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生物合成中链聚羟基烷酸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群  李寅  陈坚  堵国成   《生物工程学报》2001,17(5):485-490
某些微生物细胞在特定营养限制的条件下会产生聚羟基烷酸酯作为碳源储备。和短链聚羟基烷酸酯(PHB)一样 ,中链聚羟基烷酸酯由于具有更优良的性能、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广泛的用途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此外 ,中链聚羟基烷酸酯还可以被人工合成为具有功能性侧链的半合成高聚物 ,并因此能够具有更好的弹性和更理想的结晶性能等优点 ,从而成为近年来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重点。在能够合成中链聚羟基烷酸酯的微生物中 ,食油假单胞菌是最典型 ,也是研究得最多的一种。本文对由食油假单胞菌合成中链聚羟基烷酸酯的特点、代谢机制、发挥过程等内容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了这一研究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全国第一届干扰素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3月4—8日在广州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66人,宣读论文19篇,综述和专题报告10篇。其中包括干扰素遗传工程、干扰素活性、制备与临床、聚肌胞的研制与临床等。目前,干扰素研究在医学、生物学领域中比较活跃,已发展成为涉及病毒学、遗传学、细胞学、生化学、免疫学和肿瘤学等多学科的一门边缘学科,因而加强干扰素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舀巧‘,‘...Jf护.口.曰口,今.二‘J舀函~....阅.侧尸‘J月..‘.924315用寡核普酸杂交检测非邻接短序列〔英〕/Borghesi一N ieoletti,C.…了BioTeehniques一1092-12(4)一凌74一475〔译自DBA,1992,11(11),92一06022〕 模型系统采用的寡核普酸互补于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3产侧翼保守性七聚体和九聚体序列的各区。单独的短核普酸(7 bp或gbP)不能作为杂交探针,但含有由电桥相连的两个保守序列的构建物能够杂交。通过降解碱基和保留七聚体与九聚体间的起始间隔物形成桥。这种桥连寡核普酸探针可用于Southern印迹和细菌基因文库筛选的杂交…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小剂量α-干扰素配伍聚肌胞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效果。将在我院1986-1988年住院的40例乙型慢活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应用小剂量α-干扰素加聚肌胞,对照组仅用对症及支持疗法。经三个月观察: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仅为2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在HBsAg及HBeAg的系统转换上,试验组办较对照组为优,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用聚I:C-环己亚胺-放线菌素D系统超诱导生产人,干扰素(HuIFN-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但其影响因素很多。为了探讨用国产聚I:C代替进口产品大量生产干扰素的可能性,以及寻找合适的诱生条件提高干扰素产量,我们对一些影响超诱导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混合培养中巨大芽孢杆菌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查明维生素C二步发酵混合培养中巨大芽孢杆菌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间的关系,通过生长曲线测定、静息细胞实验及摇瓶发酵实验研究了巨大芽孢杆菌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和产生2-酮基-L-古龙酸作用的影响;采用超滤分离、凝胶层析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巨大芽孢杆菌胞外液中具有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产酸作用的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和纯化。结果表明,大菌胞内液和胞外液均可促进小菌生长,大菌胞外液中具有该作用的组分分子  相似文献   

7.
