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H+-ATP酶复合体(也称ATP合成酶)中的Fo的色氨酸荧光,观察了复合体中F1结合ATP或ADP(酶蛋白与底物分子比为1:1)时,Fo的荧光猝灭常数的变化(用竹红菌乙作为膜区蛋白荧光的猝灭剂)结果表明F1结合ATP或ADP时Fo可得到不同的猝灭常数(Ksv),也就是Fo会产生不同的构象变化。加入二价金属离子起动ATP水解反应结束后:ATP+H2O→ADP+Pi,这时可以在Fo观察到与ADP加Mg2+时相同猝灭常数Ksv;用荧光强度随时间进程变化的实验可观察到F1水解过程中导致Fo构象变化的动力学过程。这些结果说明了H+-ATP酶复合体ATP合成的过程中F1与Fo之间存在着构象之间的通信与传递。  相似文献   

2.
用专一性标记蛋白质巯基的荧光探剂acrylodan测定含Mg^2+的F0-ATP酶或F0-OSCP-F1-ATP酶的脂酶体的构象与无Mg^2+者明显不同,前者的蛋白质的-SH基团处于疏水性更强的微环境中;在有Mg^2+和OSCP同时存在下重建的F0-F1-ATP酶脂酶体较无OSCP者表现更高的水解活力或膜电位,表明OSCP增强Mg^2+的促进作用,这进一步提示Mg^2+通过改变膜脂的物理状态促进线  相似文献   

3.
用专一性标记蛋白质巯基(-SH)的荧光探剂acrylodan测定含Mg2+的F0-ATP酶或F0-OSCP-F1-ATP酶的脂酶体的构象与无Mg2+者明显不同,前者的蛋白质的-SH基团处于疏水性更强的微环境中;在有Mg2+和OSCP同时存在下重建的F0-F1-ATP酶脂酶体较无OSCP者表现更高的水解活力或膜电位,表明OSCP增强Mg2+的促进作用,这进一步提示Mg2+通过改变膜脂的物理状态促进线粒体H+-ATP酶重建的间接作用。这些实验结果,从线粒体H+-ATP酶复合体的亚基水平的相关性上,对于我们提出的Mg2+通过改变膜脂的物理状态使之具有合适的流动性,诱导嵌入脂双层的H+-ATP酶复合体的F0的构象发生变化并传递至复合体的催化中心F1,从而使重建F1-F0-ATP酶具有较适合的蛋白构象,表现较高的重建酶活性的假设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精确地阐明了Mg2+促进线粒体F0-F1-ATP酶重建作用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F1Fo复合体Fo部分a亚基的色氨酸荧光可被竹红菌乙素(hypocrelinB,HB)猝灭.不同温度下测定SternVolmer图的结果显示,猝灭常数(Ksv)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大,时间衰变荧光的结果显示,荧光寿命随HB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加入不同浓度的HB,F1Fo复合体的吸收峰没有位移.这些实验结果支持动态猝灭机理.HB还具有有效猝灭浓度低,不影响酶的活力;在脂相和水相的分布比率可高达16560∶1;实验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HB可作为理想的疏水相荧光猝灭剂,研究与膜结合的F1Fo复合体中镶嵌于膜脂内Fo的构象变化.  相似文献   

5.
蔡惠罗  李成勇 《动物学报》1995,41(3):299-304
位于突触体质膜的外向型(ecto)Mg^2-ATP酶具有水解ATP活性,能量偶联的AC-MA荧光淬灭实验表明Mg^2+-ATP酶水解ATP时向膜内转移质子,建立跨膜质子梯度,跨膜质子梯度可以被电中性K^+/H^+离子载体Nigericin消除,利用H^+敏感的BCECF荧光分子测定突触的pHi变化,结果表明水解ATP产生的质子转移突触体pHi下降了光分子测定突触的pHi变化,结果表示水解ATP产生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铝和铝+_钙对小麦功苗根尖质膜、液泡膜微囊H^+-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性及共动力学参数和膜流动性的影响。在质膜和液泡膜微囊制剂中加入1.0mmol/L的AI^3+(AICI3)时,H^2+-ATP囊制剂中加入1.0mmol/L的AI^3+(AICI3)时,H^+-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笥和酶促反应的Vmax及膜流动性下降,而酶  相似文献   

