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孕妇妊娠结局和胎儿健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84例GDM患者及200例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DM组妊高症35例(19.0%)、羊水过多17例(9.2%)、早产21例(11.4%)、产后出血14例(7.6%)、产褥感染12例(6.5%),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中发生巨大儿48例(26.1%)、新生儿低血糖31例(16.8%),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3.3%)也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剖宫产141例(76.6%),阴道产43例(23.4%),剖宫产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GDM对孕妇的妊娠结局有不利影响,孕妇应加强孕期保健,规范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刘晔  赵亚娟  王琴  陆燕  刘玉婷  孙亚琴 《生物磁学》2011,(5):932-934,931
目的:探讨妊娠期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对胎儿发育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分娩的糖代谢异常的331例单胎妊娠孕妇,分为糖筛查异常组69例、糖耐量异常组126例、妊娠期糖尿病(Gestaional DiabetesMellitus,GDM)组136例,并选择同期糖代谢正常的751例单胎孕妇为对照组,比较四组新生儿出生的最终结局。结果:糖筛查异常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结局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糖耐量异常组中巨大儿及新生儿窒息、早产儿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GDM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母亲妊娠期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影响不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异常与GDM一样对新生儿发育及结局均有影响,可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儿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孕期全程营养管理对孕期营养相关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产科建档的单胎妊娠妇女,营养干预组为预产期2019年2-5月产科建档孕妇,选取2018年同月份生产孕妇作为历史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制定孕期全程营养管理流程,干预组孕妇在产科随访的基础上,分别在孕早期(8周前)、孕中期(12周)、孕晚期(28周)接受孕期营养随访共3次。历史对照组接受产科常规管理。全程监测和记录两组孕妇孕期增重,出现胎儿生长受限(IUGR)、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GDM)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分娩方式、胎儿体重的情况。结果:营养干预组孕妇GDM的发病率为10.8%,低于历史对照组的22.9%(P<0.01);孕28周贫血率为19.7%,明显低于历史对照组的30.2%(P<0.05);干预组孕期增重(14.4±3.5)k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4)kg(P<0.05)。干预组孕妇剖宫产的比例为36.1%,虽低于对照组的38.1%,但未见显著性(P=0.529)。干预组和对照组孕妇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对比分别为0 vs 0.7%、3.3% vs 5.2%(P>0.05),两组胎儿为低体重儿的比例为3.8% vs 3.2%,胎儿巨大儿比例为4.9% vs 5.9%(P均>0.05)。结论:孕期全程营养管理可以明显降低妊娠糖尿病和孕期贫血的发病率,有利于控制孕期增重,而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和巨大儿的比例虽然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可能需要更多临床研究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营养干预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营养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营养干预后血糖水平变化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营养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血脂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围产期产后出血、剖宫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15,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巨大胎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22,P<0.01)。结论:给予GDM患者个体化营养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孕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母儿的影响,及孕期筛查甲状腺功能有无意义。方法:对我院26例妊娠合并甲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6例妊娠合并甲减病例中有1例早产(孕33周),其余25例患者维持至足月妊娠,其中剖宫产17例(65.38%),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例(19.23%),妊娠期糖尿病3例(11.53%),羊水胎粪污染3例(11.54%),新生儿无先天性甲减。经过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剖宫产率,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羊水粪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增加;但两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多种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高于正常孕妇,应加强对妊娠甲减的早期筛查及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减少先天性甲低的出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结局,探讨规范化综合营养干预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26例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每组163例。观察组患者定期门诊产检,干预组患者孕期给予规范化综合营养干预,比较两组产妇营养干预前后体重指数,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率、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褥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体重指数(BMI)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早产率、巨大胎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综合营养干预能够指导产妇在孕期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体重指数,并能够降低产妇剖宫产、早产率,降低巨大儿、胎儿窘迫发生率,并能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褥感染,对促进孕期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3月期间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GDM孕妇13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检的健康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组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孕妇的血清VCAM-1、PAI-1、ANGPTL8水平,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情况。研究组孕妇根据妊娠结局情况分为妊娠结局不良组和妊娠结局良好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孕妇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的血清VCAM-1、PAI-1、ANGPT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妊娠结局不良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DM孕妇妊娠结局不良与年龄、产前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尿病家族史、分娩史、居住地、VCAM-1、PAI-1、ANGPTL8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产前BMI≥28 kg/m2、HbAlc水平较高、居住地为城镇、VCAM-1、PAI-1、ANGPTL8水平升高均是GDM孕妇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VCAM-1、PAI-1、ANGPTL8水平异常升高,且三者均为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3例ICP合并GDM孕妇为ICP+GDM组,将同期住院分娩的69例单纯ICP孕妇归为ICP组,对两组孕妇的母儿结局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孕妇的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ICP+GDM组孕妇围产儿Apgar小于7分、新生儿肺炎、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I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CP+GDM组孕妇围产儿平均出生体重低于I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将进一步加重围产儿不良结局,对于此类孕妇,应加强监护和管理,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叉头框蛋白O1(FoxO1)、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8月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6例GDM患者为GDM组,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结局不良组(42例)和结局良好组(94例),另选取55名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收集GDM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GDM患者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对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组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和HOMA-IR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GDM患者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P均<0.001)。