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蛔目(Ascaridida)是寄生线虫中较大的目,其种类均寄生于人和其他脊椎动物体内,有些虫种还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寄生虫病的病原体。自从1883年Beneden首先报道马蛔虫的染色体以来,关于蛔目线虫的染色体研究逐渐增多。各作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蛔目线虫  相似文献   

2.
寄生线虫中有相当一部分能引起严重的寄生虫病,对人畜健康危害较大。从遗传学角度研究寄生线虫,对防治寄生虫病有积极意义。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寄生线虫染色体常规方法的报道。作者参照吴政安、寺崎邦生等和Sakaguchi等提出的方法,根据本实验室具体条件,结合短期培养及空气干燥技术制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葡萄根际线虫种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4个栽培葡萄品种及12个中国野生葡萄株系的根际线虫种群研究结果表明:寄生类线虫占线虫总量的10.5%,腐生类占88.4%,捕食类占0.3%,矛线类占0.8%。寄生线虫共鉴定出10个属。其中螺旋线虫属的数量及分布寄主最多,短体线虫次之。不同种和品种的根际寄生线虫种类及虫口密度差异较大。大多数栽培品种根际的寄生线虫种类及数量明显高于野生种,野生种受线虫危害较轻。  相似文献   

4.
我们近年来在福建各地进行动物资源调查,采集一批脊椎动物检查,检得很多种类的线虫,经鉴定,其中有6种是新种,现记述于后。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师范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 一.杆咽科Rhabdochonidae Skrjabin,19461.武夷杆咽线虫Rhabdochona wuyiensis,新种(图1)  相似文献   

5.
福建南部植物线虫的研究——Ⅰ.垫刃目的种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作物由于植物线虫寄生而产生严重病害,损失常常很巨大。国外一些国家曾统计,一地区农作物因植物线虫寄生损失达年收成的10%左右,经济上损失以若干亿美元计算。我国是一农业国,在辽阔的土地上栽培各种经济作物,据初步了解几乎全国各地,各种作物都有植物线虫寄生。但关于各地各种作物线虫种类、区系分布、对作物危害情况及传播规律等方面的资料都极贫乏。如何提高各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除各种农业技术上的措施以外,寄生虫病害的问题也是一个应注意的方面。作者近年来检查我省南部  相似文献   

6.
中华卵索线虫雌雄成虫可溶性蛋白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  王国秀  陈思礼 《动物学报》2004,50(1):141-144
昆虫寄生线虫 (又称虫生线虫、昆虫病原线虫)是本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潜能的生物防治因子 ,它寄主范围广、能主动寻找寄主、对人畜及环境安全无毒。中华卵索线虫是昆虫寄生线虫的一种 ,由我国学者发现并命名的新种 (陈果等 ,1 9 91 ) ,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 ,可杀灭粘虫 (任慧芳等 ,1 989)、烟青虫、烟蚜 (侯茂林等 ,2 0 0 2 )及棉铃虫 (陈果 ,1 994)等危害十分严重的害虫 ,其寄生率等于宿主的死亡率。因此在生物防治手段日益突出的今天 ,中华卵索线虫无疑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 ,在线虫培养的过程中 ,无论是体内培养还是体外培养 ,我们发…  相似文献   

