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用小剂量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病毒携带者20例,疗程3个月,HB_sAg 滴度几何平均值从治疗前1∶97.01±3.74下降为1∶11.5±3.28,P<0.001,有极显著意义,其中 HB_sAg 转阴13例占65%;HB_eAg 阳性7例治疗后6例转阴占85.7%;HB_cAg 阳性3例治疗后都转阴占100%。对照组(聚肌胞)20例治疗前后,3个抗原改变不显著,其结果表明,小剂量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有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小剂量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及病毒携带者(10例)共40例,干扰素32.000u,肌肉注射,每周3次,治疗观察6个月。其 HBsAg 滴度几何平均值从治疗前1:100.4,3个月下降为1:25.1,6个月为1:17.2,P<0.001,HBsAg 转阴21/40例,占52.5%。6个月后,HBeAg 13/20例转阴,占65%,有抗一 HBe 出现11例;HBcAg2/4例转阴,88.9%的病例 DNAP 为阴性,73.1%的病例 HBV-DNA 为阴性伴 DNAP 阴性。30例肝炎病人的病毒指标转阴优于病毒携带者。对照组20例用聚肌胞治疗6个月,病毒指标无明显改善。从以上五项病毒指标在治疗后下降和转阴,表明小剂量干扰素对乙肝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局部外用喷咽部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的16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例。2组均给予手足口病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喷涂于咽喉部,每次1喷,3次/d,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0万U(kg·次)加入生理盐水2 m L中进行雾化吸入治疗,2次/d;2组疗程均为3~5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73/80)和76.25%(6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体温正常时间分别为(2.78±0.42)和(4.13±0.58)d,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3.53±0.55)和(5.05±0.63)d,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分别为(3.35±0.58)和(4.80±0.58)d,正常进食时间分别为(3.91±0.58)和(4.98±0.50)d,住院时间分别为(5.91±0.92)和(8.14±0.8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分别为(133.43±25.74)和(178.53±26.96)mg·L~(-1),C反应蛋白(CRP)分别为(4.75±0.71)和(8.54±1.29)mg·L~(-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5例,皮疹1例,试验组出现7例恶心呕吐,2例腹泻,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50(6/80)、11.25%(9/8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中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疾病缓解,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小剂量干扰素与胸腺肽联合对慢性乙肝20例抗病毒效应的追踪观察结果,并与同期同批同剂量单纯干扰素治疗13例慢性乙肝作对照,追踪时间均为治后半年—2年,从HBeAg、HBcAg、DNAP、HBV DNA阴转率来看,治疗组分别为58.8%、60%、60%及66.6%、对照组分别为50%、50%、100%及50%。再从HBV四项复制指标改变来看,则治疗组4例全阴转,7例仅一项阳性,总有效率达61.1%(11/18),而对照组仅为20%(2/10),P<0.01,认为干扰素与胸腺肽联合治疗优于对照组,并扼要讨论增强干扰素抗病毒效应的各种措施,认为干扰素与胸腺肽联合,不论从前已报道近期疗效和本文远期追踪来看均较安全而有效,二者合用起到增强抗病毒效应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1983~1985年的73例乙型肝炎,是根据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防治标准;按临床表现、活体肝组织病理检查、血清标志物包括DNA-P以及免疫学等多项指标进行诊断与分型。并将其随机分为二组对比;一组35例应用人白细胞干扰素(IFN-α)治疗,一组38例应用聚肌胞(Poly I:C)治疗。经过3—6月的临床效果观察和免疫功能的检测表明,IFN-α组的总有效率为88.6%31/35例;其中有8例阴转,而Poly I:C组的总有效率为65.8%,未见一例阴转,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略述其机理。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效果及子宫动脉血流、胎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5例子痫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63)和对照组(n=62)。对照组给硫酸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子宫动脉血流、胎盘VEGF、MMP-9、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及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子宫动脉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RI、PI及S/D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胎盘VEGF、MMP-9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胎盘VEGF、MMP-9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压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胎儿窘迫、宫缩乏力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子痫前期中应用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胎盘VEGF、MMP-9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膦甲酸钠氯化钠治疗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宫颈HPV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人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治疗组给予人重组干扰素α-2b栓联合膦甲酸钠氯化钠静脉滴注。