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雷公藤粗提物毒力测定及甲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从雷公藤根皮中提取有效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雷公藤粗提物中甲素含量,并将雷公藤粗提物配成5%的乳油,用浸叶法和药膜法测定小菜蛾二龄幼虫、烟粉虱成虫以及无翅成蚜的室内毒力,并以几种杀虫剂作为对比.结果表明:该批雷公藤粗提物中甲素含量为0.0012%;5%雷公藤粗提物乳油对小菜蛾二龄幼虫、烟粉虱成虫以及无翅成蚜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与其他几种常用杀虫剂相比活性较低,还需对其进一步精制和提纯.  相似文献   

2.
光果甘草营养器官不同季节总黄酮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二年生栽培光果甘草不同营养器官、不同季节中总黄酮含量的消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索光果甘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消长规律,为生产中确定合理的采收期及其采收部位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不同营养器官中,二年生栽培光果甘草总黄酮含量的高低顺序为:上部叶>中部叶>毛状根>水平根茎>侧根>主根、垂直根茎、上部茎>中部茎、下部茎;4~11月,二年生栽培光果甘草总黄酮含量波动较大,6、9、10月含量较高。综合分析表明:叶和毛状根是总黄酮含量最高的部位,二年生栽培光果甘草最佳采收期为早秋;建议对叶采收入药,综合利用光果甘草资源。  相似文献   

3.
以塔里木盆地南缘关键物种疏叶骆驼刺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盐渍土壤生境(轻度盐渍土、中度盐渍土、重度盐渍土)下其器官间Na+、K+、Ca2+、Mg2+的分布、吸收及运输特征,以探讨疏叶骆驼刺对自然盐渍生境的适应特性.结果表明: 在轻度和中度盐渍土生境,Na+在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茎≈刺>叶>根,而在重度盐渍土生境,Na+分布规律为叶>茎≈刺>根;Ca2+和Mg2+在疏叶骆驼刺体内的分布规律为叶>刺>茎>根.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疏叶骆驼刺体内各器官Na+含量都增大,而叶片中K+含量呈下降趋势;根和叶器官中K+/Na+值明显降低,各器官中Ca2+/Na+、Mg2+/Na+值都降低.盐渍生境下,疏叶骆驼刺体内Ca2+选择性运输系数和Mg2+选择性运输系数均为茎-叶>茎-刺>根-茎.疏叶骆驼刺为适应盐渍生境,在土壤含盐量较低时,将Na+聚集于茎和刺;而在土壤含盐量较高时,则将Na+聚集于叶片.此外,Ca2+和Mg2+可能是疏叶骆驼适应盐渍生境的无机渗透调节物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伴生植物盐角草和星花碱蓬在一个生育期内不同器官中Na+、K+、Ca2+及Mg2+含量的变化,利用火焰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法测定了两种植株不同发育时期的根、茎、叶中这4种阳离子含量。结果显示这两种植物根和茎中4种离子的积累趋势和叶器官中不同:Na+、K+元素含量随着植物的发育呈下降趋势,而在叶器官中则呈上升的趋势;两种植物根和茎及盐角草的叶器官中Ca2+、Mg2+元素的含量随生育期的发育呈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趋势,而星花碱蓬的叶器官中这两种离子的含量则表现为由高到低再升高的趋势。两种植物除了Ca2+、Mg2+的积累趋势在两种植物间存在有差异外,其余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尤其对Na+的积累,两种植物Na+的含量占根部干重的3%左右,占茎部干重的5%左右,占叶部干重的10%左右。表明伴生植物盐角草和星花碱蓬具有改良盐碱地的良好潜能,可以作为改良盐碱地的优良种植资源。  相似文献   

