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人与生物圈》2011,(3):88-89
内蒙古赛罕乌拉赛罕乌拉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总面积为1 004平方公里,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森林、草原、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2001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驾车路线:北京→古北口→承德(走辅路)→锦山→赤峰→大板。地方特产:黄花菜、蕨菜、牛肉干、鹿肉干。旅游资源: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处在草原向森  相似文献   

2.
2007年8月17日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的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时,首次发现双斑锦蛇(Elaphe bimaculata),随后又分别于2008年8月、2009年10月4次在保护区内发现该蛇种,2次为成年个体,1次为幼体,经核查鉴定该蛇为内蒙古蛇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3.
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有一外面积为10.04公顷的中国北方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这就是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走进赛罕乌拉,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茫茫的林海和广袤的草原。山杨林、白桦林、蒙古栎林、色木槭林、粉枝柳林、山丁子林等 广泛分布于山麓、沟谷和河漫滩,云杉、落叶松等原始针叶林植被更显夺目。林带以下大针茅等各类草原植被广阔无垠,令人心旷神怡。大小沟壑长年流水不断 ,跳跃的山溪水流时而平缓,时而湍急,时而形成飞流直下的瀑布,景色壮观。 走进赛罕乌拉,遍地的奇花异草,时时出没的飞禽走兽令您目不暇接。这里四季景色迷人,春有山花,夏有鸟鸣,秋  相似文献   

4.
很早以前,就听朋友说他在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见到过青羊。我半信半疑,但却引起了我这个动物学工作者的浓厚兴趣,我好想亲眼见到它,但一直没能如愿。参加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终于给了我一次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2019年8月28日至9月4日,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与内蒙古政协联合在赤峰市、通辽市以"建设北方安全生态屏障"为主题开展实地调研。调研院士专家组一行先后深入到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巴林右旗赛罕乌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科尔沁沙地和中科院西北生态研究院奈曼站等地,重点了解该区域在建设北方安全生态屏障中的有哪些作用?存在哪些问题?并初步探讨今后在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绿色经济发展可能的方向和途径。一同参加调研的有,全国政协常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盟内蒙古区委董恒宇主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桂建芳,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丁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大学、自治区政协应用型智库等的部分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6.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地南段,是内蒙古高原草原向大兴安岭山地森林过渡的地带。自1998年设立省级保护区以来,野生动物资源得到了良好保护,保护区位于我国东北陆地生态系统监测样带的西段部分,对野生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性监测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具有重要的管理价值。保护区现有大型捕食性猛兽狼(Canis lupus)和猞猁(Lynxlynx)2种(张书理等,2007),近十年来种群数量有所增加,在局部区域造成了一定危害,2007年春季发生了一次较严重的野狼危害家畜事件。2007年保护区境内相邻的4个…  相似文献   

7.
我不是旅行家,甚至也不是真正的旅游爱好者。只因多年从事地衣的研究,收集标本到过一些自然保护区和名山胜地。领略过那里的奇山怪石、湖光山色等别具一格的佳境,但在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同时兼备多种景观生境的是我最近到过的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北部,离赤峰市300公里,距北京约600公里,是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的典型地段,处在东亚阔叶林向岭北针叶林、森林向草原双重交汇的过渡地域。保护区集森  相似文献   

8.
谢艳  白学良  宋丽  王宇 《西北植物学报》2015,35(7):1476-1481
通过对采自贵州省梵净山和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发现了丛藓科的2个新分布种——卷叶薄齿藓(Leptodontium pungens)和北美赤藓(Syntrichia amphidiacea)。卷叶薄齿藓为中国新记录种,首次在中国贵州省梵净山发现,其主要特征为茎无中轴分化,具透明层,常分布于火山和温带高海拔地区。北美赤藓为内蒙古新分布种,发现于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其主要特征为叶腹面近叶尖处生有大量芽胞,成熟芽胞棕色,多细胞,圆柱状。本研究对卷叶薄齿藓和北美赤藓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进行了具体描述,并提供了图版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交通 1.北京、沈阳、石家庄、呼和浩特均有直达赤峰市首府红山区的航班。 2.大连经沈阳至赤峰、北京至赤峰、呼和浩特至赤峰、承德至赤峰均有火车可通达,呼和浩特至通辽火车在巴林右旗大板可乘降。 3.在赤峰换乘汽车行180公里至大板镇,然后再换乘汽车行110公里至赛罕乌拉。 住宿 1.保护区设有招待所,可接待40人,订房电话(0476)6172132,索布日嗄邮电宾馆标准间80元,可接待40人,订房电话(0476)6172177,六味神泉度假村,每床位40元。 2.在巴林右旗所在地大板镇还有二星级宾馆一家,标准间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9月,采用样带法对内蒙古白银库伦遗鸥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两栖爬行动物12种,其中两栖类1目3科4种,爬行类2目4科8种.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类占明显优势.花背蟾蜍Bufo raddei和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分别为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优势种.物种组成与附近的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有较高的相似性.根据保护区的现状,提出了对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8月~2008年6月,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以往采集标本,保护区内共有两栖爬行动物11种,其中,两栖类1目2科3种,爬行类1目3科8种.中国林蛙和中介蝮分别为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优势种,但分布较集中.中介蝮常见于村落溪流附近,可能成为局部有害动物,建议保护区采取一定措施防止其对生态旅游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样线法于2006~2009年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组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6目18科51种,其中有37种留鸟,9种冬候鸟,5种旅鸟,鸟类的居留型发生变化.所记录鸟类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Ⅱ级保护鸟类13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及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29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值最高...  相似文献   

