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四种金花茶组植物叶片金属元素含量及富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种金花茶组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其嫩叶、老叶及对应土壤中Mg、Ca、Mn、Fe、Zn、Ni、Se、Pb、Cd、Hg、As共11种元素的含量,并分别计算嫩叶和老叶对土壤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结果表明:(1)4种金花茶组植物叶片富含Mg、Ga、Mn、Fe、Zn、Ni等营养元素,各元素在叶片中含量为Ca>Mg>Mn>Fe>Zn>Ni>Se;Pb、Cd、As、Hg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均达到无公害茶叶标准.(2)老叶和嫩叶中各金属元素含量差异较大,老叶中的Ca、Mn、Fe、Zn、Pb、Cd、Hg、As、Se元素含量均大于嫩叶,尤以Ca、Mn、Fe差异显著;嫩叶中的Mg和Ni含量大于老叶.(3)金花茶组植物对不同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对各元素富集能力强弱为Ca、Mn、Mg>Zn、Ni、Hg>Pb、Se>Fe、As,老叶和嫩叶的富集规律存在差异.(4)不同金花茶组植物对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有较大差异,龙州金花茶(Camellia longzhouensis)和黄花抱茎茶(C.murauchii)对Mg、Ca、Mn、Zn、Ni、Se、Pb的富集能力均大于金花茶(C.nitidissima)和毛籽金花茶(C.ptilosperma).其中,龙州金花茶对Mg、Mn、Se的富集能力最强,黄花抱茎茶对Ca、Pb、Hg富集能力最强,金花茶对Hg的富集能力较强,对其它元素的富集能力均较弱;毛籽金花茶对Ca、Mn、Ni、Zn的富集能力均最弱.该研究结果为金花茶组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六种彩叶植物紫叶李、红花木、红叶石楠、红枫、鸡爪槭和金叶女贞的叶片为材料,对其营养成分及有害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以红花木为最高,维生素C含量以红枫为最高,β-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最大,紫叶李最高达15.99mg·kg-1。六种彩叶植物矿质营养元素种类齐全,其中红花木的营养元素总量最高。六种彩叶植物均含有18种氨基酸成分,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各不相同,但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却较为一致,且都高于40%。六种彩叶植物叶片内均含有一定量的铅、镉、砷、汞等有害元素,但有害元素尤其是砷和汞的含量均低于允许量。  相似文献   

3.
以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W.Chi)鲜叶为原料,以金花茶叶中主要活性成分叶绿素、茶多酚、黄酮的含量为指标,比较和分析了不同方式(漂烫、蒸汽、微波)对金花茶鲜叶杀青影响,以获得金花茶叶的最佳杀青方式及杀青条件,为金花茶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漂烫杀青对金花茶鲜的叶绿素和茶多酚的破坏非常大,不利于活性成分的保留;蒸汽杀青对金花茶鲜叶中黄酮的含量影响较大,与其它2种杀青方式相比含量最低;而采用微波杀青的金花茶叶中各活性成分含量均为最高。其中微波火力为528 W杀青时间90 s处理的金花茶鲜叶的叶绿素含量为0.881 04 mg/g,茶多酚含量为6.9%,黄酮含量为7.12%,可作为金花茶鲜叶的最佳杀青条件。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黑莓鲜果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对5个黑莓(Rubusspp.)新品种鲜果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个品种黑莓鲜果的糖酸比较低,为3.11~6.18,风味偏酸。VC含量较高,达0.064~0.566 mg.g-1;VE含量为0.013~0.049 mg.g-1,品种间差异较大,以品种‘Triple Crown’的VE含量最高。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其中品种‘Boysen’的Se含量最高,是其他品种的6~13倍;品种‘Young’的K、Ca、Zn和Fe含量都较高。黑莓鲜果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同品种黑莓鲜果的总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品种‘Brazos’的总氨基酸含量最高,可达15.21 mg.g-1。  相似文献   

