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改良的Fishman法对胆石症、胆系感染者的胆汁标本中分离出的20株大肠杆菌及其L型进行β-葡萄糖酸酶活性测定。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对原发性胆管色素结石患者的胆管胆汁中大肠杆菌的各个亚型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进行对比,进而探究导致色素结石形成的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方法:选取原发性胆管色素结石患者70例,术中无菌条件下抽取胆管胆汁行细菌培养,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玻片凝集法鉴定胆汁中培养出的大肠杆菌的血清型,根据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与β-葡萄糖醛酸酶同底物4-硝基苯-β-D-葡萄糖苷(PNPG)反应的速率k呈正比,与反应体系的OD600值成反比,计算大肠杆菌各亚型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结果:共获得胆管胆汁标本70例,61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87.14%。共获得菌株73株,培养结果排名第1为大肠杆菌(34.25%),药敏试验敏感度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培南类、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前5位的药物分别是四环素、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对培养出的25株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共获得13种大肠杆菌血清型,位列前3位分别为O30、O24、O79,而O24血清型大肠杆菌其时间-吸光度值曲线斜率k值明显高于其它血清型,结合其OD600值,可得出其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较高。结论:原发性胆管色素结石的患者胆管胆汁中最常见细菌为大肠杆菌,血清型以O30、O24、O79为主,其中O24型血清型大肠杆菌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正常的狗胆汁中未能分离出细菌L型或细菌型;体外胆汁诱导试验显示狗的胆汁可诱导出革兰氏阴性细菌的L型;将大肠杆菌(ATCC25922)注入狗胆囊内48小时后抽取胆汁进行培养,结果显示细菌型与L型均生长。另一组狗胆囊内注射大肠杆菌(ATCC25922)L型。将胆囊内注射细菌型和L型的狗喂养6个月后,其胆汁中仍能分离出细菌型合并L型。取胆囊作病理切片,显微镜下可见胆囊呈慢性炎症改变:粘膜轻度萎缩、粘膜下有白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粘膜细胞内可找到细菌L型,囊壁内有轻度纤维增生。  相似文献   

4.
刘巍峰  高东 《菌物系统》1998,17(3):256-261
把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到带有酵母半乳糖可诱导启动子GAL1的穿梭表达质粒pYES2中,并把得以的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到两种不同遗传性状的宿主菌中,其中一株菌为蛋白酶活性缺失90%以上的pep4-3突变菌株。通过比较两株重组菌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水平发现在所述实验条件下,蛋白酶缺失突变菌株中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少水平不仅均要高于另一对照菌株,并且pep4-3突变菌株表现受葡萄糖阻遏的严紧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用纸片法检查376株细菌产生葡萄糖醛酸酶、半乳糖苷酶和色氨酸酶的能力(GTT试验),97%的大肠杆菌,47.4%的志贺氏菌,41.1%的沙门氏菌能产生葡萄糖醛酸酶。肠杆菌科的其它细菌,包括枸橼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蜂窝哈夫尼亚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爱德华氏菌,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摩根氏菌属,司徒氏普鲁菲登斯菌(一株例外),雷极氏普鲁菲登斯菌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均不产生葡萄糖醛酸酶,假单胞菌属中的绿脓杆菌、粪产碱杆菌以及弧菌科的类志贺邻单胞菌也为阴性。132株大肠杆菌中,90.9%的菌株,其  相似文献   

6.
唐七义  王和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1):33-36
用电泳法研究了细菌L型及其亲代细菌型和一些肠道杆菌的电动力学特征。伤寒杆菌L型和葡萄球菌Cowan株L型的等电点与其亲代细菌型不同;普通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的等电点与革兰氏阳性菌相似;白喉杆菌L型和葡萄球菌Wood株L型的等电点与其亲代细菌型无显著差异。电泳可使结晶紫染色的细菌脱去结晶紫,亦可使染色后经乙醇处理的普通大肠杆菌和伤寒杆菌脱色并在电场作用下泳动,但不能使染色后经乙醇处理的葡萄球菌脱色或泳动,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等电点不同于普通大肠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在一定pH范围内,电泳  相似文献   