7.
无机磷和叠氮钠对线粒体F_1-ATPase构象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εADP作荧光探针,用荧光猝灭的方法证明无机磷(Pi)能影响F1-ATPase的构象从而使酶结合ADP的能力降低.用aurovertinB作荧光探针研究了Pi和叠氮钠对F1-ATPase构象的影响,发现Pi能影响洗去催化位点核苷酸的F1的构象,而叠氮钠对其没有影响,但却能影响结合有ADP的F1的构象.因此Pi和叠氮钠对酶构象的影响是不同的,二者可能有不同的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8.
经磷脂酶A2 去脂的肌质网Ca2 + - ATPase 重组于不同比例的二油酰磷脂酰胆碱(Dioleoylphophatidylcholine,DOPC) 和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Dioleoylphophatidylethanolamine,DOPE) 形成脂酶体,研究了不同磷脂环境中Ca2 + - ATPase 的ATP 水解和Ca2 + 转运活力。结果表明,DOPC 和DOPE 分别有利于ATP 水解和Ca2 + 的转运,DOPE 可以增强Ca2 + - ATPase 的ATP水解和Ca2 + 转运之间的偶联效率。利用内源荧光、荧光淬灭及Forster 能量转移原理测定Ca2 + -ATPase 相应的构象变化, 发现随着DOPE/ DOPC 比例的改变使Ca2 + - ATPase 构象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玉米根细胞膜铁氰化钾还原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玉米根细胞膜制剂具有明显的NADH-铁氰化钾还原酶活性,铁氰化钾补还原的同时伴有质子跨膜运输,所形成的△μH^+既不受H^+-ATPase抑制剂的影响。也不需要ATP的存在,反应最适pH为6.5。FCR对NADH和铁氰化钾具有较高的活性反应而对NADPH只有微弱的反应活性。FCR的潜在活性证实在膜的胞侧存在底物结合部位。Mg^2+,Mn^2+,Ca^2+,K^+,Na^+对酶均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以  相似文献   

10.
低温,高pH胁迫对水稻幼苗根系质膜,液泡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耐冷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幼苗根系质膜、液泡膜ATP酶对低温(8℃)及高pH(8.0)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水稻根细胞质膜和液泡膜上均存在Ca^2+-ATP酶,但活性远低于H^+-ATP酶。耐冷品种武育粳3号经低温(8℃)处理2d,根系质膜和液泡膜H^2+-ATP酶、Ca^2+-ATP酶海性均明显升高,至冷处理12d,H^+-ATP酶、Ca^2+-ATP酶活性有所下降,但仍与对照  相似文献   

11.
气相扩散共晶生长法培养出P.versicolor龙虾肌ATP-D-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ATP-GAPDH)的晶体。用同步辐射X光源-磷光储屏-Weissenberg照相机系统收集了一套2.0分辨率的衍射数据。用同晶差值傅立叶法解析了其结构。精化后的结构模型最终R因子为0.197,与标准键长、键角的均方根偏差为0.016°和3.20°。PvATP-GAPDH结构总体上和Pvapo-GAPDH相似。ATP分子的占有率较低,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无序性,提示ATP与酶蛋白结合的稳定性较低,表明NAD+的尼克酰胺核苷部分与蛋白质分子的作用在辅酶与蛋白质的稳定结合中起关键作用。ATP-GAPDH中每个亚基只有一个磷酸结合位点(Pi)。认为无机磷酸结合位点Pi的形成不依赖于NAD+,而底物磷酸结合位点PS的形成则依赖于NAD+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铝胁迫下耐铝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根细胞液泡膜ATP酶、焦磷酸酶活性和膜脂的变化。与对照相比,经20和100mol/L的AlCl3处理后,耐铝品种Altas66的液泡膜H^+-ATP和和Ca^2+-ATP酶活性迅速下降;铝敏感品种Scout66液泡膜H^+-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则在20μmol/L时增加,100μmol/L时下降。焦磷酸酶活性在Al-tas66中下降,在Scout  相似文献   

13.
在高盐介质中用EDTA去除叶绿体内源游离Mg2+后制备的类囊体具有与正常类囊体相似的△pH幅度和光合磷酸化反应速率,即膜上CF0与CF1仍处于正常的耦联状态。以此为材料研究不同两价阳离子(M2+)在ATP酶活化及催化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Mg2+Ca2+M2+Zn2+Co2+Ba2+分别对光下ATh形成与水解的效应大小与它们的离子半径有一定关系。(2)这些M2+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抑制了Mg2+-ATP酶的合成或水解ATP的活性。(3)低浓度M2+的电荷屏蔽效应可稳定酶在光下的活化构象,这有利于暗中进行的需Mg2+的催化ATP合成与水解反应。  相似文献   