5.
以盆栽野皂荚2年生实生苗为材料,设置土壤NaCl含量分别为0.053%(CK)、0.15%、0.3%、0.45%和0.6%的盐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盐处理对苗木生长、细胞膜透性、细胞保护酶活性以及Na+和K+分布格局的影响,探讨了其耐盐阈值和机理.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苗木生长量逐渐降低,盐害指数逐渐升高;野皂荚可忍耐的土壤含盐量为0.42%.随着NaCl浓度增加,叶片相对电导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均逐渐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土壤含盐量0.3%或0.45%时达到峰值;高盐胁迫下,SOD、POD和CAT活性的增强可及时清除盐胁迫产生的氧自由基,进而缓解或避免膜脂过氧化作用对组织细胞的伤害.盐胁迫下根、茎、叶的Na+含量均逐渐增大,且呈现根>叶>茎的分布格局;K+含量和K+/Na+呈下降趋势,呈现叶>根>茎的分布格局;K+-Na+选择性运输系数(SK+·Na+)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逐渐升高,且叶SK+·Na+高于茎SK+·Na+.野皂荚耐盐机制是根系拒盐和叶片耐盐;盐胁迫下,根系Na+累积能力增强可控制Na+向地上运输以避免盐害发生,叶片K+选择性吸收和累积能力的显著提高可忍耐和补偿Na+对组织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对安徽铜陵铜尾矿区凤丹种植地的土壤和凤丹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矿库区种植地极端贫瘠,有机质含量仅1.1~3.4g·kg-1,而土壤Cu、Cd、Pb、Zn含量皆高于对照土壤,其中Cu含量达587.43~1176.44mg·kg-1,Cd含量达3.08~5.16mg·kg-1,约达国家土壤二级标准的10倍.凤丹各部位的Cu、Cd和Pb含量均超过了药用植物的限量标准,尤其是根皮部位Cu含量达31.50~64.00mg·kg-1,Cd含量达0.98~1.45mg·kg-1,超出标准1.6~3.6倍,表明种植地和凤丹都受到严重污染.凤丹不同部位中的Zn、Cd、Pb和Cu分别以茎、叶、叶和根皮中的含量最高.凤丹对Cd、Zn的富集比Cu和Pb高,但在根皮中的富集系数均较小.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真菌诱导子以及硝酸银等非生物诱导子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以雷公藤不定根为材料,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的真菌诱导子以及硝酸银等非生物诱导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不定根中雷公藤甲素和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各种真菌诱导子不影响不定根的生长,但对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苹果炭疽和柿子炭疽诱导子的加入不仅使不定根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分别提高了2.24和1.93倍,生物碱的含量也各提高了2.02和2.07倍。苹果炭疽诱导子浓度为50μg/m L时比较适合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雷公藤甲素和生物碱的积累。硝酸银抑制不定根的生长和生物碱的积累,但促进雷公藤甲素的积累。硝酸银浓度为25μmol/L时雷公藤甲素含量为对照的1.71倍。茉莉酸甲酯浓度为50μmol/L时,不定根增长量为对照的1.04倍,雷公藤甲素和生物碱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64倍和2.12倍。酵母提取物浓度为2 g/L时,雷公藤甲素含量为对照的1.48倍。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硝酸银和酵母提取物对不定根中雷公藤甲素的合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苹果炭疽和茉莉酸甲酯的协同作用既能促进雷公藤甲素的合成又能促进雷公藤生物碱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采用HPLC-DAD法测定了青海省门源县和乐都县产宽叶羌活不同部位(根、茎、叶片、叶柄和种子)中绿原酸、阿魏酸、紫花前胡苷、补骨脂素、香柑内酯、欧前胡素、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探究有效成分在不同部位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门源产宽叶羌活不同部位中活性成分总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根(52.812 mg·g-1)>种子(10.870 mg·g-1)>叶柄(6.607 mg·g-1)>茎(5.909 mg·g-1)>叶片(5.051 mg·g-1),乐都产宽叶羌活不同部位中活性成分总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根(80.104 mg·g-1)>种子(17.761 mg·g-1)>叶片(4.542mg·g-1)>叶柄(3.801 mg·g-1)>茎(3.632 mg·g-1),根部活性成分总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与传统上以其根茎及根入药相符。地上部分各部位中,种子中活性成分总含量最高,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之和也达到药典要求。紫花前胡苷、异欧前胡素主要富集于根部,绿原酸在全草中广泛分布,其他成分在全草中含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9.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从雷公藤根皮中提取有效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雷公藤粗提物中甲索含量,并将雷公藤粗提物配成5%的乳油,用浸叶法和药膜法测定小菜蛾二龄幼虫、烟粉虱成虫以及无翅成蚜的室内毒力,并以几种杀虫剂作为对比。结果表明:该批雷公藤粗提物中甲素含量为0.0012%;5%雷公藤粗提物乳油对小菜蛾二龄幼虫、烟粉虱成虫以及无翅成蚜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与其他几种常用杀虫剂相比活性较低,还需对其进一步精制和提纯。  相似文献   

