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室间质控工作中AB-PAS染色异常着色产生的原因。方法 选取有局部肠上皮化生的完整胃壁组织的连续切片,分别进行PAS和AB单一染色,以及以下3种不同顺序的AB、PAS和Mayer苏木精(Mayer)联合染色:ABPAS-Mayer、PAS-AB-Mayer或PAS-Mayer-AB联合染色。结果 单一PAS染色时,胃黏膜上皮内的中性黏液和化生肠上皮杯状细胞内的混合性黏液均显示玫瑰红色;单一AB染色时,仅化生肠上皮杯状细胞内的混合性黏液显示湖蓝色;AB-PASMayer联合染色时,胃小凹上皮呈玫瑰红色,化生肠上皮呈紫蓝色,差异明显且细胞核着色清晰;PAS-AB-Mayer联合染色时,胃小凹上皮和化生肠上皮内杯状细胞均呈蓝紫色,无法区别,但细胞核着色正常;PAS-Mayer-AB联合染色时,胃小凹上皮和化生肠上皮内杯状细胞均呈蓝紫色,无法区别,而且细胞核着色不佳。结论 行AB和PAS联合染色时必须严格按照先行AB染色后行PAS染色,最后行苏木素Mayer染色的染色步骤,不能将染色顺序随意打乱,否则会出现中性、酸性和混合性黏液物质混染,或者细胞核不着色等异常染色结果,进而干扰病理诊...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组织块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染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索中华蟾蜍、黑斑蛙消化道组织块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利用阿辛蓝-过碘酸Schiff(AB-PAS)反应,对消化道组织块黏液细胞进行染色和观察。结果:对消化道壁较薄的组织块(食管、小肠、大肠),采用3%乙酸3min、1%阿尔新蓝30min、3%乙酸3min、3%过碘酸氧化10min、Schiff反应20min染色,即可达到良好染色效果;对消化道壁较厚的组织块(胃),则应采用3%乙酸9min、1%阿尔新蓝70min、3%乙酸9min、3%过碘酸氧化30min、Schiff反应60min染色,将能达到良好染色效果。结论:经过染色可将黏液细胞分为四个类型:Ⅰ型红色,PAS染色阳性,AB染色阴性;Ⅱ型蓝色,PAS染色阴性,AB染色阳性;Ⅲ型紫红色,PAS染色强阳性,AB染色弱阳性;Ⅳ型蓝紫色,PAS染色弱阳性,AB染色强阳性。  相似文献   

3.
胡子鲶粘液细胞类型及其在消化道中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阿新兰过碘酸雪夫试剂染色方法 ,对胡子鲶粘液细胞类型以及在消化道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根据AB PAS染色结果 ,将粘液细胞分为四型 :Ⅰ型 ,AB PAS染色呈红色 ,含有PAS阳性的中性粘多糖 ;Ⅱ型 ,AB PAS染色呈蓝色 ,含有AB阳性的酸性粘多糖 ;Ⅲ型 ,AB PAS染色呈紫红色 ,主要含有PAS阳性的中性粘多糖 ,同时含有少量AB阳性的酸性粘多糖 ;Ⅳ型 ,AB PAS染色呈蓝紫色 ,主要含有AB阳性的酸性粘多糖 ,同时含有少量PAS阳性的中性粘多糖。同时发现粘液细胞在消化道的各段均有分布 ,但是不同部位的粘液细胞数和类型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异育银鲫上皮瘤中黏液细胞类型、分布和分泌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苏木精.伊红(H.E)和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试剂(AB-PAS,AB染液pH 2.6)染色方法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yprinus carpio var.singuonensis♂)上皮瘤组织中黏液细胞的类型、分布、大小和分泌方式进行了研究.根据AB-PAS的染色结果,上皮瘤组织中黏液细胞分为4种类型:染成红色的I型黏液细胞,只含有PAS阳性的中性黏多糖;染成蓝色的Ⅱ型黏液细胞,只含有AB阳性的酸性黏多糖;染成紫红色的Ⅲ型黏液细胞,主要含有PAS阳性的中性黏多糖,同时含有少量AB阳性的酸性黏多糖;染成蓝紫色的Ⅳ型黏液细胞,主要含有AB阳性的酸性黏多糖.同时含有少量PAS阳性的中性黏多糖.Ⅰ型和Ⅱ型黏液细胞的数量相对较少,以分散状态分布于上皮瘤组织的上皮细胞之间,以其整个细胞破坏的全浆分泌方式进行分泌.Ⅲ型和Ⅳ型黏液细胞的数量较多,成团的形式分布在上皮瘤组织小叶中央,同样以整个细胞崩解死亡而消失的全浆分泌方式进行分泌.当患病鱼受到刺激时,Ⅲ型和Ⅳ型黏液细胞分泌十分旺盛,分泌物排出后覆盖在上皮瘤组织表面,形成白色的黏液层,黏液细胞崩解死亡消失后在上皮瘤组织中留下许多空洞.患病鱼黏液细胞中.Ⅲ型黏液细胞最大,大小为(19.02±3.21)μm×(14.42±2.69)μm;其次是Ⅳ型黏液细胞,大小为(15.97±3.31)μm×(12.96±2.81)μn;Ⅱ型黏液细胞较小,大小为(13.35±3.81)μm×(11.05±3.00)μm;Ⅰ型黏液细胞最小,大小为(11.73±2.45)μm×(7.71±0.97)μm.各类型黏液细胞的长轴之间及短轴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皱纹盘鲍外套膜、鳃和足粘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阿新兰和过碘酸雪夫氏反应(AB.PAS)染色法显微观察皱纹盘鲍(1taliotis discus hannai)的外套膜、鳃和足的粘液细胞。