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野生和栽培防风根系的比较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智  刘鸣远 《植物研究》1997,17(3):344-347
研究了野生和栽培防风根系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形态上,栽培防风根系颜色较浅,侧根较多。在内部结构上,二者大致相同。二年生栽培防风主根与野生多年生防风主根中油室数目、韧皮部/木质部相近,建议生产上适当采收二年生植株根系。  相似文献   

2.
远志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石蜡切片法对远志根的发育过程及1~3年生根的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显示:远志根的原分生组织由3群原始细胞组成,具有典型分生组织的细胞学特征。初生分生组织分化为根冠原、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次生生长是依靠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完成,次生结构从外到内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组成;远志根次生结构特点为:次生韧皮部在次生维管组织中占主要部分,次生韧皮部中以韧皮薄壁细胞为主且其中储存有丰富的内含物,随着根龄的增加,韧皮薄壁细胞中的内含物也随之增加。3年生的主根中次生韧皮部薄壁细胞中的内含物最丰富;不同年份远志的主根随根龄的增加,周皮、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的面积都呈增加趋势,其中韧皮部和木质部的面积比值随根龄增长呈由小到大的变化,这是远志根的显著特点;根中的周皮发达,具有较厚的木栓层,次生木质部中导管和纤维发达,导管分布频率较高,并具有较大的口径。周皮和次生木质部的结构特征与远志的抗旱特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细叶马先蒿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年生产周期明显缩短。根系营养生长至花期为粗壮主根与纤细侧根并存,果期侧根几乎全部枯萎脱落,所存留根系皆呈乳白色。由胚根形成的初生主根根毛密集,初生木质部二原型。侧生分生组织只有形成层而无木栓形成层。根表皮细胞经解离后略呈不规则方形片状,横切面为平周长梭形,进行垂周分裂增加梭形根表皮细胞长度,以适应根的增粗生长。根表皮脱落时,外皮层以同样生长方式代替脱落的表皮。在年  相似文献   

4.
采用石蜡制片法、显微观察生长8年、12年和16年的移山参主根中部的组织结构,并以4年生栽培参(二马牙)和西洋参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移山参主根结构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组成。不同生长年份的移山参主根结构具有一定差异:随生长年份的增长,木栓层细胞体积变小,排列趋于紧密;栓内层草酸钙结晶越来越少;分泌道均为3轮,但平均口径逐渐减小;韧皮部外侧和木质部靠近根中央处的薄壁组织的裂隙逐渐增大;韧皮部与木质部的面积比则不断下降;12年、16年生移山参主根次生木质部中导管数量和层数明显多于8年生。PAS 反应表明淀粉粒含量在生长12年以后趋于稳定。表明通过观察移山参木质部与韧皮部的面积比和次生维管组织中木质部导管的数量及层数,可以初步判断移山参的生长年份。  相似文献   

