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纳米ZnO对人肺上皮细胞BEAS-2B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用终浓度为3、6、12μg/ml的纳米ZnO处理BEAS-2B细胞12 h和24 h,对照组未加入纳米ZnO,各设3复孔,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分析半致死浓度。筛选3、6μg/ml纳米ZnO处理BEAS-2B细胞24 h,各设3复孔,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Hoche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核,AO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水平、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纳米ZnO处理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处理24 h时IC50为6.13μg/ml;纳米ZnO处理细胞24 h后,3μg/ml和6μg/ml组的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6μg/ml处理组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染色质固缩凝集、出现凋亡小体、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体外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生长阻抑和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分析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p21WAF1基因表达。结果:1).DADS在10mg/L~80 mg/L范围内,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2).不同浓度DADS作用于K562细胞24h后,细胞周期发生了变化:DADS可以将K562细胞阻滞于G2/M期;3).DADS浓度在10mg/L~80mg/L时作用K562细胞24h后,凋亡率逐渐升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用浓度分别为0mg/L,20mg/L,40mg/L,80mg/L处理K562细胞24h后,p21WAF1蛋白表达上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溶媒组和阴性对照组无差别(P>0.05)。结论:DADS有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促进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与上调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WAF1表达,从而诱使k562细胞阻滞于G2/M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vires,HSV-1)感染对人星形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感染复数(MOI)为5的HSV-1感染体外培养的U251细胞,在感染后24 h、48 h、72 h和96 h用倒置显微镜观察U251细胞的形态改变:用MTT法、流式细胞术观察HSV-1感染对U251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①U251细胞在感染24h后开始出现细胞融合,48 h后开始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72h后超过80%的细胞出现CPE,.96h后细胞大部分死亡.②MTT法显示HSV-1感染U251细胞24 h、48 h、72 h及96 h的U251细胞OD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HSV-1感染U251细胞12h后凋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感染24h和36h后凋亡率比相应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④HSV感染12h、24h和36h后均可引起U251细胞S期细胞增多和G0/G1期细胞减少,24 h后G2/M期细胞比例开始增加.结论:HSV.1能感染体外培养的U251细胞,抑制其增殖,促进其凋亡并影响其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对发作期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细胞周期的影响,揭示黄芪在哮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课题以儿童哮喘病人T细胞亚群为研究对象,对CD4+、CD8+T细胞进行分离,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用黄芪对其进行体外处理,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经黄芪处理和未经黄芪处理的CD4+、CD8+T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儿童哮喘患者CD4+、CD8+T细胞分别在经黄芪处理和未经黄芪处理的条件下培养,在CD4+T细胞中,黄芪组的S期CD4+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G1期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CD8+T细胞中,黄芪组的S期CD8+T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意义(P<0.05);G1期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抑制发作期哮喘患者CD4+、CD8+T细胞DNA合成,进而调节细胞周期使之停滞在G1期。黄芪对发作期儿童哮喘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5.