13.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1年3月,2000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江西省第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其生  相似文献   

14.
黑鹳(Ciconia nigra)种群数量稀少,成活率低,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加强对黑鹳的保护已刻不容缓。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鹳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开展繁殖行为研究有助于提高对黑鹳的保护成效。2012至2015年对2处黑鹳繁殖巢址进行了繁殖期观察。2012年5月15日首次发现1巢内有4枚卵并有亲鸟在巢中孵卵,6月7日孵化出4只幼雏,8月底全部成功离巢。2013年4月黑鹳利用该巢产卵5枚,孵化1只雏鸟,孵卵期约33 d,后期卵、雏鸟均消失,推测为来自蛇类的捕食。2014、2015年该巢未被利用。2014年4月24日发现另外一处巢址,8月12日观察到3只幼鸟已开始练习飞行,至8月19日全部离巢。2015年该巢孵化雏鸟4只,6月初死于恶劣天气。通过监测发现黑鹳连续多年在保护区内栖息繁殖,所发现的两巢成功出雏7只个体。本研究初步获得保护区境内黑鹳的繁殖信息,为后续促进黑鹳种群恢复与栖息地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赤峰市红菇科真菌物种资源及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赤峰市赛罕乌拉、达里湖和黑里河等自然保护区的200余份红菇科真菌进行调查研究。鉴定出红菇科真菌38种,其中内蒙古新记录5种,红菇属27种,乳菇属11种。按经济价值进行划分,食用菌28种,药用菌16种,其中15种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作用,毒菌7种。所有引证标本均保存于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  相似文献   

16.
初识赛罕乌拉已是20年前的事了,作为考古工作者的我担负着一项调查位于赛罕乌拉南部岗根嘎查的一处古岩画任务.  相似文献   

17.
辽代历史文献记载,在赛罕乌拉地区(今天的赛罕乌拉生物圈保护区境内)曾经有一个称为兴国湖的水泡子,它是辽代皇帝专门进行秋猎仪式的地方.1985年夏,我终于有了一次机遇专程考察这心仪已久的湖泊.夏日的赛罕乌拉绿草如茵,百花争艳,远处的群山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霭,在我想象中兴国湖该是一泓碧水,鱼翔浅底,水鸟嬉戏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但是想象与事实的落差却带给我莫大的失望……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下蝶类群落多样性及人为干扰对蝶类多样性的影响,2016—2017年在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地草原、河流湿地、山地森林、典型草原和湿地草甸5种生境对蝶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记录蝶类1826只71种,隶属5科55属,其中粉蝶科(Pieridae)的个体数最多,蛱蝶科(Nymphalidae)的属数和种数最多。不同生境类型的蝶类群落组成有差异,山地森林的蝶类的属数和种数最多,有47属58种,典型草原最少,有9属10种。对保护区蝶类群落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蛱蝶科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2.93)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5.44)最高,弄蝶科(Hesperiidae)的Pielou均匀度指数(0.86)最高,凤蝶科(Papilionidae)的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0.77)最高。各生境蝶类的多样性有明显差异,山地森林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典型草原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保护区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具明显的时序特征,7月的多样性指数最高,9月的多样性指数最低。通过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计算可知,山地草原与湿地草甸的蝶类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0.43)最高。蝶类群落多样性与植被类型有明显的相关性,人为干扰对蝶类群落多样性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用样线法和粪便分析法,对狼(Canis lupus)的生态分布和食物组成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保护区狼的数量至少7只,密度为(4.18±2.88)只/100km2,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圣山和庆云山核心区。在圣山主要活动于山脊、道路和沟谷;在庆云山主要活动于山脊。草兔(Lepus capensis)和植物在狼的食物组成中出现率最高,其食物组成在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冬春与夏秋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动物行为是动物对外界环境变化和内在生理活动改变所做出的整体性反应,研究动物行为节律是了解其活动特征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的重要内容。2015年9月15日-10月6日采用直接观察法、2016年5-12月采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行为节律进行观察,了解其行为适应对策。记录了7类中华斑羚行为,包含27种具体行为内容,通过对每种行为进行描述,建立了行为谱。中华斑羚的行为节律具有月度变化特点,摄食行为11月比例最高、站立行为8月比例最高、移动行为12月比例最高,发情行为在10月、12月出现。研究表明,中华斑羚的行为特点是对该区域生态条件与捕食风险的有效适应,对于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采取救护措施、促进隔离种群恢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