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休花生胚发育过程中,渗透调节(简称渗调)物质提高了胚内源ABA含量,促进了贮藏蛋白质花生球蛋白和伴花生球蛋白Ⅱ两个组分的合成,诱导和促进LEA蛋白的合成,内源ABA合成抑制剂fluridone抑制了渗调物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无外源激素培养基上花生胚能继续发育.渗调物质如甘露醇可抑制胚早萌,维持胚性发育,促进贮藏蛋白质合成和累积.渗调物质对胚离体发育的调控与其提高胚内源AB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种子发育过程中,胚轴内源ABA 含量一直是增加的;种皮内源ABA含量在果针入土后40 d 最大,然后急剧下降;子叶内源ABA 含量在果针入土后60 d 出现高峰,然后有轻微下降。种子活力指数和萌发时内源ABA 的净下降量有密切关系。甘露醇可促进离体胚内源ABA 合成,1-甲基-3-苯基-5(3-[三氟甲基]-苯基-4-(1氢)-吡啶)抑制子叶内源ABA 的合成,子叶和胚轴存在不同的ABA 合成途径。种子早熟和早萌处理时,内源ABA 含量都下降,胚轴在种子由发育向萌发转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脱落酸(Abscisicacid,ABA)抑制花生种子萌发的作用与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的作用不同.ABA(100μmol/L)在萌发零时施用,明显抑制肽链内切酶活性和同工酶表现以及花生球蛋白降解,萌发48h施用ABA(100μmol/L)只降低肽链内切酶活性.ABA的抑制作用不依赖于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抑制剂(3'-脱氧腺苷,放线菌素D,5-氟尿嘧啶)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亚胺环己酮)只能部分降低肽链内切酶活性,对肽链内切酶同工酶表现和花生球蛋白降解无明显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花生子叶肽链内酶不是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重新(denovo)合成,文中讨论了肽链内切酶活性调节和花生贮藏蛋白降解的起始模式.  相似文献   

5.
脱落酸对黄连体细胞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PLC法测得黄连体细胞胚的内源ABA含量,在胚性细胞团、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胚中分别为0.452、0.461、0.831和2.50μg/g fr.wt。培养基中加入4μmol/L AB时,可最大幅度地提高正常子叶胚的和次生胚的产量,环己亚胺对体细胞胚(子叶胚)蛋白质合成的抑制率在含ABA的培养基上显著高于不含ABA的培养。由此推测,ABA调节黄连体细胞胚发育的方式之一是诱导蛋白质合成。  相似文献   

6.
渗调因素甘露醇能抑制离体花生胚早萌,提高胚的内源ABA含量,促进贮藏蛋白质的合成与累积。  相似文献   

7.
蔗糖调控培养对胡萝卜体细胞胚内源ABA水平的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分析了经不同浓度蔗糖调控的胡萝卜(DaucascarotaL.)体细胞胚及胚性器官的内源ABA水平。结果表明,随着胚的生长发育,内源ABA含量呈上升趋势,到子叶胚时,达到最高值。在胚的早期发育阶段,不同处理之间,ABA水平只有较小的差异,而当子叶胚开始膨大时,这种差异则较明显。一旦将调控胚解调控,体细胞胚内源ABA含量则明显下降。在两个月内,调控胚及胚性器官的ABA含量基本维持不变。表明蔗糖浓度可导致体胚内源ABA水平的变化,但这种影响依发育时期而异;高浓度的ABA水平有利于胚性状态的维持。与此同时,比较研究了外源ABA处理效应与高浓度蔗糖处理的差异,结果表明,蔗糖的调控效应与ABA的调控相似又不尽相同。总之,在蔗糖调控胡萝卜体细胞胚发育的信号传递网络中ABA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中介信号因子。  相似文献   