细胞周期和骨架在CNE-2Z细胞凋亡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NA电泳、PI染色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M)观察, 检测了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诱导CNE-2Z细胞凋亡时细胞周期和骨架的改变. PKC抑制剂staurospoine(ST)、sphingosine(SS), 终浓度分别为1×10-6 mol/L和4×10-5 mol/L, 诱导细胞24 h.结果发现处理组细胞均有典型的DNA亚二倍体峰, DNA电泳有梯状图谱; 细胞周期百分比SS组较对照组S期增加及G1期减少明显(P<0.05); ST组G2期增加、G1和S期显著减少(P<0.01). 对照组细胞染色质分布均匀; 胞质微丝呈细颗粒状, 均匀分布. 诱导细胞染色质碎裂呈不规则缺损; 胞质微丝散乱, 颗粒粗大, 排列不均. 结果表明, SS、ST可诱导CNE-2Z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和骨架在细胞凋亡时, 均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究云芝糖肽(PSP)对人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BrdU/DNA双染法获得各时相细胞分布状况和细胞周期的动力学参数。结果:0.1 mg/mlPSP处理12 h后,G2/M期细胞百分比由对照组的11.09%减少至3.69%。DNA合成时间由12.10 h延长至108.40 h。24 h处理组中,S期细胞百分比由对照组的43.29%增加至67.26%,而G0/G1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均减少,G0/G1期细胞百分比由对照组的37.47%减少至27.43%,G2/M期细胞百分比由对照组的19.24%降低至5.31%。DNA合成时间更是由11.95 h延长至114.52 h。结论:PSP对人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在于S期,该作用与DNA合成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刘佳  杨晓彤  杨庆尧 《生物磁学》2011,(20):3826-3829
目的:探究云芝糖)Ik(PSP)对人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BrdU/DNA双染法获得各时相细胞分布状况和细胞周期的动力学参数。结果:0.1mg/mlPSP处理12h后,G2/M期细胞百分比由对照组的11.09%减少至3.69%。DNA合成时间由12.10h延长至108.40h。24h处理组中,S期细胞百分比由对照组的43.29%增加至67.26%,而G0/G1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均减少,G0/G1期细胞百分比由对照组的37.47%减少至27.43%,G2/M期细胞百分比由对照组的19.24%降低至5.31%。DNA合成时间更是由11.95h延长至114.52h。结论:PSP对人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在于S期.该作用与DNA合成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探讨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对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影响及其分子机制.5种不同终浓度(125、250、500、1 000、2 000 U/mL)重组人细胞因子IFN-γ处理人膀胱癌T24细胞,分别在24、48、72 h采用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法检测T24增殖抑制率;以作用浓度为500 U/mL IFN-γ作用T24细胞,并设为实验组,未经IFN-γ处理设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T24细胞周期各阶段变化;RT-PCR检测hepaCAM(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21WAF1蛋白表达.结果表明:IFN-γ抑制T24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细胞G0/G1期比例增高(n=5,P<0.01);RT-PCR结果提示hepaCAM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p21WAF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基因hepaCAM在IFN-γ对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调节中可能起作用,并可能通过上调p21WAF1蛋白表达阻滞T24细胞于G0/G1期,而抑制T24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极低频电磁场对人骨肉瘤细胞系SOSP-9607-F4的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侵袭能力的影响,达到筛选最佳极低频电磁场参数的目的。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按不同频率5 Hz、15 Hz、30 Hz、40 Hz、50 Hz,不同磁场强度0.1 m T、1 m T、5 m T、10 m T分组进行干预,每天辐照1次,每次3小时,连续3天,并设立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测定骨肉瘤细胞增殖活性(OD值),并计算肿瘤细胞抑制率,初步筛选出两组最佳的电磁场参数。采用流式细胞技术(Annexin V-FITC和PI双标)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和细胞周期变化。采用Transwell小室并通过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侵袭情况。结果: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OD值),将磁场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磁场干预组组间OD值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场组较对照组OD值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技术(FCM)测定结果显示,两组磁场组间骨肉瘤细胞凋亡比例存在差异,且高于正常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电磁场组15 Hz,0.1 m T骨肉瘤细胞G1期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电磁场组50 Hz,1 m T,S期百分比则降低;侵袭实验中穿过小室的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后两者。结论:通过筛选得出极低频电磁场15 Hz,0.1 m T对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或促使骨肉瘤细胞凋亡,减缓其侵袭能力,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究卵巢癌细胞中MTDH-PTEN互作对奥沙利铂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人卵巢癌细胞系通过慢病毒感染,将其分为对照组、NC-shRNA组和MTDH-shRNA组。通过RT-PCR分析不同组细胞MTDH和PTEN mRNA表达。通过MTT测定法测定细胞活力。