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的已知定居因子中,CS3是临床分离株中最常见的抗原之一。为了研究CS3纤毛装配的基本元件,绘制了CS3亚基结构基因和辅助蛋白编码区的限制酶谱。通过亚克隆的亚基基因和不同辅助蛋白基因之闻的互补性表达结果,确定了CS3纤毛装配所需要的辅助蛋白的DNA功能片段。微细胞分析结果显示,CS3基因的有效表达和纤毛的装配至少需要6条蛋白多肽分子量分别为15kDa,17kDa,24kDa,27kDa,48kDa和90kDa。除了15/17kDa的蛋白多肽为CS3亚基外,其余的蛋白多肽参与CS3亚基的转运及纤毛的装配。根据以上结果初步确定了上述相关基因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2.
在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的已知定居因子中,CS3是临床分离株中最常见的抗原之一。为了研究CS3纤毛装配的基本元件,绘制了CS3亚基结构基因和辅助蛋白编码区的限制酶谱。通过亚克隆的亚基基因和不同辅助蛋白基因之间的互补性表达结果,确定了CS3纤毛装配所需要的辅助蛋白的DNA功能片段。微细胞分析结果显示,CS3基因的有效表达和纤毛装配至少需要6条蛋白多肽,分子量分别为(×10~3)15、17、24、27、48和90。除了15×10~3/17×10~3的蛋白多肽为CS3亚基外,其余的蛋白多肽参与CS3亚基的转运及纤毛的装配。根据以上结果初步确定了上述相关基因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了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AS1.398枯草杆菌蛋白酶和自溶制备蚯蚓肽,通过前期单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L9(34),以氨基氮数,多肽浓度为衡量指标,对最佳酶解条件进行筛选研究,并分析了酶解液氨基酸组成和相对分子量的分布。结果表明:AS1.398枯草杆菌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为pH 6.5、酶浓度1%、温度50℃、反应时间8 h,在此条件下,酶解蚯蚓蛋白的每100 mL水解液氨基氮数可以达到16.55 mmol,多肽浓度达9.22 mg/mL;自溶酶解蚯蚓的最佳条件pH 7.0、底物浓度1∶2、温度50℃、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酶解蚯蚓蛋白的每100 mL水解液氨基氮数可以达到21.55 mmol,多肽浓度达11.65 mg/mL;二者酶解产物分子量大部分是在5000以下的多肽、小肽及氨基酸的混合物,其中分子量在300以下占了80%,氨基酸组成平衡,含量丰富,可用来制取新型氨基酸微量元素及小肽添加剂。通过控制酶解条件,蚯蚓可以利用自身的酶源自溶来代替外源酶,从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了用巯基蛋白酶酶解沙棘籽蛋白所得酶解多肽对乙醇脱氢酶(ADH)的激活率效果。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的酶解产物对ADH的激活效果最好。该活性多肽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酶解p H为6.5,温度为50℃,酶解时间3.5 h,加酶量为4 000 U/g。体外实验表明,木瓜蛋白酶水解产物中ADH激活率较高的为500~2000 Da的多肽,达57.52%,与未分级的酶解液相比,活性提高显著(P0.01)。分子量在2000~3000 Da的沙棘多肽也具有一定的ADH激活率,为35.09%,说明具有ADH激活率的活性多肽分子量为500~3000 Da。木瓜蛋白酶酶解液经膜分离处理后,收集得到的500~3000 Da的多肽组成占总肽及氨基酸质量的66.50%。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子克隆手段构建了酿酒酵母ATP合酶δ亚基和流感病毒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标签融合蛋白的表达质粒.该融合蛋白在酿酒酵母细胞中能够正常表达,而且能够互补编码δ亚基的ATP16基因缺失株在利用非发酵性碳源方面的表型缺陷,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野生型δ亚基的功能.同时,构建了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该δ亚基的ScAtp16p-His6融合蛋白,并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在家兔中制备了其多抗血清.结果表明此多抗可以很好地与ScAtp16p-His6和HA-ScAtp16p两种融合蛋白特异性结合.