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V转阴率及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治愈率为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V转阴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未见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膦甲酸钠氯化钠治疗宫颈HPV感染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α-干扰素针肌肉注射协同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高危型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方法选择妇产科门诊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6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4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结束后3 d予以重组干扰素α-2b栓阴道内放置,1枚/晚,连用10 d,下次月经后开始下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α-干扰素1 000 000U肌内注射,1次/隔天,连用10d,下次月经后开始下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后随访半年和1年后HPV的转阴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12%)明显优于对照组(76.47%)(χ2=4.22,P0.05)。对照组和联合组治疗中分别出现不良反应4例和10例,症状均较轻微,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4,P0.05)。治疗后随访半年和1年后,联合组的HPV的转阴率分别为96.88%和90.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和65.38%(χ2=4.98或5.57,P0.05)。结论α-干扰素针肌肉注射协同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安全性较佳,且其中远期临床效果亦较佳,能更有效提高HPV的转阴率。  相似文献   

9.
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对高脂血症人群的降血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对高脂血症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血清总胆固醇≥5.2mmol/L及甘油三酯≥1.65mmol/L的自愿受试者106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采用双盲试验.对照组每天服用含α-亚麻酸400mg,γ-亚麻酸120mg的软胶囊3粒,对照组服用外形相同的安慰剂3粒.实验前后分别观察人血清TG、TC、HDL-C变化及一般状况.试验周期为45天.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TC、TG水平显著降低,血清HDL-C水平显著上升;试验组自身比较,试验后血清TC和TG水平显著降低,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对照组自身比较,试验后血清TC、TG、HDL-C水平差异均无显著变化;试验组TC、TG、HDL-C有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试验期间受试者的精神、睡眠、饮食、在小便、血压、各项临床指标等均未见异常,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且对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神经根管减压术对中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中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对照表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试验组实施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实施神经根管减压术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IL-1α及TNF-α水平降低,且试验组血清IL-1α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中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治愈率较高,可能与其显著降低血清IL-1α及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09-2012年我科收治的60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给予相应的抗组胺药、非特异性抗过敏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针10mg与干扰素α-2b200万u交替肌注,对照组30例只给予抗组胺药、非特异性抗过敏治疗,两组均在3周后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三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α干扰素,包括长效干扰素——聚乙醇化α干扰素(PEG-IFNα),是临床用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但干扰素治疗通常只能在有限的患者中获得完全应答。目前干扰素治疗应答相关指标预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远未令人满意,因此继续寻找潜在的与干扰素疗效预测相关的分子标记仍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与干扰素治疗疗效的关系,本研究采用RocheNimbleGen人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芯片(MeDIP-chip)技术,分析20例不同干扰素疗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浆基因组启动子甲基化谱差异,并利用MeDIP-定量聚合酶链反应(MeDIP-qPCR)检验部分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的水平。结果显示,与快速应答组相比,无应答组中有588个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些基因主要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即钙离子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调节通路、肝脏代谢相关通路等。MeDIP-qPCR验证与芯片结果的一致性超过80%。本研究为探讨差异甲基化基因在干扰素应答中的作用及发现潜在的预测干扰素疗效的血液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纳洛酮硬膜外应用对胃癌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1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术后采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试验组于术后硬膜外注入小剂量纳洛酮,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对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4 h、8 h、12 h、24 h)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对比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胃动力恢复时间,镇痛泵药物消耗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4 h,试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8 