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禺毛茛复合体及其近缘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国产禺毛莨(Ranunculuscantoniensis,DC)复合体及其近缘种8个种的15个居群52个个体的根进行了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1)居群内过氧化物酶谱略有变异,同工酶酶谱或多或少能显示居群特征,供试的8个种中没有任何2个种的图谱完全一致,这说明在处级水平酶谱呈现出高度的分化现象。(2)根据染色体,孢粉和过氧化酶同工酶的资料推测,除R.silerifolius(2x)外,R.  相似文献   

2.
安徽产石蒜属植物三种酶同工酶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同工酶,首次分析了安徽产石蒜属6种植物十一个居群的过氧化物酶、酯酶、苹果酸脱氢酶三种酶同工酶,比较了居群间酶谱差异,并用数量分类方法,对酶谱资料进行了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表明:1、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酶谱均显示出居群间的差异,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居群间共性很大。2、酶谱特征显示,三种酶系统在居群间或居群间的差异,但种间居群的酶谱差异明显大于种内居群的差  相似文献   

3.
宽叶韭种内分化的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海清  梁明山  许介眉   《广西植物》1999,19(2):161-17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宽叶韭的3个代表居群内不同植株间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和16个居群间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X)、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苹果酸酶(ME)、苹果酸脱氢酶(MDH)、天冬氨酸转移酶(AAT)、腺苷三磷酸酶(ATPase)、乳酸脱氢酶(LDH)8种同工酶系统以及可溶性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居群内不同植株的酶谱无差异;居群间的酶谱存在多态性,酶谱差异明显,且各居群均有其特征酶谱。采用“排序”方法和聚类分析,对宽叶韭16个居群酶谱的相似系数和酶谱距离进行了研究。同工酶谱表型差异彼此显著的3个代表居群的可溶性蛋白双向电泳图谱也表现出明显差异,印证了同工酶的分析结果。结合细胞学的最新核型证据,从生物化学角度确定了这16个居群间的亲缘关系和彼此的分化程度。结果表明:宽叶韭明显分为两大类,即冬季不倒苗和冬季倒苗两类,在同一类型中各居群之间彼此近缘,且冬季不倒苗的类型分化程度较高。本研究首次将多种同工酶的综合分析与聚类分析及可溶性蛋白双向电泳用于葱属植物的种内分化研究,为植物分子进化和系统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云南毛茛属(Ranunculus)5种植物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茛组茴茴蒜(Ranunculus chinensis Bunge)和禺毛茛(R.cantoniensis DC.)核型公式为2n=2x=16=6m+4sm+6st和2n=4x=32:14m+6sm+12st;该组茴茴蒜、禺毛茛和扬子毛茛(R.sieboldii Miq.)的不同居群核型存在自西向东不对称系数渐增大现象。在美丽毛茛组中,深齿毛茛(R.pulchellusvar.stracheyanus Hand.-Mazz.)的中甸居群核型(2n=4x=32=12m+12sin+8st)与青海居群核型(2n:4x:32:24m+8sm)明显不同;毛果高原毛茛(R.tangusticusvar.dasycarpus(Maxim.)L.Liou)染色体数目(2n=40),核型公式(2n=5x=40=30m+10sm)和纳帕海毛茛(R.napahaiensis W.T.Wang&L.Liao)染色体数目(2n=40),核型公式(2n=5x=40=20m+16sin+4st)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纤毛鹅观草与本田鹅观草的生物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根楼  刘芳  颜济  杨俊良   《广西植物》1992,12(3):222-228
本文通过对鹅观草属的两个种:本田鹅观草(Roegneria hondai Kitagawa)和纤毛鹅观草(R.ciliaris(Trin)Nevski)及其种间杂种的形态变异、染色体配对行为和同工酶电泳酶谱的分析,研究了这两个种间的亲缘关系,杂种F_1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数很高,F_1自然条件下具有低的结实率。R.ciliaris根部和幼叶的酯酶、过氧化物酯同工酶谱与R.hondai的酶谱间存在差异。上述结果表明,R.ciliaris和R.hondai亲缘关系很近,享有两个共同的基本染色体组,可拟定R.hondai的染色体组为S~hy~h。R.ciliaris同R.hondai间的亲缘关系较R.ciliaris同R.pendulina和R.pendulina同R.hondai间更近。  相似文献   

