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其他输液(包括浓度分别为5%与10%的葡萄糖注射液,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以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四种)配伍过程中具有的稳定性。方法:以当前的临床用药标准为依据,将四种注射液分别注入到一次性灭菌注射器中,随后分别往灭菌注射器中加入20ml的舒血宁注射液后摇匀倒置,在配伍8h内观察混合液外观性状、含量以及PH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到在完成与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以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盐酸胺碘酮的PH值与含量均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但是在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的各项指标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溶液相对比较稳定。结论:在临床用药中,将盐酸胺碘酮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保持溶液在常温下的一段时间内使用,可有效保证混合溶液的性质,药效不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炎琥宁注射液与6中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炎琥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观察混合溶液的外观、PH值、炎琥宁注射液的含量以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将炎琥宁注射液与6种注射液配伍6h后,混合溶液的PH值、含量并无明显变化,但是在配伍4h后,除去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不溶性微粒符合临床应用规定外,另外的混合液不溶性微粒均不符合使用规定。结论:在临床中,将炎琥宁注射液与其他注射液配伍使用的过程中,应最好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这样使用符合临床应用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布洛芬注射液与几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通过与不同p H输液配伍,考察24h内的配伍稳定性。结果:与p H=3.2的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不溶性微粒的检测结果不合格;与p H=4.5的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不溶性微粒的检测结果靠近上限;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时,p H值对配伍稳定性无影响。结论: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应慎用,临床使用更推荐0.9%氯化钠注射液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盐酸多柔星脂质体注射液与葡萄糖和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盐酸多柔星脂质体注射液分别和5%的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配伍。观察缓和溶液外观、PH值以及脂质体粒径、包封率等相关情况。结果:观察发现,在盐酸多柔星脂质体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一定时间内混合溶液的外观、PH值脂质粒径并无明显的变化,但是包封率会下降5%;而盐酸多柔星脂质体注射液与5%葡萄糖住着也配伍后,一定时间内混合溶液的外观、PH值、脂质粒径以及包封率等并无明显的变化。结论:在临床用药中,盐酸多柔星脂质体注射液不应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会对药效的发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考察疏血通等10种中药注射剂与5种不同溶媒配伍后的稳定性,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将10种中药注射剂分别与临床常用的静脉输液:质量分数0. 9%NaCl注射液、质量分数5%葡萄糖注射液、质量分数10%葡萄糖注射液、质量分数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果糖注射液配伍。在配制0、1、2、4和8h后,分别观察性状,测定pH和不溶性微粒数。研究发现:上述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后性状稳定,pH变化符合要求,不同溶媒中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各有差异,且会随放置时间发生变化。由此可知:上述中药注射剂与适宜的溶媒配伍,在一定时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实验结果可供临床调配使用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临床中常用16种药物配伍使用的稳定性。方法: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按照相应的比例与药物混合后,观察即刻、2h以及6h三个时间点配伍溶液的外观情况、PH值变化以及混合溶液微粒等情况,同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混合液中盐酸氨溴索的含量。结果:观察实验发现,盐酸氨溴索在于碳酸氢钠注射液、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溶液配伍使用的时候,会立即产生白色浑浊;而在与替硝唑注射液、青霉素、鱼腥草注射液以及氨茶碱注射液配伍使用后,含量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与此同时,实验研究发现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混合使用后,溶液的微粒会出现明显增加的情况。结论:在临床用药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不应当与氨茶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头孢曲松、头孢哌酮、青霉素、碳酸氢钠注射液、鱼腥草、替硝唑注射液、头孢噻肟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穿琥宁注射溶与临床常用的8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临床常用浓度配制配伍液,将8种药物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溶解或稀释,将配伍后药液在室温下放置,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分别在0h、1h、2h、3h和4h测定配伍液的微粒、pH值及紫外吸收度的变化。结果:穿琥宁与阿米卡星、奈替来星及氧氟沙星配伍后有沉淀生成,与维生素B6针、辅酶A、地塞来松磷酸钠针、头孢唑啉钠、甲硝唑针配伍后外观颜色澄清无变化,无气泡生成。4h内微粒符合药典规定。结论:穿琥宁与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及氧氟沙星配伍后有沉淀生成,不宜配伍,与维生素B6钟、辅酶A、地塞米松磷酸钠针、头孢唑啉钠、甲硝唑针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8.
