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国繁缕属植物研究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简介 繁缕属Stellaria L.隸于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繁缕亚科Alsinoideae Vierhapper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建立于1753年,其命名模式为硬骨草繁缕S.holostea L.根据文献记载这一属在全世界约有120种,产于南北两半球温寒两带,在编写中国植物志繁缕属的过程中,对全国各主要标本室及有关高等院校的该属标本,进行了系统的整理鉴定工作,根据初步研究表明中国产44种10变种及1变型,这些种类分别隸于5个组及11个系中,其中的新分类群在此一并报导。  相似文献   

2.
中国繁缕(Stellaria chinensis Regel)一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表了中国繁缕一新变种,即缘毛中国繁缕Stellaria chinensis Regel var. ciliata C. S. Zhu et H. M. Li.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36种中国产繁缕属(Stellaria)植物,根据模式材料或仅根据原描述,将已合格发表的1组、l系、12种、4变种和1变型首次归并到有关各类,依次列举人异名录中,其中有1移属。讨论了各种错误鉴定,同时对于选择性状、设想进化过程和分布记录均有讨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繁缕属的一些分类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36种中国产繁缕属(Stellaria)植物,根据模式材料或仅根据原描述,将已合格发表的1组、1系、12种、4变种和1变型首次归并到有关各类,依次列举入异名录中,其中有1移属。讨论了各种错误鉴定,同时对于选择性状、设想进化过程和分布记录均有讨论。  相似文献   

5.
银缕梅茎皮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缕梅(Shaniodendronsubaequale(H.T.Chang)M.B.Deng,H.T.WeietX.Q.Wang)的学名最初是由张宏达定为小叶金缕梅(HamamelissubaequalisH.T.Chang),并收入《中国植物志》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霜霉属(Peronospora)新种二个:即寄生在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Pseudo 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上的假繁缕霜霉(P.pseudostellariae G. Y. Yin et Z.S.Yang)和寄生在荨麻科植物藪苧麻(Boehmeria japonica Miq.)上的苧麻霜霉(P.boehmeriae G.Y.Yin et Z.S.Yang)。文中有拉丁文及中文描述。标本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了繁缕[Stellaria media(L.)Villars]及其近缘种和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 (L.)Moench]的ITS和trnL-F序列的碱基差异,并以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为外类群构建N-J系统树,分析了这些种类的种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繁缕属(Stellaria L.)种类及鹅肠菜的ITS和trnL-F序列长度分别为521~784和788~951 bp,各有变异位点77和59个,其中信息位点分别为18和11个,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分别为6.5%和3.1%.ITS的碱基组成为A 22.1%、T20.9%、G 28.5%和C 28.5%,G+C含量57.0%;trnL-F的碱基组成为A 35.9%、T 33.7%、G 15.7%和C 14.8%,G+C含量30.5%.繁缕、雀舌草(S.alsine Grimm)和箐姑草(S.vestita Kurz)的ITS和trnL-F序列一致;鹅肠菜的ITS序列中有4个位点与前述种类不同,但trnL-F序列则相同;中国繁缕(S.chinensis Regel)的ITS和trnL-F序列与孩儿参较相似.在N-J系统树中,鹅肠菜与繁缕、雀舌草和箐姑草聚为一支,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支持将鹅肠菜重新归入繁缕属的分类处理.研究结果显示,ITS和trnL-F序列分析均可用于繁缕及其近缘种的鉴别,且ITS是更为适宜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新疆石竹科的繁缕亚科、裸果木亚科共有植物14属63种3变种。占新疆石竹总属数66.7%总种数48.2%。从垂直分布来看,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和天山的亚高山草甸带和森林草甸带,昆仑山的高寒荒漠草原也有一定的分布。从水平分布看,主要有五个分布较集中的区域,即:阿尔泰泰山地,准噶尔西部山地,天山中西部山地、天山东部山地、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在区系组成中,北温带成分21种,占31.9%;温带亚洲成分14种,  相似文献   

9.
繁缕和无瓣繁缕六个居群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繁缕(Stellaria media)和无瓣繁缕(S.apetala)的6个居群的57个性状进行Q-聚类和R-聚类的研究。结果表明:(1)Q-聚类中,用一条结合线,可以把繁缕的4个居群聚为一类,无瓣繁缕的2个居群聚为一类。这一结果支持肥繁缕和无瓣繁缕划分为两个物种;(2)R-聚类中,发现了呈现完全正相关、极大正相关和极大负相关的性状,并根据R-聚类的结果,运用一条适当的结合线,把繁缕和无瓣繁缕的57个性状划为5个类群,并分析了各性状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查阅标本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际调查,对陕西秦巴山区假繁缕研究工作全面述评。作者认为假繁缕为多年生草本,非一年生草本;支持将日本假繁缕作为假繁缕的异名处理。  相似文献   

