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水平。方法收集长沙地区11家医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金葡菌279株,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K-B法检测金葡菌对24种药物的敏感性,产色头孢菌素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以及D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应用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筛查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琼脂稀释法检测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在被检测的24种药物中,敏感率〉50%的药物为9种,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耐药率〉50%的抗菌药物有11种,其中以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均为97.1%)。MRSA的分离率达54.5%,且对常用的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279株金葡菌中,β-内酰胺酶阳性250株(89.6%);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30株中,D试验阳性22株(73.3%)。苯唑西林(OXA)和头孢西丁(FOX)MIC范围分别为0.125~〉256μg/mL和2~〉256μg/mL,苯唑西林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128μg/mL和256μg/mL,头孢西丁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64μg/mL和256μg/mL。结论长沙地区临床分离金葡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MRSA不仅分离率高,而且对甲氧西林呈高水平耐药。  相似文献   

2.
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Lm)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致病性,探讨棉铃虫作为Lm感染模型的可行性。用野生株EGDe(中毒)、PrfA缺失株(EGDeΔprfA,弱毒)和PrfA组成型高表达株(EGDeΔprfA+pERL3-prfA~*,高毒)腹腔微量注射4龄棉铃虫幼虫,计算半数致死量(LD_(50))和虫体的载菌量,同时观测棉铃虫中肠细胞的病理变化以及血细胞包囊作用和数目。实验结果显示:①EGDe、EGDeΔprfA和EGDeΔprfA+pERL3-prfA~*的LD_(50)分别为2.56×10~3 cfu/mL、1.98×10~6 cfu/mL和6.63×10~2 cfu/mL。②感染Lm后,EGDe和EGDeΔprfA+pERL3-prfA~*在棉铃虫体内各部分的活菌数均有所上升,而EGDeΔprfA却显著下降。③中肠病理切片显示,Lm对棉铃虫幼虫中肠细胞的损伤程度与菌株的毒性高低正相关,并且随时间延长差异更为明显。④EGDeΔprfA+pERL3-prfA~*对棉铃虫血细胞的包囊作用的抑制作用最强,而EGDeΔprfA基本无抑制作用。⑤感染Lm后,棉铃虫的血细胞数量先急剧上升随后减少。72 h时,感染EGDe、EGDeΔprfA和EGDeΔprfA+pERL3-prfA~*的血细胞减少量分别为45%、27%和71%。结果表明,Lm不仅能成功侵染棉铃虫幼虫并致其死亡,且其半数致死量、其对棉铃虫中肠细胞的损伤程度以及对血细胞包囊作用和数量的影响等均与细菌毒力高低有较好的关联性,表明棉铃虫幼虫(至少是4龄棉铃虫幼虫)适合作为研究Lm致病机制的昆虫模型。  相似文献   

3.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其抗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土壤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后,以其为出发菌株,采用梯度培养皿法,利用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5种抗生素,对自然界中和经过NaNO2诱变的菌株进行了耐药性菌株的分离及抗性水平的确定。在自然界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只对青霉素(80μg/mL)和四环素(60μg/mL)有抗性,而对红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则没有抗性。经过NaNO2诱变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40μg/mL)的抗性降低,但对青霉素(120μg/mL)和其他3种抗生素的抗性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利用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内共生菌特异性引物,研究了内共生菌在B、Q型烟粉虱种群中的分布和感染率,同时评价了3种不同的抗生素利福平、氨苄青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分别在3种不同的浓度下(100.0、50.0及25.0μg/mL)对烟粉虱内共生菌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B、Q型烟粉虱原生内共生细菌Portiera的带菌率均为100.0%;B、Q型烟粉虱次生内共生菌Hamiltonella的带菌率分别为91.7%和100.0%;B型烟粉虱次生内共生菌Rickettsia的带菌率为87.5%,Q型为0;其它次生内共生菌在B、Q型烟粉虱中均未检测到。利福平、氨苄青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在3种不同的浓度下均不能去除B、Q型烟粉虱Portiera;利福平、氨苄青霉素在3种不同的浓度下均能完全去除B型烟粉虱Rickettsia,硫酸卡那霉素在不同浓度下去除Rickettsia的效果不同;3种抗生素去除Hamiltonella的能力受抗生素种类以及浓度的影响。同一抗生素在不同浓度下去除Hamiltonella的效果均是100.0μg/mL>50.0μg/mL>25.0μg/mL;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去除Hamiltonella的效果均是利福平>氨苄青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各浓度与各抗生素之间的去除Hamiltonella的效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来源的50株白念珠菌的基因型及其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米卡芬净、伊曲康唑、氟康唑和咪康唑的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PCR法扩增白念珠菌rDNA 25S的Ⅰ类内含子包含区,根据扩增产物的大小判断基因型(A型为450 bp,B型为840 bp,C型为450 bp和840 bp)。