8.
花生胚发育过程中,子叶和胚轴中都出现BAPAase活性,花生种子明发时,子叶和胚轴中的BAPAase活性迅速上升,子叶中无新的BAPAase合成,胚轴中能重新合成BAPAase。ABA抑制子叶和胚轴中BAPAase的活性,抑制胚轴中BAPAase活性所需的外源ABA浓度更高,Act=D和CHM不能逆ABA对BAPAase活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荷兰芹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条件,对Co^2 作用下胚状体形成与培养物内源IAA和ABA的关系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荷兰芹下胚轴胚性发生能力随其相对位置而异,自下而上逐渐提高,提高2,4-D浓度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水解酪蛋白对胚性能力的表达没有显影响。在胚状体发生过程中,添加Co^2 显降低培养物内源IAA和ABA水平,并提高胚状体诱导率。其中对照组IAA有一个峰值,ABA有两个峰值;实验组ABA水平,并提高胚状体诱导率。其中对照组IAA有一个峰值,ABA有两个峰值;实验组ABA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似,而IAA始终凤有峰值出现,Co^2 对IAA和ABA的抑制机制可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离体发育和萌发中花生种子不同部份内源AB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体发育和萌发中花生种子不同部份的内源ABA含量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种皮和子叶内存在ABA的C(40)生物合成途径,胚轴内恻为C(15)生物合成途径.种子内源ABA含量变化和种子活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ABA对红锥、苦槠种子发育和萌发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提取和测定红锥和苦槠发育过程中果实内ABA含量,并用不同浓度ABA喂养,测定果实不同发育期对外源ABA的敏感性。用放射性同位素法测定ABA对贮藏蛋白质的积累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红锥和苦槠种子发育过程内源ABA含量逐渐上升,达到高峰的时间分别为11月5日和10月5日,随后ABA含量均逐渐下降。成熟采收时果实内ABA含量比高时峰小8-9倍,随着果实的发育种子对外加ABA的敏感性逐渐变小,外源ABA浓度10^-4mol/L可以完全抑制11月25日(红锥)笔10月15日(苦槠)前种子发芽,但对成熟的种子10^-2mol/L ABA亦不能抑制发芽。ABA对成熟前期胚贮藏蛋白质合成无影响,但能促进成熟后中后期胚的贮藏蛋白质的积累作用,ABA维持红锥和苦槠贮藏蛋白质全盛和积累作用表现在转录水平上。  相似文献   

12.
花生种子耐脱水力的获得与热稳定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花生(ArachishypogaeaL.)种子的耐脱水能力在果针入土后45d以后的胚胎发育期逐渐增加,与一组9~15.5kD低分子量热稳定蛋白的丰富表达有关。缓慢干燥可以诱导不耐脱水的果针入土后25d及35d花生胚获得耐脱水能力并同时诱导胚轴表达这组热稳定蛋白。成熟脱水促进花生胚耐脱水能力的获得,并增加了花生球蛋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热偶湿度计(thermocouplepsychrometer)研究了野生型、GA-缺陷型和ABA-缺陷型番茄发育过程中果实种子的水分关系,发现除ABA-缺陷型种子胶囊和果肉水势变化特殊外,3种类型果实水分状况变化基本一致;在整个发育时期内.前期种子胶囊和果肉水分流向种子,中期种子水分流向种子胶囊和果肉,后期种子和果实间的水势达到平衡。鉴于种胚脱水是一种主动过程,种胚水势一直低于整个种子、种子胶囊和果肉。内源赤霉素可明显增加果实和种子的重量,但对增加种胚溶质的作用不大。由于内源脱落酸可以促使果实成熟和衰老,促进果实细胞解体,大大降低种子胶囊和果肉水势,因而抑制成熟种子在果实内萌发。  相似文献   

14.
杨和苹果离体茎尖培养和愈伤组织分化与内源IAA,ABA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杨和苹果的茎尖进行离体培养,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BA,NAA或2,4-D,诱导(1)茎的增殖或根的分化,(2)愈伤组织形成以及愈伤组织分化根,芽或体胚,再生完整植株。测定了不同发育状态器官和组织的内源IAA和ABA,并计算了IAA/ABA的比值。培养物中其比值较高者,易于诱导不定根分化或形成胚性的愈伤组织,也是木本植物离体培养幼化程序较高的例证。  相似文献   