10.
影响九华山千层塔石杉碱甲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九华山千层塔[Huperzia serrata(Thunb.)Trev.]的最佳采收期和采收部位,根据千层塔不同部位的石杉碱甲含量及各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九华山千层塔石杉碱甲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千层塔各部位的石杉碱甲含量不同,其中根中的含量最低,叶和茎中的含量较高;4月份叶和茎中的石杉碱甲含量最高,分别为0.0559%和0.0444%。影响九华山千层塔石杉碱甲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温度和降水量与石杉碱甲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最小。研究结果表明,在九华山,千层塔的最佳采收期为4月份,最佳采收部位是叶和茎。  相似文献   

11.
榄仁树的生态分布与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榄仁树(Terminalia catappa)在海南岛沿海地区的分布情况,并就基质盐度对温室中人工培育的榄仁幼苗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榄仁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在盐度高达17.09‰条件下仍可正常生长,温室里幼苗可在10‰左右的盐度下存活。结果还表明,10‰盐度能增加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20‰~30‰则下降;盐胁迫下叶片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则随盐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闽南常见桑科榕属草药粗叶榕(Ficus hirta)、天仙果(F. erecta var. beecheyana)、薜荔(F. pumila)、变叶榕(F. variolosa)不同药用部位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实验给药浓度分别为200 μg·mL-1、 100 μg·mL-1,记录给药后48 h、96 h鱼的死亡率,并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斑马鱼胚胎畸形率和胚胎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上述桑科榕属植物根、茎、叶、果等不同药用部位的水提取物在200 μg·mL-1剂量下是低毒或无毒的,对斑马鱼胚胎无不良影响,反而具有促进胚胎生长的作用,但高剂量醇提取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粗叶榕叶,天仙果茎、叶及变叶榕叶导致斑马鱼胚胎尾部畸形,薜荔叶、果醇提取物处理出现明显心包水肿现象。上述药材作为传统的汤料材料使用是安全无毒的,但用作药酒原料使用时应注意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石笔木Tutcheria championi苗木对遮阴环境的适应性,以全光照(无遮阴覆盖)为对照,研究遮阴30%、50%和70%对2年生石笔木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照下石笔木苗木生长较为健壮,其苗高、地径生长优于遮阴处理;全光照下石笔木总生物量、根生物量比以及根冠比显著大于遮阴处理(P<0.05);50%遮阴处理苗木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全光照和70%遮阴处理(P<0.05),叶绿素a/b值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70%遮阴处理的苗木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全光照和50%遮阴。由此表明,充足的光照环境有利于石笔木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烟草Nicotiana tabacum品种云烟87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和水杨酸(SA)处理下,链格孢菌菌丝生长情况以及成熟期烟叶防御酶活性与多酚含量变化,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抗链格孢菌的影响。结果表明,1 mmol·L–1 MeJA对链格孢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高达59%以上,其次是3.5 mmol·L–1SA;MeJA和SA对链格孢菌的抑制效果随药剂浓度升高而增强;0.1 mmol·L–1 MeJA和2.5 mmol·L–1 SA能诱导烟草叶片SOD、POD、CAT等防御酶活性,并能降低H2O2活性氧含量,尤其以MeJA诱导效果较好。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并接种链格孢菌能诱导提高烟叶多酚代谢相关酶PPO及PAL活性,但对烟草多酚类物质影响较小;成熟烟叶中含量较高的前3种多酚物质是绿原酸、芸香苷、隐绿原酸。  相似文献   

15.
杨树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增加降水和氮添加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凯  雷虹  夏扬  于国庆 《生态学杂志》2017,28(2):399-407
设置3个水分梯度,即自然降水(W1)、自然降水增加50%(W2)和增加100%(W3)以及4个施氮梯度,即模拟氮沉降添加0(N1)、5(N2)、10(N3)和15(N4) g N·m-2·a-1,研究增加降水和氮添加对杨树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加降水和氮添加对杨树幼苗NSC含量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随着降水的增加,N1水平叶片和枝条可溶性糖含量不变,叶片、枝条、主干、粗根和细根淀粉含量下降;N2和N3水平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或保持不变,淀粉含量降低或先升高后降低;N4水平各器官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升高或先降低后升高.随着氮沉降的增加,W1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不变,淀粉含量增加,细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不变;W2处理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不变或先增加后减少,淀粉含量降低或先增加后降低;W3处理各器官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含量均增加.各水分和施氮梯度处理下,杨树幼苗可溶性糖含量为39.1~88.3 mg·g-1,叶片中最高,细根中最低,淀粉含量为23.3~46.8 mg·g-1,粗根中最高,细根中最低.  相似文献   