根据所显示颜色的不同,可将粘液细胞分为Ⅰ~Ⅳ4种类型:分别呈红色、蓝色、紫红色和蓝紫色。外套触手和外套膜上皮的粘液细胞以Ⅱ型为主,Ⅳ型较少,密度不均,多为近圆形细胞,大型和小型细胞均有分布。鳃轴和鳃叶上皮的粘液细胞密度较大,以Ⅱ型和Ⅰ型为主,Ⅲ型和Ⅳ型较少,形态有杯形、近圆形或棒状等,多为中型及小型细胞。足的上皮粘液细胞较少,均为Ⅱ型,但局部上皮的细胞含有许多棕色颗粒。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一种可以替代人体消化管的动物标本,并通过特殊染色方法,使得小肠上皮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能够明显地显示出来。方法随机采集成年猫小肠的新鲜标本,经Bouin液灌注固定24h后,石蜡包埋切片脱蜡入水。分别采用Gomori染色法、PAS反应、Gomori+PAS反应、阿利新蓝(alcian blue,AB)染色法、AB+PAS反应、HE染色法和苏木精-焰红染色法进行染色。结果在各种染色的切片标本上,能够观察到杯状细胞的形态、分布和染色特性以及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并发现在它们之间还存在一种绿色颗粒细胞和嗜酸性颗粒细胞。结论通过特殊染色可以肯定猫的小肠杯状细胞合成的是中性粘蛋白和酸性粘蛋白;绿色颗粒细胞为未成熟杯状细胞;嗜酸性颗粒细胞为Paneth细胞,其特点是单个分散分布。肠内分泌细胞与周围其他上皮细胞的染色对比明显而容易识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口黑鲈鳃的组织结构,阐明黏液细胞的分布及性质,掌握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细胞的分布及类型,为鱼体的呼吸和鳃的调节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HE)、阿利新蓝(AB)、过碘酸雪夫(PAS)、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和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研究鳃的组织结构、黏液细胞和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结果 AB和PAS染色后,黏液细胞分别呈酸性和中性,其中黏液细胞大小、形态及着色深浅存在差异。AB-PAS染色后,黏液细胞呈酸性、中性、偏酸性和偏中性,上皮以偏中性和偏酸性为主,软骨组织以酸性为主。免疫组化染色后,鳃弓扁平上皮及结缔组织和鳃丝基部有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多呈圆形无胞突。结论黏液细胞分布于鳃弓、鳃耙和鳃丝,细胞内以偏酸性和偏中性粘液物质为主。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鳃弓和鳃丝中为封闭型的内分泌细胞,可能参与血流调节及血细胞的更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不同固定液和染色方法对显示处于间情期山羊子宫肥大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四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应用改良甲苯胺蓝(MTB)染色法和阿尔辛蓝-番红花红(AB-S)染色法显示处于间情期山羊子宫肥大细胞。结果山羊子宫组织采用Carnoy氏液固定,MTB和AB-S染色对所有的肥大细胞均可获得良好的染色反应,但10%中性福尔马林,4%多聚甲醛,Bouin氏液固定的组织仅有少量肥大细胞着染。结论MTB和AB-S染色法均是山羊子宫肥大细胞良好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两栖类动物消化道黏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规律。方法:利用阿利新蓝与过碘酸雪夫试剂染色法对中华蟾蜍(Bufo bufo gargazizans)、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消化道黏液细胞进行石蜡切片和染色。结果与结论:黏液细胞表现为4个类型:Ⅰ型玫瑰红色;Ⅱ型蓝绿色;Ⅲ型紫红色;Ⅳ型蓝紫色。两种动物食管黏膜上皮中黏液细胞主要是杯状细胞,其中中华蟾蜍的黏液细胞主要为Ⅱ型和Ⅳ型细胞,黑斑蛙的黏液细胞主要Ⅲ型细胞。胃体柱状黏膜上皮细胞与胃腺颈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细胞,黏原颗粒主要集中在细胞的核上区。胃腺浅部有成团分布并着色较浅的黏液细胞,其中黑斑蛙胃腺黏液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细胞,中华蟾蜍胃腺黏液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细胞。小肠杯状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细胞。大肠杯状细胞主要为Ⅱ型和Ⅳ型细胞。  相似文献   

10.
