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茂名市东部沿海的工厂化、土塘、网箱三种海水养殖类型为调查对象, 对比不同养殖类型、养殖阶段尾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无机氮(DIN)以及活性磷酸盐(DIP)等含量变化, 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P)、富营养化指数(E)、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等开展尾水污染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值呈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土塘养殖的趋势, 工厂化养殖尾水主要污染物均超过《海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一级排放限值。养殖尾水主要污染物浓度随养殖时间延长而增加, 工厂化养殖尾水DIN含量在成体期比幼苗期增加了22.51倍。养殖尾水的P值、E值以及NQI值均处于重度及以上污染状等级, 存在显著的富营养化问题。高密度连片海水养殖尾水直接排放是周边邻近海域氮磷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2年4月25日-5月2日对东海赤潮高发区化学耗氧量(COD)、石油烃等项目的现场调查,探讨了该海区COD、石油烃以及富营养化指数(EI)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COD和富营养化指数(EI)表明,COD和海水富营养化程度高,是调查海区赤潮发生的必要条件,有合适的温盐和光照条件下,当海水EI和COD浓度分别处在2.5-15和0.8-1.4mg·L^-1范围内可导致赤潮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海赤潮多发区域及其生态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有关的研究资料,分析我国近海赤潮多发区分布、主要赤潮生物种类、环境状况及赤潮发生生态学特点.结果表明,我国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大连湾、长江口、舟山海域、杭州湾、厦门湾、柘林湾、大鹏湾、珠江口等为赤潮多发区.引发赤潮的因素较多,它与气象、水动力、营养盐及生物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如海水养殖、陆源污水排放等)影响加剧近海富营养化是引发赤潮的重要因素;但富营养化并非发生赤潮的唯一条件,低营养海区也可能发生赤潮.目前对诱发赤潮的关键因子及赤潮发生机理,应加强定点长期监测和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海洋环境污染日益加重,近岸海水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加深,赤潮爆发屡见不鲜,而赤潮毒素会对海水养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新出现的一种赤潮藻类,生态习性特殊,自身不含毒素,且摄食范围广,可以用来缓解微微型赤潮爆发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龙须菜对富营养化海水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于2002年至2004年期间,在福建省东山岛的八尺门鱼类网箱养殖区、西埔湾对虾养殖区、乌礁湾鲍鱼养殖区等进行了龙须菜(G racilaria lem aneaf orm is)对动物海水养殖造成的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研究。结果表明,从围隔实验到小面积的海区实验到大面积的海区推广试点,龙须菜对富营养化的海水均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围隔实验中,龙须菜能使网箱养殖区缺氧的海水达到过饱和状态,对无机氮(IN)、无机磷(IP)的去除率达80%以上;实验海区,修复区的溶解氧(DO)浓度明显高于非修复区,IN、IP、叶绿素(Ch l-a)浓度低于非修复区;推广海区,鲍鱼养殖污水流经龙须菜养殖区后,IN、IP得到有效的吸收,DO浓度得到提高。因此,大面积养殖龙须菜对减轻养殖污水对海区的污染,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抑制赤潮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2013 年8 月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监测结果表明, 整个保护区近岸水域溶解无机氮(DIN)显示过剩, 但溶解无机磷(DIP)表现低磷特征, 高的N/P 比值使得P 可能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限制性因子。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 DIN 和石油类是主要的超标污染因子, COD 次之。有机污染指数显示, 近期整个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岸水质污染程度达到1 级, 水质较好, 但局部海区开始受到轻度污染。富营养化指数结果表明,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岸水域总体达到轻度富营养程度, 不同区域富营养程度不同。COD 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率范围为42.8%-76.7%, 平均值为(64.3±9.6)%, COD 是影响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岸水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陆源污染物排放、水产养殖排污和船舶排污是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7.
福建南日群岛秋季海洋生态环境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uo DL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2):495-502
根据2007年9月和10月福建南日岛生态调查资料,从海水水质、海水营养结构与营养水平、生物多样性等3个方面诊断与评价了南日群岛海域环境现状,利用综合质量指数法对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了不同评价指数的关系及合理性.结果表明:海域的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Pb、Cd、Hg、As含量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71%站位的磷酸盐、14%站位的无机氮和7%站位的石油类污染物超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总体属于较好等级,营养结构表现为氮限制,大部分海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依据浮游生物的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为轻污染-清洁水平.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南日群岛海域生态环境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利用不同的评价指数对海域环境健康状况进行诊断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在实际评价中应综合运用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才能得到相对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陆源物质输送对赤潮高发区的影响-以铝为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近年来长江口附近海域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赤潮爆发次数增多,而富含营养物质的长江水的输入可能是海内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来源.Al在海洋中停留时间较短且不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常用Al作为陆源输入及不同水团运动的有效示踪元素.结果表明。研究海域中溶解态Al的浓度秋季高于夏季,且与水体的盐度和悬浮颗粒物浓度表现出一定的关系.赤潮高发区内溶解态Al的浓度一般大于0.04pmol.L-1,明显表现出受到陆源输入的影响.赤潮发生时由于其自身的絮凝及赤潮生物颗粒物表面的吸附作用使水体中的溶解态Al含量平均下降约40%,而在赤潮发生过程中溶解态Al形态变化及机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2年4月25日~5月2日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东海近海海域营养盐(NO3--N,PO4^3-P,SiO3^2-Si,NH4-N等)的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营养盐分布与赤潮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海区营养盐浓度较高,与国家一类海水水质相比,无机氮和无机磷的超标率分别为46%和60%,长江口及杭州湾附近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比较严重.调查海域由于受沿岸长江等河流输入的影响。营养盐浓度自近岸向外海快速递减,等值线几乎与海岸线平行.根据调查结束后赤潮发生的特点和区域,表明营养盐浓度的增加,尤其是DIN和PO4^3-P的增加,与赤潮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但本次赤潮并不是发生在营养盐浓度最高的海区,因此,富营养化并不是诱发本次赤潮发生的唯一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2007年烟台四十里湾海域血红哈卡藻(Akashiwo sanguinea Hirasaka)赤潮为对象,研究赤潮消长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大量陆源降雨污水输入后,海水盐度急剧下降、营养盐大幅增加,特别是活性磷酸盐浓度明显增加,促进了血红哈卡藻的生长繁殖并最终形成赤潮。赤潮发生前海区第一优势种为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 Halse),优势度0.47(0.42—0.52),多样性指数2.63(2.43—2.89);赤潮发生时血红哈卡藻密度范围1.05×105—4.10×106个/L,优势度0.92(0.83—0.99),多样性指数0.27(0.15—0.64);赤潮消退后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Cleve)为第一优势种,优势度0.49(0.43—0.55),多样性指数2.46(2.19—2.84)。赤潮的发生、发展、消亡与化学需氧量(COD)、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DIP)、富营养化指数(E)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赤潮前、后该海域为贫营养、P限制、叶绿素a含量中等,赤潮期间该海域为富营养、P限制、叶绿素a含量高。通过影响力评定,活性磷酸盐、COD、盐度是此次赤潮发生的主要诱发因子,当活性磷酸盐含量低于0.3μmol/L时,硅藻逐渐取代甲藻,此次赤潮消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海洋生态灾害定义为局部海域一种或少数几种海洋生物数量过度增多引起的海洋生态异常现象,包括赤潮、绿潮、水母旺发和外来种入侵等,根据相关研究及调查资料,探讨了北海区赤潮、绿潮、水母、外来生物入侵等生态灾害发生特点及趋势。结果表明,北海区赤潮和绿潮灾害频发,影响面积较大,渤海北部秦皇岛附近海域赤潮灾害严重,黄海西部山东半岛近岸海域浒苔绿潮灾害严重;水母灾害呈上升趋势,对人体健康威胁较大,北海区滨海城市都曾发生过水母蛰伤致死案例;黄河三角洲区域米草和泥螺入侵扩展速度较快。面对这些海洋生态灾害巨大威胁,北海区亟需加强海洋生态灾害防控研究。  相似文献   