7.
尖尾类线虫(Oxyurata Skrjabin,1923)种类很多,我国很多生物学工作者曾进行过研究(徐锡藩1933,李希杰1933,顾瑞岩1939,伍献文、龚建章1944—1945,徐(山乃)南1957,尹文真1966)。我们于1963年开始在福建各地采集各种脊椎动物检查,从6种哺乳类、7种鸟类、6种爬虫类和5种两栖类动物的肠中,检得这一类的线虫有30种,分隶于8科16属。其中6种是我国人畜常见的寄生虫,11种是我国过去已报告的种类,6种是我国新纪录,7种是新种。兹将新种和新纪录(包括1宿主新纪录)记述如后。标本保存于福建师范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8.
黄跃进  何麟 《遗传》1988,10(2):13-16
蛔目(Ascaridida)是寄生线虫中较大的目,全部种类都寄生于脊椎动物,有些还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寄生虫病的病原体。自从1883年Beneden首先研究马蛔虫染色体以来,关于蛔目线虫的遗传学研究逐渐增多。但由于蛔虫组织较难固定及染色体制片技术的限制,对某些种类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各作者报道差异较大[7,10],而国内的研究报告甚少[1]。为有助于弄清蛔目线虫各虫种的遗传组成,我们采集了广州地区较常见的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 Linnaeus, 1758)、猪蛔虫(A. swum Goeze, 1782)、鸡蛔虫[Ascaridia galli(Schrank,1788) Freeborn, 1923]和犬弓首线虫[Toxocara cams Werner,1782) Stiles, 1905]进行了染色体的研究,同时我们还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对4种线虫生殖细胞DNA相对含量进行了比较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RNAi在植物寄生线虫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寄生线虫寄生于植物体内,引起植物病害,危害寄主植物,其危害仅次于真菌病害,每年都会对全世界主要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失。由于传统的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策略的诸多局限性,近年来,随着RNAi技术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着手于运用该项技术来防治植物寄生线虫。本文主要介绍了RNAi在对线虫生长繁殖,侵染及运动起作用的基因的功能的研究,对培育转抗线虫基因作物的中应用及参与互作的植物基因沉默在抑制线虫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线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虫在动物发育的研究及生物防治中起着巨大作用。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植物寄生线虫、昆虫寄生线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福建旋尾类线虫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尾类线虫亚目(Spirurata Railliet,1974)是脊椎动物寄生线虫中较大的一个类群,从鱼类到哺乳类均有寄生。作者于1963—1966年间在福建福州和一些县份剖检了一些脊椎动物,检得过去福建未经报告的旋尾类线虫计40种:寄生于鱼类的8种,爬行类的1  相似文献   

12.
螺类感染蠕虫幼虫后的病理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类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数量庞大。螺类除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外,某些种类是危害极大的寄生蠕虫的中间宿主,这些寄生虫所致疾病严重危害了人畜的生命健康,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螺传寄生虫病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有关寄  相似文献   

13.
太湖地区鸟类寄生线虫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4年,我们在江苏省太湖地区进行了以水禽为主的鸟类寄生线虫调查,共剖检20种鸟181只,其中感染有线虫的18种87只,占检查总数的48.07%(表1)。发现线虫15种,分隶于7科8属,其中包括2个新种和2个新纪录;并发现10个新宿主(表2)。  相似文献   

14.
中国柞蚕寄生复索线虫生活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有关昆虫寄生线虫的生活史知识和研究资料还是非常贫乏的。线虫是柞蚕主要寄生虫,在辽宁、吉林、山东、河南、贵州等省危害柞蚕非常严重,使柞蚕生产受到很大损失。如何有效地防治线虫的危害,保证柞蚕生产,已成为多年来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1973年以来,我们对柞蚕寄生线虫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初步鉴定有索科线虫(Mermithidae)  相似文献   