16.
以大花蕙兰的叶片、根为试材,分析不同酶液组合、摇床转速、酶解温度、材料酶液比、酶解时间等因素对其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大花蕙兰叶片、根经过90 min质壁分离预处理后,在温度28 ℃,于摇床上50 r·min-1振荡酶解6 h,叶、根分别在酶解液为纤维素酶2.0%+果胶酶0.1%+离析酶0.2%+崩溃酶0.2%和纤维素酶2.0%+果胶酶0.3%+离析酶0.1%+崩溃酶0.1%中得到最高产量的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17.
集雨-壤中防渗技术是在起垄覆膜垄沟覆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新技术.为了探讨集雨-壤中防渗技术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山地果园的应用效果,在米脂县党塔苹果科技示范基地山地红富士苹果园布设对照(CK)、黄绵土夯实防渗(L_1)、红黏土防渗(R_1)、红黏土夯实防渗(R_2)4种处理,测定了不同防渗层类型的土壤容重、稳渗率以及不同处理的土壤水分、果实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红黏土夯实防渗层防渗效果最好,其土壤容重(1.61g·cm-3)最高,持水量最低,稳定入渗率(0.02 mm·min-1)最小,采用Kostiakov经验公式方程能很好地模拟不同防渗处理水分入渗特征.在整个苹果生长季节,不同防渗处理均能提高集雨沟下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其中,R_2的含水量始终最高,在旱季可以达到苹果树生长发育适宜的含水量标准;壤中防渗处理60 cm土层以下20~30 cm范围内存在一个明显的"低湿层",但低湿层至2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较为稳定,较CK略有增加;集雨-壤中防渗处理能够提高果实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改善品质.其中,R_2处理的产量比CK提高了19.2%,优果率提高了26.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4.5%.建议陕北黄土丘陵区山地苹果生产中大力推广集雨-壤中防渗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选育金花茶优良品种,以7种金花茶组(Camellia sect. Chrysantha)植物成熟叶片为试材,对其总黄酮、茶多酚、总多糖、总皂苷、总氨基酸及维生素E等6种营养物质及K、Ca、Na、Fe、Mn、Zn、Se等7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比较,通过聚类分析,考查不同金花茶组植物叶片间存在的药用价值差异。结果表明,7种金花茶组植物叶片的营养成分含量丰富且存在显著差异:凹脉金花茶(Camellia impressinervis)的茶多酚含量最高,达7.13%;东兴金花茶(C. tunghinensis)的总皂苷含量最高,达0.41 g·100 g-1;柠檬金花茶(C. limonia)的总黄酮含量最高,达671.67 mg·100 g-1。矿质元素方面各种类均呈现高钾低钠的特征,凹脉金花茶、柠檬金花茶和小果金花茶(C. nitidissima var. microcarpa)K含量高于Ca,且各品种中均检测出Se元素。综合结果表明,凹脉金花茶叶片中茶多酚、总多糖、总氨基酸等各类营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具有潜在的研究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为试材,利用rDNA-ITS扩增测序技术鉴定自然发病番茄果实中分离的8种形态特征相异的菌株,并分析肉桂精油对采后病菌的抑菌效果和抑菌成分。结果表明,采后病原菌可归为5大类:枝孢属、青霉属、链格孢属、灰葡萄属和聚端孢属;肉桂精油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抑菌效果由强到弱为粉红单端孢菌、链格孢菌、扩展青霉菌、芽枝状枝孢菌、灰葡萄孢菌;抑菌圈试验中,粉红单端孢菌最为敏感,而芽枝状枝孢菌敏感度较弱;肉桂精油的75%成分具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硫酸-苯酚法、AlCl3比色法、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花、叶、茎中多糖、黄酮、生物碱含量,通过DPPH和ABTS清除实验评价铁皮石斛花、叶、茎的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铁皮石斛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茎>花>叶,黄酮含量花>叶>茎,生物碱在各个部位分布均较少。其中茎的多糖含量可达23.92%,花中黄酮含量可达1.847%。抗氧化能力评价表明,铁皮石斛花水提物、茎醇提物、花醇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对较好,半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410.4 μg·mL-1、454.1 μg·mL-1、573.2 μg·mL-1;铁皮石斛茎醇提物、花醇提物、花水提物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对较好,半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61.1 μg·mL-1、62.2 μg·mL-1、103.0 μg·mL-1。铁皮石斛花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整体优于叶和茎,醇提物抗氧化能力优于水提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