通过CCK-8检测奥沙利铂诱导下的细胞增殖。通过膜联蛋白V染色细胞凋亡测定细胞凋亡。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通过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通过共免疫沉淀分析MTDH和PTEN的互联作用。结果:MTDH-shRNA组MTDH mRNA表达较NC-shRNA组和对照组降低(P<0.05),MTDH-shRNA组PTEN mRNA表达较NC-shRNA组和对照组升高(P<0.05)。当未添加奥沙利铂(浓度为0 μM),各组细胞活力比较无差异(P>0.05)。当奥沙利铂浓度为2 μM、4 μM和8 μM时,MTDH-shRNA组细胞活力较NC-shRNA组和对照组降低(P<0.05)。0 h,各组细胞增殖比较无差异(P>0.05),第24 h、48 h和72 h时,MTDH-shRNA组细胞增殖较NC-shRNA组和对照组降低(P<0.05)。MTDH-shRNA组细胞凋亡率较NC-shRNA组和对照组升高(P<0.05)。MTDH-shRNA组G1期细胞占比较NC-shRNA组和对照组升高(P<0.05),MTDH-shRNA组S/M期细胞占比较NC-shRNA组和对照组降低(P<0.05)。MTDH-shRNA组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较NC-shRNA组和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MTDH在卵巢癌细胞中与PTEN共表达并与可与PTEN相互作用,因此可通过抑制MTDH表达、诱导PTEN表达可以恢复对卵巢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无花果果浆(Fig fruit latex,FFL)对人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用无花果果浆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肿瘤细胞,细胞增殖试验(MTT法)、克隆形成试验研究FFL对人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Brdu掺人试验、吖啶橙/溴乙啶(AO/EB)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FFL对肿瘤细胞DNA合成、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用FFL处理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克隆形成下降(P<0.05),Brdu标记指数降低(P<0.05),吖啶橙染色凋亡细胞增多(P<0.05);细胞周期分布改变,凋亡指数升高(P<0.01),G0/G1期细胞数增加(P<0.01),S期细胞数减少(P<0.01),在一定剂量内对正常细胞无明显影响.试验结果提示,FFL对所试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Molt-4、Jurkat细胞株和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PBL)为靶细胞,检测细胞膜上Fas的表达。人重组Fas配体(recombinanthumanFasligand,rhFasL)诱导细胞6~36h后用改良后的API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及诱导凋亡过程中细胞周期蛋白的变化,探讨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关系。结果显示:rhFasL诱导Molt-4、Jurkat细胞株和植物血凝素刺激进入细胞周期的PBL的凋亡具有细胞周期特异性并始动于G1期;而G0期PBL的细胞膜上虽然也有Fas的表达,但不能诱导细胞凋亡。研究还发现rhFasL诱导细胞凋亡时G1期的细胞周期蛋白D3明显升高,细胞周期蛋白E明显下降。以上结果表明rhFasL体外诱导的细胞凋亡发生在晚G1期,细胞凋亡的发生与细胞是否通过限制点进入细胞周期有关,细胞凋亡发生于晚G1期是G1期细胞周期蛋白E的下降和检测点的监督导致DNA受损的细胞不能通过G1/S交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文中旨在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e cell 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绵羊颗粒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明确GCSF对绵羊颗粒细胞生存的调节作用,为今后该蛋白用于羊繁育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原核克隆表达纯化羊GCSF蛋白,纯化的蛋白用M-NSF60细胞检测生物学活性,将纯化的GCSF添加到颗粒细胞培养基中作为试验组,以培养基中未添加GCSF的细胞为对照,利用Alarmarblue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结果表明,羊GCSF可以原核表达并纯化,并且具有生物学活性。在24 h和48 h时,在0.06–600 ng/mL的范围内随着加入GCSF的终浓度增加,细胞活力升高。试验组颗粒细胞体外培养24 h后,与阴性对照相比,细胞周期的分布显著改变,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多(P0.05)。试验组凋亡率和对照组相比,48 h检测时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综上表明,GCSF在体外培养的绵羊颗粒细胞中,可调控绵羊颗粒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丹参酮通过VEGF/VEGFR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3B、HepG2,并分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使用丹参酮处理,阳性对照组使用阿霉素处理,空白对照为加入10μL DMSO或生理盐水,使用CCK8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情况;分别加入浓度为31μmol/L和2.5μmol/L的丹参酮及阿霉素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的凋亡情况和细胞周期情况;使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细胞VEGF及VEGF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随着丹参酮和阿霉素使用浓度的升高人肝癌细胞Hep3B、HepG2生长受到显著的抑制(P0.05);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丹参酮可以抑制肝癌肿瘤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检测发现相比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人肝癌细胞Hep3B、