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湘江干流软体动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6年对湘江干流15个县(市)36个采集点的软体动物的种类、分布及种群数量进行了系统调查,计有软体动物72种,隶属2纲10科29属,其中腹足纲38种,双壳纲34种;内有10种为湖南省新记录种,42种为中国特有种。发现一种近60年未被采到过的物种——湖南湄公螺(Mekonia hunanensis),已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定为灭绝的物种。湘江软体动物的区系成分属于东洋界类型,明显地反映出亚热带的特点。文章对湘江软体动物的种类分布和种群数量及其上、中、下游种类与种群数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根据12个与影响因子相关采集点软体动物的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了城镇污水、水电工程和采砂对湘江软体动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土加力(虫戚)(Tugali gigas)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钥孔(虫戚)科(Fissurellidae)。据资料记载我国钥孔(虫戚)动物有30种,作过具体描述的几  相似文献   

3.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作为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 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能够有效地反映水环境的健康状况。为了更好地了解扬州宝应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多样性, 本文于2015-2019年对扬州宝应湖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进行野外调查和采样, 联合经典形态学和高通量测定DNA条形码方法进行物种鉴定, 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年度变化, 并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H′)和污染生物指数(biotic index, BI)对水质状况进行生物评价。结果显示: 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3门5纲57种, 其中软体动物门23种, 隶属2纲9科(腹足纲7科15种, 双壳纲2科8种); 环节动物门寡毛纲12种, 隶属2科; 节肢动物门22种, 隶属2纲6科(软甲纲4科5种, 昆虫纲2科17种)。腹足纲是优势类群, 5年间的密度占比均在65%以上。优势种是赤豆螺(Bithynia fuchsiana)、槲豆螺(B. misella)和长角涵螺(Alocinma longicornis)。Margalef丰富度指数(2.27 ± 0.28)、Simpson优势度指数(0.82 ± 0.02)和Pielou均匀度指数(0.78 ± 0.08)在5年间呈现明显的波动变化。对水质状况的生物评价结果表明, 湖区水体环境在5年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污染状态, 这与过度围湖水产养殖等经济活动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苏沪沿海瘤背石磺的形态和习性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是生活在潮间带高潮区的一种肺螺类。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肺螺亚纲(Pulmonata)柄眼目(Stylommatophora)石磺  相似文献   

5.
于2005年9月~12月对湘江株洲江段的软体动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经分类鉴定,计有软体动物8科20属44种,其中腹足纲5科10属22种,双壳纲3科10属22种.腹足纲以田螺科为主,双壳纲以蚌科为主.其区系成分,东洋界与古北界相互渗透,但以东洋界华中区的种类优势明显.沿江城镇适量生活污水排入江中,可以适当增加软体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江中,使其种类和数量显著减少.株洲航电枢纽建成蓄水,对库区的软体动物冲击较大,由于水位抬高,环境骤变,其种类和种群数量明显减少,尤其是双壳类.  相似文献   

6.
武陵山地区的淡水软体动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月英  张文珍 《动物学报》1992,38(4):359-371
1988—1989年在我国西南武陵山地区对乌江、清江、澧水及沅江四大水系进行了资源考察。共采集到标本53种,隶属2纲12科27属,其中腹足纲41种,瓣鳃纲12种,内有7个新种(另外发表)。淡水软体动物的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占优势,有29种,占总数的54.8%;种类组成以沅江水系最多,有44种,其中22种仅采于沅江。田螺属(Viviparus Montfort,1810)的种类首次在东洋界境内被发现。文章对淡水软体动物的资源作了评价,并对寄生虫媒介贝类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7.
杂色鲍足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石和荣  李海云  柯浩  温山鸿 《动物学报》2006,52(5):I0001-I0002,968
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隶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鲍科、鲍属。鲍的足是柔韧性很好的器官,它具有运动、支持、感觉与辅助捕获功能,是鲍生活中匍匐和吸附岩石等固着物的重要部位,因其首先接触环境而成为脓疱病、裂壳病、弧菌病等病病原体的主要侵袭部位,这些病可造成十分严重的鲍死亡现象。国内学者对鲍足的研究文献较少,仅有关于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足的组织学(崔龙波等,1997)及皱纹盘鲍足的粘液细胞的片断研究(王宜艳等,2004)报道。  相似文献   

8.
2004年3月至2004年4月,在岳麓山选取3个样地作枫树群落土壤大型无脊椎动物调查.共采获大型土壤无脊椎动物317头和18窝蚂蚁;分别隶属于扁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4门;涡虫纲、寡毛纲、腹足纲、蛛形纲、多足纲、昆虫纲、软甲纲7纲,共21目.其中优势种类为钻螺、红蚁、黑蚁、鼠妇,优势种类所在的纲为腹足纲、昆虫纲、软甲纲.同时根据结果及分析得出:土壤动物的最适pH值为6~7;土壤动物活动的起点温度为10℃,最适温度为17℃左右;降雨可以减少土壤动物的活动;土壤板结不利于土壤动物的生存;植物凋落物处于碎裂阶段时,土壤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多;空间异质性程度高,土壤动物种类及个体数量均较多;人类的活动既可以给土壤动物的生存造成有利条件,也可以造成不利环境从而影响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种类组成;枫树与其他树木交错分布的地方土壤动物的种类和个体数量均较高,具明显的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9.
硫代黄素T( thioflavin T,TFT)是一种用于组织学的苯并噻唑荧光染料,因其对淀粉样蛋白有高亲和性而主要被用于淀粉样病变的荧光显微检测.本研究分别以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腹足纲的拟紫口玉螺(Natica janthosto...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温岭海区潮间带软体动物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于1995 ̄1997年间对温岭海区潮间带软体动物进行了初步调查,共采获标本816号,经鉴定得:多板纲4科4种、双壳纲10科22种、腹足纲12科29种。还报道了该地海区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组成、地理分布特点,并提出了经济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1.
螺类是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动物的泛称.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约八万种.遍及世界海洋、淡水和陆地. 螺类身体柔软,常有一个螺旋形的贝壳;头部发达,有口、眼及1或2对触角;足部亦发达,位于身体腹面.活动时,头和足都伸出壳口外  相似文献   