人毛乳头细胞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乳头细胞是一种高度特殊化的成纤维细胞。本文通过对体外培养的毛乳头细胞进行组织化学染色研究发现,它对阿新蓝、甲苯胺蓝和PAS染色均呈阳性,并对甲苯胺蓝显异染性.与原位时的细胞染色结果相同,表明在体外培养下.毛乳头细胞合成和分泌酸性、中性粘多糖的能力仍能维持较长时间;在细胞聚集区和多层化细胞团中有丰富的细胞外基质,阿新蓝和PAS染色呈强阳性,说明细胞外基质的存在与毛乳头细胞的聚集有很大关系;另外毛囊真皮鞘细胞对阿新蓝、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反应.无甲苯胺蓝的异染性,PAS染色阴性,而真皮成纤维细胞这些染色均阴性,说明它与毛乳头细胞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淡水鱼消化道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利用阿利新蓝和过碘酸雪夫试剂染色对鲶鱼(Silurus aso-tus)、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rtix)、鲫鱼(Carassius auratus)消化道黏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AB-PAS(Alcian blue and periodic acid schiff’s reation)染色后动物消化管黏液细胞表现为4个类型:Ⅰ型玫瑰红色、Ⅱ型蓝绿色、Ⅲ型紫红色、Ⅳ型蓝紫色。除鲫鱼外动物食管始部黏液细胞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食管中部黏液细胞主要是Ⅱ型和Ⅳ型杯状细胞。除鲫鱼动物胃体柱状黏膜上皮细胞与胃腺颈部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黏液颗粒主要集中在细胞的核上区。链鱼、鲶鱼胃腺黏液细胞为Ⅰ型和Ⅲ型。链鱼、鲶鱼小肠的杯状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鲫鱼小肠杯状细胞主要有Ⅱ型和Ⅳ型。这三种动物大肠杯状细胞主要为Ⅱ型和Ⅳ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显示真菌的4种特殊染色方法 ,旨在寻找一种显示芽生菌并适合于临床病理诊断的染色方法。方法对病理石蜡组织芽生菌感染标本进行PAS染色、PASM染色、抗酸染色及爱尔新蓝染色(p H2.5),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效果。结果 HE染色切片上见多数圆形、厚壁、棕色的硬壳小体,PAS染色呈红色,PASM染色呈黑色,抗酸染色个别菌体呈红色,爱尔新蓝染色呈阴性。结论 PAS染色和PASM染色均可用于显示芽生菌,但改良后的PAS染色时间最短,结构清晰、对比明显,是检测芽生菌效果最佳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3.
鲇肠道黏液细胞的类型、分布、发育及分泌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试剂(AB-PAS,AB染液pH2.6),对鲇(Silurus asotus)肠道黏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黏液细胞的发育与分泌方式。结果显示:鲇肠道黏液细胞染色后呈深蓝色、淡蓝色和浅蓝色,主要含有酸性黏多糖:形态上进一步可将其分为囊状、梨状和杯状三种形态。肠道中黏液细胞的分布密度以中肠最高。其次是后肠,前肠最低;肠道黏液细胞由肠黏膜基底层细胞衍生后,不断向肠腔表层推移而发育成熟;发育过程中黏液细胞内富含大小不等的黏原颗粒,其分泌方式为顶浆分泌。  相似文献   

14.
马尔尼菲青霉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分离率和鉴定的正确率,通过培养检查特征性的菌丝和观察菌落形态,通过形态学观察其在骨髓和外周血以及PAS染色的形态。马尔尼菲青霉菌为双相菌,霉菌型菌落可发现特征性的扫帚状菌丝,沙保罗培养3 d后产生水溶性玫瑰色素;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内外均可发现孢子;PAS染色可见菌体呈圆形、椭圆形或腊肠状,大小不一,约为2~8μm,胞壁染红色且清楚连续,在腊肠状的细胞内可见一明显的横隔,胞质不易着色。鉴定结论:特征性的扫帚状菌丝;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内外均可发现孢子;水溶性玫瑰色素;PAS染色对其有鉴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鸡中枢淋巴器官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与形态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哺乳动物的,特别是啮齿动物和人类肥大细胞已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但关于家禽肥大细胞的研究很少.本研究旨在阐明鸡中枢淋巴器官中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与形态学特征.本研究证实Carnoy 氏液是鸡肥大细胞的优良的固定液,而中性缓冲福尔马林(NBF) 却阻断了大多数肥大细胞的着染力.甲苯胺蓝和阿尔新蓝是鸡肥大细胞的良好的染料,但阿尔新蓝能使更多的肥大细胞着染,虽然其也可使杯状细胞着染.作者的一种新的染色法, 长时间阿尔新蓝染色(LAB-S)可用于NBF固定的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染色,因为其着染的细胞数与Carnoy 氏液固定甲苯胺蓝染色的细胞数无显著差异(P<0.001).在胸腺髓质中见有大量的肥大细胞,而胸腺皮质仅可见个别肥大细胞位于血管周围及小叶间结缔组织中.腔上囊的皮质与髓质中很少见有肥大细胞.肥大细胞有血管周围分布的倾向,但一个有趣的发现是血管内偶尔也有个别肥大细胞.电镜下可见肥大细胞的胞浆颗粒内充满无定形的颗粒状基质,但其电子密度有的较高,有的较低.少数胞浆颗粒内有旋涡状及网状亚微结构.但未见有人类肥大细胞胞浆颗粒内特征性的晶格状和卷轴状的亚微结构,也未见到在绵羊肥大细胞中描述过的特殊亚微结构.  相似文献   

16.