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相比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印记实验结果显示,相比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VEGF及VEGF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表达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参酮通可以通过抑制VEGF/VEGFR信号通路,将肝癌细胞分裂阻滞在G0/G1,达到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稳态白噪声对豚鼠听觉脑干诱发反应(ABR)功率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豚鼠125和131dBSPL稳态白噪声暴露后听觉脑干诱发反应(ABR)功率谱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5dBSPL噪声暴露组0—200、210—500Hz频段谱能量比对照组相应频段谱能量增多(P<0.05),而510—900Hz频段谱能量却显著下降(P<0.01);131dBSPL噪声暴露组0-200Hz频段谱能量显著下降(P<0.01),但210-500Hz、910-1400Hz频段谱能量却明显增多(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bp A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荧光定量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临床卵巢癌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中dbp A的表达量;设计合成针对dbp A基因的双链小干扰RNA转染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和A2780细胞,用荧光定量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细胞中dbp A的表达量,MTT法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dbp A在卵巢癌组织、SKOV3和A2780细胞中表达较癌旁正常卵巢组织显著升高。沉默dbp A后,SKOV3和A2780细胞中dbp A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SKOV3和A2780细胞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显著下降(P0.05),G0/G1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dbp A在卵巢癌组织和卵巢癌细胞SKOV3和A2780中过表达,沉默dbp A基因后可抑制SKOV3和A2780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动物克隆研究中,研究者普遍认为位于细胞周期的G0+G1期的二倍体细胞对于核移植中供核细胞的重新程序化是必需的。本文探讨了血清饥饿、汇合培养及放线菌酮(CHX)处理对不同传代次数的体外培养奶牛成纤维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第3代和第13代细胞经血清饥饿处理72h后,细胞周期分布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汇合培养可以显著增加奶牛成纤维细胞处于G0+G1期细胞数。CHX处理第3代细胞经CHX处理后处于G0+G1期的细胞数差异不显著,而第13代细胞处理后差异显著。结果表明体外培养奶牛成纤维细胞高代对血清饥饿、汇合培养及CHX处理更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白色念珠菌对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KB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培养孢子型白色念珠菌和菌丝型白色念珠菌,取健康志愿者的颊粘膜制备KB细胞,分别加入孢子型白色念珠菌(孢子组)和菌丝型白色念珠菌(菌丝组),另外取单纯KB细胞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细胞凋亡率及各个周期的细胞数,统计分析各组细胞增殖指数(PI)。结果:菌丝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孢子组(P0.05);菌丝组在G0/G1期的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孢子组(P0.05);菌丝组在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孢子组(P0.05);菌丝组的PI显著高于孢子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菌丝型白色念珠菌可诱导KB细胞凋亡率的上升及改变KB细胞周期变化,并引起KB细胞的PI升高,对于临床上治疗口腔念珠菌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频交变磁场对大鼠F98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中频交变磁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F98胶质瘤细胞,使其暴露于场强为5 m T的恒定磁场中,并分别加载频率为0、50、100、200、300、400、500、600、700 KHz的不同磁场。磁场暴露24至72小时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抑制率并筛选出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最佳磁场频率,应用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形态、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进行验证。结果:MTT检测数据表明,100、200、300KHz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并且200 KHz组细胞增殖抑制最为显著,抑制率为17%;HE染色显示磁场干预后细胞生长欠佳;Hoechst染色显示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聚集、核碎裂、核边集,表现出细胞凋亡的典型变化。流式细胞术显示:200 KHz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细胞周期无显著差异。结论:200 KHz的中频交变磁场有抑制大鼠F98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促使肿瘤细胞凋亡,但其具体机制仍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