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克隆     
1977年2月23日,英国《Nature》发表Wilwut等用羊乳腺上皮细胞成功克隆出绵羊多利的消息后,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克隆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历史  相似文献   

2.
克隆和动物克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年2月23日,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Wilmut和Campbel领导的研究小组,用高度分化的乳腺细胞成功克隆绵羊的消息在英国《Nature》杂志发表后,在全世界引起轰动[1]。由于哺乳动物的克隆成功,人的克隆已出现成功的可能,因此已引起...  相似文献   

3.
克隆与克隆动物基因相同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籍华人牛满江教授,著名生物学家,1912年生于中国河北省。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1936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37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4年由北大派出去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1946年获博士学位。自此,先后在斯坦福大学,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后改名为洛克菲勒大学和坦普尔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并获得坦普尔大学终身教授,名字被载入美国科学家名人录。从1953年起,他潜心于“核糖核酸在发育中独特功能”的研究,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先行者。他创立了“外基因学说”,开创了人工培育新物种的新思路。获得“利利学术”及“古根海姆”奖。1970年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牛教授身居海外,对祖国科学教育事业极为关注,1978年,首先接收中科院派去美国的访问学者,打破中美学术交流的禁令,1980年中科院授予他科学顾问,中国各地的大学及科研机构授予他名誉教授、顾问头衔者30多个。近来,为促进中国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他主持下在北京成立了“牛满江基金会”,将为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方面作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克隆的概念,意义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介绍了克隆在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定义,强调了克隆是一个“群体”概念。然后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分子克隆(DNA克隆)和通过细胞核移植进行动态(小鼠)克隆的基本,意义,目前进展和有等回答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single 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yirus,HaSNPV)G4 株基因组全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扩增出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09编码片段并将其克隆至载体pGEM-T Easy,测序正确后将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KG,经IPTG诱导,融合蛋白GST-Ha109在E.coli BL21中以包涵体形式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目的蛋白大小为38.5 kD,经SDS-PAGE分离纯化,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抗体经1∶6000倍稀释后用于Western b1otting分析,获得特异性显色信号,为深入研究Ha109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样线法和点样法对鄂尔多斯风蚀沙化梁地上的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梁地上克隆植物的分布、克隆植物在群落中的重要性及其与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梁顶的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和梁底的滩地盐生植物群落中克隆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较高,而在梁坡的沙生植物群落中较少,非克隆植物物种在梁顶出现频率较高,在梁坡和梁底较少;密集型克隆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与非克隆植物相同,游击型克隆植物在梁顶植物群落中没有出现,在梁坡群落中也很少,而在梁底的滩地中较多。2)梁底群落中克隆植物的重要值高于梁顶和梁坡群落中克隆植物的重要值,梁顶与梁坡群落中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高于梁底群落中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在梁坡与梁底群落中,克隆植物的重要值都高于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而在梁顶群落中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之间无差异;梁顶与梁坡群落中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高于梁底群落中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而游击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在梁底群落中较高;在梁顶与梁坡群落中,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分别高于游击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而在梁底群落中,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低于游击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3)梁顶的典型草原植物群落中,群落物种多样性随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的变化趋势相同,都为抛物线型。梁坡的沙生植物群落中,群落物种多样性与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呈正相关,而分别与克隆植物和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呈负相关。梁底的滩地盐生植物群落中,群落物种多样性与非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呈正相关,而与克隆植物和游击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脱脂菜籽粕酶解的复合氨基酸为主要原料,螯合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16(4 5)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pH值、温度、时间和配位比对螯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因素的高低顺序为:配位比>pH值>时间>温度.结果表明,复合氨基酸与铜螯合的主要影响因素为pH值和配位比,且配位比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最佳工艺条件为:时间50 min,温度50℃,配位比2∶1,pH为9,此条件下的复合氨基酸螯合铜的螯合率为94.59%,氨基酸含量为30.2%.  相似文献   

8.
克隆植物生长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克隆植物生长型的研究进展陈尚李自珍王刚(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03)(兰州大学,730000)AdvancesinResearchesofGrowthFormoftheClonalPlant.ChenShang(FirstInstit...  相似文献   