<正> 人工合成的双链核酸聚肌胞(Poly I:C)是一种高效干扰素诱生剂,具有激活天然杀伤细胞,调节免疫机能,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多种生物学效应。近来发现聚肌胞还有活化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和蛋白质激酶的作用。1983年Strander Hans等指出干扰素对小儿咽喉癌、乳头癌、恶性骨瘤及骨髓瘤等有很高疗效,对硬化症、肾癌和恶性淋巴瘤也有效;并指出在临床上应该同时使用干优素及诱生剂等。由于人体血清内有少量的核糖核酸酶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及其基因工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概述Zssacs和Lindenmann于 185 7年首先发现受到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物质 ,可以保护其它细胞抗御多种病毒的感染 ,并命名为干扰素。现定义为 :由干扰素诱导剂作用于活细胞后 ,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当它再作用于其他细胞时 ,使其它细胞立即获得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方面的免疫力。病毒、细菌、立克次图 1 干扰素的作用机制氏体、真菌以及原虫等都能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细菌的内毒素、外毒素、放线菌素D(actinomycinD)等也能诱导产生干扰素。人工合成的物质如聚次黄嘌呤核苷酸 (聚肌苷酸 ) :聚胞…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快速筛选生物可降解塑料一聚羟基烷酸产生菌的方法。实验证明将荧光染料尼罗蓝加入固体培养基(终浓度50μg/mL),紫外灯下观察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能合成聚羟基烷酸的菌落具有明显的荧光现象,且荧光强度变化与细菌胞内的聚羟基烷酸含量变化成正比,说明可以根据荧光强度的不同来表示聚羟基烷酸相对含量的高低。以此方法来筛选聚羟基烷酸产生菌,具有简单、快速、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维生素C二步发酵中巨大芽孢杆菌(伴生菌)芽孢形成对氧化葡萄酸杆菌(产酸菌)产酸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巨大芽孢杆菌生长特性分析,选取培养12h(未形成芽孢)和36h(芽孢大量形成)巨大芽孢杆菌B.m2980,检测其胞外液、胞内液以及混合液对产酸菌生成2-酮基-L-古龙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开始形成芽孢时,伴生菌胞外液、胞内液及混合液对产酸菌的生长和产酸有较低的促进作用,其中胞内液的促进能力大于胞外液;在芽孢生成后,胞外液以及混合液对产酸菌生长和产酸的促进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配对良好的双链螺旋结构的聚核苷酸是一种有效的干扰素诱导物。它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和抑制多种肿瘤生长作用。临床上受到重视的有聚A:U和聚I:C等。一般认为,聚I:C是疗效较佳的一种合成干扰素诱导物。有人认为干扰素合成的遗传机制是在于干扰素基因密码。诱导物作用于干扰素操纵子的0位点上的抑制物,即这个抑制物是辨认分子。又因干扰素诱导物性质上一般是多聚阴离子,所以这辨认分子很可能是组蛋白。研究核酸类干扰素诱导物的结构与功能,不仅有助于了解其临床疗效的分子机制,也是分子  相似文献   

12.
王冬  王攀  何轶慧  陈守文 《微生物学报》2022,62(8):3190-3199
普切明酸是地衣芽胞杆菌合成并分泌的一种铁离子螯合剂,是细胞维持铁稳态的重要介质。【目的】揭示转录调控因子DegU在调控普切明酸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地衣芽胞杆菌DW2为出发菌株,构建degU缺失菌株DW2ΔdegU和过表达菌株DW2::Pbay-degU,通过产物检测、转录水平检测、凝胶阻滞分析和GFP报告蛋白表达分析等方法分析DegU对普切明酸合成、分泌及调控因子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结果】DW2ΔdegU的普切明酸产量相比于DW2提高了56.8%,而DW2::Pbay-degU相比于DW2菌株则下降83.7%。同时,degU缺失后,普切明酸合成酶基因yvm C和转运蛋白基因yvm A的转录水平分别上升为DW2的2.85倍和2.71倍,yvmC和yvmA的负调控因子基因yvmB的转录水平则下降为DW2的0.35倍;而在DW2::Pbay-degU菌株中,yvmC和yvmA的转录水平分别下降为DW2的0.47倍和0.24倍,yvmB的转录水平则上升为DW2的1.78倍。凝胶阻滞分析和GFP报告蛋白表达分析表明,DegU可以直接与PyvmC和PyvmB启动子结合,但是与yv...  相似文献   

13.
其它药剂     