采用CLSI M27-A液基微量稀释法测定50株白念珠菌对上述6种抗真菌药的体外敏感性。结果 50株菌分为3种基因型:A型30株,B型和C型各10株。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米卡芬净和咪康唑的MIC值较低,MIC范围依次为0.25~0.5μg/mL,0.125~0.5μg/mL,≤0.03μg/mL,0.25~8μg/mL;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MIC值较高,MIC范围分别为0.25~8μg/mL,0.5~64μg/mL。B型和C型对5-氟胞嘧啶的MIC值均为0.125μg/mL,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84%、70%。不同族别来源的菌株基因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基因型菌株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疆地区白念珠菌分A,B,C三种基因型。汉...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对动物双歧杆菌Vg(B.animalisvg)菌株进行质粒检测及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Baninalis V9菌株无质粒检出。该菌株对针对G+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红霉素)表现出高度敏感;对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广谱(G+、G-)抗生素(四环素、利福平、痢特灵)表现出中度敏感;对G-菌的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链霉素)、喹诺酮类(诺氟沙星)及内酰胺类(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表现出耐药性;而对广谱抗生素磺胺甲基异嗯唑也表现为耐药。  相似文献   

7.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重要的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易在食品以及各种食品加工、运输和保藏设备的接触面形成生物被膜,从而具有更强的抗逆性而难以彻底清除,因此成为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隐患.PrfA是LM毒力基因转录表达的重要调控因子,通过比较研究LM野生株(EGD和EGDe)、PrfA缺失株(EGDAprfA和EGDeAprfA)、无害李斯特菌(Listeria innocua,LI),携带组成性表达PrfA蛋白的重组无害李斯特菌(LI-pERL3-prfA*)以及重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EGDeΔprfA-pERL3-prfA*)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差异,探讨LM重要的毒力调控蛋白PrfA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LM野生株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而LI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最弱;PrfA的缺失能降低LM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组成性高量表达PrfA蛋白可以回复EGDeΔprfA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但对LI没有增强作用.以上实验结果表明:PrfA在LM生物被膜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Sigma B(σB)因子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压力应答和毒力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致病力与耐受环境条件的胁迫息息相关。在压力存在的情况下能启动一些基因的表达,以增强细菌对环境的耐受性,这些基因包括与耐受渗透压、酸碱性环境、氧化、极端温度和宿主体内胆碱等环境压力相关的基因。本文综述了σB因子在上述几种环境压力胁迫中的作用,为深入了解该菌的生理特征、探讨食品的最佳生产和保藏条件、防止细菌的感染等方面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谷氨酸脱氢酶缺失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生物被膜、毒力及胞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微孔板法,检测谷氨酸脱氢酶缺失对Lm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比较野生株、谷氨酸脱氢酶缺失株EGDeΔgdh A及回复菌株EGDeΔgdh A+p ERL3-gdh A的溶血活性和对棉铃虫幼虫的半数致死量,检测谷氨酸脱氢酶缺失对Lm毒力的影响;利用i TRAQ技术对Lm野生株EGDe与谷氨酸脱氢酶缺失株EGDeΔgdh A的胞外蛋白进行分离与鉴定,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野生株相比,缺失株形成的生物被膜量显著降低(P≤0.01),溶血活性下降,对棉铃虫幼虫的半数致死量上升了1.6倍;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缺失谷氨酸脱氢酶后差异性表达的胞外蛋白有62个,其中47个蛋白质表达量下调,15个蛋白质表达量上调。进一步将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同COG数据库进行比对及功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蛋白质的功能分别属于碳水化合物转运与代谢、核苷酸转运和代谢、能量合成与转运相关、转录及细胞膜细胞壁相关蛋白等16个功能类别;其中碳氮代谢及能量转运相关蛋白数量最多,为24个,占所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质总量的38.71%。表明谷氨酸脱氢酶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中碳氮代谢和能量转运中的关键酶。同时,发现有3个与细菌黏附及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的蛋白质表达量下降。以上结果较好地解释了EGDeΔgdh A在基础培养基中生长缓慢和生物量显著性下降,以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降低的现象。结论:谷氨酸脱氢酶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毒力及胞外蛋白表达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基因dat编码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将D-谷氨酸转变为D-丙氨酸,后者是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组成成分。