邓振旭  楚德昌 《四川动物》2007,26(2):267-269,I0003
利用阿利新蓝和过碘酸雪夫试剂染色对巴西彩龟、中华鳖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消化道粘液细胞表现为4种类型:Ⅰ型玫瑰红色;Ⅱ型蓝绿色;Ⅲ型紫红色;Ⅳ型蓝紫色。食道前部粘膜上皮为复层上皮,粘液细胞形态多样,Ⅰ、Ⅱ、Ⅲ、Ⅳ类型均有,食道中部与后部粘膜上皮为柱状上皮,其内有密集排列的杯状细胞,主要是Ⅱ型、Ⅲ型和Ⅳ型细胞。胃体柱状粘膜上皮细胞与胃腺颈部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粘原颗粒主要集中在细胞的浅部。胃腺粘液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着色较浅。小肠杯状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大肠、泄殖腔杯状细胞主要为Ⅱ型和Ⅳ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几种染色方法显示星形隐球菌和曲菌的比较。方法Grocott-Gomori六胺银改良法,Gomori氏嗜银法和PAS结果Grocott-Gomori氏六胺银改良法显示上述两种真菌效果最好,该法对真菌的显示颜色鲜艳,图像清晰,真菌的孢子和菌丝被染成深黑色,易与其它成份相区别;Gomori氏嗜银法对大量含有菌丝的组织有一定的染色效果,PAS法也能将上述两种真菌显示出来,但所着染成份较多,较难区别。结论Grocott-Gomori氏六胺银改良法是染真菌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分析显示纤维蛋白的两种特殊染色方法 ,旨在选择一种更适合于显示纤维蛋白的特殊染色方法。方法对富含纤维蛋白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改良Masson染色、PTAH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效果。结果 HE染色见纤维蛋白多数呈红染的细丝、相互连接成网状,也可相互融合。改良Masson染色显示纤维蛋白呈红色,PTAH染色显示纤维蛋白呈深蓝色。结论 改良Masson染色和PTAH染色均可用于显示纤维蛋白,但改良Masson染色时间短,结构清晰、对比明显,是观察纤维蛋白染色效果最佳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择一种最优势、合理的固定方式以提高对睾丸组织制片效果,以配合不同种类的科学研究。方法选用10%甲醛溶液、NBF—Bouin’s、Bouin’s和改良Davidson’s四种不同的固定液对大鼠睾丸进行充分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比较不同固定液中的睾丸组织学形态的差异;利用糖原特殊染色(PAS),探讨不同固定液对睾丸糖原观察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染色,测评睾丸组织内雄激素受体的固定效果。结果改良Davidson’8固定液较NBF—Bouin’s引起的曲细精管萎缩轻,形态更为清晰,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雄激素更为敏感,并且改良Davidson's固定液在需要对精子发生进行分期时,其PAS染色的效果与Bouin's液固定后等同。结论与苴守圈常浦相№曲冉David0Rnn浦对女宙奥由的圈索特罩掂杯  相似文献   

20.
利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试剂染色对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 显示:阿利新蓝-过碘雪天染色后,消化管粘液细胞表现为4个类型:Ⅰ型玫瑰红色、Ⅱ型蓝绿色、Ⅲ型紫红色、Ⅳ型蓝紫色.食管始部粘液细胞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食管中部粘液细胞主要是Ⅱ型和Ⅳ型杯状细胞,胃体柱状粘膜上皮细胞与胃腺颈部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粘液颗粒主要集中在细胞的核上区.黑斑蛙胃幽门粘液细胞为Ⅰ型,中华蟾蜍胃腺粘液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小肠的杯状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大肠杯状细胞主要为Ⅱ型和Ⅳ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