15.
萌发中花生胚轴的耐干性与热稳定蛋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熟花生种子吸胀18h发芽率达100%,在这18h的范围内,胚轴即使经干燥处理,萌发生长率仍保持100%,而热稳定蛋白含量变化很小。吸胀24h后,经干燥的花生胚完全丧失蓝发生长能力。SDS-PAGE和和双向电泳表明,花生胚轴的热稳定蛋白主要是贮藏蛋白,该蛋白中的花生球蛋白大亚基,伴花生球蛋白I和25蛋白的降解与胚轴的耐干性丧失有关。  相似文献   

16.
萌发中花生胚轴的耐干性与热稳定蛋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熟花生种子吸胀18 h 发芽率达100 % 。在这18 h 的范围内,胚轴即使经干燥处理,萌发生长率仍保持100 % ,而热稳定蛋白含量变化很小。吸胀24 h 后,经干燥的花生胚完全丧失萌发生长能力。SDSPAGE和双向电泳表明,花生胚轴的热稳定蛋白主要是贮藏蛋白,该蛋白中的花生球蛋白大亚基,伴花生球蛋白I和2S 蛋白的降解与胚轴的耐干性丧失有关。  相似文献   

17.
人女性生殖器官和胎盘组织的凝集素标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BC法和PAP法系统研究了9种凝集素对子宫、卵巢、输卵管、乳腺和胎盘绒毛等5种组织的标记状况,发现大豆素(SBA)只与子宫内膜被覆上皮而不与子宫内膜腺体上皮结合;蓖麻素-1(RCA-1)则恰相反。胎盘绒毛合体细胞滋养层游离缘呈线状麦胚素(WGA)结合阳性,而细胞滋养层麦胚素(WGA)标记可为环细胞膜阳性。当子宫内膜由增生期向分泌期、妊娠期和乳腺由静止期向泌乳期进展时,麦胚素(WGA)、双花扁豆素(DBA)、花生素(PNA)等凝集素在腺细胞游离缘的结合明显增强。此外,麦胚素(WGA)、花生素(PNA)、蓖麻素-1(RCA-1)等在子宫内膜、乳腺、输卵管、卵巢等组织的被覆上皮和腺上皮细胞都有较高的结合。间质中纤维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也与麦胚素(WGA)、花生素(PNA)、荆豆素-1(UEA-1)及刀豆素(ConA)等呈阳性结合。作者探讨了上述女性生殖器官和胎盘组织的凝集素标记特点、相互关系、共同规律及可能具有的生理生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苜蓿(MedicagosativaL.)愈伤组织继代之初加入不同浓度的甲基乙二醛-双(脒腙)(MGBG)(0.5,1,2mmol/L)可不同程度地抑制愈伤组织及其后体胚胎诱导悬浮培养物的生长和体胚形成,若在体胚诱导阶段加入,同上述的抑制作用更为强烈,MGBG不但促进愈伤组织乙烯释放量,内源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水平和ACC合成酶活性,也促进体胚诱导悬浮培养物的ACC水平及ACC合成酶的  相似文献   

19.
牡丹品种朱砂垒(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cv.Zhushalei)在冬季室内催花过程7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不同。玉米素核苷(Z+AR)、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的含量在花生长发 处于较高水平;而脱落酸(AB)、异戊烯基腺苷(IP+IPA)、二氢玉米素核苷(DHZ+DHZR)、赤霉素(GA4)的含量低于上述3种内源激素。激素平衡方面,GAs/ABA、CTKs/AB  相似文献   

20.
在苜蓿(MedicagosativaL.)愈伤组织继代之初加入不同浓度的甲基乙二醛双(脒腙)(MGBG)(0.5,1,2mmol/L),可不同程度地抑制愈伤组织及其后体胚诱导悬浮培养物的生长和体胚形成;若在体胚诱导阶段加入,则上述的抑制作用更为强烈。MGBG不但促进愈伤组织乙烯释放量、内源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水平和ACC合成酶活性,也促进体胚诱导悬浮培养物的ACC水平及ACC合成酶的活性,但降低体胚诱导悬浮培养物的MACC(丙二酰ACC)水平。MGBG对体胚诱导和培养物的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其上述的对ACC和乙烯生成促进作用及降低ACC转化成MACC的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