12.
再议中国近海小黄鱼种群的划分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徐兆礼  陈佳杰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1):2856-2864
以往认为,中国近海小黄鱼可划分为3个种群.本研究从地理隔离、数量动态、形态解剖,分子遗传学和海洋水文等不同方面,重新审视了我国近海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 Bleeker)种群的划分问题.研究表明:中国近海小黄鱼仅仅存在两个种群,即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种群及渤海和黄海北部小黄鱼种群.主要证据有三:其一,分析1965年至今小黄鱼不同种群形态解剖学和分子遗传学重要文献,发现这些文献的结果仅仅支持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是一个种群的结论;其二,依据1971-1982年我国10多个主要渔业公司小黄鱼捕捞统计资料,黄海南部和东海的小黄鱼在地理分布上几乎不存在隔离的现象.在冬季外海,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栖息于同一个越冬场.进入春季后,它们从该越冬场分别向舟山渔场、鱼山渔场和吕泗渔场产卵洄游.同时,东海南部近海越冬场的小黄鱼向北作产卵洄游,在舟山渔场汇入外海来的小黄鱼鱼群中.从5-8月,黄海南部至东海仅存在一个小黄鱼索饵群体.而黄海北部和渤海小黄鱼群体与上述群体存在明显的地理隔离;其三,黄海南部和东海,近年来小黄鱼产量增长趋势一致,而同期的渤海和黄海北部小黄鱼资源量恢复不大.  相似文献   