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成分:银杏提取物)对脑梗塞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将63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拜阿司匹灵组(aspirin group)31例,单用拜阿司匹灵治疗,舒血宁注射液+拜阿司匹灵组(Gingko+aspirin group)32例,予拜阿司匹灵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并设立健康对照组30名,测定两组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的PAC1、CD62P表达率,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脑梗塞经分别治疗后,舒血宁注射液+拜阿司匹灵组PAC1、CD62P表达率较拜阿司匹灵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灵可更好的抑制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药物降低血糖为基础,舒血宁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应用于78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14天为一个疗程,患者在治疗前后行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股动脉、胭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径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加快(P<0.05).间歇性跛行症状好转,肢体皮温上升,足背动脉开始有搏动.治疗中无不良反应,亦无出血倾向.结论:舒血宁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糖屎病周围血管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胰岛素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胰岛素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一定时间内胰岛素的含量,并借助酸度计测定PH值,灯检仪观察混合溶液的颜色与澄明度。结果:实验观察发现,一定时期内混合溶液的并未出现浑浊色,同时颜色也并未发生变化,胰岛素的含量也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胰岛素维持在一定浓度的情况,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后iu,稳定性良好,可在临床上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放疗性肺损伤防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收治的肺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7例,予常规单纯放疗治疗;实验组55例,在常规放疗治疗的同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5 m 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日一次静滴,至放疗结束。治疗结束后对比后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的比率、放射性肺纤维化比率及血浆TGF-β1和TNF-α值。结果:1放射治疗前两组血浆TGF-β1和TNF-α值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治疗后实验组血浆TGF-β1和TNF-α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纤维化比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放疗治疗后实验组放射性肺炎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够明显预防由于放射性治疗带来的肺损伤,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头孢类抗生素与盐酸氨溴索配伍禁忌发生情况,总结合理用药经验。方法:以13种头孢类抗生素分别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体外配伍实验,肉眼观察外观变化,有无沉淀,测试酸碱值,并进行回收试验,将结果与对照品进行对比。结果: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绝大多数头孢类抗生素均有配伍禁忌,但无沉淀,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转为微黄,与头孢呋辛配伍无明显变化;配伍后8h,抗生素含量(96%)、盐酸氨溴索含量(98.5%)均低于对照品、单独药液回收率(均在99%以上),配伍后8h PH(6.1)均高于配伍时(5.9),头孢呋辛配伍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氨溴索与绝大多数头孢类抗生素存在配伍禁忌,虽无明显沉淀,但确实发生反应,可能产生新的易溶碱性化合物,与头孢呋辛无配伍无明显变化,但仍不考虑联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制供临床直接使用的大容量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采用苦参碱浓配,葡萄糖先浓配除热原、后稀配混合苦参碱溶液、精滤、灌封、灭菌等制得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并建立质量标准。结果表明:试制3批样品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稳定性考察未见明显变化。研制的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处方及工艺合理可行、质量标准可控、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浆血管性病友因子(v W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胞磷胆碱钠治疗,每次2粒,每天3次;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每次5 m 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 L中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血清IGF-1、v WF、HIF-α水平的变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66%(55/60) vs. 71.66%(43/60)](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7.01±1.23)分vs.(10.52±1.98)分](P0.05),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8.16±5.62)分vs.(56.20±5.13)分](P0.05);血清IGF-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74.29±27.35)IU/mL vs.