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祥  黄伟健等 《生物磁学》2000,(4):15-16,24
慢性疼痛长期困扰病人,常规的止痛方式或利弊难分,或效果不理想,本文建议使用磁疗镇痛给药器作为漫性疼痛给药新技术,既提高疗效又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恒  黄锦岭 《植物研究》1990,10(3):51-53
本文发表了鹿药属一新种,即分布于四川省南川县金佛山的南川鹿药Maianthemnm nanchnanense H.Ll et J.L.Huang  相似文献   

3.
近十的抗肿瘤中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语文重点近近十年来体内实验筛选中,抗肿瘤效果显著的中药研究进展作一阐述,从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方面分别论述,为新药的研制与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种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已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细菌的多药外排系统是引起细菌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着重介绍了与多药耐药相关的两大类多药外排系统(ABC型多药外排系统和次级多药外排系统)各家族成员的结构特点、表达调控和底物范围,以及解决多药外排系统引起耐药性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6.
虫类药物对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会丽  陈建民 《昆虫知识》1996,33(6):361-366
虫类药物是中药动物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虫类入药,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收载虫类药28种,到李时珍《本草纲目》共记载虫类药107种之多。尽管对动物药,尤其昆虫类动物药的开发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又发现了新的虫类药,不断补充和发展其应用。本文就近年来对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虫类药斑螫、蝉蜕、土鳖虫及僵蚕及动物药地龙、全蝎、水蛙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综述如下。1化学成分1.1氨基酸:张莅峡等[1]对地龙、全蝎、土鳖虫、水蛙、僵蚕等虫类药17种水解氨基酸分析表明:以水蛙含量最为丰富,为49.4%。地龙、全蝎、土鳖虫…  相似文献   

7.
肿瘤细胞多药抗性基因的表达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细胞多药抗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P糖蛋白(Pgp)的过度表达,从人、鼠中分离到编码Pgp的mdrl基因,mdrl基因启动子含有AP1、SP1、热应激等多种反应元件,有三种核蛋白能与mdrl启动子结合。抗肿瘤药物、致癌剂、紫外线、热应激使mdrl基因活化,ras,raf,p53,myc等癌基因参与mdrl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药物口服给药系统因其给药方便、顺应性好,逐渐成为一种最有前景的给药方式.从提高蛋白质药物生物利用度入手,综述采用结构修饰、吸收促进剂、酶抑制剂、结肠定位释药、脉冲式药物给药系统和受体介导靶向载体系统等方式,均可大大提高蛋白质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取会产生奖赏效应。研究表明,高糖食物,如蔗糖或糖水的摄食经历,会影响动物对成瘾性药物的应答,但是动物对高糖食物的摄取是否影响其对成瘾性药物的觅药动机并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自给食踏板训练使大鼠进行蔗糖摄食,并观察蔗糖自给食经历是否影响大鼠对可卡因的觅药动机。在可卡因自给药实验中,与食物对照组相比,经历蔗糖自给食的大鼠表现出较高的踏板数和摄药量、递增比率的踏板破发点以及上移的剂量反应踏板曲线,提示对可卡因觅药动机的升高;在可卡因诱导的活动敏感性实验中,经历蔗糖自给食的大鼠表现出较高的活动敏感性;在可卡因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和旷场实验中,经历蔗糖自给食的大鼠对可卡因配对侧的偏爱和自主活动性与食物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在高架十字迷宫以及条件性恐惧记忆实验中,经历蔗糖自给食的大鼠的焦虑水平以及对声音线索引起的僵直反应与食物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这些结果提示,蔗糖奖赏能够增强大鼠对可卡因的觅药动机。  相似文献   

