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基于磷酸甘油酸激酶1(phosphoglycerate kinase 1,PGK1)介导糖酵解途径研究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ic acid, GA)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采用oxLDL(100 mg/L)损伤建立体外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并给予不同浓度的GA(10、20和40μmol/L)及PGK1激动剂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法检测糖酵解关键酶PGK1、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己糖激酶(hexokinase 2,HK2)和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M2)表达水平以及凋亡相关Bax、Bcl2、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内乳酸和葡萄糖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oxLDL组内皮细胞葡萄糖消耗减少、乳酸分泌量增加,PGK1、GLUT1、HK2、PKM2、Bax、cleaved Caspase-3及cleaved ...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联合应用对人脐静脉内皮ECV304细胞活性及能量代谢影响,采用排列组合法确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联合用药的浓度配比,生长曲线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试剂盒测定糖代谢中相关酶活力和代谢产物含量。结果显示,氧化苦参碱1200μg/m L和苦参碱600μg/m L联合作用效果较好,联合应用对ECV304增殖抑制和形态改变较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明显增强,可明显降低有氧氧化中的琥珀酸脱氢酶活力及ATP含量,对糖酵解的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及乳酸影响较小。研究表明氧化苦参碱、苦参碱联合应用明显干扰ECV304细胞氧化磷酸化有关酶活性,减少ATP生成,抑制ECV304细胞增殖,实现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间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糖酵解过度活跃是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显著特征。抑制过度糖酵解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癌症疗法。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 (recombinant buckwheat trypsin inhibitor, rBTI)可以通过上调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 (PTEN) 进而抑制HepG2细胞增殖。有关rBTI对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仍未见报道。本研究中的MTT和ATP检测分析表明,rBTI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细胞活力及胞内ATP含量。qRT-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rBTI处理HepG2细胞后,己糖激酶Ⅱ转录显著下调,但是糖酵解过程中的其他酶及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在转录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己糖激酶Ⅱ蛋白水平的表达也显著下调。酶活性分析也表明,rBTI能显著降低己糖激酶的活性。进一步分析表明, rBTI使细胞内PTEN转录及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己糖激酶Ⅱ转录和p-AKT,p-mTOR、己糖激酶Ⅱ的表达下调。当PTEN抑制剂phen存在时,可阻断rBTI诱导的己糖激酶 Ⅱ表达下降,表明rBTI能通过上调PTEN进而影响己糖激酶Ⅱ的表达。免疫荧光及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rBTI作用后减弱了己糖激酶 Ⅱ在线粒体的定位,导致己糖激酶Ⅱ与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 (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VDAC) 分离,促使己糖激酶Ⅱ从线粒体转位到细胞质,降低糖酵解的效率。上述结果证明,rBTI对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调控作用主要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下调己糖激酶Ⅱ的表达并影响空间定位,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糖酵解过程,导致癌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及糖酵解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大黄素(30μmol/L、90μmol/L、180μmol/L)、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抑制剂处理人胃癌BGC-823细胞,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细胞活力,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葡萄糖消耗及乳酸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己糖激酶Ⅱ、Bcl-2相关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PI3K、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uman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α)的表达。结果:大黄素能浓度依赖性的抑制BGC-823细胞增殖、葡萄糖消耗,降低乳酸水平;并降低己糖激酶Ⅱ的表达,促进凋亡蛋白Bax表达。PI3K抑制剂可抑制胃癌细胞糖酵解水平,而将大黄素与PI3K抑制剂联合使用后,与单一抑制剂组比,对细胞糖酵解抑制水平进一步加强,大黄素可下调PI3K下游蛋白及HIF-α的表达。结论:大黄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PI3K途径及HIF-α,并抑制己糖激酶Ⅱ表达降低胃癌细胞糖酵解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豆蔻明对胰岛素抵抗状态(I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糖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2.5×l0-2 mol·L-1)高胰岛素(100 U·L-1)培养VSMCs,72 h后加入小豆蔻明培养48 h,观察培养液中葡萄糖消耗量、细胞内己糖激酶活性以及细胞增殖。结果:高糖高胰岛素培养72h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糖消耗量降低(P<0.01);小豆蔻明能显著性增加IR细胞的平均糖消耗量(P<0.01),增强己糖激酶活性(P<0.01);同时明显抑制高糖高胰岛素引起的VSMCs增殖(P<0.01)。结论:小豆蔻明能增强己糖激酶活性,改善IR状态下细胞糖代谢;同时抑制高糖高胰岛素刺激引起的VSMCs异常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2(CDX2)基因过表达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建立CDX2基因过表达的胃癌BGC-823稳定细胞株,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检测转染重组表达载体pEGFP-C1/CDX2后,BGC-823细胞中CDX2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CDX2基因过表达对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CDX2过表达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DX2过表达对细胞的凋亡的影响;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转染前后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 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pEGFP-C1/CDX2后,BGC-823细胞中CDX2基因和蛋白均呈高表达;CDX2过表达能明显降低转然组BGC-823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但对细胞凋亡影响不明显;基因芯片结果提示CDX2基因高表达能影响某些基因的表达。