这些研究材料的获得为深入研究ATP合酶的解偶联机制和磷酸化调控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串联质谱的鱼皮明胶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胶原蛋白序列比对基础上,以虹鳟鱼明胶、猪明胶和牛明胶为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研究了3种明胶降解多肽组成的差异。使用胰蛋白酶将鱼皮明胶进行了酶解处理,使用HPLC-MS/MS对酶解产物中的多肽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与猪和牛明胶酶解产物中的多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鱼明胶酶解产物中存在特征多肽,通过特征多肽的种类可区别鱼明胶与猪和牛明胶,研究了明胶多肽中脯氨酸羟基化修饰、明胶分子量范围和脱酰胺化对特征多肽识别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用HPLC-MS/MS技术通过识别明胶酶解产物中的特征多肽进行鱼皮明胶鉴别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了用巯基蛋白酶酶解沙棘籽蛋白所得酶解多肽对乙醇脱氢酶(ADH)的激活率效果。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的酶解产物对ADH的激活效果最好。该活性多肽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酶解pH为6.5,温度为50℃,酶解时间3.5h,加酶量为4000U/g。体外实验表明,木瓜蛋白酶水解产物中ADH激活率较高的为500—2000Da的多肽,达57.52%,与未分级的酶解液相比,活性提高显著(P〈0.01)。分子量在2000~3000Da的沙棘多肽也具有一定的ADH激活率,为35.09%,说明具有ADH激活率的活性多肽分子量为500~3000Da。木瓜蛋白酶酶解液经膜分离处理后,收集得到的500—3000Da的多肽组成占总肽及氨基酸质量的66.50%。  相似文献   

8.
《蛇志》2020,(1)
目的优化祁蛇肉酶解工艺,提高祁蛇多肽在水、酒等溶剂中的溶出率。方法通过多种酶解技术,将祁蛇中的大分子蛋白切割成多种小分子多肽,以祁蛇酶解后多肽峰面积为指标,对其酶解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祁蛇蛋白酶解优化的工艺为木瓜蛋白酶酶解加入量为3.5%,酶解时间为2.5 h;中性蛋白酶加入量3.5%,酶解时间为1.5 h;碱性蛋白酶加入量2.0%,酶解时间为1 h。结论运用该工艺能显著提高祁蛇多肽的溶出率,对进一步提高祁蛇的作用功效与利用率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子筛层析、Tricine-SDS-PAGE、Western-blotting、凝集实验、抑菌实验和Edman N端测序等方法探索血蓝蛋白酶解多肽的凝集和抑菌活性。结果发现, 血蓝蛋白经胰蛋白酶酶解后可产生分子量约为6—70 kD的7条多肽, 该酶解混合物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具有显著的凝集活性, 与未酶解的血蓝蛋白相比, 其凝集活性可提高4—16倍。在此基础之上, 进一步分离纯化该7条多肽, 发现多肽-3对副溶血弧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 且具有较好的浓度依赖性。在浓度为75 μg/mL时, 其抑菌率为(93.76±1.60)%,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P<0.01)。进一步研究显示该多肽位于血蓝蛋白N端α-螺旋区域。由此推测, 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在体外经胰蛋白酶酶解后可产生具有凝集、抑菌等免疫活性的多肽, 这对研究血蓝蛋白的降解机制及其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取海马总蛋白并确定最佳的酶解条件,将海马粉碎后采用水提法提取海马总蛋白。分别选用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在不同酶解p H、时间、温度和E/S条件下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海马总蛋白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BCA法来分别检测不同条件下的酶解情况及其蛋白含量,根据蛋白水解度来确定其最佳的酶解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从10 g干海马中提取总蛋白为1.056 g,蛋白浓度为0.106 g/m L。