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与生物圈》2011,(3):88-89
内蒙古赛罕乌拉赛罕乌拉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总面积为1 004平方公里,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森林、草原、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2001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驾车路线:北京→古北口→承德(走辅路)→锦山→赤峰→大板。地方特产:黄花菜、蕨菜、牛肉干、鹿肉干。旅游资源: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处在草原向森  相似文献   

2.
赛罕乌拉,蒙古语意为美丽寓饶的大山。这里森林繁茂,草原宽广,天地生和,万物共荣,被人们誉为华夏大地上一座充满生机的自然生态乐园。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总面积10.04万公顷。她的前身为罕山林场,1997年4月由巴林右旗组建为罕山自然保护区,1998年2月升级为自治区级,并更名为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相似文献   

3.
我不是旅行家,甚至也不是真正的旅游爱好者。只因多年从事地衣的研究,收集标本到过一些自然保护区和名山胜地。领略过那里的奇山怪石、湖光山色等别具一格的佳境,但在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同时兼备多种景观生境的是我最近到过的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北部,离赤峰市300公里,距北京约600公里,是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的典型地段,处在东亚阔叶林向岭北针叶林、森林向草原双重交汇的过渡地域。保护区集森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下蝶类群落多样性及人为干扰对蝶类多样性的影响,2016—2017年在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地草原、河流湿地、山地森林、典型草原和湿地草甸5种生境对蝶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记录蝶类1826只71种,隶属5科55属,其中粉蝶科(Pieridae)的个体数最多,蛱蝶科(Nymphalidae)的属数和种数最多。不同生境类型的蝶类群落组成有差异,山地森林的蝶类的属数和种数最多,有47属58种,典型草原最少,有9属10种。对保护区蝶类群落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蛱蝶科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2.93)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5.44)最高,弄蝶科(Hesperiidae)的Pielou均匀度指数(0.86)最高,凤蝶科(Papilionidae)的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0.77)最高。各生境蝶类的多样性有明显差异,山地森林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典型草原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保护区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具明显的时序特征,7月的多样性指数最高,9月的多样性指数最低。通过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计算可知,山地草原与湿地草甸的蝶类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0.43)最高。蝶类群落多样性与植被类型有明显的相关性,人为干扰对蝶类群落多样性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一体化, 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具体要求, 而促进该区域自然植被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布局的优化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文章以京津冀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基础信息、植被类型信息以及地形地貌信息为基础数据, 分析了京津冀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特征, 利用GIS 的叠加分析功能, 研究了京津冀地区的植被保护现状与保护空缺, 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分布与海拔梯度的关系, 植被分布与海拔梯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京津冀地区的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类型为主, 其次是内陆湿地类型; 京津冀地区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草原草甸植被的保护需要加强; 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和植被类型的分布在海拔梯度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在海拔800-1200 m 内分布的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 也是森林植被类型数量与分布面积最多的海拔段。因此, 加强河北省西北部的草原草甸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有助于弥补京津冀地区自然植被保护的不足; 加强河北省涞源县-阜平县, 井陉县-赞皇县等西部太行山海拔800-1200 m 范围内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有助于保护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构建由太行山和燕山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组成的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6.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及其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中亚热带向北热带过渡区,植被构成以森林植被为主。通过调查和分析,将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划分为5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32个群系。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分布中温带性质和热带性质的属分别为384和302属;植被类型中主要森林植的构成为:暖温性、温性和寒温性针叶林群系数目依次是1、1、0,常绿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群系数目分别为3、7、7;森林植被中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的分布面积最大。与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庐山、后河自然保护区、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以及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等地植被相关特征的比较分析表明,该区植被种子植物的主要组成种类以及森林植被类型和分布等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过渡特性。  相似文献   