12.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Gastropoda),直神经亚纲(Euthyneura),肺螺类的数目占绝大多数,为了弄清直神经亚纲肺螺类的地理分布,世界各国的贝类研究工作者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及查阅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3.
4 动物解剖、分类学和生态学 1导论 双壳类是一类重要的软体动物,它是软体动物中数量仅次于腹足纲的种类。这类动物也称作为斧足类(Pelecypoda)和瓣腮类(Lamellibranchia)。  相似文献   

14.
椎实螺的形态和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实螺是一类习见的淡水产软体动物,在湖泊、池塘、小溪、水库的沿岸带等不同环境中,皆可找到,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它在分类学上的地位是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纲,基眼目淡水栖亚目椎实螺科。由于它们的适应性较强,能广泛地生活在各种不同环境的水域内,因此种类及数量都很多。它们与人类关  相似文献   

15.
福寿螺生态习性及在北京地区养殖的可行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福寿螺(大瓶螺 Ampullaria gigas Spix)又称苹果螺,是80年代初由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引进的一种大型淡水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中腹足目、瓶螺科。 (一)应用价值福寿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和富有营养。蛋白质  相似文献   

16.
蜗牛与蛞蝓     
蜗牛和蛞蝓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软体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Prosobrancha)及肺螺亚纲(Pulmonata)、柄眼目(Stylommatophora)。全世界已知的蜗牛和蛞蝓约有25,000种。这类动物除了具有腹足类的一般形态特征外,栉鳃均已退化,外套膜上有发达的血管网,即“肺”,可在陆地上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孕育和维持了较高和独特的软体动物多样性。尽管有关该湖软体动物的调查较多, 但多分散于各文献中。本文结合文献调研和现场调查(2013-2018年), 系统评估了南洞庭湖区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 解析驱动群落格局演变的关键因子, 并提出合理的保护对策。共记录2纲5目14科33属87种(腹足纲41种, 双壳纲46种), 其中本调查记录54种, 隶属于2纲5目12科31属, 包括腹足纲22种, 双壳纲32种。评估结果显示处于近危和受威胁等级物种21种, 包括腹足纲4种和双壳纲17种。调查区域软体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73.1 ind./m 2和279.3 g/m 2。优势种为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大沼螺(Parafossarulus eximius)、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卵河螺(Rivularia ovum)。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distance-based redundancy analysis, dbRDA)结果显示, 局域环境因子(底质类型、水深、pH、总溶解固体和总磷)制约软体动物的群落变异。另外, 区域内的人类活动(如商业采砂、建坝和沿岸土地利用、过度捕捞和非法电捕等)亦深刻影响软体动物的生存。这些人类干扰已导致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显著下降, 可能造成一些特有物种的局域性灭绝。为了恢复和保护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和资源, 应采取一系列对策, 包括管控合法的挖沙业和取缔非法挖沙业、禁止过度捕捞和非法电捕、维持水文的自然节律、恢复沿岸自然湖滨带和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物排入等。我们呼吁尽快在南洞庭湖区建立软体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该湖区(可能是整个洞庭湖)残存的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  相似文献   

18.
广东上川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上川岛潮间带软体动物进行了采集调查,共鉴定软体动物172种,分属53科。其中瓣鳃纲20科81种,占总数47.09%,腹足纲33科91种,占总数52.91%。分析表明,其区系特点是以南海亚热带-热带种和东海、南海亚热带种为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9.
螺类感染蠕虫幼虫后的病理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类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数量庞大。螺类除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外,某些种类是危害极大的寄生蠕虫的中间宿主,这些寄生虫所致疾病严重危害了人畜的生命健康,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螺传寄生虫病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有关寄  相似文献   

20.
软体动物门约有11万5千多种,仅次于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而腹足纲是软体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纲,世界上已发现有9万多种。现在国内外养殖的食用蜗牛均属于肺螺亚纲,柄眼目。它们是雌雄同体的种类。褐云玛瑙螺(Achatinafulica),又称非洲大蜗牛,是陆生贝类中个体最大的蜗牛之一,白玉蜗牛是祸云玛瑙螺的变种。白玉蜗牛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少胆固醇的上等美味食品。据分析,Ikg鲜蜗牛肉含蛋白质139.5~1809,比同等重量的鸡蛋多含359左右,1kg干蜗牛肉含蛋白质604.2g,含脂肪仅38.5g,而胆固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