h、12 h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有显著上升(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远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4 h,试验组与术后1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与术后12 h分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试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胃动力恢复时间、镇痛泵药物消耗量、芬太尼用量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27%)远远低于对照组(2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纳洛酮硬膜外应用方法辅助术后镇痛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40例曾经小剂量干扰素治疗、疗程达6个月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后6~20个月的追踪观察。从HBV标志物阴转率来看,抗病毒远期疗效结果为HBeAg治前19例阳性中,12例阴转(63.1%),其中6例并出现抗-HBe转阳。DNA-P治前3例阳性中,2例阴转(66.6%)。HBcAg治前2例阳性者也阴转。HBV-DNA治前3例阳性者仅一例阴转。HBsAg 39例阳性中,7例阴转(17.9%)。其中HBeAg及DNA-p阴转率较突出,分别为63.1%及66.6%。再从抗病毒综合反应来看,远期总有效率达57.5%(23/40),其中3例在治后14、15及20个月观察时:HBsAg、HBeAg、HBcAg、DNA-P及HBV-DNA均阴性。对照组20例HBsAg、HBeAg及DNA-P阴转率分别为0%、22.2%及0%。可见并非自然阴转,而是药物作用所致。由此认为小剂量干扰素对抗慢性乙肝病毒远期疗效是可取的,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朱立煌  胡乃璧  陆仲康 《遗传》1980,2(3):37-37
聚肌普酸一聚胞普酸复合物(PIC)是一种高 效的干扰素诱生剂,我国自制的PIC已开始在 临床治疗中应用[1]。干扰素系统不仅与人类的 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也是研究真核基因表达的 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型。我们在研究小鼠LP,细 胞合成干扰素mRNA 的过程中发现,用激光 照射业已用PIC诱导,但干扰素基因尚未开始 转录的LPA细胞,能增加干扰素的产量,现将 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人工合成的双链核酸聚肌胞(Poly I:C)是一种高效干扰素诱生剂,具有激活天然杀伤细胞,调节免疫机能,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多种生物学效应。近来发现聚肌胞还有活化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和蛋白质激酶的作用。1983年Strander Hans等指出干扰素对小儿咽喉癌、乳头癌、恶性骨瘤及骨髓瘤等有很高疗效,对硬化症、肾癌和恶性淋巴瘤也有效;并指出在临床上应该同时使用干优素及诱生剂等。由于人体血清内有少量的核糖核酸酶  相似文献   

17.
观察并总结了贺普丁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结果 表明联合治疗组治疗12个月,HBV DNA阴转率高达86.67%,与单独贺普丁组63.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单独干扰素46.67%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更加可喜的是联合治疗组治疗12个月时,HBeAg/Anti-HBe血清转换率达66.67%,而对照单独贺普丁组为43.33%,单独干扰素组为40.00%,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联合抗病毒治疗,YMDD的变异率明显较单独贺普丁治疗组低(P〈0.05),而单独干扰素组治疗期间没有发现YMDD变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入院的92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50 mg/次,2次/d;试验组在服用相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的基础上增加服用小剂量美托洛尔12.5 mg/次,2次/d,两组用药时间均为8 w。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试验前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的变化情况,讨论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2)治疗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的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试验组8.68%,对照组6.5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高血压较单独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有更明显的临床优势,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维生素D联合抗结核药物对老年脊柱结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我院诊治的老年脊柱结核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试验组(48例)。对照组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滴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脊髓损伤程度、血清IL-1β及干扰素γ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脊髓损伤程度减轻(P0.05),血清IL-1β及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脊髓损伤程度减轻更为显著(P0.05),试验组血清IL-1β及IFN-γ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抗结核药物对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疗效显著,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推测其与血清IL-1β及干扰素γ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选择宫颈HPV亚临床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阴道内放置,每晚1枚,隔日1次,10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对照组患者予以双唑泰栓阴道塞入,每晚1枚,隔日1次,10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X^2=4.11,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期间分别出现不良反应4例和2例,均为阴道瘙痒,症状较轻微,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宫颈HPV亚临床感染的疗效较肯定,具有不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