136例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发生率为30.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OMA-IR、CREB、FoxO1、NLRP3升高为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联合预测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CREB、FoxO1、NLRP3单独预测。结论: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升高与GDM患者IR和妊娠结局不良密切相关,可能成为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辅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的改变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进行产检并于我院产科分娩的150例GDM孕妇组成GDM组,并选择同期于我院产检及分娩的15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NC组),孕检时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并行白带常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阴道分泌物的清洁度、pH值等,采用革兰染色法检测唾液酸苷酶(NA)、过氧化氢(H_2O_2)及白细胞酯酶(LE)水平,根据分泌物培养结果判定阴道菌群密集度及多样性,并对围产结局进行随访。比较GDM组与NC组阴道微生态情况及围产结局。结果 GDM组孕妇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异常的发生率高于NC组(χ~2=14.064,P0.05)。GDM微生态异常组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明显高于GDM微生态正常组(P0.05),产褥感染及剖宫产、低出生体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微生态异常组早产、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NC微生态正常组(P0.05),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孕妇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异常发生率高,显著增加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率,影响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临床上应动态监测、合理干预以减少围产期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前体质量(BMI)指数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GDM孕妇资料,共117例,按照BMl分级标准将所有产妇分为低体重组(18例)、正常体重组(65例)、超体重组(21例)、肥胖组(13例),比较四组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顺产率分别为55.56%、61.54%,明显高于超体重组38.10%、肥胖组15.38%(X2=11.035,P=0.012);而肥胖组剖宫产率85.62%K高于超体重组61.9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5.56%、9.23%,低于超体重组33.33%、肥胖组4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孕前BMI与孕妇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孕前积极检查,将BMI控制在25以下,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张健  宋金莲  丁伟  王亚秋  牟文凤 《生物磁学》2011,(19):3648-3650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病及其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孕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保健确诊为糖代谢异常并已完成分娩的孕妇130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260例糖代谢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孕前体重指数进行单因素分析;计算其相对危险度。结果:病例组孕妇孕前BMI指数大于25者占8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2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0.469,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BMI小于25者。BMI〉25组发生糖代谢异常的相对危险度是3.90,95%CI为2.23—6.41。结论:孕妇孕前体重指数是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孕前控制体重指数是降低孕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治对策讨论。方法:选择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9月到2012年8月到我院的妊娠高血压患者60名作为观察组,并且同期选择60名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母体并发症(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及胎儿妊娠结局等情况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妊娠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不同P〈0.05,并且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母体并发症与对新生儿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异常情况均较正常妊娠妇女要高。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较为严重,对母婴危害严重,需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4.
熊娟  赵玲  江道龙  朱琳  杨霜 《生物磁学》2013,(30):5962-5964
目的:分析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以提高对ICP的认识与治疗水平。方法:选择ICP产妇58例,根据ICP分度标准分为轻度组(n=26例)和重度组(n=32例),比较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结果: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与平均产后出血量显著升高或增加,阴道分娩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新生儿早产、胎儿窘迫、羊水污染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上升,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有不良影响,对ICP严重程度进行划分,有利于临床处理。对于重度ICP产妇,应尽早采取剖宫产分娩的方式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某医院剖宫产的现状,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方法:整理分析了南京某大型医院2009年共1411名入院产妇的病历资料,按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信息、身体状况、产时情况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剖宫产的影响因素。结果:该医院2009年度剖宫产产妇为608人,占总产妇的43.09%。剖宫产产妇的年龄和体重明显高于自然分娩产妇(P〈0.01),既往身体状况相对较差。入院时多无产兆、宫口未开,且产妇宫高、腹围、胎心率明显较高(P〈0.05或P〈0.01)。B超检查也显示,羊水异常(过多或过少)、巨大儿、胎位不正(主要为臀位)以及脐带绕颈的比例也明显高于自然分娩产妇(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高龄(〉35岁)、入院产兆、胎位不正、产妇腹围过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超重等皆为剖宫产的独立影响因素。此外发现19.24%的剖宫产产妇无临床指征(即社会因素)。结论:该医院剖宫产的比例不低,要根据影响因素合理选择剖宫产,尤其要有效控制无指征的剖宫产选择,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性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30例妊娠晚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性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妊娠结局、新生儿健康状况、血脂水平差异。实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itein, GS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CD10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早产、剖宫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TC (5.63±1.52) mmol/L,TG (3.18±0.45) mmol/L,LDL-C (3.15±0.64)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针对妊娠晚期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性干预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妊娠结局,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普贝生促进宫颈成熟,提高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0例足月妊娠的未临产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50例给予阴道后穹隆置入普贝生1~2次,对照组50例给予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宫颈成熟度,分娩情况及对于产妇、新生儿的影响。结果:①试验组宫颈Bishop评分增加3.81±1.04,对照组增加3.09±1.1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促宫颈成熟的显效率为78.33%,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35.00%显效率和63.33%总有效率(P〈0.01)。③试验组阴道分娩率73.33%,进入产程时间(34.19±13.20)h,产程(8.47±2.68)h,对照组阴道分娩率41.67%,进入产程时间(52.14±16.05)h,产程(12.25±3.73)h,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④试验组产后出血量(225.31±67.80)ml,新生儿体重(3369.48±311.65)g,Apgar评分9.52±0.39,对照组产后出血量(232.44±75.76)ml,新生儿体重(3417.63±359.68)g,Apgar评分9.48±0.4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贝生可有效促进足月妊娠产妇的宫颈成熟.提高经阴道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且安全性好,对母儿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