7.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云南东南部屏边县与河口县之间,海拔225米至2365米,植被类型以热带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苔藓林和山顶苔藓矮林等为主。由于该地区直接受到北部湾暖湿气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加之植被类型齐全并且保存完整等原因,该自然保护区的蕨类物种丰富独特,附生蕨类植物更是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8.
我曾无数次走进赛罕乌拉,十次登上海拔1951米高的顶峰,饱览了这里的旖旎风光,领略了“一览众山小”的奇妙感觉。曾跟随考古工作者,倾听他们讲述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故事。考察了曾经发生在这里的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文化遗存。更多次陪同中外科学家,考察这里的一草一木和飞禽走兽。我把赛罕乌拉视为生态学的天然课堂,一本厚重的自然、历史教科书。考察的  相似文献   

9.
很早以前,就听朋友说他在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见到过青羊。我半信半疑,但却引起了我这个动物学工作者的浓厚兴趣,我好想亲眼见到它,但一直没能如愿。参加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终于给了我一次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坝王岭长臂猿自然保护区植被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坝王岭长臂猿自然保护区植被以热带山地雨林为主,在沟谷地形环境中分布着更具雨林特色的块状热带山地沟谷雨林。在海拔较高的山脊山峰处,局部分布有山地苔藓林或山顶矮林。本文通过植被类型的划分、群落分析,讨论了森林群落的分布、环境条件、外貌结构、种类组成等特点,初步调查记述了长臂猿行为与森林植被的关系。 保护区内仍属保存较好的原生植被,优良的森林环境为长臂猿的生息繁衍提供了条件,组成了一个独特的热带山地生态系统。该区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类人猿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森林群落的研究,不仅对植被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而且对长臂猿的保护和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作为植物群落生态学与高级灵长类行为生态学结合研究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1.
地带性植被     
又称“显域植被”。地球上各种植被类型的分布,基本上取决于热量和水分等相应的气候条件。太阳辐射供给地球的热量,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而在分布上与气候带界线大体相符的大面积的植被类型就称为地带性植被。所以地带性植被就住往被用来指水平地带上的各类典型植被,如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荒漠、寒温带针叶林等。大多数生物圈保护区中的核心区,都包含了该保护区所在地的地带性植被的各种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2.
<正>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10′–31°20′N,115°20′–115°50′E)位于皖西大别山腹地皖、鄂、豫三省交界处,由原天堂寨、马鬃岭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鲍家窝、窝川、九峰尖和康王寨4个国有林区组建而成,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属华东湿润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5℃,平均降水量为1,832.8 mm(方元平等,  相似文献   

13.
广西金钟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钟山自然保护区计有种子植物101科273属514种,落叶栎林分布面积最广。随海拔升高,植被依次呈现出4个分布带:沟谷落叶阔叶林、沟谷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山地苔藓矮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该区主要有4个分布区类型:世界分布、热带分布、温带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其中热带分布占总属数的75.21%,表明本保护区的植物分布具有热带性质。其天然植被类型可划分为5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含暖性针叶林、暖性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和草丛,2个植被亚型含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山顶阔叶矮林,以及33个群系。  相似文献   

