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生生物(Protista)一词早期用来指所有原始的简单生物,1866年海克尔(E. Haeckel)把原生生物划分出来作为生物分类的一个界,从而在林奈(Linnaeus,1735)的两界(植物和动物)系统基础上建立了三界分类系统。本世纪上半叶,随着细胞类型认识的深入,科帕兰(Copeland,1938)根据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巨大差异提出把细菌、蓝藻等原核细胞生物由原生生物中  相似文献   

2.
细胞的进化     
当今地球上存在的生物,从其微观结构上来讲,包括前细胞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前细胞结构的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特征的非细胞结构的有机体。它们没有生物膜及细胞器。现今地球上的前细胞生物,如病毒,仅仅是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的(类病毒只由核酸组成)。这类有机体是现存的最简单、最低级的生物。立克次体(Rickettsia)、支原体(Mycoplasma)、细菌(Bacteria)、螺旋体(Spirochaeta)、放线菌(Actinomyces)等等是现存的原核细胞(生物)。它们  相似文献   

3.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真核细胞有细胞核,而是所有的真核细胞都含有线粒体,或者曾经含有线粒体。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动力工厂",为细胞提供足够的ATP,以从事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线粒体是由古菌细胞俘获的变形菌变化而来,至今仍保留着原核细胞的特点。所以真核细胞是"细胞套细胞"。叶绿体是由被真核细胞俘获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蓝细菌演变而来,而且真核细胞还可以俘获含有叶绿体的藻类,形成"细胞套细胞"的多重结构。  相似文献   

4.
正一般认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在于真核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而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一般都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则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真黏菌具有4个典型的阶段:孢子、游动胞、黏变形体和原质团。这类生物通常会有一段黏黏的时期,因此得名黏菌。这个黏黏的阶段就是黏菌的营养生长期,即黏菌的原质团时期。这些黏黏  相似文献   

5.
质粒的简介     
<正> 一、细菌染色体 原核细胞如一般称为细菌的单细胞生物,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虽然有核样物质存在,但不象真核细胞(高等生物细胞)那样,在核与细胞质之间存在着清楚的核膜。另外,真核细胞在分裂时,出现由DNA遗传基因凝缩而形成的具有特殊结构的染色体。而原核细胞则看不到类似结构。但在原核细胞中可以看到链状排列的基因连锁,如大肠菌、沙门氏菌、枯草菌等就存在着单一的环状连锁。近来,随着核酸技术的发展,已证明这种DNA是一个环状分子。遗传基因的排列和DNA的构造相对应。在真核细胞的形态学研究中,已经发现了遗传基因的排列与染色体横的构造相对应。因此染色体  相似文献   

6.
现代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证明,生物膜体系是一切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之一,而细胞的质膜则是原核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心。因此,可以说细胞的膜系是同生命的本质密切相关的重要结构。恩格斯最先指出:“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列宁又进一步指出,“化学的东西向有生命的东西的转化——这显然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7.
泛素及其相关蛋白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结构高度保守的一类小分子蛋白,参与蛋白翻译后修饰. 尽管在少数原核种属含有Pupylation这样的翻译后修饰,在原核细胞中尚未发现通用的泛素样修饰系统. ThiS是原核细胞广泛存在的泛素样小蛋白分子,它作为硫转运蛋白参与辅助因子的合成. 当与靶蛋白融合重组表达时,ThiS可降低靶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稳定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ThiS是否可能在原核细胞中参与翻译后修饰. ThiS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时,它可与细胞蛋白游离巯基发生共价结合,但与真核细胞泛素修饰不同,ThiS是通过12位半胱氨酸的游离巯基与蛋白形成二硫键,而不是通过C端活化的硫代羧基的转化过程发生共价结合. 在细胞内,氧化应激可诱导ThiS与蛋白的共价结合. 结果提示,ThiS在大肠杆菌中与细胞蛋白的结合,可能与真核细胞泛素化修饰在功能上存在进化联系;原核细胞中这种ThiS的结合形式可能代表一种古老的原核泛素样修饰方式.  相似文献   

8.
RNA干扰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其作用机制已得到比较清楚阐明.虽然在原核细胞中已发现微小RNA(miRNA)参与的基因沉默调节细菌基因表达, 但尚未发现小干扰RNA (siRNA)参与的基因沉默机制.近年在原核细胞基因组中发现一类新的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 CRISPR)和与其相关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表明两者构成的CRISPR相关系统介导原核细胞RNA干扰, 进而发挥免疫防御功能.这一假说新近得到了实验证实, 与此同时首次揭示了原核细胞的适应性免疫机制.这种防御机制不同于真核细胞适应性免疫机制, 除具特异性外, 还具有遗传性.  相似文献   

9.
从细胞学到细胞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生物学是着重从超微结构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机理的学科。象其它学科一样,它的建立也经过了一段由产生到发展,由初级到高级的漫长道路。细胞的发现细胞生物学的历史是从细胞的发现开始的。细胞的体积很小,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微米之间,原核细胞则更小,多为1—10微米。这一大小超出了肉眼直接可见的范围,因而细胞的发现必然要靠显微镜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当把各种生物的DNA中碱基鸟嘌呤和胞嘧啶(G+C)含量进行比较时,可以看出病毒DNA和原核细胞细菌DNA中G+C含量变化范围非常宽,分别为30.9一73%和22.8—73%。真核细胞原生生物的DNA中G+C含量变化范围也呈类似情况,G+C占碱基组成的  相似文献   