<正>α一1一抗胰蛋白酶缺陷,导致发展成慢性梗阻肺气肿或初期肝硬变。这一缺陷是由于蛋白质中第342氨基酸密码的G一A移换。用寡核普酸探针分析了突变位点,与正常和缺陷基因互补的寡核昔酸是化学合成的,通常用来鉴定纯合隐性个体。在仔细控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72年Dev等〔13报告了荧光标记的 抗一腺嘿吟的抗体结合至用热与甲酸胺变性过 的人的中期染色体以后,用抗一腺嘿吟与抗一胞 吻咤的抗体进行研究已日趋广泛[[2,31。其结果 提示人们,利用抗核普酸血清的免疫学技术可 获得很多关于染色体结构的知识并可能找到一 种新的免疫化学的染色体分带。本文就是应用 一种新的ABC (Avidin-Biotin-peroxidase-Complex) 免疫化学的方法〔4,51,用抗一胸腺嚓淀脱氧核昔 抗血清标记人与小鼠的染色体,观察二者的区 别,从而提供一种新方法,即能在杂交瘤细胞中 区分人与小鼠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以甘油为碳源促进粒毛盘菌DP5积累多酚的可能原因。【方法】对碳源种类、甘油浓度、曲酸、抑制剂和前体等对多酚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以甘油为碳源,能显著提高粒毛盘菌胞外多酚产量。甘油浓度为20 g/L时,胞外多酚产量最高,达到0.664 g GAE/L,并在发酵液中检测到曲酸,其含量为0.25 g/L。向以蔗糖为碳源的发酵液添加曲酸,胞外多酚含量从0.209 g GAE/L提高至0.376 g GAE/L。以甘油为碳源的发酵液中,酚氧化酶活性较低。粒毛盘菌DP5通过莽草酸途径和聚酮途径合成多酚,甘油有利于莽草酸途径和聚酮途径前体物质的合成。【结论】粒毛盘菌以甘油为碳源合成出曲酸,曲酸抑制多酚向黑色素的转化;甘油促进多酚前体的合成,从而提高了粒毛盘菌胞外多酚的积累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小剂量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及病毒携带者(10例)共40例,干扰素32.000u,肌肉注射,每周3次,治疗观察6个月。其 HBsAg 滴度几何平均值从治疗前1:100.4,3个月下降为1:25.1,6个月为1:17.2,P<0.001,HBsAg 转阴21/40例,占52.5%。6个月后,HBeAg 13/20例转阴,占65%,有抗一 HBe 出现11例;HBcAg2/4例转阴,88.9%的病例 DNAP 为阴性,73.1%的病例 HBV-DNA 为阴性伴 DNAP 阴性。30例肝炎病人的病毒指标转阴优于病毒携带者。对照组20例用聚肌胞治疗6个月,病毒指标无明显改善。从以上五项病毒指标在治疗后下降和转阴,表明小剂量干扰素对乙肝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乙醛酸循环在地衣芽胞杆菌WX-02生物合成聚谷氨酸中作用,为聚谷氨酸生产提供新的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手段,以地衣芽胞杆菌WX-02为原始菌株,分别增强表达和敲除异柠檬酸裂解酶ace A基因,检测发酵过程中聚谷氨酸产量、生物量、胞内外代谢物和相关基因转录量。[结果]增强表达异柠檬酸裂解酶ace A基因后,胞内谷氨酸浓度显著升高(483.42 ng/m L/Log(CFU)),溢流代谢产物减少(乙酸5.41 g/L、乙偶姻5.82 g/L、2,3-丁二醇7.31 g/L),聚谷氨酸生物合成产量为11.74 g/L,相比原始菌株提高15%。谷氨酸脱氢酶roc G基因、谷氨酸消旋酶glr基因和聚谷氨酸合成酶复合体中pgs B基因转录水平相对原始菌株分别提高1.61倍、1.32倍和1.24倍。[结论]增强乙醛酸循环可以降低地衣芽胞杆菌WX-02乙酸等溢流代谢产物合成,提高胞内谷氨酸合成能力,并上调聚谷氨酸合成酶基因转录水平,最终提高聚谷氨酸生物合成产量。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发酵聚羟基烷酸(PHA)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青  贺青 《工业微生物》1997,27(4):44-47
聚羟基烷酸是一类生物可降解塑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正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研究热点,它是许多微生物在C,N源失衡条件下作为胞内碳源和能源储存物而大量积累产生的。本文着重对国内外微生物发酵PHA研究水平和培养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发展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研究了在诱导合成干扰素的细胞中α和β,干扰素基因调控。在Namalva细胞中,mRNA和干扰素合成有一相互关系。两种基因转录都开始在帽端。β:干扰素的转录并不终止于poly(A)位点,而是延续到3'侧翼区。据此,含有较大分子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乙醛酸循环在地衣芽胞杆菌WX-02生物合成聚谷氨酸中作用,为聚谷氨酸生产提供新的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手段,以地衣芽胞杆菌WX-02为原始菌株,分别增强表达和敲除异柠檬酸裂解酶ace A基因,检测发酵过程中聚谷氨酸产量、生物量、胞内外代谢物和相关基因转录量。[结果]增强表达异柠檬酸裂解酶ace A基因后,胞内谷氨酸浓度显著升高(483.42 ng/m L/Log(CFU)),溢流代谢产物减少(乙酸5.41 g/L、乙偶姻5.82 g/L、2,3-丁二醇7.31 g/L),聚谷氨酸生物合成产量为11.74 g/L,相比原始菌株提高15%。谷氨酸脱氢酶roc G基因、谷氨酸消旋酶glr基因和聚谷氨酸合成酶复合体中pgs B基因转录水平相对原始菌株分别提高1.61倍、1.32倍和1.24倍。[结论]增强乙醛酸循环可以降低地衣芽胞杆菌WX-02乙酸等溢流代谢产物合成,提高胞内谷氨酸合成能力,并上调聚谷氨酸合成酶基因转录水平,最终提高聚谷氨酸生物合成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