结论 CDX2过表达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降低迁移能力,提示CDX2在胃癌中可能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高糖培养的心肌细胞凋亡与白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心肌细胞分为三组-正常组、心衰组、磷酸肌酸钠组,心力衰竭组用含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33 mmol/L葡萄糖)培养;磷酸肌酸钠组用含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33 mmol/L葡萄糖)和100μmol/L磷酸肌酸钠培养;正常组用含10%血清的DMEM培养基(5.5 mmol/L葡萄糖)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酶联免疫检测上清IL-6、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水平。结果:处理后24 h、48 h,磷酸肌酸钠组心肌细胞增殖指数高于心衰组(P<0.05),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和Bcl-2蛋白、IL-6、TNF-α含量相对表达量低于心衰组(P<0.05),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在大鼠心肌细胞心力衰竭模型中的应用能降低心肌细胞Caspase-3、Bcl-2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增殖指数。  相似文献   

8.
该文主要探究过表达lncRNA CASC2a后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在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方面的影响。选取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构建lncRNA CASC2a过表达质粒模型,并通过qRT-PCR检测细胞中的lncRNA CASC2a含量。CCK-8、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Caspase-3活性检测、TUNEL实验分别比较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抗体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过表达lncRNA CASC2a后,SW480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减弱,凋亡能力增强,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该研究得出,过表达lncRNA CASC2a后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以及诱导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髓样分化蛋白2(MD2)基因沉默对高糖(HG)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细胞随机分为4组(n=3):LG组、HG组、HG + NC组、HG + si-MD2组,分别转染MD2基因小干扰RNA(si-MD2)或阴性对照24 h后进行低糖或高糖处理48 h。RT-qPCR检测MD2及细胞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水平,MTS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磷酸化水平。结果:转染si-MD2后,H9C2细胞中MD2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低糖(LG)组比较,高糖处理后的H9C2细胞中TNF-α、IL-1β、IL-6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并发生G1期阻滞,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 0.01)。而MD2基因沉默可拮抗高糖对H9C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及细胞中TNF-α、IL-1β、IL-6 mRNA水平的影响(P<0.05)。Western blot测定结果表明高糖处理后的H9C2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而MD2基因沉默可抑制高糖诱导下的ERK1/2、P38 MAPK和JNK蛋白激活(P<0.01)。结论:MD2基因沉默可能通过抑制ERK、P38 MAPK和JNK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减少高糖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雷诺嗪对高糖高脂诱导的NIT-1胰岛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雷诺嗪保护胰岛β细胞的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的雷诺嗪对体外培养及高糖高脂诱导的NIT-1胰岛β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IT-1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因子Caspase-3活化片段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雷诺嗪对NIT-1胰岛β细胞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低浓度雷诺嗪对细胞凋亡无明显保护作用,随浓度升高保护作用明显.在培养基中加入高脂高糖及高浓度的雷诺嗪(5μmol/L)共同培养24h,雷诺嗪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脂高糖单独作用组(P<0.01),同时相对于高糖高脂组,激活型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雷诺嗪能抑制高糖高脂诱导的NIT-1胰岛β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是雷诺嗪对Caspase-3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夏枯草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K1)增殖和诱导K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2~200 mg/mL夏枯草作用24 h对K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Hoechst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联合标记)观察0.3、0.6、1.2、2.4、4.8 mg/mL夏枯草作用24 h K1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1.2、2.4、4.8 mg/mL夏枯草作用24h对K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在2~200 mg/mL的浓度范围内夏枯草作用24 h对K1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IC50值为2.427 mg/mL。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夏枯草可诱导K1细胞凋亡,2.4、4.8 mg/mL组K1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11.35±0.92)%、(44.57±3.07)%,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1.2、2.4、4.8 mg/mL夏枯草作用24 h胞浆内凋亡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o C)、Caspase-9、活化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多。