9.
PCR筛选阳性克隆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但常发生假阳性错误。用与载体匹配的引物和目的的基因引物组合进行PCR,可以消除假阳性,同时可以判断插入目的基因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陈严  汤敏谦 《遗传》1999,21(5):53-54
用Taq酶进行PCR扩增时,其PCR产物的3末端有一个附加的A碱基。因此,目前在克隆PCR产物时一般使用T-VCctor。但T—Vector的价格比较昂贵,而使用本试剂盒也可在短时间内使PCR产物与平滑末端载体进行高效连接。PCR产物与平滑末端的载体连接时,有必要除去3廉端的附加碱基,并使其5末端磷酸化。使用TaKaRaBKLKit(BllllltillgKillstiollLigstiollKit)可使这一连串的反应在短时间内完成。PCR产物的末端平滑化与磷酸化反应在一个反应体系内同时进行,一次反应后便可得到能够用于连接的DNA片段。用于连接反应的PCR产物无需进…  相似文献   

11.
自然条件下风箱果的克隆构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自然条件下,风箱果(Physocarpus amurensis)主要靠克隆繁殖维持种群。植物克隆构型的可塑性变化对于其适应环境异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求风箱果的克隆构型及根茎生长动态,研究了其地下根茎的构筑型、形态特征、根茎的直径随长度变化的规律和地下根茎间的夹角。结果表明:风箱果的地下根茎的构筑型基本上属于游击型;风箱果无性系平均含有(6±2)个分株和(9.33±3.48)个根茎;根茎的直径随长度变化的曲线为抛物线型;分枝夹角较为稳定,多为30°和70°。风箱果生产大量的根茎系统,每一个克隆片段能够占据一定的空间,以保证自身生存和维持种群繁衍。  相似文献   

