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光照条件下叉尾斗鱼仔鱼摄食节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自然光照、持续光照和持续黑暗3种光照条件下,研究了孵化后第5、8和12日龄的叉尾斗鱼仔鱼的摄食节律。结果表明:自然光照下,3个日龄的叉尾斗鱼仔鱼在午后12:00—16:00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高峰,而持续光照组与持续黑暗组未表现出明显的摄食峰谷。持续光照下,叉尾斗鱼仔鱼的昼夜摄食活动均很活跃,全日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显著增加,尤其是夜晚20:00—翌日4:00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极显著高于同一时段自然光照组。而在持续黑暗下,与自然光照相比全日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明显减少,尤其是白天8:00—16:00各时段的平均摄食量极显著降低。叉尾斗鱼仔鱼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类型,其摄食节律与光照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云斑尖塘鳢仔鱼摄食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自然光照条件下云斑尖塘鳢仔鱼的昼夜摄食节律和在夜间增加不同强度外光源条件下仔鱼的摄食发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斑尖塘鳢仔鱼具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晚上摄食发生率是著高于白天,其摄食主要集中在光线较弱的16:00~00:00;5日龄仔鱼在100~500Lx,8日龄和12日龄仔鱼在10~100Lx光照条件下的摄食发生率要明显高于黑暗或更高光照条件下的摄食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对人工培育的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仔鱼、稚鱼和幼鱼的生长与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1~70日龄间,似刺鳊鮈全长平均日增长率为3.55%,体重平均日增长率为11.26%,头长/全长值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变小。全长(L,mm)与体重(M,mg)的关系式为M=O.0012L^2-0.0564L+0.6504;体重(M,mg)与日龄(D,d)的关系式为M=O.0043e^0.0936D;全长(L,mm)和日龄(D,d)的关系式为L=0.0154D^2-0.0128D+8.1965。在饵料充足的条件下,20日龄晚期仔鱼全天均有很高的摄食发生率,小高峰出现在8:00时;40日龄稚鱼则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类型,日摄食率2.3376%。20日龄仔鱼和4013龄稚鱼饱食后分别经6h、5h整个消化道排空。在水温25℃及饥饿空胃状态下,10日龄仔鱼只经3d即开始出现死亡个体,经5d全部死亡;20日龄仔鱼经6d开始出现死亡个体,经9d全部死亡;40日龄稚鱼经7d才开始出现死亡个体,10d后全部个体均死亡。  相似文献   

4.
对人工培育的似刺鳊(鱼句)(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仔鱼、稚鱼和幼鱼的生长与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1~70日龄间,似刺鳊(鱼句)全长平均日增长率为3.55%,体重平均日增长率为11.26%,头长/全长值随着13龄的增长而变小.全长(L,mm)与体重(M,mg)的关系式为M=0.001 2 L2-0.056 4L+0.650 4;体重(M,mg)与日龄(D,d)的关系式为M=0.004 3 e0.0936D;全长(L,mm)和日龄(D,d)的关系式为L=0.015 4 D2-0.012 8 D+8.196 5.在饵料充足的条件下,20日龄晚期仔鱼全天均有很高的摄食发生率,小高峰出现在8:00时;40日龄稚鱼则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类型,日摄食率2.337 6%.20 13龄仔鱼和40日龄稚鱼饱食后分别经6 h、5 h整个消化道排空.在水温25℃及饥饿空胃状态下,10日龄仔鱼只经3 d即开始出现死亡个体,经5 d全部死亡;20日龄仔鱼经6 d开始出现死亡个体,经9 d全部死亡;40 13龄稚鱼经7 d才开始出现死亡个体,10 d后全部个体均死亡.  相似文献   