在Lm野生株EGDe actA及inlB双基因缺失株(EGDeΔactAΔinlB)的基础上,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进一步构建了缺失基因dat的菌株(EGDeΔactAΔinlBΔdat),并对该缺失菌株生长状态、毒力基因表达水平、细胞侵袭及生物被膜的形成量等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运用Real Time-PCR(RT-PCR)测定Lm毒力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基因的缺失对突变菌株的生长能力以及生物被膜形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并导致毒力基因srt A、plc A表达量下调,VIP、inlA表达量上调,对Coca-2细胞的侵袭无影响。此缺失株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基因dat的功能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PCR-DHPLC检测新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fimY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prfA和hlyA基因序列的特点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的产物经DHPLC技术进行快速检测。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61株参考菌株做特异性试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菌株稀释成不同梯度,进行灵敏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度较高,检测低限可达到为181CFU/ml。可以快速、准确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开封市鼓楼区从业人员开展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调查。方法对2300名健康从业人员分离到2010株大肠埃希菌用14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75.0%以上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氯林克霉素和红霉素耐药,80%以上对先锋V、头孢三嗪、头孢哌酮敏感。71.0%菌株呈多重耐药性,耐药谱以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为主。结论导致大肠埃希菌高耐药性的原因是:(1)本地区抗生素使用造成的选择性压力;(2)抗生素的滥用;(3)不良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国产泊沙康唑对生殖器念珠菌病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制定的M27-A4方案测定国产泊沙康唑及其他常用抗真菌药物对60株生殖器念珠菌病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国产泊沙康唑对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的MIC范围为0.25~0.50μg/mL,几何均数为0.40μg/mL,MIC_(50)为0.5μg/mL,MIC_(90)为0.5μg/mL;对近平滑念珠菌的MIC范围为0.03~0.125μg/mL,几何均数为0.10μg/mL,MIC_(50)为0.125μg/mL,MIC_(90)为0.125μg/mL;对热带念珠菌的MIC范围为0.125~8.0μg/mL,几何均数为0.57μg/mL,MIC_(50)为0.5μg/mL,MIC_(90)为2μg/mL;对光滑念珠菌的MIC范围为0.06~2.0μg/mL,几何均数为0.25μg/mL,MIC_(50)为0.125μg/mL,MIC_(90)为1μg/mL;对克柔念珠菌的MIC范围为0.125~0.50μg/mL,几何均数为0.29μg/mL,MIC_(50)为0.25μg/mL,MIC_(90)为0.5μg/mL。结论对生殖器来源的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及非白念珠菌,国产泊沙康唑均表现出了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未来有望成为临床生殖器念珠菌病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3种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阿尼多芬净)体外对氟康唑耐药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最小抑制浓度(MIC)。结果微量液体稀释法:59株耐药白念珠菌3种药物MIC50均为0.06μg/mL,米卡芬净、阿尼多芬净的MIC范围均为0.015~0.125μg/mL,卡泊芬净为0.015~0.25μg/mL;8株耐药光滑念珠菌MIC值均为0.063μg/mL。琼脂稀释法:59株耐药白念珠菌和8株耐药光滑念珠菌3种药物MIC值均为0.063μg/mL。结论3种棘白菌素类药物可能具有治疗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我国临床球形孢子丝菌菌丝相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同时对比我国不同地区菌株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方法将重庆、吉林、北京地区既往基因鉴定为球形孢子丝菌的100株临床菌株接种于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25℃恒温培养7d获得菌丝相。依据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制定的M38-A2方案,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菌丝相对碘化钾、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质控菌株为近平滑念菌ATCC22019。结果碘化钾体外无抗真菌活性,特比萘芬MIC几何均值为0.14μg/mL,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 MIC几何均值分别为0.79μg/mL和0.63μg/mL,氟康唑MIC几何均值为45.89μg/mL。发现7株对伊曲康唑耐药菌株,吉林地区相对较多,但不同地区菌株的药物M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化钾无体外抗真菌活性,我国临床球形孢子丝菌对特比萘芬最敏感,其次为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氟康唑敏感性最差,不同地区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入侵宿主细胞并带来危害,包含3个关键性环节,即宿主细胞的黏附和侵袭、细胞内增殖和运动、细胞间传播。