10.
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TxSI)是一类新型抗血小板药,其显著特点是阻断花生四烯酸(AA)代谢过程中诱聚性及血管收缩性产物血栓素A_2(TxA_2)的形成,而不抑制甚至增加抗聚性及血管扩张性前列环素(PGI_2)的生成。这类药物比环氧酶抑制剂阿司匹林等经典抗血小板药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作用,可望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l.单元根状茎形态演化的阶段性,2.茎生叶的多寡,3.花序的结构,4.花基数的变异等性状,将鹿药属植物划分为2个亚属5个组的系统。日本原宽教授的遗著Notes towards a Revision of the Asiatic Species of the Genus Smilacina(1987)对本属亚洲种类作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包括4个组的分类系统。本文对此两个系统进行了比较,对原定系统作了必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食用菌的药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食用菌资源非常丰富,它们之中有些属于子囊菌纲(Ascomycetes),如块菌(truffles)和羊肚菇(morels);但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如香菇、草菇、蘑菇、银耳、木耳等。由于食用菌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且味鲜可口,因此早已为人所共知的佐膳佳品。其中某些食用菌作为药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但一直发展缓慢,只是近十几年来,应用现代新技术、深入研究食用菌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才使我国食用菌在药用研究上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分别将即有食用又有药用价值的菌概述如下: 一、香菇(Lentinus edodes) 香菇是营价值极为养丰富的“植物性食物”,作为营养上不可缺少的五种成分——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几乎是任何其他植物性食物不能代替的。此外钙、钠磷等无机物质以及维生素B_1、B_2、B_(12)、维生素D原(麦角甾醇)含量也相当高。香菇菌丝体细胞内还含有三十多种酶和十几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我院发生的临床给药差错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临床给药差错的影响因素,不断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总结发生临床给药错误的患者资料,对200起发生在我院的临床给药错误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发生的200起临床给药错误案例中,药品错误、剂量错误和遗漏在给药错误中的比例占74%;且非节假日发生临床给药错误的次数高于节假日;职称、工作年限和系统设备对降低临床给药错误的发生有重要影响。结论:规范给药管理制度,增加护士值班人数、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将给药管理视为一个整体,实行全员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临床给药错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不等剂周期性外给药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脉冲微分方程的理论,根据病情的轻重及发展趋势建立了周期性外给药的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诱导肝硬化大鼠体内细胞色素酶(CYP)1A2、CYIr2C9/10和CYP2C19的表达变化。方法:4组大鼠即正常对照组(NC组)、四氯化碳组(Ca4组)、致癌物组(TAA组)及免疫组(BSA组)(n=10),分别以非那西丁15ms/ks、甲苯磺丁脲0.6me/kg和奥美拉唑15mg/kg进行联合灌胃给药并测定血药浓度。结果:与NC组相比,cck组和’11从组的非那西丁与奥美拉唑的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升高(P〈O.01),清除率cL均显著下降(P〈O.05),峰浓度C-均显著升高(P〈O.01),半衰期1/2均显著下降(P〈0.05);甲苯磺丁脲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肝硬化大鼠体内CYPlA2和CYP2C19酶表达明显降低,CYP2Cg/10酶表达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19.
神经肽拮抗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肽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化学合成、放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以及重组DNA等技术的应用,已发现的神经肽的数目与日俱增;但其中多数神经肽的生理功能尚不清楚,原因之一是缺乏特异性的拮抗剂。在神经系统中,神经肽可能起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节物的作用;在神经内分泌、旁分泌及内分泌系统,又可能起激素的作用。神经肽拮抗剂能在受体水平阻断神经肽的作用,因而可用来推测神经肽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功能;它们又可用于神经肽受体性质的研究以及受体亚型的分型。它们可能发展成为新型的诊断药或治疗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当前国内常用的抗原虫药氯喹伯氨喹啉、乙氨嘧啶、青蒿素、甲苯咪唑和抗蠕虫药丙硫咪唑、甲苯哒唑、左旋咪唑、噻嘧喧、吡喹酮及槟榔、南瓜子等的驱杀机理、服用剂量、疗效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