5.
哲罗鱼仔鱼饥饿实验及不可逆生长点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温10-12℃条件下,研究了哲罗鱼Hucho taimen仔鱼饥饿对其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确定其初次摄食饥饿不可逆点(PNR)和最佳初次摄食时间.结果表明:饥饿状况下哲罗鱼仔鱼全长基本维持恒定,但肥满度不断降低,在第24日龄后体重出现负增长,其卵黄囊吸收与生长变化密切相关;饥饿后的仔鱼身体发黑、头大身瘦、后脑部下陷;集群性、初次摄食力与饥饿时间呈负相关;25日龄出现自残现象,30日龄自残率达到最大值14.5%.哲罗鱼仔鱼初次摄食时间在21日龄,当29日龄摄食率达到最高值100%,PNR期为39-40日龄;初次摄食仔鱼最佳投喂时间在25日龄,也就是仔鱼上浮后第4天.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纹缟虾虎鱼早期发育对生态因子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广朋  庄平  章龙珍  刘鉴毅 《生态学报》2009,29(10):5185-5194
纹缟虾虎鱼广泛分布于长江口水域,是许多水生动物的重要饵料,在长江口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2007年在人工繁殖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长江口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胚胎与仔鱼的发育特征及其与温度、光照、pH等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上升时纹缟虾虎鱼胚胎发育速度加快,受精率与孵化率下降,17~21℃是纹缟虾虎鱼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胚胎发育有效积温模型为:N=3128.3/(T-4.36),温度系数Q10值为1.33~2.84;随着温度升高,仔鱼器官发育速度与卵黄囊被吸收速度加快,但存活率下降.不同光照周期中,长光照组胚胎比自然光照组与长黑暗组发育快,但孵化率低;仔鱼亦是长光照组比自然光照组与长黑暗组发育快.pH升高时纹缟虾虎鱼胚胎孵化率升高,发育速度加快;高pH组(pH 7.5~9.5)水体中仔鱼发育较快,活力较好,发育特征亦更加明显,畸形率较低.综合各项指标表明,长江口纹缟虾虎鱼早期发育的适宜生态条件为:温度17~21℃,每昼夜光照12h以上,pH 7.5~9.5.长江口生态环境变动可能会对纹缟虾虎鱼早期发育及其资源量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人工繁育的俄罗斯鲟仔鱼为对象,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初次摄食时间对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17.4 ℃下,仔鱼在9~10日龄初次摄食,初次摄食前投喂对俄罗斯鲟仔鱼的生长和存活无显著性影响,延迟2 d以上初次摄食对生长影响明显,存活率在18日龄初次摄食时显著下降,24日龄时饥饿仔鱼全部死亡;23~24日龄时仔鱼如不能建立外源营养即达到饥饿不可逆点(PNR)。人工养殖条件下,俄罗斯鲟仔鱼必须在初次摄食后14 d内建立起主动摄食能力才能保证其仔鱼的正常发育、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8.
沙氏下鱵鱼仔鱼的摄食能力和营养代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0年 6月 18日 14 :2 0时在 35°0 0′N、 12 1°0 0′E海域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采集了大量的沙氏下鱼天然受精卵 ,将受精卵置于新鲜的海水中进行人工孵化 ,7月 1日 8时仔鱼开始孵出 ,0 5h后收集大约 5 0 0尾初孵仔鱼条进行饥饿试验。在培养水温为 2 4 2~ 2 4 8℃条件下 ,沙氏下鱼仔鱼孵化后 1h就建立起巡游模式 ,4h就具有非常高的初次摄食率和摄食强度 ,仔鱼的混合营养期为 2d ,具有初次摄食能力的时间为 3d ,饥饿不可逆转点发生在孵化后大约 3 5d ,不可逆点 (PNR)期仔鱼没有出现胸角这一形态学特征。沙氏下鱼仔鱼这么短的时间建立巡游模式 ,对仔鱼在混合营养期这一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地建立起外源性摄食关系 ,在时间上取得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对种群的繁衍策略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 ,说明在仔鱼的初次摄食阶段 ,自然海区中适合于仔鱼摄食的饵料生物的种类、分布与数量对其早期的成活是至关重要的。PNR期仔鱼是否具有胸角以及胸角是否为仔鱼的饥饿体征因种而异 ,在渔业资源生态调查的仔鱼样品的鉴别工作中 ,应用仔鱼的胸角鉴别健康仔鱼和饥饿仔鱼时应因种而论.  相似文献   

9.
饥饿对唐鱼仔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用初次摄食率测定法测定饥饿胁迫下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仔鱼耐饥饿能力,观察了饥饿对仔鱼摄食、生长和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24.0~28.5℃条件下仔鱼在孵化后第2.5~3d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为33.3%,最高初次摄食率为100%并持续4d;混合营养期约2d;第5d卵黄耗尽,并达到最高摄食强度;第8.5d进入不可逆点(PNR),PNR有效积温为222.7d.℃,第10d死亡率超过50%,12d全部死亡。饥饿对仔鱼发育起延迟作用,混合营养期延迟投喂,仔鱼生长发育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投喂仔鱼,饥饿仔鱼发育停滞且在PNR前后负增长并出现胸角。本文讨论了仔鱼耐饥饿能力与生境、生活史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叉尾斗鱼仔鱼对不同类别饵料的选择及其摄食强度。结果表明,2—3 日龄刚开口摄食的仔鱼对桡足类无节幼体有明显正选择,对轮虫表现为明显的负选择,而对枝角类和桡足类则完全不摄食。4—6 日龄仔鱼主要以桡足类无节幼体为食物,7—11 日龄的仔鱼主要以枝角类为食物,而12—25 日龄仔鱼则主要摄食桡足类。仔鱼口宽或全长与摄食饵料个体大小呈线性或曲线正相关。2 日龄仔鱼开口摄食发生率达47%,而3 日龄以上则保持100%;2 日龄仔鱼平均摄食量仅为0.0017 mg,而25 日龄仔鱼平均摄食量已达0.3795 mg。最高饱食率出现在25 日龄,达到60%,而消化道饱满系数以5日龄最大,达13.13%。但之后消化道饱满系数逐步下降,11—25 日龄仔鱼消化道饱满系数在1.46%—2.79%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