14.
强光及外源活性氧对莴苣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莴苣叶绿体在强光处理下发生光抑制,主要表现为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ΦPSⅡ降低;外源活性氧H3O2,O^-2,OH和^1O2均能引起叶绿体PSⅡ光化学效率Fv/Fm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1O2影响最明显:H2O2在诱导叶绿体荧光猝灭过程中,引起荧光产量降低,而使qp,qN,ΦPSⅡ,KD上升;  相似文献   

15.
牛心线粒体ATP酶与其抑制蛋白结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偏振光谱和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BIA)对线粒体ATP酶(F1)与其抑制蛋白(IF1)的结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Mg-ATP能够大大促进IF1与F1的结合,结合的IF1对F1-ATP酶表现出最大的抑制活性。在弱酸性没有Mg-ATP存在的条件下,IF1也可与F1发生一定量的结合(20~30%),F1的水解活性也受到同等程度的抑制,IF1的抑制活性与IF1、F1的结合其间显示了密切的量效关系,提示在IF1与F1的作用过程中不存在无抑制活性的结合过渡态。Zn2+能够抑制IF1组氨酸残基的质子化,从而阻断IF1与F1之间的结合反应  相似文献   

16.
以标记在ATP酶(F_1)催化部位的TNP-ATP为荧光探针,比较测定了F_1与其抑制蛋白(IF_1)结合前后的TNP-ATP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和荧光偏振光谱。结果表明在IF1的作用下,酶分子催化部位的极性下降,TNP-ATP分子运动的自由度减小,提示IF_1引起了F_1催化部位的构象改变。  相似文献   

17.
竹红菌甲素(HA)光敏致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苍鼠卵巢成纤维细胞(CHO)为材料,通过HA光敏诱变,乌本甙筛选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光敏反应对细胞Na^+/K^+ATP酶基因的诱变致突作用。结果表明HA光敏反应可造成细胞Na^+/K^+ATP酶基因点突变,并具有遗传稳定性。另外通过测定光敏反应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衣其产物与细胞DNA形成的荧光产物表明脂质过氧化在细胞DNA的损伤突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渗透胁迫下稻苗中铁催化的膜脂过氧化作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在-0.7MPa渗透胁迫下,水和思苗体内O2↑-.和H2O2大量产生,Fe^2+含量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外源Fe^2+、Fe^3+、H2O2、Fe^2++H2O2、DDTC均能刺激膜脂过氧化作用,而铁离子的螯合剂DTPA则有缓解作用。OH的清除剂苯甲酸钠和甘露醇能明显地抑制渗透胁迫下Fe^2+催化的膜脂过氧化作用。这都表明渗透胁迫下水稻幼苗体内铁诱导的膜脂过氧化作用主要是由  相似文献   

19.
用生物膜的拆离与重建技术,研究了Mg2+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抑制猪心线粒体H+-ATP酶及其重建脂酶体(L·H+-ATP酶)活性的影响。用胆酸盐透析方法将H+-ATP酶在大豆磷脂脂质体上重建。实验结果表明,重建H+-ATP酶的ADM的敏感性较仅纯化而未重建者明显增加,这提示ADM的抑制作用依赖于磷脂。但是,在有Mg2+(1mmol/L)条件下重建的H+-ATP酶对ADM的敏感性较无Mg2+者却又显著降低,这提示Mg2+对ADM抑制线粒体H+-ATP酶的作用具有拮抗效应。Mg2+的这种拮抗效应是与其在透析重建H+-ATP酶过程中诱导脂酶体的磷脂的物理状态的改变相关的。所得实验结果对于阐明ADM抑制线粒体H+-ATP酶的作用机理与磷脂的相关性提供了较直接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Na2SO3和NaHCO3对叶绿体CF1—ATPase活力作用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a2SO3对热-DTT活化的游离CF1及类囊体膜上CF1-ATPase活力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NaHCO3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Na2SO3和NaHCO3的促进作用与它们解除Mg^2+的抑制作用有关,从NaHCO3和Na2SO3及它们与Mg^2+之间的竞争性关系。表明三者是结合在酶的同一部位上。Na2SO3可明显降低热-DTT活化的游离CF-ATPase催化反应的活化能,这可能与促进产物ADP的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