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贮藏温度下马铃薯的萌芽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铃薯品种晋薯2号休眠期间,ABA含量下降,ZR,GA3,GA3/ABA增加,高温下种薯的ABA含量下降时间,GA3和ZR含量以及GA3/ABA比值增加时间均提前,休眠期缩短,低温下种薯的ABA含量下降,GA3含量和GA3/ABA比值增加均缓慢,ZR含量有升有降,休眠期延长。  相似文献   

2.
苹果梨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梨花芽分化期间,可测到Z、ZR、IAA、ABA、GA3 。生理分化期( 花芽诱导期) ,GA3 、ABA含量降低,Z、ZR、IAA 增加;形态分化期,IAA 降低,GA3 、Z、ZR增加,ABA初期降低,后期增加。在分化期间,Z/GA3 、ZR/GA3 、Z/ABA、ZR/ABA、IAA/ABA比值均增高。  相似文献   

3.
苹果犁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简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苹果梨花芽分化期间,可测到Z、ZR、IAA、ABA、CA3。生理分化期(花芽诱导期),GA3、ABA含量降低,Z、ZR、IAA增加;形态分化期,IAA降低,GA3、Z、ZR增加,ABA初期降低,后期增加。在分化期间,Z/GA3、ZR/GA3、Z/ABA、ZR/ABA、IAA/ABA比值均增高。  相似文献   

4.
苹果花芽孕育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芽孕育期,以环剥、多效唑+环剥和GA3处理“红富士”苹果树,成花效应以多效唑+环剥处理为最高(+684%)。花芽孕育起动时,促花处理的短枝顶芽内IAA、ZR含量和IAA/GAs、ZR/GAs的比值均明显提高。在花芽孕育完成过程中,促花处理的短枝叶内淀粉含量、C/N比,芽内ZR、IAA含量和ZR/GAs明显提高,GAs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菊苣薄层培养花芽,营养芽分化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菊苣(Cichorium intybusL.)花梗薄层细胞培养于MS附加NAA 和BA 或IAA 和BA 的MS培养基上有花芽或营养芽分化. 花芽分化中内源IAA、DHZ+ DHZR、iPA 含量明显增加,而Z+ ZR变化不明显.营养芽分化中内源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明显,而IAA 在培养前7 d 含量下降,随后有所增加,在原基形成时含量达原初水平的2/3. 可见,花芽分化比营养芽分化所需内源IAA/CTK 比值要高  相似文献   

6.
酶联免疫(ELISA) 分析方法测定中熟品种玫瑰红与晚熟品种红富士苹果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结果表明,盛花期两个品种幼果中的GA4/7 、ZRs 及iPA含量较高,盛花后第5 周,玫瑰红种子的iPA、GA1/3 、IAA 含量明显较高。至盛花后15~17 周的采收期,玫瑰红果肉及种子内的iPA、IAA、GA和ABA含量均较高。红富士中iPA、IAA、GA和ABA变化趋势与玫瑰红相似,但时间进程落后于玫瑰红。  相似文献   

7.
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Dach.)花粉在PEG-400 中萌发,用高度灵敏和特异的t-ZR-IgG和iPA-IgG 免疫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萌发花粉和萌发液中细胞分裂素,并用酶检疫连锁鉴定法(ELISA)测定N6-异戊烯腺嘌呤核苷(t-ZR)和异戊烯基腺苷(iPA)含量。结果表明每克鲜重花粉含有39 ng t-ZR和48 ng iPA。花粉水合后t-ZR 含量略有下降,而iPA 含量明显增高,细胞分裂素总量几乎不变。水合过程中有细胞分裂素的消长,这种变化与花粉管的启动有关。在萌发的前3 小时,花粉管生长速度最快,t-ZR和iPA 在花粉管和萌发液中的含量也随着增加,其增长趋势和花粉管生长速度同步  相似文献   

8.
酶联免疫(ELISA)分析方法测定中熟品种玫瑰红与晚熟品种红富士苹果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结果表明,盛花期两个品种幼果中的GA4/7、ZRs及iPA含量较高,盛花后第5周,玫瑰红种子的iPA、GA1/3、IAA含量明显较高。至盛花后15~17周的采收期,玫瑰红果肉及种子内的iPA、LAA、GA和ABA变化真挚与玫瑰红相似,但时间进程落后于玫瑰红。  相似文献   