每个环节的实现均需要不同毒力因子的调控,不同血清型Lm毒力的强弱取决于其毒力因子的活性,prfA基因作为Lm毒力的调控基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使用单增李斯特菌野生株EGDe及其prfA基因缺失株EGDe-ΔprfA,以人结肠癌腺细胞Caco-2和人肝癌上皮细胞HepG2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侵袭实验和诱导凋亡能力探究prfA基因缺失对EGDe毒力的影响。溶血实验结果表明prfA基因的缺失并不会明显改变EGDe的溶血能力;侵袭实验表明突变株与EGDe野生株相比对Caco-2细胞和HepG2细胞侵袭能力分别下降了40%和30%;EGDe-ΔprfA处理组与EGDe处理组相比较,Caco-2细胞和HepG2细胞平均凋亡比例分别下降了35.8%和43.7%,说明prfA基因敲除后会降低细胞凋亡。本研究初步证实了prfA基因对EGDe毒力的调控作用,prfA基因缺失降低EGDe侵袭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这对于了解EGDe的致病机理及进行相关研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人民医院高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存在现状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Tris-ED-TA纸片裂菌法检测148株大肠埃希菌的AmpC酶。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产酶株对11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48株大肠埃希菌中6株检出AmpC酶,检出率为4.1%。所有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MIC为0.12~0.25μg/ml;对头孢吡肟的MIC值也较低,为0.5~32.0μg/ml,仅1株耐头孢吡肟。所有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耐药,MIC为32~128μg/ml;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加酶抑制剂复合物耐药性较强。结论深圳市人民医院大肠埃希菌高产AmpC酶检出率为4.1%。产酶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婴幼儿经常食用的奶粉伴侣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方法:2016年在我国8个省(直辖市)采集奶粉伴侣864份,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阪崎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结果:104%(9/864)的奶粉伴侣菌落总数>104 cfu/g,012%(1/864)大肠菌群>102 cfu/g,未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但1份样品检出阪崎肠杆菌。结论:奶粉伴侣微生物污染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9.
探讨大肠杆菌ompW基因敲除后,硫酸新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对敲除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生存率的影响,进而分析OmpW的功能.[方法]运用Red重组技术将大肠杆菌K12染色体上基因ompW敲除,构建缺陷株△ompW.然后分别测定硫酸新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对正常菌和△ompW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次抑菌浓度(1/2 MIC)下K12和△ompW菌的生存率.[结果]经PCR鉴定和通过提取膜蛋白进行western blot 分析表明,成功获得ompW敲除菌.抗生素分析表明,K12菌对硫酸新霉素的MIC为8.0 μg/mL,生存率为98.0%;△ompW菌对新霉素的MIC为1.7 μg/mL,而其生存率仅为39.0%.而k12对氨苄新霉素的MIC为16.0 μg/mL,△ompW为3.3 μg/mL;1/2 MIC下K12生存率为70.4%,而△ompW为30.3%.[结论]ompW基因缺陷株对两抗生素的敏感性大大增强,表明ompW在细菌抗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对念珠菌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研究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体外对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方法 参照CLSI公布的M-27A方案微量液体稀释法分别测定卡泊芬净、米卡芬净、氟康唑对85株念珠菌的体外敏感性,并连续7d观测结果.结果 48 h卡泊芬净对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MIC50、MIC90中位数分别为0.030μg/mL、0.030 μg/mL,0.060μg/mL、0.125 μg/mL,0.125 μg/mL、0.500 μg/mL.48 h米卡芬净对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MIC50、MIC90中位数分别为0.030 μg/mL、0.030 μg/mL,0.060 μg/mL、0.060 μg/mL,0.250 μg/mL、0.500 μg/mL.48 h氟康唑对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MIC80、MIC100中位数分别为2μg/mL、128 μg/mL,64 μg/mL、128 μg/mL,2μg/mL、32μg/mL.85株念珠菌中未见对3种药物同时耐药的菌株.卡泊芬净组白念珠菌MIC50、MIC90 24 h后不再升高;光滑念珠菌MIC50 72 h后不再升高,MIC90 120 h后不再升高;其他念珠菌组MIC50 168 h、MIC90 96 h后不再升高.米卡芬净组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MIC50、MIC90 24 h后不再升高;其他念珠菌MIC50、MIC90在72 h后不再升高.结论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对念珠菌属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其中对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作用更强,且MICs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并存在药物特异性和念珠菌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