结论:夏枯草能抑制人甲状腺癌K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活化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核蛋白1(Nupr1)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凋亡机制的研究。方法:肿瘤抑制剂盐酸素(salinomycin)不同时间处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Cleaved Caspase-3、Nupr1的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Nupr1基因沉默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细胞体外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upr1沉默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 MMP-2、TIMP-1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Nupr1沉默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凋亡情况。结果:与未经肿瘤抑制剂salinomycin处理对照组相比较,salinomycin处理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Nupr1蛋白表达量下降,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并且随着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Nupr1-siRNA转染组的迁移能力相比对照组未转染组下降(64.4±7.2)%,Nupr1-siRNA转染组的侵袭能力相比对照组下降(58.7±7.3)%。与未转染Nupr1-siRNA对照组相比较,转染后TIMP-1的表达明显上调,而MMP-2的表达则明显下调。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Nupr1沉默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出现大量凋亡。结论:Nupr1基因沉默后通过上调TIMP-1的表达,下调MMP-2的表达降低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进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Smac基因调控Caspase-3表达对紫杉醇耐药肺腺癌细胞株生物活性及经典凋亡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构建好的耐药A549细胞,将其分为A549细胞(LC)组、A549细胞+Smac-NC(SN)组、A549细胞+Smac抑制剂(SI)组、A549细胞+Smac激动剂(SM)组、A549细胞+Caspase-3-NC(CN)组、A549细胞+Caspase-3抑制剂(CI)组、A549细胞+Caspase-3激动剂(CM)组、A549细胞+Smac激动剂+Caspase-3激动剂(MM)组;Real-time PCR法检测正常肺上皮细胞及4种肺腺癌细胞系中Smac、Caspase-3表达水平,将阴性对照、Smac、Caspase-3类似物转染至紫杉醇耐药肺腺癌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经典凋亡信号通路表达,并分析Smac与Caspase-3的相关性。结果:肺腺癌细胞系中的Smac、Caspase-3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肺上皮细胞系BEAS-2B(P<0.05),其中A549的Smac、Caspase-3 mRNA值最小(P<0.05),因此选取其作为此次实验细胞;LC组与SN组相比,细胞增殖率、凋亡率及Caspase-3、Bcl-2、Bax、Cyto-C蛋白表达基本无差异(P>0.05),与SN组相比,SI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Bax、Cyto-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增殖率、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SI组相比,SM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Bax、Cyto-C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增殖率、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5);LC组与CN组相比,细胞增殖率、凋亡率及Caspase-3、Bcl-2、Bax、Cyto-C蛋白表达基本无差异(P>0.05),与CN组相比,CI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Bax、Cyto-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增殖率、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CI组相比,CM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Bax、Cyto-C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增殖率、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5);SM组与CM组相比,细胞增殖率、凋亡率及Caspase-3、Bcl-2、Bax、Cyto-C蛋白表达基本无差异(P>0.05),与CM组相比,MM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Bax、Cyto-C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增殖率、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5);Smac与Caspase-3呈现正相关(r=0.470,P=0.002),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Smac基因可显著改善紫杉醇耐药肺腺癌细胞株细胞生物活性,并激活经典凋亡信号通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肺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肺癌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腹腔注射青蒿琥酯,同时给予放射处理记为联合组,设置青蒿琥酯组(不照射处理)、放射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不放射处理),测量肿瘤体积,取瘤体并称取瘤体重量,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磷酸化的STAT3(p-STAT3)、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的p38MAPK(p-p38MAPK)水平。结果:青蒿琥酯组、放射组、联合组皮下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组肿瘤重量和体积明显低于青蒿琥酯和放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蒿琥酯、放射组、联合组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水平和p-p38MAPK/p38MAPK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联合组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水平和p-p38MAPK/p38MAPK高于青蒿琥酯和放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蒿琥酯、放射组、联合组肿瘤组织中p-STAT3/STA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组肿瘤组织中p-STAT3/STAT3水平低于蒿琥酯组和放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蒿琥酯能够抑制肺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促进癌细胞凋亡,增加放疗敏感性,作用机制可能与p38MAPK、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YU对胶质瘤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人脑正常胶质细胞HEB和胶质瘤细胞(U-251MG、A172、SHG139)中LncRNA MYU的表达情况。