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注射疫苗相比,粘膜接种疫苗具有使用方便,免疫效果好,不仅诱导局部免疫应答,也诱导全身性应答等优点,故日益引起重视,近年已相继开发了多种粘膜疫苗及用于粘膜免疫接种的佐剂和载体,后者包括非活性颗粒载体及具有复制活性的减毒活疫苗株,它们可保护疫苗不被降解,增强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本文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疫苗在人类和动物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预防中依然发挥着其他药物种类难以企及的重要作用。疫苗设计成功的基础在于有效地递送抗原物质以诱发强有力的保护性免疫反应,而疫苗递送载体的合理应用可以加强、改善、甚至改变抗原物质所诱发的免疫应答过程,从而带来优化疫苗接种效果,简化免疫接种程序等有益效果。目前研发中常用的疫苗递送载体可以分为生物载体(如病毒与细菌)与化学载体(如微针与脂质体)两类,在不同递送系统使用方面的重要考虑是有效地利用载体的装载能力和相应特性来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目前疫苗递送技术的快速进展为现代疫苗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余传霖 《微生物与感染》2004,27(2):37-38,48
由于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的高水平耐药性以及对万古霉素耐受性的出现,强调了采用其他方法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重要性,即进行免疫接种。应用与在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中所用相同载体蛋白偶联的肺炎链球菌偶联疫苗,与多糖疫苗作比较能较好地增强婴儿和儿童的免疫应答,并且能在世界范围内增强预防肺炎链球菌疾病的能力。本文综述了有关多价肺炎链球菌偶联疫苗临床试验结果,包括对疫苗的评估、为了疫苗的进一步发展而对有效载体蛋白的鉴定、有关临床试用新型疫苗和质量控制,以及预防肺炎链球菌的其他疫苗。  相似文献   

4.
DNA免疫     
用编码抗原蛋白的质粒DNA进行免疫可诱导抗体免疫应答和细胞倡导的免疫应答。人们称之为DNA免疫。这种方法可使宿主细胞直接产生想要的蛋白抗原,并且抗原具有适宜的三维结构。该方法已使多种动物模型产生了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力。DNA免疫有可能保护人类抵抗疾病,同时避免目前采用疫苗技术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正>在婴儿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和老人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没有有效的可利用的疫苗的原因是由于存在一些障碍:非复制性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可引起过度的Th2型应答,增强了疫苗接种者自然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而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作者以前发现含有Toll样受体4配体单磷酰类脂A的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病毒体可加强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并且使免疫应答倾向于Th1型应答,也就不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由于黏膜免疫接种是诱导呼吸道合胞病毒特  相似文献   

6.
一类新型疫苗—核酸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酸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或RNA)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核酸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或基因免疫。但目前研究最多的是DNA疫苗,由于其不需要任何化学载体,因此也称为裸DNA疫苗。1核酸疫苗的发现裸DNA疫苗最早是由沃尔夫(WOllf)等人于1990年在一次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中意外发现的。他们用化学试剂处理小鼠骨骼肌细胞,以提高其摄入质粒DNA的能力。结果发现,未作任何处理的对照动物,其骨骼肌细胞也吸…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免疫接种则产生的宿主应答在历史上已经通过抗体滴度的变化而进行了评价,这种滴度的变化是通过免疫接种后与免疫接种前的滴度进行比对而发现的,抗原特异性抗体滴度呈4倍或较大提高已经被理解成在针对疫苗接种的应答中抗体产生有所增高。新的技术,如象粒珠试验能够使研究者和临床医生检测出精确的抗体水平(以每毫升的浓度进行报告),其水平范围在以往采用的如象ELISA这样的标准测定所得数值的上下范围之内,为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前利用来源于哺乳动物的病毒作病毒载体介导动物和人体的免疫应答存在诸多问题,如预存免疫和高致病力重组病毒的出现等。将自然条件下宿主为非哺乳类动物的病毒发展为载体的过程中,由于杆状病毒内在的免疫刺激活性、广泛的组织趋向性及生物安全性使杆状病毒成为疫苗载体发展中的有效工具。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发展,国内外学者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杆状病毒作为转移载体在未来载体疫苗发展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乳酸乳球菌作为黏膜免疫活载体疫苗传递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乳酸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的常见细菌,被公认为安全级(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微生物。近年来,对于乳酸菌作为宿主菌表达外源蛋白或抗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是乳酸菌的代表菌种,以其生长迅速、易于操作等优点成为表达外源抗原,作为黏膜免疫活载体疫苗的理想菌株。随着对乳酸乳球菌基因工程的研究逐渐深入,已发展了一系列组成型和诱导型乳酸乳球菌表达系统以及蛋白定位系统。破伤风毒素片段C、布氏杆菌L7/L12蛋白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抗原已成功在乳酸乳球菌中表达,并已证明部分重组乳酸乳球菌作为黏膜免疫疫苗可以同时刺激局部黏膜免疫应答和系统免疫应答。目前,如何使活载体乳酸乳球菌以最佳方式向黏膜免疫系统提呈抗原继而诱导有效免疫反应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巨大挑战。实现外源抗原在乳酸乳球菌中的准确定位及与细胞因子的共表达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乳酸乳球菌作为黏膜免疫活载体疫苗传递外源抗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DNA疫苗的分子佐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揭示体内注射DNA可转染细胞后 ,进一步研究发现 ,注射编码抗原的质粒DNA能诱导免疫应答反应。由此兴起了一种新的疫苗研究领域 ,这就是以接种编码各种抗原的裸露质粒DNA为基础的DNA疫苗[1] 。尽管DNA疫苗的免疫接种技术已取得很大进展 ,但与小鼠相比 ,应用于大动物和非人灵长类的DNA疫苗的免疫原性依然相对较弱[2 ] 。在大多数情况下 ,免疫原性强弱通过检测抗体水平来衡量 ,因此并不能完全反映保护性免疫的水平。事实上 ,DNA疫苗诱导初次免疫应答特别有效 ,其诱导的免疫记忆通常足以保护动物 ,DNA疫苗的这些特征 …  相似文献   