11.
陈旭波  刘全儒  李艳 《植物研究》2010,30(5):527-536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华北地区分布的繁缕属植物16种2变种,其它4属4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繁缕属植物叶片的下表皮均存在气孔器,而上表皮仅少数种类缺乏气孔器。气孔器类型比较多样,有不等细胞型、无规则型、无规则四细胞型;表皮细胞主要为不规则型,垂周壁从平直、弓形、浅波状、波状、到深波状;上表皮气孔指数在5.23~31.65之间;下表皮气孔指数在10.02~29.44。叶表皮被毛或无,毛被分为星状毛、腺柔毛、柔毛、绢毛。该研究说明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在种间差异明显,可以为分种及属间亲缘关系的探讨提供依据,但是对组的划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运用石蜡制片技术,对繁缕(Stellaria media)和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的花维管束系统进行了比较解剖观察,为其系统分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维管系统有以下特征:(1)花梗部维管束以3束不封闭成环形式分布在中央区。(2)花梗顶部维管束形成一个封闭的分生组织环。(3)分生组织环最先呈辐射状分离出的外层10束,每相隔一个束的那个束向外分裂出2束。其中15束是通往花萼的维管束,5束是通往花瓣的维管束。通往花瓣的5束维管束又一分为二,变成10束花瓣维管束。(4)分生组织环再呈辐射状分裂出10束,形成雄蕊维管束。(5)在子房室区分生组织环再呈辐射状分裂出4子房隔膜束,每束分裂出3束,形成胎座维管束,其数目为12束,每一束均与一个胚珠相连,从而使子房壁维管束数目增加到16束。鉴于繁缕和鹅肠菜花维管束系统的高度一致,将鹅肠菜置于繁缕属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13.
石竹科繁缕属(Stellaria L.)和孩儿参属(Pseudostellaria Pax)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为了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属下分类等问题,选择繁缕属22种和孩儿参属8种,共30种植物51个形态特征,利用NTSYS-pc 2.10e软件中的UPGMA聚类分析方法和主坐标分析方法,对这2个属进行数值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繁缕属与孩儿参属是2个自然类群,除繁缕属的繁缕(S.media(L.)Cyr.)和鸡肠繁缕(S.neglecta Weihe ex Bluff et Fingerh)在聚类中不能分开外,其它物种都能很好地分开。两属有较近的关系,其中巫山繁缕(S.wushanensis Williams)是过渡种。此外,数量分类结果建议将细叶孩儿参(P.sylvatica(Maxim.)Pax)作为一个独立组处理。对性状的主坐标排序分析显示,根的形状、叶缘质地、花的形态(是否具花瓣、花瓣长度、花瓣裂数、深裂还是浅裂)和种子表面纹饰(是否具齿轮状、疣状突起)等在繁缕属与孩儿参属的分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法,克隆了繁缕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全长cDNA,命名为q3(GenBank accession GQ87026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q3的开放阅读框(ORF)长780 bp,编码259个氨基酸。序列G+C含量为41.5%,与大部分Ⅰ型RIP基因相近。q3编码的蛋白质命名为Q3,理论分子量为28.16 kD,pI为9.44,均与Ⅰ型核糖体失活蛋白相近;包含由23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功能结构域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3个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4个络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和7个N-肉豆蔻酰化位点。三级结构预测发现,有35.52%的氨基酸残基参与了α螺旋,24.32%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延伸链,40.15%的氨基酸残基随机缠绕其中。基于繁缕及其近缘种核糖体失活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其结构与经典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精油化学成份研究方法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油由于来源不同(各种类植物和不同的器官),其化学组成差异很大,而且大都非常复杂。它们基本组成包括脂肪类、芳香族,单萜和倍半萜等类化合物,也包含一些含氮和含硫的化合物。这些种类的化合物中有烃类及其含氧化合物,如醇、醛酮、酸、酯、内酯、醚、酚、环氧化合物等。然而精油的主要组成大都是以单萜、倍半萜和它们的含氧化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16.
殷恭毅  杨志胜 《真菌学报》1994,13(3):161-165
本文报道霜霉属(Peronospora)新种二个:即寄生在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Pseudo 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上的假繁缕霜霉(P.pseudostellariae G.Y.Yin et Z.S.Yang)和寄生在荨麻科植物薮Ning麻(Boehmeria japonica Miq.)上的Ning麻霜霉(P.boehmeriae G.Y.Yin et  相似文献   

17.
顾德兴  徐炳声   《广西植物》1989,9(3):265-270+295
繁缕(Stellaria media)和小繁缕(S.apetala)是两个形态相似的近缘种,有人把后者作为前者的亚种或变种来处理。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不同生境的三个自然群体和三个人工控制栽培群体的取样,以群体为单位,分别测算了叶、萼片、雄蕊、花瓣、果实和种子的8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绘制了多角形图;对花粉粒和种子进行了扫描;还通过花蕾套袋试验对种子活力作了检查。结果发现繁缕和小繁缕都是近亲繁殖植物,在形态上区别明显,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基本相同,但小繁缕似更能耐受人为的践踏和刈割。  相似文献   

18.
三种北极石竹科植物的挥发油成分及其化学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GC/MS方法对采自北极的Stellaria crassipes,Cerastium arcticum和Cerastium regelii 3种石竹科植物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得到54种化学成分,对这些挥发油成分的进一步分析,证明了Stellaria和Cerastium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富贵榕的离体快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植物名称富贵榕(Ficus elastica Roxb.‘Schryveriana'). 2材料类别茎尖、带节茎段.  相似文献   

20.
植物资源与化学数据库系统(DPRC)的功能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中国科学院昆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的植物资源化学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将植物资源,植物化学成分及化学结构的多种信息、数据和图象融为一体的、开和式多功能软件系统、,包括植资源检索系统、植物化学成分检索系统及天然产物化学结构检索系统等三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