选取SHG13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C)组、si-con组、si-LncRNA MYU组进行转染实验,行RT-qPCR检测转染效果。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ranswell实验检测沉默LncRNA MYU对SHG139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以及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LncRNA MYU在胶质瘤细胞株中比人脑正常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因此选择表达量最高的SHG139细胞进行转染实验。沉默LncRNA MYU能够显著诱导SHG139细胞G0-G1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P<0.05)。沉默LncRNA MYU可显著抑制MMP-2、MMP-9、p-PI3K和p-AKT表达并促进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P<0.05)。结论:沉默LncRNA MYU可诱导胶质瘤细胞G0-G1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抑制Mcl-1基因表达对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NC-siRNA、Mcl-1-siRNA转染Raji细胞,以不作任何处理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48h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Mcl-1的蛋白表达;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Notch1、Hes1蛋白表达。结果:转染Mcl-1-siRNA后Mcl-1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及NC-siRNA组比较,Mcl-1-siRNA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leaved caspase3蛋白显著上调表达,Notch1和Hes1蛋白显著下调表达。结论:RNA干扰抑制Mcl-1基因表达可显著降低Raji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Notch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BET抑制剂JQ1通过调控GSK3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CT116细胞进行培养,按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C组)、给药组(JQ1组)、给药+沉默组(JQ1+siRNA-GSK3组)与给药+过表达组(JQ1+OE-GSK3组)。分别通过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数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相关mRNA含量水平表达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增殖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表现出的高增殖活性相比,给予JQ1后能够明显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与JQ1组相比,沉默GSK3后其增殖活性则进一步下降,过表达GSK3后其增殖活性明显上升(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对NC组相比,JQ1组及JQ1+siRNA-GSK3组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上升;与JQ1组相比,过表达GSK3后其凋亡水平明显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NC组细胞凋亡数量最少,而给予JQ1后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同时沉默GSK3后其细胞凋亡数量进一步上升,过表达GSK3后细胞凋亡数量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与RT-PCR显示;与NC组相比,给予JQ1及siRNA-GSK3处理后Caspase-3及BAX表达显著增加,GSK3与PC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JQ1组相比,过表达GSK3后Caspase-3及BAX表达明显降低,GSK3与PCNA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JQ1能够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水平并促进其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这一过程可能与JQ1能够抑制GSK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究慢病毒介导MicroRNA-376b-3p对垂体腺瘤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垂体腺瘤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立为MicroRNA-376b-3p mimics组(对照组)和慢病毒lenti-sh MicroRNA-376b-3p组(药物组),采用MTT法检测MicroRNA-376b-3p对垂体腺瘤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MicroRNA-376b-3p对垂体腺瘤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MicroRNA-376b-3p对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 慢病毒介导MicroRNA-376b-3p能够显著抑制垂体腺瘤细胞的增殖(P<0.05);(2)在MicroRNA-376b-3p干预后12 h、24 h以及48 h,垂体腺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3)经MicroRNA-376b-3p转染后,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Caspase-3、Survivin以及HMGA2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MicroRNA-376b-3p能够明显抑制垂体腺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分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MGA2和Survivin表达及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给药浓度的灰树花多糖(PGF) (1、10、20、50、100和200 μg/mL)在24、48和72 h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抑制率,并采用Hoechst染色与流式细胞技术观察20、50和100 μg/mL PGF给药24 h后MCF-7的凋亡情况,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对20、50、100 μg/mL PGF给药24 h后MCF-7细胞中Bax、Bcl-2、Pro-Caspase-3以及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研究发现PGF给药24、48和72 h后对MCF-7的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PGF给药浓度增加,MCF-7细胞核裂解增多,细胞凋亡数量增多。PGF 20、50和100 μg/mL给药对MCF-7细胞Bax、Bcl-2、Pro-Caspase-3以及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可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