11.
DNA拓扑异构酶的分型郑晓飞孙志贤(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关键词DNA拓扑异构酶DNA拓扑异构酶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基本酶。DNA拓扑异构酶在细胞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在DNA复制、修复、转录、重组中解开在复制和重组...  相似文献   

12.
在整个地球演化历史过程中,产甲烷古菌在生物地球碳循环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据报道,约三分之二的地球生物甲烷通量来自乙酸型产甲烷途径,乙酸型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acetivorans)是目前发现为数不多的可以进行乙酸型产甲烷途径的模式产甲烷古菌,对M.acetivorans代谢途径的解析、改造和应用可为温室气体甲烷的减排与其作为能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新思路。本文综述了M.acetivorans的产甲烷代谢途径、遗传改造策略、细胞工厂构建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M.acetivorans与其他进行乙酸型产甲烷代谢的产甲烷古菌在以上三方面的异同,并对进一步设计和构建其作为微生物细胞工厂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功能,性质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庆枝 《生物学通报》1997,32(12):15-16
自从1969年(MeCord)和(Fridovich)发现了超氧化物歧化酶(EC.1.15.1.1,superoxidedismutase,以下简称SOD)以来,国内外学者对SOD的研究日益广泛而深人。现已证明SOD存在于所有需氧生物的细胞中。SOD是一类金属酶,根据其所含金属辅基的不同,可将其分为3类:即Cu.Zn-SOD,Mn-SOD,和Fe-SOD。Cu、Zn-SOD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胞浆和线粒体,Mn-SOD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原核细胞中,也存在于灵长类的胞浆。Fe-S()D只存在于原核细胞。研究表明SOD与机体的衰老、炎症、肿瘤、抗细胞毒性等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14.
热休克蛋白的生物医学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宝福凯  柳爱华 《生命科学》1997,9(2):71-73,70
热休克蛋白(Hsp)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在应激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在正常状态的细胞中也广泛存在。Hsp是生物种系发育中最保守的蛋白质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新生多肽的正确折叠并维持折叠状态,从而发挥调节细胞生长、分化、生存的功能。Hsp还有调节免疫功能、参与疾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聂剑初 《生物学通报》1990,(6):10-13,32
真核细胞的转录 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有如下的主要区别: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要比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复杂得多。真核生物的转录在有核膜包裹着的细胞核中进行而转译则在核外发生;在原核生物中,这二者是偶联的,细菌mRNA的转译作用在转录本仍在合成时便开始了。转录和转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真核生物更精细地调节基因表达,促使细胞的形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原核细胞mRNA3'端不存在ploy(A)结构,因而原核细胞DDRT-PCR引物设计不同于真核细胞。尽管不能根据oligo(dT)设计引物,但利用全基因中高度分散重复的短序列或回文序列却能有效克服mRNA分子结构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扩增全长cDNA;并且这2种引物设计方法还可以提高RNA指纹图谱的重复性,降低反应的假阳性,从而为原核细胞DDRT-PCR引物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MAR的结构、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丽翠 《生物技术》2004,14(1):70-72
真核细胞表达外源基因克服了原核细胞表达外源基因的种种不足(如mRNA的成熟、翻译后的加工),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真核细胞表达外源基因也有不足之处,即表达效率低。造成真核细胞外源基因表达效率低的原因有很多,如基因结构、表达载体、调控元件等,而宿主细胞染色质DNA对外源基因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人们在通过载体将外源基  相似文献   

18.
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布和结构看其分子进化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催化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 生成氧和过氧化氢的金属酶. 按其结合的金属离子, 区分为Fe-SOD, Mn-SOD和CuZn-SOD三种. Fe-SOD主要存在于原核细胞中;Mn-SOD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都存在;CuZn-SOD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Fe, Mn-SOD的一级结构, 空间结构及其性质很相似, 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 CuZn-SOD的结构与前两者相差较大, 是在以后的发展中单独进化的.  相似文献   

19.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出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原核细胞不同于真核细胞的主要特点是 A.无细胞膜 B.无核膜 C.无细胞壁 D.遗传物质是RNA 2.动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类 D.核酸 3.下列生物中,行出芽生殖的真核生物是 A.酵母菌 B.团藻 C.秋海棠 D.根霉  相似文献   

20.
林其谁 《生命科学》2011,(11):1041-1041
生物膜是细胞的重要组分。真核细胞除了有包裹整个细胞的质膜外,还有包裹细胞核的核膜以及构成各种细胞器的膜。在真核细胞中膜结构约占整个细胞干重的70%~80%,对于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能量转换、信号转导、细胞识别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生命起源上,只有具备了把细胞内容与外环境分隔的生物膜,才能有生命的发生。近年来生物膜的研究飞速发展。本期专刊介绍了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研究相关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