13.
徐兆礼  陈佳杰 《生态学报》2010,30(23):6442-6450
根据我国10多个主要渔业公司1971-1982年间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捕捞统计资料,从产量分布,鱼群移动等方面,研究了东黄渤海白姑鱼的种群划分和洄游路线。结果显示,我国沿海白姑鱼可分为2个种群。其中,黄渤海种群越冬场主要在黄海中部34°00'N以北水域。每年3-4月份,鱼群陆续进入山东半岛的乳山沿海、渤海各海湾、黄海北部沿岸和海州湾产卵。栖息在渤海的白姑鱼9-11月份在渤海中部索饵,形成越冬群体,11月后绕过成山头向越冬场洄游,12月至1月份到达越冬场;东黄海种群越冬场主要是在东海外海和中南部近海。每年3-4月份东海外海白姑鱼向西进入舟山渔场。在舟山渔场,这部分鱼群与从东海中南部近海北上的产卵群体汇合,向西进入舟山群岛沿海水域产卵。到了5月份,在浙江北部近海形成索饵群体。6-8月份,索饵群体经过长江口北上黄海南部近海索饵,9月份,索饵群体前锋到达34°00'N禁渔线外侧。此后,索饵场的白姑鱼向南做越冬洄游,并在10月份回到长江口。从这里,一部分群体游向外海越冬场,一部分群体继续南下回到东海中南部近海的越冬场。另外,在东海中南部近海越冬群体,部分就近游向沿岸的海湾,河口产卵,产卵后在产卵场外侧索饵,冬季回到就近的越冬场。  相似文献   

14.
渤海是黄渤海江豚种群的重要分布区,但是有关该区域江豚的种群数量的资料极其匮乏。2015年至2016年,采用截线抽样法在渤海水域开展了6个航次的目视调查,收集了渤海江豚的分布数据,首次评估了区域内的江豚种群数量,为制定有效的渤海江豚种群生态保护策略提供了基础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在2015年8月、2016年5~7月、9月和11月进行的6个调查航次共计8972 km的有效航程中,发现江豚87次、136头次。江豚在渤海各海湾和中部水域都可观察到;14:00-18:00时段、离岸15~35km范围内较易观察到江豚;黄河口外、秦皇岛东北侧老龙口和莱州外沿岸河口水域,江豚出现频次较多。各季节中,以5月在黄河口外20~40km范围内发现江豚的频次和数量最多。采用Distance 7.0软件估算渤海江豚种群数量,其中探测概率分别取值0.399、0.85和1时,渤海江豚种群数量估算值分别为7883头(CV=0.21)、3701头(CV=0.21)和3124头(CV=0.21),对应的种群密度分别为1.441头/km2、0.066头/km2和0.056头/km2,均低于已报道的南黄海和日本海江豚种群相应值。受海上天气、调查条件和经验所限,本文估值可能存在偏差,但限于渤海江豚历史资料缺乏的现状,本文的结果对于认识渤海江豚的种群状况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ce of Ulva microscopic propagule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biomass blooms of green algae in the Yellow Sea. Six cruise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Ulva microscopic propagules associated with a green tide that developed in the southern coastal waters of the Yellow Sea from April to August, 2012.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lva microscopic propagules were widespread in these waters, with the highest density being up to 4800 ind. L−1, prior to the appearance of the green tide in April. High densities were also wide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coast during May and June,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the floating green tide. The quantity of Ulva microscopic propagul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en the floating green tide declined in July, reaching densities of up to 162 ind. L−1, following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floating green tide in August. Quantitative studies o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Ulva microscopic propagules along the southern coast of the Yellow Sea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density and salinity, turbidity and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Temporal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Ulva microscopic propagule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a large biomass of attached, or floating, Ulva species algae.  相似文献   

16.
董彬 《生态科学》2012,31(5):596-600
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排入渤海海域的污染物质总量不断增加,污染物质的长期增加和积累造成了渤海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渤海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备受人们的重视。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及实际调查基础上,论述渤海污染现状,主要包括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石油类污染、沉积物形成的二次污染等;分析导致其污染的原因和危害:陆地污染物的大量排入、海水养殖、油气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在此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防治渤海污染、改善渤海环境的对策,主要包括依法治海、建立简洁高效的管理机制、应用新技术新手段以及加强预报工作等。  相似文献   

17.
Between the years 1933–2001, 460 red tide events were found in China's coastal water. The scope of red tide occurrence has extended over all the coastal provinces of China, and the three major areas with high red tide frequency are the Bohai sea, the sea area near the Shengsi Archipelago and Huaniaoshan Islan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and the Hangzhou Bay, and the coastal waters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 from Hong Kong to East Guangdong.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frequency of red tides has been tending upwards. The years of 1988–1990 and 1998–2001 saw the most serious red tides along China's coastal waters, with the latter period as the peak. The average area of a single red tide, i.e., the scale of red tides, is expanding every year, and in 2001 rose to about 500 km2. Every year, China's red tides occur from south to north, with thos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occurring from March to May, those in the East China Sea from April to August and those in the Bohai and Huanghai Seas from May to Septemb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