5.
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比是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的重要特征, 开展种群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可以细化植物种群化学计量学内容, 确定限制植物生长的元素类型, 同时为大尺度模型的发展提供数据基础。为阐明我国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C、N、P化学计量学特征, 通过对毛竹主要产区文献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探索我国毛竹林“植物-土壤-凋落物”系统C、N、P及C:N、C:P、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以及不同组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经纬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我国毛竹林叶片C含量为478.30 mg·g-1, N含量为22.20 mg·g-1, P含量为1.90 mg·g-1, C:N为26.80, C:P为299.60, N:P为14.40; 毛竹林0-20 cm土层C含量为21.53 mg·g-1, N含量为1.66 mg·g-1, P含量0.41 mg·g-1, C:N为14.20, C:P为66.74, N:P为4.28; 毛竹凋落物C含量为438.49 mg·g-1, N含量为13.39 mg·g-1, P含量为0.86 mg·g-1, C:N为22.53, C:P为665.67, N:P为22.55。2)毛竹林“植物-土壤-凋落物”系统中, C:N表现为: 叶片>凋落物>土壤, C:P和N:P均表现为: 凋落物>叶片>土壤, 叶片N、P再吸收率分别为39.68%和54.74%, 我国毛竹林生长发育总体上可能受到P限制或者N和P两种元素的双重限制。3)纬度梯度: 叶片N含量、N:P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C:N随纬度增加而降低。经度梯度: 叶片N:P随经度增加而增加, P含量、C:N随经度增加而降低; 土壤C:N随经度增加而增加, N含量随经度增加而降低; 凋落物N含量随经度增加而降低。4)叶片N含量与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均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 但对温度的响应比降水更敏感, 叶片N含量与纬度呈正相关关系, 支持“温度-植物生理假说”, 反映了植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喜钙型金花茶对高钙环境的生理适应机制以及嫌钙型金花茶的避钙机理,该文采用砂培法,分别以两种喜钙型金花茶[直脉金花茶(Camellia multipetala)、柠檬金花茶(C.limonia)]和两种嫌钙型金花茶[金花茶(C.nitidissima)、东兴金花茶(C.tunghinensis)]的幼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设为5、25、50、100 mmol·L-1)的钙离子(Ca2+)营养液进行培养,研究其对两种不同类型金花茶的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嫌钙型金花茶的净光合速率(P n)、气孔导度(G s)、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效率(ETR)、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总量[(Chl(a+b)]均随Ca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表明高钙环境降低了嫌钙型金花茶的光合能力;喜钙型金花茶的这些指标在不同Ca2+浓度下无显著变化,高钙环境未影响其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嫌钙型金花茶叶片丙二醛含量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在高钙环境下未有显著变化,表明其光合膜系统还未受到伤害。随着Ca2+浓度的升高,嫌钙型金花茶叶片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却不大;喜钙型金花茶在不同Ca2+浓度下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均不明显,但其可溶性糖含量却明显高于嫌钙型金花茶。喜钙型金花茶对外界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不敏感,其适应高钙的生理机制可能与叶片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有关;而嫌钙型金花茶对高钙环境的适应性较差,这可能是其不能在钙质土上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鼎湖山南亚热带地区植物的叶片矿质元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64种植物叶片中19种矿质元素的含量,讨论了不同生活型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研究表明:64种植物叶片的19种矿质元素的频数分布呈对数正态分布。不同植被型及生活型,子叶数及光合途径对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和组成有显著的影响。密林植物含较多P和Mg,有较高的微量元素/大量元属比;疏林植物含较多Al和Mn;木本型植物缺Mo;草本型植物积集较多的K、Ca、Si、Mg、P和Ti。草本中的双子叶植物平均矿质元素总量高于单子叶,尤以Ca与B较为明显。单子叶中的C_4植物叶片含较多的Na。  相似文献   

