia japonica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用载玻片培养法和DAPI染色法对各分离物菌丝进行了染核观察。结果73个分离菌株可区分为单核丝核菌、双核丝核菌和多核丝核菌三大类,可能属于多个物种。单核丝核菌在中国为首次报道,同时也是其侵染草坪禾草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