海马总蛋白的最佳水解酶为碱性蛋白酶,其最佳酶解条件为:p H 9,E/S为5%,温度为50℃,时间为3 h,获得海马总蛋白的最大水解度为96.9%。研究获得了海马总蛋白及其最佳酶解条件,并为海马多肽生物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开发利用绿潮藻类条浒苔中含量丰富的蛋白质,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条浒苔蛋白,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25、加酶量1 250 U/g pro、温度45.7℃、pH 7.2、震荡酶解时间120 min。在该条件下的酶解多肽经超滤分离获得不同分子量区间的多肽,并通过HUVEC、A549、H446、H460等细胞水平初步评价酶解条浒苔制备多肽抗肺癌的细胞生物学效果。结果表明,经上述条件获得的2-6 kD条浒苔多肽处理的HUVEC在抗氧化和小管形成等方面均受到抑制,其处理的NCI-H460、NCI-H446和A549的增殖、细胞周期、迁移也受到不同程度抑制,且能够促进细胞凋亡;2-6 kD浒苔多肽对H446、H460作用效果显著优于对A549的作用。这一细胞水平研究,不仅证实了酶解条浒苔获取新型天然抗肿瘤小肽的可行性,也为条浒苔蛋白质资源高值化利用探索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选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结合的双酶法对螺旋藻蛋白进行水解。其中,对木瓜蛋白酶水解螺旋藻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以水解度为指标,研究了酶解时间、酶与底物比、pH和酶解温度4种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因素(加酶量、酶解温度和pH)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螺旋藻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4300 U/g,pH 7.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60 min;木瓜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底比为4.5%,酶解温度60℃,pH 6.5,酶解时间210 min。利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结合的双酶法制得的多肽水解度可达32.90%,与单酶法相比,水解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王栋 《微生物学报》2004,44(6):780-784
在体外RNA和蛋白质合成及自复制系统的研究中 ,QβRNA复制酶作为以RNA为模板的RNA聚合酶 ,是比较重要的应用酶种之一。该酶由 4个亚基组成 ,其中只有 β亚基是由病毒基因编码 ,而其他 3个亚基都是宿主蛋白。利用普通表达载体合成Qβ复制酶时 ,得到的 β亚基几乎都是不溶性蛋白 ,从而影响了Qβ复制酶的活性和产率。为尝试提高 β亚基的溶解性 ,构建含有β亚基基因的表达质粒pBAD 33 rep ,同时利用pET2 1a( )为表达载体表达其他 3个亚基进行共表达研究。不同亚基组合的共表达结果通过SDS PAGE分析表明 ,当 β亚基与EF Tu Ts亚基共表达时 ,溶解度有一定的提高 ,而且可溶性部分也具有复制酶活性。通过调节共表达诱导物浓度 ,相对增强可溶性 β亚基的表达 ,可溶性Qβ复制酶酶量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紫球藻 (Porphyridiumcruentum)B 藻红蛋白和多管藻 (Polysiphoniaurceo lata)R -藻红蛋白经蛋白酶K部分酶切消化后 ,分离得到近似天然态的γ亚基 ,并且对它的光谱特性以及在藻红蛋白分子中的空间位置进行了研究 .酶解动力学分析表明γ亚基位于R- 藻红蛋白和B -藻红蛋白六聚体 (αβ) 6的中央空洞中 .分离的γ亚基上藻红胆素的吸收峰位于 5 89nm ,荧光发射峰位于 6 2 0nm ,与藻蓝蛋白的吸收峰重叠 ,有助于藻胆体中藻红蛋白与藻蓝蛋白分子间高效能量传递 .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制备电泳分离技术,从低温处理过的草菇菌丝中分离纯化得到三种低温诱导蛋白,分别命名为CspDZG1 ,CspDZG2 ,CspDZG3。IEF测定了等电点,分别为3.7,4.4,4.4。SDS-PAGE结果表明,CspDZG1 ,CspDZG2由一条多肽组成,分子量分别为56kD,54.5kD;CspDZG3由两个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别为54.5 kD,68 kD。经S. aureus V8蛋白酶酶解后,测定了N端氨基酸序列。  相似文献   

16.