8.
唐凤鸾  梁英艺  孙菲菲  赵健 《广西植物》2022,42(9):1466-1472
走马胎为西南地区常用中药材,被广泛用于食物蒸炖、药浴等日常保健。近年来走马胎叶片被开发成代泡茶,有效拓宽了应用途径。为了明确走马胎叶片营养价值,该研究采用国标方法分别对不同栽培年限走马胎叶片的矿质元素、一般营养、氨基酸及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走马胎叶片含有非常丰富的矿质营养,并符合高钾低钠型保健食品特征。1年生植株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最高,其中磷(P)、铁(Fe)、锰(Mn)、锌(Zn)显著高于2~4年生植株(P<0.05)。(2)走马胎叶片的一般营养和氨基酸含量较高,且随栽培年限不同存在明显差异; 4年生植株叶片维生素C、总糖和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1~3年植株(P<0.05)。(3)走马胎叶片含有丰富的酚类和皂苷类物质,黄酮类物质含量较低,其中1年生总皂苷和4年生总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栽培年限的植株叶片(P<0.05)。综上研究表明,与常用果蔬及茶叶相比,走马胎叶片营养价值较高,其中1年生的植株叶片中矿质营养和皂苷类物质的总含量最高,4年生的植株叶片中一般营养(除脂肪外)、氨基酸及酚类物质的总含量最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省苏州吴中区山地种植的24个枇杷果园的‘白玉’枇杷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土壤、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间及其与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枇杷果实品质的土壤、叶片和果实的主要矿质元素和影响叶片矿质元素的主要土壤矿质养分因子,为改善枇杷果实品质的果园营养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枇杷果实品质指标在不同果园间存在较大差异。(2)枇杷果实品质主要受其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影响,其中:枇杷单果质量与叶片中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果实中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叶片中N和Mg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中P、Mn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中Ca、Mg元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叶片中N和Zn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果实中N、Mn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果实中Ca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果实品质指标与土壤矿质养分含量的相关性较弱,土壤矿质养分主要通过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进而间接影响果实品质,其中土壤中P、K、Ca、Mn、Cu元素对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影响较大。研究认为,提高土壤中P、K、Zn含量并减少土壤Ca含量是东山山地枇杷果园土壤管理的关键技术途径;提高叶片中N含量以及果实中N、P、Mn含量和减少果实中Ca、Mg含量是改善东山山地枇杷果实品质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小麦籽粒不同部位的矿质元素组成与其含量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X-射线能谱仪测定非糯与糯性等品种小麦籽粒不同部位的矿质元素组成(H和He元素除外)和含量的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中除含有大量C、O外,皮层富含K、P、se,其次是Cl、Si、S、Mg和Ca等;糊粉层富含P、K和Mg,其次是Si、Se、S、Ca、Cl和Fe等;胚乳层中相应的矿质元素含量比皮层和糊粉层低。不同品种籽粒各部位的矿质元素含量存在遗传性差异。据此认为籽粒磨成粉时应减少糊粉层的损失,以提高面粉的矿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选育对炭疽病高抗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良种,以5个闽西当地的油茶无性系为材料,采用病情指数法进行调查,评价其炭疽病抗性,并测定各无性系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分析油茶炭疽病抗性与其主要生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油茶无性系中,高抗无性系1个(新罗2号)、中抗无性系3个(河田2号、红山1号、漳平2号)、低感无性系1个(武平2号);不同无性系之间的POD、SOD、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油茶炭疽病的感病指数成负相关,CAT活性与感病指数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综上所述,不同油茶无性系对炭疽病的抗性各不相同,且其主要生理指标与抗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新罗2号无性系对炭疽病抗性强,主要生理指标也相对较高。该结果为油茶抗炭疽病良种选育及抗病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体细胞杂种红橘+枳、红橘+粗柠檬和有性杂种Swingle枳柚、Troyer枳橙(对照)作砧木的脐橙幼树为试材,以盆栽试验研究砧木对幼树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细胞杂种砧木处理和有性杂种Swingle枳柚的树体生长势总体上强于对照;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的是红橘+粗柠檬处理和对照;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红橘+粗柠檬处理。两年中叶片POD活性分别与当年树冠体积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十四种金花茶组植物叶总黄酮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花茶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以70%乙醇为提取溶剂,对14种金花茶叶中的黄酮进行超声波提取,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73 nm处测定吸光度,得出各种金花茶叶总黄酮的含量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金花茶叶黄酮的含量差异较大,平果金花茶中新叶的总黄酮含量(22.011%)最高,而东兴金花茶中一年叶龄...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常见的半寄生植物澜沧江寄生(Scurrula chingii var. yunnanensis)、五蕊寄生(Dendrophthoe pentandra)和全寄生植物优势种金灯藤(Cuscuta japonica)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寄主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高等陆生植物,两种半寄生植物叶片的C、N含量及N:P较低,P含量较高,全寄生植物金灯藤的N、P含量较高,N:P较低;两种半寄生植物C:N、C:P均显著高于全寄生植物金灯藤。两类寄生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季节差异不显著。相较于全寄生植物,半寄生植物与寄主间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全寄生植物金灯藤的化学计量内稳性指数显著高于两种半寄生植物,全寄生植物内稳性雨季显著高于旱季。  相似文献   

15.
6个品种樱花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北京地区樱花种植品种,选择大渔樱(Cerasus×kanzakura ‘Tairyo-zakura’)、修善寺寒樱(Cerasus×kanzakura ‘Rubescens’)、阳春(C. spachiana ‘Yoshun’)、天之川(C. serrulata ‘Erecta’)、兰兰(C. serrulata ‘Ranran’)、红华(C. serrulata ‘Kouka’)等6个品种樱花进行实验性种植。在田间观测的基础上,测定低温胁迫下根系脱氢酶活性、枝条脯氨酸含量,高温胁迫下叶片的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随着温度下降,6个品种樱花根系脱氢酶还原量、枝条脯氨酸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大渔樱、修善寺寒樱、兰兰在-10 ℃时脱氢酶活性与脯氨酸含量达到最大值,阳春、天之川、红华在-15 ℃脱氢酶活性与脯氨酸含量达到最大值。6个品种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均随着温度的上升不断升高。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品种间差异较大。阳春、天之川、红华在北京地区适应性良好,大渔樱、修善寺寒樱、兰兰可在小环境较好的区域栽植。  相似文献   