6.
棉属种间高代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薄层等电聚焦方法,对已稳定遗传20代的棉属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中棉(G.arboreum )种间高代系蕾期真叶及花药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棉种的不同品种,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本相同,同一染色体组的不同棉种,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染色体组的棉种,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存在显著的差异;2.高代系的同工酶谱与母本“科遗2号”相似,而与父本中棉“完紫”具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AAGG]异源四倍体新棉种的核型及同功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山西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组创育的[AAGG]异源四倍体新棉种及其二倍体亲本亚洲棉(G.arboreum)、比克氏棉(G.bickii)进行了核型分析,并对[AG]异源二倍体和[AAGG]异源四倍体的过氧化物同功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异源四倍体[AAGG]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x=52,表现为双亲染色体数目之和,其核型公式为2n=4x=52=50m(6SAT) 2sm,按stebbins的核型分析原则,异源四倍体[AAGG]属1A型。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分析表明:[AG]棉种酶谱表现为双亲不完全互补型。并具有新式酶带。因此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可以作为鉴别远缘杂种的生物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栽培在同一生境下的16个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居群同一生长期叶片中酯酶(E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酶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EST和SOD同工酶酶谱在各居群间,甚至在同一居群内除少数共有的特征谱带外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频率差异。EST同工酶在半夏各居群中最多可显示12条谱带,其中在慢区的第5(弱带)和快区的第10(强带)2条谱带为各居群所共有的特征谱带;SOD同工酶在半夏各居群中最多显示9条谱带,其中在慢区的第2(弱带)、快区的第5(强带)和第9(强带)3条谱带为各居群所共有的特 征谱带。  相似文献   

9.
六种葱属植物核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葱属粗根组和根茎组6种11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研究结果如下:A.cyathophorum: 2n=2x=16=12m+4sm(2SAT)。A.przewalskianum:西藏察雅和四川理县居群分别为2n=4x=32 =28m+4st(2SAT)and 2n=4x=32=28m+2sm+2st(2SAT)。A. polyrhizum :2n=2x=20m+8sm+ 4t(2SAT)。A.mongolicum:2n=2x=16=14m+2st(2SAT)。A.senescens:朝鲜郁陵岛和中国内蒙古 科尔沁左翼后旗居群分别为2n=4x=32=28m+2sm+2st(2SAT)and 2n=4x=32=24m+4sm+4st (2SAT)。A.tuberosum:所研究的四个居群中,山西永济居群为二倍体,2n=2x=16=14m=2st (2SAT),另三个分别来自四川的理县、汶川玉龙和成都三瓦窑的居群均为四倍体,2n=4x=32=28m +4st(2SAT)。A.przewalskianum,A.polyrhizum and A. mongolicum的核型为首次报道;并首次 在中国发现了A.tuberosum的野生二倍体居群。此外,还讨论了栽培韭的起源以及A.cyathophorum,A.przewalskianum和A. senescens种内居群间的核型分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不同居群的染色体核型特征及进化关系,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技术分析了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宁夏等6个自然地理居群的核型特征和进化趋势。结果显示:苦豆子6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恒定,均为2n=2x=36;染色体类型有中部着丝粒(m)和近中部着丝粒(sm)2种,除甘肃武威的居群3含有sm型染色体外,其余居群的染色体均为m型;染色体平均臂比为1.19~1.37,长度比介于1.72~2.19,核型不对称系数处于54.30%~57.17%;核型类型有1A、3A和2B三种;苦豆子居群3的核型不对称系数最大,进化程度较高,居群19(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核型不对称系数最小,进化程度较低。聚类分析显示,苦豆子6个参试居群聚集成A和B两大分支,分支A又可分为C和D两亚支,其中居群5(甘肃武威)和居群13(内蒙古阿拉善盟)聚为C亚支,亲缘关系较近,居群3单独聚为D亚支,与C亚支两居群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分支B又可分为E和F两亚支,居群19和居群43(内蒙古鄂尔多斯)聚为E亚支,亲缘关系较近,居群17(宁夏银川)单独聚为F亚支,与E亚支两居群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