(152.08±25.29)IU/mL](P0.05),血清v WF、HI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63±1.21)mg/L vs.(11.92±1.35)mg/L,(14.21±3.11)μmol/L vs.(20.16±3.89)μmol/L](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胞磷胆碱钠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脑组织功能,可能与其效减轻炎症反应及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对脑区血流量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多巴丝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UPDRS评分、脑区血流量、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UPDRS评分、血清IL-1β、IL-6、hs-CRP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脑区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恶心、头晕、失眠及呕吐发生,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多巴丝肼,其能够促进脑部血流循环,调节脑区血流量,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张筱英  黄锦源  谭洁英  蒋三元  黄莉婷 《蛇志》2010,22(1):15-16,25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粉针剂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下,将5%、10%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的pH值调整为3.3、3.6、3.9、4.2后,再分别加入灯盏花素粉针剂,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6 h内的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其含量。结果灯盏花素粉针剂在溶液pH值为3.3时,含量下降很快;pH值为3.6、3.9时,含量下降变缓;pH值为4.2时,含量趋于稳定,无明显变化。结论影响灯盏花素粉针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稀释溶媒的pH值。当pH值在3.3~3.6时,灯盏花素易产生浑浊沉淀现象,故建议临床不用葡萄糖注射液作灯盏花素粉针剂的稀释溶媒为好。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丹参滴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CS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常规基础治疗)和研究组(n=45,增加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脂、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丹参滴丸治疗ACS,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及心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理想的急性肝衰竭(AHF)模型建立方法.方法:36只实验兔随机分为3组:①改良药物手术诱导组(A组,n=12),先用D-氨基半乳糖(D-Gain)和脂多糖(LPS)腹腔注射,同时加用乳果糖,注射后2h以氟烷作为麻醉剂,切除约50%肝脏组织.术中经肝静脉注入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0ml/kg体重;②传统手术诱导组(B组,n=12),切除约95%肝脏组织,术中不行肝静脉穿刺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③药物诱导组(C组,n=12),用D一氨基半乳糖(D-Gain)和脂多糖(LPS)一次性腹腔注射.比较建模死亡率、建模后24h兔存活率、血谷丙转氨酶(ALT)、血氨(NH3)、总胆红素(TB)和血糖(BS).结果:B组手术死亡率高于A组死亡率(41.77%vs0%),A组、B组兔建模成功后24h存活率及C组兔建模成功后72h存活率分别为0%,0%,25%,A组ALT和NH3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TB和BG水平低于C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通过改进的50%肝切除术可建立较理想的兔AHF模型,以氟烷作为麻醉剂,药物诱导注射同时加用乳果糖,术中经中叶肝静脉注入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可减少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纳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5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91例VBIV患者,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例数分别为45例和46例。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分别接受倍他司汀、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氧化应激、血液流变学及药物安全性。结果:对照组(68.89%)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9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椎动脉(左侧、右侧)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全血高切黏度(HSV)、红细胞压积(HCT)、丙二醛(MDA)、红细胞沉降率(ESR)、全血低切黏度(LSV)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VBIV患者采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减轻机体氧化应激,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的配制条件。方法:改造现有蒸汽夹层锅,将注射用水快速降温到40℃~50℃,用此低温水配制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并与高温法配制的注射液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高温配制法配制的注射液盐酸川芎嗪含量均<90.0%,达不到质量标准,而低温法配制的注射液盐酸川芎嗪含量均>99.0%,完全符合质量要求;两种方法配制的注射液氯化钠含量符合质量要求。高温法配制的注射液中有关物质含量较高,且20040506批号样品含量超标,而低温法配制的注射液中,有关物质含量均符合质量要求。低温法制备的注射液室温条件下放置半年,有效成分含量均>99.0%,有关物质含量均<1.0%。结论:在低温条件下(40℃~50℃)配制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川芎嗪及有关物质含量符合要求;通过改造现有设备快速大量制备低温注射用水,以实现制剂的低温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