7.
高效表达葡萄糖异构酶的大肠杆菌工程菌K38/pGPI-2,pTKD-GI菌株,在玉米浆培养基中能高效合成葡萄糖异构酶,观察了细菌生长的细胞浓度(OD)、pH和酶产生的动态变化。玉米浆培养基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在50L发酵罐中酶活力为143u/mL,比在LB培养基中高约10倍。用超声波破碎细胞液作酶源吸附于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制成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其酶活力达到10200u/g(干)。  相似文献   

8.
高效表达葡萄糖异构酶的大肠杆菌工程菌K38/pGPI-2,pTKD-GI菌株,在玉米浆培养基中能高效合成葡萄糖异构酶,观察了细菌生长的细胞浓度(OD)、pH和酶产生的动态变化。玉米浆培养基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在50L发酵罐中酶活力为143u/mL,比在LB培养基中高约10倍。用超声波破碎细胞液作酶源吸附于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制成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其酶活力达到10200u/g(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菌L型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β-内酰胺酶采用碘测定法;金葡菌采用国际标准化噬菌体分型法;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玻片法。结果:148株细菌L型中革兰阴性和阳性菌分别占534%和466%。金葡菌占257%,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占167%。L型对β-内酰胺类和万古霉素较其返祖菌耐药率高,对红霉素及环丙沙星较敏感。返祖菌中金葡菌和表葡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敏感率为960%,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哌酮60%~84%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率约20%,对头孢哌酮(80%)和阿米卡星(66%)多敏感。返祖菌中,金葡菌895%产β-内酰胺酶,MRSA达789%;金葡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无优势型别。结论:医院感染中细菌L型分布及其耐药性与B型不同。  相似文献   

10.
L——天门冬酰胺酶的可溶性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源于大肠杆菌的L-天门冬酰胺酶是临床化疗的常用药,其毒副作用影响了其更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其进行体外分子改造,获得副作用较小的突变体是克服其毒作用的有效途径。为此,克隆了L-天门冬酰胺酰的前导信号肽,成熟肽编码序列,以及其释译、转录终止序列,置于一设计合成的中等强度β内酰胺酶启动子调控之下,在大肠杆菌中获得可溶性表达;表达产物可分泌至细菌周质中,并具有催化L-天门冬酰胺解离为天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分叉双歧杆菌及其脂磷壁酸、细胞壁肽聚糖对小鼠粪便中肠内细菌酶-β-葡萄糖醛酸酶、偶氮还原酶和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摄入双歧杆菌活菌、死菌、脂磷壁酸、细胞壁肽聚糖3周期间,肠内细菌偶氮还原酶、β-葡萄糖醛酸酶、硝酸盐还原酶活性降低,以活菌、死菌作用更为显著,二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将抗真菌病基因导入马铃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微束激光穿刺技术和农杆菌介导方法,将携带有Ⅰ型烟草β-1,3-葡聚糖酶基因和Ⅰ型菜豆几丁质酶基因的pBLGC质粒导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品种“津引8号”。微束激光穿刺技术转化中,获得了7株卡那霉素抗性再生苗,分子检测证明,其中有1株为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单基因转化植株。在农杆菌介导方法中得到了13株卡那霉素抗性再生苗,其中有3株为烟草β-1,3-葡聚糖酶基因单基因  相似文献   

13.
β—淀粉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王峥,周蓓芸,郑幼霞(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20003)关键词高温放线菌,β—淀粉酶,基因克隆β—淀粉酶是一种外切型淀粉水解酶,它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依次水解α-1,4葡萄糖昔键,产生分构型的麦芽糖。内...  相似文献   