5.
北柴胡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1年生主根的中部和2年生主根的根尖和中部进行了横向与纵向解剖观察,研究根的发育过程,并对其1年生与2年生主根中部的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北柴胡根的发育包括原分乍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结构和次生生长4个发育阶段。原分生组织由3群原始细胞组成,其细胞具有典型分生组织的细胞学特征;初生分生组织包括根冠原、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次生生长主要是依靠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来完成。其木栓形成层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2年生北柴胡主根的基本结构与1年生的相同,但与1年生的相比,其周皮、次生韧皮部和木质部面积均增加。不同点具体表现在:2年生主根的周皮增厚;分泌道数量增加;次生木质部中木纤维成群分布,在横切面上连接成一个圆环,其维管射线明显。多为多列射线。分泌道主要分布在中柱鞘薄壁组织和次生韧皮部中,均是裂生方式发生,属次生分泌道,初生结构中无分泌道存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D-精氨酸(D-arginine,D-Arg)对拟南芥根系生长的影响,首先用腐胺(0.1mmol‘L-1)和D—Arg(1.0mmol·L-1)处理种子萌发后生长2d的拟南芥幼苗。腐胺(0.1mmol·L-1)显著促进主根伸长,D-Arg(1.0mmol-L-1)显著抑制主根伸长,并对主根根尖的细胞形态有明显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D—Arg影响拟南芥主根生长的机理,采用浓度梯度D.Arg处理幼苗根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D-Arg浓度增加(0.2~1.0mmol·L-1),拟南芥幼苗主根生长受抑制的程度越严重。微分干涉观察主根根尖发现,外源施加D—Arg,引起拟南芥主根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数目减少,使拟南芥幼苗表现出主根的伸长生长变缓。当分生区数目较少时,出现主根几乎不再仲长的现象。由此推测,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D-Arg对拟南芥幼苗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机制,是D-Arg影响了其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活动,使分生区细胞数目减少,从而引起分生区长度减小,最终导致拟南芥主根仲长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
人参根系发育形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参(Panax qinseng C. A. Meyer)属于直根系植物,有次生构造。一年生苗只具有主根和侧根。二年以上的人参常在根状茎上长出不定根,即人参根系包括主根和不定根及其各级分枝。主根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侧根和不定根及其分枝多为二原型,偶见三原型。根系随参龄的增加而增大。每年末级分枝自基部于休眠前萎缩、脱落,并在萎缩部分的上一级支根内部产生越冬根原基,越冬根原基是翌年形成全部吸收根的基础。一年生人参由中柱鞘产生一圈初生树脂道,由形成层产生一圈(或二圈)次生树脂道,以后次生树脂道的圈数随参龄的增加而每年增加一圈,自第五年开始渐缓。根内淀粉粒含量随发育时期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其积累高峰出现在果后期。研究人参根系发育形态学不仅对全面正确认识人参根系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改进人参栽培管理和评价人参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洋参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洋主根顶端的原分生组织由三群原始细胞组成。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维管形成层产生的次生维管组织中薄壁细胞占主导地位;维管分子量少、聚集成群,分散在薄壁组织中。周皮加、周皮发生较迟,其木栓形成层由紧靠内皮层的皮层细胞产生。不同年龄西洋参主根随着龄龄的增加,周皮、次生真心皮部和木质部面积均呈增加趋势,但韧皮部与木质部面积比值自5:1下降至1:1。一年生根由中柱鞘产生初生分泌道,由维管形成层产生一圈次生分  相似文献   

9.
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一、二年生主根的发育及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黄芩根的发育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结构和次生生长等4个阶段。原分生组织由3群原始细胞组成,其细胞具有典型分生组织的细胞学特征;初生分生组织包括根冠原、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其中根冠原和表皮原具有相同的起源。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次生生长主要是由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完成,木栓形成层起源于中柱鞘细胞。二年生黄芩主根的主要结构与一年生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为:二年生主根的周皮增厚,次生木质部中木纤维成群分布,出现木间木栓;维管射线为多列且明显;在近周皮的韧皮部内出现包围石细胞的木栓环组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发育解剖学研究表明,麻花秦艽根的初生结构正常,初生木质部四原型。次生生长的早期阶段也是正常的。在以后的次生生长过程中,由于木质部柱局部区域外的维管形成层向内衍生的细胞分化成木薄壁组织细胞的数量多于导管,从而在木质部内形成薄壁组织细胞区域,并且由于此区域内细胞的增殖,将木质部分成两部分。以后韧皮部也随之分开,从而中柱被分成两个独立的裂分中柱。以后,每个裂分中柱又产生各自的周皮,进而使主根分裂成两个支根。每个支根也可以同样方式分裂产生许多支根。  相似文献   

11.
防风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以及柱层析方法分析、分离了防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鉴定了38个化合物,主成分为人参醇(panaxynol)。  相似文献   

12.
白鲜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半薄切片、常规石蜡切片并结合离析法,对药用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根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鲜根的发生发育过程包括4个阶段,即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结构阶段以及次生结构阶段。原分生组织位于根冠内侧及初生分生组织之间,衍生细胞分化为初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由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以及中柱原组成。原表皮分化为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分化为皮层,中柱原分化为维管柱,共同组成根的初生结构;在初生结构中,部分表皮细胞外壁向外延伸形成根毛,皮层中分布有油细胞,内皮层有凯氏带,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或偶见三原型,外始式;根初生结构有髓或无。次生结构来源于原形成层起源的维管形成层的活动以及中柱鞘起源的木栓形成层的活动;白鲜次生韧皮部宽广,其中多年生根中可占根横切面积的85%,另外除基本组成分子外,还分布有油细胞;周皮发达,木栓层厚;初生皮层、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常充满丰富的淀粉粒。  相似文献   