利用15%-25%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的SDS-PAGE分析法可将水稻种子贮藏谷蛋白分离为3个酸性(α)亚基和3个碱性(β)亚基,通过调节两性电解质比例对现有等用点了和焦电泳分析法进行改良,可将谷蛋白酸性亚基和碱性亚基分别分划为13和14条多肽带,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双向电泳分析法可以高清晰度地离析谷蛋白并获得单一多肽,此改良的电泳分析系统有助于确定水稻谷蛋白变异及谷蛋白的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鹅血有效蛋白组分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通过质谱鉴定初步了解鹅血有效组分的多肽和蛋白组成及其功能。取鹅血清,并分级分离鹅血有效成分,再向HGC-27和SGC-7901细胞中分别加入各组鹅血蛋白组分、阳性对照化疗药5-FU、空白对照作用36 h,用MTS法检测细胞活力。最后,对有效鹅血蛋白组分溶液内酶解20 h后,采集和分析提取出的酶解多肽,质谱鉴定有效鹅血蛋白组分的构成。结果显示,30 kD以下组分和10 kD以下组分可明显抑制HGC-2细胞和SGC-7901细胞活力,其中10 kD以下组分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然而,3 kD以下组分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较弱。本研究还发现稀释10倍后的10 kD组分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接着,本研究还对鹅血清中10 kD组分进行了质谱分析,共获得135个蛋白或多肽,其中功能已知的蛋白为60个,与其他物种有类似功能结构域的蛋白48个和未知蛋白27个,其中5个多肽初步分析可能参与机体的防御反应。因此,本研究初步认为鹅血清的蛋白组分具有一定的抑制胃癌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主要成分集中于10 kD组分。  相似文献   

18.
大豆球蛋白是大豆种子中主要的贮藏蛋白。它们在某些作物中占种子干重20%以上。已经知道大豆球蛋白由6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由一或两个酸性多肽(A)和一个碱性多肽(B)组成,多肽之间由二硫键联结。这些亚基是从编码A-B亚基前体的mRNA合成,然后经过转录后加工剪切形成A肽和B肽。至今所有关于球蛋白的基因结构与表达的报道都集中于栽培大豆上。由于我国有丰富的大豆  相似文献   

19.
编码蚕豆和玉米叶绿体ATP合酶ε亚基的atpE基因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 ,两种表达的ε亚基蛋白分别与来自蚕豆、玉米和菠菜的缺失ε亚基的CF1重组后 ,发现玉米的ε亚基蛋白在抑制CF1 ATP酶水解ATP、阻塞类囊体膜质子通道以及它促进光合磷酸化等方面均明显地强于蚕豆的ε亚基蛋白。该结果表明 :( 1)ε亚基对ATP合酶活性的调节作用与其同ATP合酶其他亚基间的亲和力大小密切相关 ;( 2 )ε亚基抑制CF1水解ATP和阻塞质子通道两个功能是呈正相关的。圆二色性 (circulardichroism)的分析结果表明 ,玉米CF1ε亚基的 4种二级结构比例为α 螺旋 2 2 .6% ,β 折叠 3 0 .6% ,β 转角 9.3 % ,无规则结构 3 7.7% ;蚕豆CF1ε亚基的 4种二级结构比例为α 螺旋 3 1.4 % ,β 折叠 2 2 .3 % ,β 转角 13 .8% ,无规则结构 3 2 .4 %  相似文献   

20.
高粱离体叶绿体蛋白质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叶绿体蛋白质在SDS凝胶电泳上至少可分离出染色程度不同的30多个条带,而具有放射性的条带只有13条。它们大部分属于叶绿体膜结构蛋白。可溶性蛋白质中只有两个具有放射性的条带。其中一个57000道尔顿的多肽是二磷酸核酮塘羧化酶大亚基。该酶的小亚基只在染色图谱中显示而无放射性。说明小亚基是由核基因编码合成的。该酶是受叶绿体和核基因联合控制的产物。在膜蛋白中32000道尔顿的多肽只在成熟叶绿体中出现,在黄化苗的质体中未发现这个多肽。它可能是叶绿体DNA上“光基因32”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