11.
核酸疫苗--一种新型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酸疫苗是指将含有编码某种抗原蛋白基因序列的质粒载体作为疫苗,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内,从而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达到免疫的目的.核酸疫苗又称为基因疫苗或裸DNA疫苗,这种免疫称为核酸免疫、基因免疫、DNA介导的免疫以及遗传免疫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沙门氏菌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以及DNA重组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沙门氏菌进行精确的不可回复性的基因缺失减毒成为可能。减毒沙门氏菌可作为DNA疫苗载体,特异性地将其携带的质粒DNA靶向性的传递给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从而有效激发相应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应答。减毒沙门氏菌已作为疫苗载体在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DNA疫苗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RNA复制子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兴起的RNA复制子疫苗,利用源自病毒的能够自主复制的RNA,其结构蛋白基因由外源抗原基因取代,保留了非结构蛋白(RNA复制酶)基因。RNA复制酶可使RNA载体在细胞质中高水平复制,并实现外源抗原基因的高水平表达,可同时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大量双链RNA可诱导被感染细胞凋亡,宿主细胞的凋亡有利于免疫系统识别外源抗原。RNA复制子疫苗克服了传统疫苗和普通DNA疫苗存在的缺点,具有抗原表达效率高、安全性好、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因而被视为一种发展前景很好的疫苗形式。目前已对一些疾病模型基于复制子的治疗性和预防性疫苗进行了研究(涉及的对象包括病毒、肿瘤以及细菌毒素等),并对某些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4.
疫苗投递的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旨在开发新的疫苗投递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活跃,其目标是建立一种最适宜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将靶抗原以一定的方式呈递至免疫系统,使这种抗原能够刺激产生抵抗或治疗特定疾病的免疫应答。针对这种总的目标已经制定出一些不同的策略,某些方案仍是经验性的,对其原理还认识不足,而另外一些则比较合理,例如模拟体内自然感染或者是靶向免疫系统的特殊特性。本文对以下三类投递系统进行了综述:①佐剂及其组成配方;②抗原载体,包括活的弱毒微生物和合成的载体;③用于疫苗投递的器械。  相似文献   

15.
核酸疫苗———一种新型疫苗姜新(辽宁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111000)核酸疫苗是指将含有编码某种抗原蛋白基因序列的质粒载体作为疫苗,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内,从而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达到免疫的目的。核酸疫...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疫苗研究中,要求新型疫苗不仅能够激发高效持久的免疫应答,而且应易于接种、生产费用低。减毒或无毒的活微生物作为疫苗载体能够激起持久的系统和黏膜免疫反应,批量制备成本较低,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近年来已成为疫苗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几种活菌疫苗载体,包括沙门氏菌、卡介苗、耶尔森菌等的研究状况及其在疫苗载体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腺病毒载体在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病毒为载体的活疫苗为疾病预防和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手段。目前用于疫苗研究的病毒载体主要包括痘苗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及逆转录病毒载体等。其中,重组腺病毒载体因其基因组大小适中,易于基因重组操作,繁殖滴度高,易于大量制备和保存,宿主范围广,转导效率高,安全性好,能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重要感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疫苗研究。腺病毒载体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疫苗研究和临床试验中的成败更是备受关注。然而,与其他载体疫苗一样,机体对载体的免疫反应仍是阻碍腺病毒载体疫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主要问题。那么,腺病毒载体解决这类问题的优势何在?我们简要综述腺病毒载体的特点及其在疫苗研究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和利用腺病毒载体在疫苗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笑  李天宪 《中国病毒学》2003,18(2):191-195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 bursal disease, 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世界各国的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自IBDV发现至今新的变异株不断出现,分子结构的改变导致病毒致病力的改变及宿主对疫苗应答的改变,使得传统的疫苗已不能控制其流行,因此各国学者对其基因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积极研制新型有效的疫苗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21世纪,一系列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允许用于新疫苗的抗原被明确地鉴定、设计、生产和投递,旨在优化诱导对明确的免疫原的保护性免疫应答。有关免疫系统正常工作和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的新认识促进了疫苗设计的合理性。疫苗的设计工具箱包括用全病原体、蛋白亚单位、多糖和病原体样颗粒来制备的疫苗,病毒/细菌载体的使用,加上以增强和扩展免疫应答的免疫佐剂和结合  相似文献   

20.
<正> 疫苗的防病效果主要取决于疫苗本身的质量及使用是否正确。已有一些实用的技术可用于疫苗效力及宿主免疫应答的检测。效力试验对监测疫苗生产及“冷链”运输的情况是很重要的。在后一种情况下,一般是从现场回收疫苗进行检测,以保证所用的疫苗有效。这里的“效力试验”是就其广义而言的,例如病毒性活疫苗的病毒滴度测定等也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