13.
二月兰根系发育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力军  刘晓辉 《植物研究》1995,15(3):377-381
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O.E.Schulz为二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初生结构为二原型,次生结构发达,主侧根结构相同。形成层活动随季节有明显变化,木质部可见年轮。冬季吸收根不死,无越冬根原基产生,吸收根连续不断更替,无明显季节性变化。根内淀粉含量随发育时期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其积螺高峰有两个,分别出现在第一年越冬前及第二年返青后开花前,不同播期对根系积累营养及第二年植  相似文献   

14.
防风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法研究了防风大、小孢子发生及其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主要结果是:(1)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形;(2)成熟的花粉粒为三细胞型,具3个孔沟;(3)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双子叶型。花药壁由4层结构组成:最外层为表皮,其内分别为药室内壁、1层中层、绒毡层,绒毡层为分泌型;(4)防风的子房为2室,每室1胚珠,单珠被,薄珠心,倒生型胚珠。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4个大孢子,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5)大孢子发生过程中,具有多个孢原细胞及多个大孢子母细胞的现象,但通常只有一个大孢子母细胞能继续发育;(6)胚囊发育属于蓼型;(7)防风的花为极端的雌雄蕊异熟,雄蕊的发育早于雌蕊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Grafted and ungrafted greenhouse melon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urnal change, shading, growth stage, rootstock and fruit numbers on melon xylem sap flow rate. A clear diurnal change was observed in xylem sap flow rate. Shading of the plant on the previous day decreased the sap flow rate.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fruit on a plant decreased the sap flow rate, but, grafting to squash plant lessened the effect of fruit number. Consideration of timing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s necessary when the xylem sap is collected for root study.  相似文献   

16.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today is largely based on interrupting the synthesis or action of the mediators that drive the host's response to injury. It is on the basis of this concept that most of the anti-inflammatory drug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our continuous search for nove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from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has been a focus of our investigations. Anomalin, a pyranocoumarin constituent of S. divaricata, exhibits potent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To clarify the cellular signaling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nti-inflammatory action of anomalin,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anomalin on the production of inflammatory molecules in LPS-stimulated murine macrophages. The anomalin dose-dependently inhibited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and cyclooxygenase-2 (COX-2)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LPS-stimulated RAW 264.7 macrophage. Molecular analysis using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 revealed that several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cluding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nd interleukin-6 (IL-6), were reduced by anomalin, and this reduction correlated with the down-regulation of the NF-κB signaling pathway. In addition, anomalin suppressed the LPS-induced phosphoryl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IκBα. To further study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its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an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 using a (32) P-labeled NF-κB probe was conducted. LPS-induced NF-κB DNA binding was drastically abolished by anomalin. The present data suggest that anomalin is a maj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 and may b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candid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disorders.  相似文献   

17.
以防风胚状体的发生体系为材料,利用半薄切片技术研究了培养物中淀粉体的组织化学定位,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培养阶段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胚性细胞内积累了大量的淀粉体;在4%蔗糖浓度培养基中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多糖含量最高。研究表明多糖为胚性细胞的分化和发育直接提供了物质和能源;胚性愈伤组织可以推荐为药性成分多糖的提取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8.
防风体细胞胚发生发育中的淀粉体和多糖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防风体细胞胚的发生体系为材料,通过半薄切片技术研究了培养物中淀粉体的组织化学定位,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培养阶段的多糖含量.结果发现在胚性细胞内积累了大量的淀粉体;含4%蔗糖的培养基中的胚性愈伤组织阶段多糖含量最高.研究表明糖类物质的活跃代谢为胚性细胞的分化和发育直接提供了物质和能源;大量淀粉体的存在可作为胚性细胞分化的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