12.
匍匐茎草本绢毛匍匐委陵菜对局部遮荫的克隆可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自林窗和林内生境的绢毛匍匐委陵菜 (PotentillareptansL .var.sericophyllaFranch)“分株对”(即由一匍匐茎节间相连着的两个分株 ,其一为“目标分株” ,另一为“相连分株”)在一户外实验中经历了全不遮荫、全部遮荫和局部遮荫处理。该植物的基株生物量、匍匐茎总长度、分株数、匍匐茎比节间重、叶柄长、比叶柄重在遮荫条件下较小。匍匐茎节间长度没有对遮荫处理发生反应。在局部遮荫处理 ,遮荫斑块的分株的叶柄长度由于连着未遮荫斑块中分株而变得更长。这种克隆整合对克隆形态可塑性的修饰作用只在林窗生境来源的实验植物中观察到。其他克隆生长和克隆形态特征的可塑性在不同生境来源的实验植物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一种粘性末端的限制性酶切片段的直接克隆和测序的方法。对限制性酶切片段的粘性末端先用T4洲A聚合酶处理,变为平末端,然后用Taq^TM DNA聚合酶在其3′末端加上A腺苷,即可利用T/A克隆载体进行直接克隆测序。利用这种简单而快速的方法,对2个RFLP探针Psr680的限制性酶切片段(1.65kb和0.65kb)进行了测序,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替代利用相应载体进行相应酶切等处理的粘性末端连接克隆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蛇莓克隆构型对光照强度的可塑性反应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克隆植物构型的可塑性反应可能是它在资源斑块性状分布的环境中获取资源对策的重要方面,因而可能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在一田间实验中,匍匐茎草本蛇毒(Duchesnea indica Focke)经历了不同相对光照强度的处理,以研究光照强度对蛇莓克隆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相对光照强度的增加,间隔子的长度逐渐降低,分枝角度、分枝强度和分株密度呈二次曲线变化。结合植物对环境异质性的利用对策,对的揭示的蛇莓克隆构型可塑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匍匐茎草本植物蛇莓小尺度克隆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钧敏  金则新 《生态学报》2009,29(7):3540-3548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比较分析了3个斑块匍匐茎草本植物蛇莓的遗传多样性、克隆多样性和克隆结构,探讨蛇莓克隆结构的形成机制及与环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蛇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37.93%, 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402, Nei指数h为0.1677;蛇莓的克隆多样性与其它克隆植物较为接近,基因型比率G/N=0.2013,Simpson多样性指数D为0.6396,基因型分布的均匀度E为0.5862;蛇莓的遗传变异大部分存在于斑块间,基因流较小,仅为0.1019.3个斑块蛇莓的遗传多样性以临海斑块(LH)最高(P=10.34%, I =0.0513, h =0.0344),安吉斑块(AJ)次之(P=10.34%, I =0.0443, h =0.027),而天台斑块(TT)最低(P=5.17%, I =0.0325, h =0.0227).基株数目、基因型比率、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基因型分布的均匀度均表明克隆多样性以LH斑块最大(G=12, G/N=0.3077, D=0.8677, E=0.8380),AJ斑块次之(G=9, G/N=0.1800, D=0.5870, E=0.4753),TT斑块最低(G=5, G/N=0.1163, D=0.4642, E=0.4453).3个斑块中均存在优势克隆,但优势克隆的大小在3个斑块中均不相同,以LH斑块最小,AJ斑块次之,TT斑块最大.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LH斑块在20 cm和40 cm时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其X轴截矩为49.959;AJ斑块仅在20 cm时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其X轴截矩为63.333;TT斑块在20 cm、30 cm、40 cm和70 cm时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其X-轴截矩高达90.512.这表明3个不同斑块内蛇莓基因型的空间分布距离不同,TT斑块最大,AJ斑块最小;克隆所能到达的距离也不同,TT斑块最大,LH斑块最小.3个不同斑块蛇莓的遗传多样性、克隆多样性与克隆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蛇莓的遗传多样性与克隆多样性与蛇莓较强的克隆繁殖能力和较低的种子萌发率有关.蛇莓的遗传结构、克隆结构及克隆的空间分布格局与不同斑块所处生境的生态因子及其它因素(如干扰、演替和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重叠克隆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叠克隆群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迅速发展,并被进一步运用到基因组测序,基因精确定位,基因图位克隆以及基因组织结构与功能研究等方面,本文着重讨论了构建重叠克隆群的策略,一般过程,同时也对构建重叠克隆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细胞编程死亡(programedcelldeath)是细胞生理性死亡的一种主要形式。Bax具有抑制细胞编程死亡的作用。本研究采用PCR方法,从人肿瘤细胞HL—60cDNA文库中扩增出若干个baxcDNA片段,然后将它们分别与PGEM—T测序质粒载体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9中去。用蓝/白法筛选重组菌落,经酶切分析及PCR鉴定,获得了插入片段大小约为0.4kb及1.1kb的BaxcDNA重组质粒PBaxl和pBax2。这些片段的测序及表达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18.
影响籼粳稻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窄叶青(籼稻)和京系17(梗稻)的RFLP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某种酶多态性检测能力与同时检测到此多态性的其余酶的数目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962**)。由此推论,籼粳稻大部分RFLP可能来自大范围DNA的结构变化而不是碱基取代。cDNA克隆虽然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但却具有比基因组克隆更高的多态性检测能力。在实验使用的探针范围内,探针长度和检测到的多态性无相关性。由探针检测到的多态性位点均匀地散布在水稻的12对染色体上,这可能是这两个品种所属的亚种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通报》2004,39(6):51-51
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康涅狄格大学教授杨向中5月23日宣布,他和日本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克隆牛再克隆实验,即二代克隆牛实验已获得成功。这是世界上大动物再克隆实验的首个成功案例,标志着克隆技术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所谓二代克隆牛指的是用从第1代克隆牛身上取得的体细胞再次进行克隆。虽然再克隆实验早在6年前已在小鼠身上获得成功,但是在其他动物中的尝试,包括多莉羊的再克隆却一直没有成功。杨向中和日本鹿儿岛良种牛育种中心洼田力研究员继1998年使用一头日本著名种公牛的耳皮肤细胞克隆出4头第1代克隆牛后,又采集其中一头克隆牛的体细…  相似文献   

20.
毛乌素沙地根茎灌木羊柴的遗传多样性和克隆结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毛乌素沙地根茎灌木羊柴(HedysarumlaeveMaxim.)8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克隆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10个酶系统15个等位酶位点的检测表明,羊柴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多态位点百分率P=37.0,等位基因平均数A=1.48,平均期望杂合度He=0.101;但8个群体间的分化很小(Fst=0.067);固定沙丘群体和半固定沙丘群体在等位酶水平上的变异性无显著差异。通过7个多态位点的研究表明,羊柴群体中的克隆多样性很高(D=0.9156),但不同克隆在规模上相差很大。同时,群体间的克隆分化较大,广布基因型仅占3.2%。克隆空间结构的分析表明,羊柴的基株分布为游击型构型,克隆之间的镶嵌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