15.
福建几种鱼类寄生线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鱼类寄生线虫,过去徐锡藩(1933)、伍献文等(1941、1942)、李淑颖(1941)、伍惠生(1956、1964)、汪溥钦(1975、1976、1981)等,先后曾有记载。近年来我们在福建进行动物资源调查中,检查一些鱼类,获得我国过去未报告的线虫有6种,分隶于4科6属,其中有1新属5新种。兹报告于后。标本保存福建师范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16.
穿孔线虫属Radopholus是一类多寄主寄生的危险性植物线虫,其中以世界性危害的相似穿孔线虫R. similis为典型代表。但穿孔线虫属的分类学研究迄今仍不完善,形态描述粗糙,分子序列匮乏。本文列出穿孔线虫属的最新种类名录,归纳了27种穿孔线虫(双卵巢类型)的主要形态分类特征,并综述该属分子亲缘进化关系研究进展,为穿孔线虫属的分类和相似穿孔线虫的准确鉴定提供形态学基础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该属线虫分类学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种类繁多的原生动物中,有两属的种类寄生在脊椎动物的肌肉及其他器官,并能传染给人,即所谓人畜共患(或动物源性)寄生虫。最典型的是弓形体属(Toxoplasma)的刚地弓形体(T.gondii),血清学检查表明,人群感染该虫相当普遍;另一属就是目前人们仍不太熟悉的宿主特异性很高的肉孢子虫属(Sarcocystis),其中人肉孢子虫(S.hominis)和人猪肉孢子虫(S.suihominis)较为重要。在分类上这些寄生原虫均被列为孢子纲(Class Sporozoa)的艾美球虫亚目(Suborder Eimeriina)。弓形体(Toxoplasma)弓形体是动物界中较典型的人畜共患寄生虫。60年代末至70年代…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灵长类动物体内寄生线虫感染情况严重。我国特有珍稀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肠道也受到寄生线虫感染,其健康极受影响。滇金丝猴数量稀少,极需保护。捕食线虫真菌是线虫的天敌,具较高的生防动物寄生线虫的潜力。为提供应用捕食线虫真菌生防滇金丝猴肠道寄生线虫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从滇金丝猴粪便分离捕食线虫真菌,量化测定及比较不同捕食器官类型和来自不同生境的捕食线虫真菌的捕食率,从中筛选有较高捕食率的菌株。结果显示,从滇金丝猴粪便及其他不同生境共筛选到3株捕食率较高的捕食线虫真菌菌株:Dactylellina gephyropaga(331-1),Dac.drechsleri(84-1),Drechslerella dactyloides(342-2),其捕食率分别为:81.10%,76.17%,81.33%,其中331-1分离自滇金丝猴粪便,该菌株具有高效生防滇金丝猴肠道寄生线虫的潜力;来自不同生境或同一生境同种不同株的捕食线虫真菌的捕食率差异较大;产黏性菌网的捕食线虫真菌其捕食率普遍低于产收缩环、黏性分枝和黏性球的捕食线虫真菌;捕食线虫真菌的捕食率与捕食器官生成速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棘球绦虫寄生于犬科动物的小肠内,其幼虫棘球蚴寄生在动物和人的肝脏,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对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对包虫病的类型、危害、流行情况以及防治进行综述,希望有助于社会对该病正确的认识、深入的研究和对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肠道寄生虫是鸟类中常见的病原体之一, 可以传播给人类及其他动物, 引起严重的人禽共患病。通过采集菜子湖和升金湖60份越冬白额雁粪便样本, 以肠道寄生线虫特异引物作为标记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 分析两个湖泊越冬白额雁的肠道寄生线虫感染种类、多样性及其群落组成结构。将3299430条reads归属为肠道寄生线虫门, 共定义3249个肠道寄生线虫的OTUs, 鉴定到4个目, 91属和191种; 4个目分别为小杆目(Rhabditida)(62.12 %)、垫刃目(Tylenchida)(32.20%)、疏毛目(Araeolaimida)(3.40%)和单宫目(Monhysterida)(2.27%), 其中小杆目为优势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示, 菜子湖越冬白额雁的肠道寄生线虫alpha多样性高于升金湖越冬白额雁, 而差异性不显著, PCA聚类分析表明, 两个湖泊中越冬白额雁肠道寄生线虫群落的组成结构相似。系统发育关系显示, 样品与湖泊匹配度不高, 部分样品分布不均匀。升金湖和菜子湖越冬白额雁的肠道寄生线虫群落群落结构相似, 可能是由于食物来源相似、食性相似、栖息地环境类似等因素引起寄生虫间的交叉传播与感染导致。通过本研究,初步掌握升金湖和菜子湖越冬白额雁的肠道寄生线虫感染现状, 为进一步探讨越冬白额雁的寄生虫流行病学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