14.
利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基因表达系统,在鼠20α羟类固醇脱氢酶在大肠杆菌中得以成功地表达,亲和层析和Thrombin消化,可从融合蛋白中回收和纯化重组20αHSD。SDS-PAGE,Western印迹法和酶活性测定显示,重组20α HSD具有天然蛋白质相同分子量、相似的抗原性和酶催化活性,其中NADP的Km和Vmax分别为9.5μmol/L、334nmol/(min.mg),对底物20α羟孕酮的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室已得到的亮氨酰-tRNA合成酶(LeuRS)基因,与文献相比,67位氨基酸残基由His变为Arg,此酶被定名为LeuRS67R。我们从该基因与pUC19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TG1转化子TG1-91中得到LeuRS的高表达,粗抽液中LeuRS的表达量在转化子中比在宿主菌TG1中高20倍以上。用三步拉层析得到电泳一条带的酶,其比活为1789单位/毫克。测定其动力学常数,氨酰化活力对Leu、ATP的Km值分别为0.027mmol/L、0.47mmol/L,Kcat值分别为3.5~5.1s-1。ATP-PPi交换活力对Leu、ATP的Km值分别为0.03mmol/L、1.0mmol/L,Lcat值分别为140~155s-1。此结果与从野生型大肠杆菌K-12中提纯的LeuRS的动力学常数差别很小,67位氨基酸残基在与活性中心无直接关系的域可能是大肠杆菌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6.
1,6-缩水-β-D-吡喃葡萄糖是纤维素类物质热解的主要产物,黑曲霉突变株CBX-209能较好地利用该糖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生长并产生有用的代谢产物柠檬酸,其效率与利用葡萄糖大致相当。利用葡萄糖氧化酶和竦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系统测定证明该菌株不存在1,6-缩水-β-D-吡喃葡萄糖水解酶,采用快原子轰击质谱技术结合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系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NH4)2SO4沉淀或阴离子交换层析析处理后的无细胞提取液在加入ATP和Mg^2 条件下能直接催化1,6-缩水-β-D-吡喃葡萄糖合成6-磷酸葡萄糖,证明黑曲霉突变株中存在一个新酶,即1,6-缩水-β-D-吡喃葡萄糖激酶。该酶为诱导酶。  相似文献   

17.
利用葡萄糖发酵产聚β—羟基丁酸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常规紫外线诱变处理真养产碱杆菌H16,获得高效利用葡萄糖产聚β-羟基丁酸的突变株,摇瓶发酵试验证明,突变株耐糖程度及其程度及其积累PHB的能力均优于亲株H16。PHB积累量达10g/L以上。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采用分离培养的新生大鼠胰岛,观察了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N^G-甲基-L-精氨酸(NMMA,NO合成酶的竞争性阻断剂)对胰岛素分泌及对胰岛中cGMP水平和亚硝酸盐浓度的影响。结果如下:(1)IL-1β(5、10、20U/ml)能抑制基础的和由葡萄糖(20mmol/L)刺激的胰岛素分泌。IL-1β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抑制率分别为53.4%,60.5%和7  相似文献   

19.
单纯疱疹病毒I型扩增子质粒载体的构建及LacZ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基因组中分离出其包装信号序列,与含HSV-1复制起点及IE-68基因启动子的DNA序列、β半乳糖苷酶基因和大肠杆菌质粒骨架,构建了一种HSV-1扩增子质粒载体pHSL,其中LacZ基因置于IE-68基因启动子控制下。将此质粒转染已感染了HSV-1温度敏感株tsK株的Vero细胞,pHSL可在HSV-1tsK的辅助下包装成假病毒颗粒,这样就可得到同时含有假病毒和HSV-1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肠杆菌属细菌诱导型β-内酰胺酶及药敏情况。方法:应用双纸片扩散法-分别采用亚胺培南和头孢西丁两种诱导剂以及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两种目标物-测定90株肠杆菌属细菌的诱导型β-内酰胺酶,并用VITEK32-AMS测定该90株细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亚胺培南组和头孢西丁组分别有51株和25株细菌产生诱导型β-内酰胺酶,头孢他啶组和头孢噻肟组分别有50株和30株细菌的诱导型β-内酰胺酶阳性,以头孢西丁,头孢噻吩,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结论:亚胺培南优于头孢西丁,头孢他啶优于头孢噻肟,51株产酶组与39株非产酶组细菌的耐药差异无显著性。临床用药时应注意亚胺培南的高诱导性和体外药敏试验的局限性,提倡微生物实验室注重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