14.
福建尤溪九阜山植被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福建尤溪九阜山自然保护区植被进行初步研究。重点论述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情况,并讨论九阜山的区域地位和森林植被的演替趋势。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草原繁殖鸟类群聚组成之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颜重威  邢莲莲  杨贵生 《生态学报》2000,20(6):992-1001
利用 5月份温带草原鸟类繁殖期 ,在荒漠草原、草原、湿地、沙地和山地等植被 ,选取 1 1个面积 1 0 0 hm2 ( 50 0 m×2 0 0 0 m)同样大小的样区 ,由 3人各隔 1 50 m作平行的穿越线调查 ,并记录所见鸟类的种类与数量。同时 ,也在每一样区任取面积 1 m2 之植被样方 ,记载样方内植物的种类、垂直高度、覆盖度和植物鲜重。调查结果显示草原繁殖鸟类的种类不多 ,在无树的荒漠草原植被是 4~ 6种 ,草原植被在 5~ 8种之间 ,湿地植被 1 5种 ;在有树的沙地植被是 9~ 1 2种 ,山地植被 6种。鸟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不大 ,由大而小依序是沙地植被、湿地植被、山地植被、草原植被、荒漠草原植被 ;密度也不高 ,由大而小依序是无树草原的湿地植被、草原植被、荒漠草原植被 ,而后是有树草原的沙地植被、山地植被。鸟类食性分布方面 ,荒漠草原和草原植被以食杂性鸟类为优势 ;湿地植被以食虫性鸟类为多 ;沙地植被以食杂与食肉性鸟类为胜 ;山地植被以食虫和食杂性鸟类较多 ,并增加一些食肉性鸟类。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芨芨草草原的群落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是一种旱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草原和荒漠地区。它是一种生态可塑性很强的植物,可分布于草原、荒漠草原等植被带内。以其为优势种可以形成盐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等多种植被类型。青海省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东部等地大面积分布有芨芨草群落,并和本区分布的其他草原类型形成基带植被。无论是其生境条件、生物生态学特性、群落的组成及分布规律均具有草原性质,应划归草原植被类型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不同放牧强度对赛罕乌拉草原蜘蛛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蜘蛛作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消费者, 对维系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大意义。放牧是人类利用草原最普遍的方式, 了解放牧对蜘蛛多样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本研究调查了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原上5个不同放牧强度样地中的蜘蛛多样性,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比较各样地中的蜘蛛多样性, 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e, NMDS)和相似性分析(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OSIM)比较各样地间的蜘蛛物种组成相似性, 再结合相关性分析探讨了植被高度对蜘蛛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重度放牧强度样地的蜘蛛多样性显著低于其他未放牧及轻度放牧样地; 具体到常见科上, 放牧强度对织网型的园蛛物种数和个体数影响显著, 而对游猎型的狼蛛、跳蛛却不明显; 织网型蜘蛛主要受植被结构影响, 而游猎型蜘蛛更可能受潜在猎物可得性的影响。NMDS分析表明不同放牧强度下, 蜘蛛类群的物种组成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 放牧强度越低, 物种组成和未放牧样地越相近。相关性分析表明草原植被高度与蜘蛛多样性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 即植被高度越高, 蜘蛛多样性越高。其中依靠植物构建蛛网的园蛛科和在植物上层伏击猎物的蟹蛛科、逍遥蛛科等与植被高度显著相关。这说明植物资源及其空间异质性可能对草原蜘蛛多样性起着主导作用。因此, 降低放牧强度有助于保护草原蜘蛛群落的多样性, 特别有利于织网型蜘蛛。  相似文献   

18.
山西蟒河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的聚类和排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用等级聚类、极点排序、主成分分析和对应分析等多元分析法, 对蟒河自然保护区的栓皮标(Quercus variabilis)林进与于了聚类和排序。等级聚类法将蟒河自然保护区的栓皮栎林划分为五个群丛, 极点排序、主成分分析和对应分析三种方法得出一致的结论, 并较好地反映了环境变化的梯度及植被变化的连续性。综合分析表明栓皮栎林是保护区内稳定的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9.
海南岛的植被概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南岛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和台地占全岛面积的70%;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由于地形的作用,水热条件差异悬殊,植被类型多样。地带性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其他为落叶季雨林、沟谷雨林、山地雨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及灌丛、草原等;沿海岸还有红树林及砂生植被。人工植被中的经济林发达。根据本岛各种植被类型组合、分布等特点及植被改造利用方向一致性,在“华南热带季雨林、雨林地带”的基础上,将本岛划分为南、北两个亚地带,4个植被区和9个亚区。并从植被的角度提出了植被的改造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20.
陈传明 《生态科学》2015,34(5):142-146
在GIS 软件支持下提取景观斑块的数量、面积、周长等信息, 运用相关的景观格局指数, 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分析; 并利用层次分析法, 选取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生态脆弱性等7 项指标对该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生态评价。结果表明: 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竹林是研究区的主导景观类型且破碎化程度低, 植被的保护较完整; 居民点、农田和人工植被景观的斑块数多, 面积小, 破碎化程度高, 对景观类型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48475, 景观总体的异质性较低, 景观生态结构呈现出不合理性和简单化。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9195, 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质量好, 保护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