9.
血管活性肠肽对兔支气管上皮细胞抗臭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支气管刷洗法收集新西兰兔支气管上皮细胞(BEC),以臭氧(O3)攻击培养的BEC,建立细胞损伤模型。测定BEC的3H释放率计算O3的细胞毒指数(CI)、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的含量反映细胞氧化性损伤的程度,测定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还原型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H和GSSG)的含量反映细胞抗氧化能力。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IP)预处理对BEC的细胞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机制。观察到:BEC的3H释放率与O3暴露时间成正比;O3暴露2h使MDA含量和GSSG含量明显增加,GSH减少;VIP预处理呈剂量依赖性降低O3暴露的CI值、降低MDA和GSSG含量、增加GSH及GSH/GSSG比值、增加CAT活性,显示出细胞保护效应;VIP的保护效应可被放线菌素D(A-D)或蛋白激酶C阻断剂H7部分取消。结果表明:O3暴露会导致BEC损伤,VIP可通过增强BEC的抗氧化能力而保护BEC,VIP的信号在细胞内的转导途径与基因转录及依赖PKC的酶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以甜玉米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雌、雄花序发育过程,并用ELISA 和HPLC 检测雌、雄花序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iPAs 、ZRs、DHZRs、ZT、IAA、GA3) 和内源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 含量,分析激素含量变化与玉米性别决定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花序经过了无性、双性到单性的发育过程,在茎尖伸长和小穗原基突起时期,雄花序中内源iPAs、ZRs、GA3 和ZEN 含量最高并高于雌花序;在玉米性别决定的关键时期,即花器官原基突起到雌、雄性器官选择退化阶段,雄花序中iPAs、ZRs、ZT 和ZEN 含量明显增加并高于雌花序,此时在两种花序中的GA3 含量差异不明显。正常果穗上、中、下不同部位果穗内源iPAs、ZRs、ZT、GA3 和ZEN 含量无明显差异,顶端小穗雄性化的果穗顶部内源iPAs、ZRs、ZT、GA3 和ZEN 含量急剧增加。这些结果说明高水平的细胞分裂素、GA3 和ZEN 可能有利于玉米雄性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11.
土壤干旱条件下玉米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HPLC和ELISA技术研究了土壤干旱条件下玉米叶片内源IAA、ABA、ZR、DHZR、iPA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叶片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SⅡ光化学效率(Fv/Fm)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叶片中IAA浓度,在整个干旱过程中变化不大,与对照相比下降不明显;IAA的浓度对干旱的反应不敏感;叶片中ABA浓度在干旱最初3d里急剧升高,直至最大值,之后有所下降;ABA的  相似文献   

12.
Ri T-DNA转化对黄瓜毛状根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酶联免疫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发根农杆菌R1000转化黄瓜子叶产生的三种毛状根内源IAA、ABA、iPAs、ZRs、GA1+3、GA4+7和乙稀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内源IAA、ABA和GA1+3含量都以Ⅲ型毛状根最高,Ⅱ型毛状根次之,I型毛状根最低;但GA4+7含量顺序恰好与之相反,Ⅲ型毛状根GA4+7含量低检测不出。黄瓜对照根和毛状根的GA1+3和iPAs含量都分别比GA4+7和ZRs高得  相似文献   

13.
镧提高水稻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5~25mg/L浓度的La(NO3)3溶液处理萌发期间的水稻种子,表明能加快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活力。其中以20mg/L浓度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15mg/L浓度的处理。La促进种子萌发的原因是由于萌发种子的呼吸速率加快,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水解酶的活性明显增加。植物内源激素IAA、GAs,CTK含量明显增加,其中以GAs的增加最为显著,ABA含量变化不其明显,当用30~35mg/L的La(N  相似文献   