16.
The numerous studies indicate leaves of plants are a rich source of bioactive compounds that can be a valuable source of compounds used in the pharmaceutical and cosmetic industries.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antioxidant property of Crocus speciosus leaves. Primary phytochemical screening of C. speciosus leave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some following compound categories such as phenolic compounds, aminoacids, saponins, proteins, tannins, triterpenoids, glycosides, polysaccharides. The total flavonoids and phenolic compounds content were determin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and by HPLC-DAD and HPLC-MS. Antiradical activity was determined by ABTS radical-cation scavenging metho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The total amount of flavonoids in C. speciosus leaves was 1.07 ± 0.02 mg RE/g (p < 0.05), the total amount of phenolic compounds was 0.41 ± 0.01 mg GAE/g (p < 0.05). By HPLC-DAD-MS analysis the presence of the mangiferin, chlorogenic acid, isoorientin, kaempferol, hyperoside, and isoquercitin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Crocus leaves. The antiradical activity of C. speciosus leaves extracts was 150.08 ± 4.5 μmol/g (p < 0.05) and its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phenolic compounds content. The high amounts of flavonoids and antiradical activity in C. speciosus leaves suggests promising phyt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tudy of this Crocus species.  相似文献   

17.
2017年8月,在浙江省拟建淳安磨心尖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拟建东阳市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捕获麝鼩属(Crocidura)共5号标本。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采集于浙江的麝鼩属样本与大麝鼩(Crocidura lasiura)和日本麝鼩(Crocidura dsinezumi)构成姊妹群,遗传距离最近,而与中国西南部分布的小体型印支小麝鼩(Crocidura indochinensis)、五指山小麝鼩(Crocidura wuchihensis)及东北部分布的山东小麝鼩(Crocidua shantungensis)、北小麝鼩(Crocidua suaveolens)亲缘关系较远,其遗传距离分别为0.114、0.124、0.139和0.144。这些样本与麝鼩属其他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101~0.155之间,最小遗传距离出现在来自浙江的样本和大麝鼩之间,最大遗传距离在浙江样本与中麝鼩之间。形态上,采集于浙江的麝鼩属标本个体小,体长48~61mm(平均:55.60mm),尾长35~49mm(平均:43.14mm);尾长与体长之比72.92%~80.36%;尾近乎裸露,尾基1/3~1/2着生稀疏长毛;尾上下双色,背部黑褐色,腹部较淡;颅较短,颅全长15.60~17.16mm(平均:16.46mm),与中国东北部分布的山东小麝鼩和北小麝鼩相近又有区别,与已知其它麝鼩属物种形态差异较大;综合形态和系统发育关系证实采集于浙江的麝鼩属物种为一新物种,命名为东阳江麝鼩(Crocidura dongyangjiangensis Liu Y, Chen SD, and Liu SY sp. nov.)。本文对其形态、栖息环境和与近缘种的区别进行了详细记述。  相似文献   

18.
为重新分析韩国大麝鼩种群与相邻的俄罗斯远东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情况,我们获得9 条来自韩国4 个地点和俄罗斯3 个地点的大麝鼩线粒体细胞色素b 基因(Cyt b)全序列,并将其与来自GenBank 的4 条Cyt b 全序列和4 条Cyt b 部分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韩国的大麝鼩并非只有一种基因型,因此,在利用Cyt b 部分序列进行种群遗传学分析时需格外注意。基于Cyt b 全序列分析,发现韩国的大麝鼩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大麝鼩之间存在1.08% 的平均JC 距离和7 个位点的差异,推测韩国的大麝鼩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大麝鼩在包括末次冰盛期在内的很长时期都没有进行过遗传交流。目前的测序结果不支持当前认为大麝鼩为单系群的亚种分类理论,支持韩国大麝鼩是C. l. thomasi 亚种的分类理论,但还需进一步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样品进行测序分析后才能最终确认。  相似文献   

19.
以7个杂交狗牙根品种(系)的叶片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系)均具禾本科C4植物叶片典型结构,其独特处是:中脉结构与平行脉相似;中脉维管束、平行脉大维管束的维管束鞘内侧韧皮部外有一层纤维细胞;泡状细胞外壁很少角化。综合比较7个品种(系)叶片的角质层厚度、机械组织含量、维管束排列密度,得出叶片耐磨性综合指数,可作为耐践踏性的指标之一。此指数最高的品种是"TifSport"。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中国野生棕榈科植物调查中,首次发现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的鱼尾葵野生种群,并对其分布、生境和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漳州龙海为鱼尾葵在福建省的最新发现野生分布点,也是已知的中国鱼尾葵自然分布的最北缘和最东端;鱼尾葵在漳州龙海自然分布区生长良好,有开花结果植株,有小植株的分布,具有自然更新能力。鱼尾葵分布范围较狭窄,呈零星块状分布,野生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应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