14.
4PU—30对水稻叶片衰老与内源激素的调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4PU-30能显著地延缓水稻叶片衰老。根据叶片衰老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可明确减缓水稻叶片衰老期间内源ABA含量的增加和内源ZRS,GAS和IAA含量的减少,使叶片中保持有较低水平的ABA与较高水平的ZRs,GAs和IAA,是4PU-30延缓水稻叶片衰老的主要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15.
专一识别脱落酸甲酯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一识别2-顺(S)ABA甲酯的单克隆抗体来源于以ABA分子中的1-COOH为偶联位点合成的免疫原。它与游离态ABA和结合态ABA葡萄糖酯的交叉反应仅分别为1%与3.5%,而与ABA类似物,如2-顺-黄质醛、紫黄质以及ABA的2-反式异构体和(R)-对映体则无交叉反应。利用该抗体建立的高度灵敏和精确的ABAme酶联免疫测定法,其检测线性范围为0.048~1.52pmol。通过ABAmeELISA和GA1+3ELISA分析可知羊蹄叶片衰老与内源GA1+3/ABA比值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牡丹品种朱砂垒(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cv.Zhushalei)在冬季室内催花过程7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不同。玉米素核苷(Z+AR)、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的含量在花生长发 处于较高水平;而脱落酸(AB)、异戊烯基腺苷(IP+IPA)、二氢玉米素核苷(DHZ+DHZR)、赤霉素(GA4)的含量低于上述3种内源激素。激素平衡方面,GAs/ABA、CTKs/AB  相似文献   

17.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与玉米(Zea m aysL.)及鸭茅状摩擦禾(Tripsacum dactyloides L.)杂交后,由于胚乳组织不能正常形成,从而导致胚很难在母本小麦植株上发育至成熟。通过对杂交后的胚不同发育时期的子房内源IAA、玉米素(Z)及玉米素核苷(ZR)和ABA 的ELISA 分析,发现远缘杂交后的胚发育过程中子房内源IAA 的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发育的子房;而且Z+ ZR 和ABA 的含量的动态变化也和正常自交发育的子房不同,然而IAA/(Z+ ZR)和IAA/ABA 的比率变化在远缘杂交与正常自交的子房之间有某些相似趋势。IAA、Z+ ZR和ABA 与这3 种激素之和的比率变化在上述两类子房中也有相似之处。可以推断,植物胚胎的正常发育需要多种激素的动态平衡及某一时期某一激素的主导性作用。远缘杂交后的胚之所以不能够顺利发育至成熟,除了缺乏胚乳组织的营养保护之外,或许也和其内源激素的水平及多激素平衡体系偏离常规动态变化有关联  相似文献   

18.
香梨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阮晓  王强 《植物生理学报》2000,26(5):402-406
以库尔勒香梨「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的变种」为材料,在果实生长发育、成熟衰老期间检测内源IAA、GA3、ABA、乙烯含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初期IAA、GA3、ABA含量最高,有利于幼果坐果;GA3与ABA的比值变化对果实迅速膨大起关键作用;高浓度GA3对阻抑叶绿素分解起明显作用,果实成熟衰老期间,IAA含量与乙烯释放速率呈方向相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固氮细菌粪产碱菌(Alcaligenesfaecalis)A1501菌体经超声破碎后,无细胞粗提液以PEG-6000分级沉淀,丙酮沉淀,再经蓝琼脂糖(BlueSepharoseCL-68)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获得的纯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在SDS-PAGE和4-30%梯度PAGE上均呈均一的一条带。GS亚基及整酶分子量分别为55kD和645kD,亚基由45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GS的Km值,在以Glu为氮源的介质中培养时分别为20mmol/L(Glu),50mmol/L(ATP)和45mmol/L(NH~+_4);在以NH~+_4为氮源的介质中培养时则分别为70mmol/L(Glu),49mmol/L(ATP)和80mmol/L(NH~+_4),表明NH~+_4培养下形成高度腺苷化的GS对Glu及NH~+_4的亲和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用微注射法将IAA、GA3、KT引入开花后30d的大豆(GlycinemaxL.)完整植株种子的两片子叶之间,7d后取样,分别测定了种皮和子叶中的ABA含量、酸性转化酶和ATP酶活性,同时分析了子叶中的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0-6mol/LIAA和10-6mol/L的KT处理使种皮中的ABA水平升高,酸性转化酶活性提高,而ATP酶活性降低;相反,对照子叶中的ABA水平下降,酸性转化酶活性也下降,而ATP酶活性显著提高;10-6mol/LGA3的作用正相反,使种皮和子叶中的ABA水平均下降,酸性转化酶活性及子叶中的ATP酶活性也相应下降,但种皮中的ATP酶活性却上升;子叶中的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没有明确的规律。内源ABA含量的变化与转化酶和ATP酶活性变化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表明ABA参与了调节大豆种子中的同化物积累。对外源激素对大豆种子内源ABA水平的影响及其和同化物积累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