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通过对实验教学量化评定的内容、类型、考核形式及各部分内容占总成绩的权重,各部分内容中的详细考核项目,各详细考察项目的项目系数等多方面的综合权衡,建立了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成绩量化评定模式,其使用简便、合理、易行,能科学正确的量化评定学生实验成绩,有效地改进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生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实验课教学是植物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我们从植物生理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考核及学生成绩的评定方式等方面对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加以改革和探索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教学方法1 1 单独设置实验课且进行独立评分传统的植物生理学实验课与理论课为一门课 ,实验课成绩占总成绩的 3 0 % ,且考核方式大多为笔试 ,试题中涉及实验内容的很少 ,甚至有的试题中不涉及实验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给分。这就形成了教师和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将实验课设置为一门独立的课后 …  相似文献   

3.
综合性、研究型微生物学实验课的过程性考核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建立了与综合性、研究型微生物学实验课和混合式教学法相适应的过程性考核方式。包括:线上课程考核:含10个单元测验和期末实验理论考试,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实施基于综合能力和思维方式培养的高阶性考核:将模块一的4个实验报告制作成论文墙报将模块二的5个实验报告撰写成科技论文,将模块三的3个实验报告整合成水质检验报告,开展微生物培养皿艺术大赛,高阶性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实验操作考试:由学生随机抽取2项实验操作题进行现场操作,所有指导教师现场打分,操作考试均分占总评成绩的50%。通过实践操作考核促进学生平时注重掌握实验技能。微生物学实验课的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以及引导学生重视综合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训练,从而有助于提高生物科学类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长期以来,生物教学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验课仅占生物总课时的17.3%。实践证明,实验课对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目前如何提高实验课的地位,我认为一是增加课时;二是建立实验考核的制度。当前实验内容的考核是出现在试卷中,着重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做实验的学生也会答上几分,这样的考查与提高学生全面实验能力的教学目的是不符的。实验考核必须重在平时,以平时的累积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本文就实验考核的标准及方式作一探索,以期生物实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的写作是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测定实验数据并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之后所作的书面报告,是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再认识和再提高,可促进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述能力的一种体现。实验报告的写作,会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一步升华(何秀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组织学实验教学法是教师先示教每次要观察的切片内容,然后由学生自己逐张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每次实验规定画一张图,作为实验报告。中医院校每次实验课2个学时共计80min,教师每次利用20-30min的时间进行示教讲解,其余时间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7.
从学生评价谈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运华 《生物学通报》2005,40(10):36-37
在2004学年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学生做完3个基础性实验后,笔者安排了一个设计性实验.实验内容是要求通过查阅资料,选取一种感兴趣的植物,设计出离体培养的实验方案(包括植物种类、外植体取材部位、培养基种类的确定、实验进程的安排),研究该种植物的离体形态发生过程,写出小论文式的实验报告.  相似文献   

8.
改革植物生理实验课教学方式初探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理论课教学效果 ,更重要的是还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然而 ,以往的植物生理实验课多采用单个小实验 (每次实验只测定一个生理指标 )的教学方式进行 ,学生多数都是按照实验流程机械操作 ,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而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 ,我们在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研究中 ,对植物生理实验课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1 内容的确定  根据…  相似文献   

9.
电视-显微成像系统在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电视—显微成像系统在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并将其与计算机、数码投影仪、刻录机、影碟机等仪器进行组合应用,不仅提高了植物形态解剖学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包括4个实验室:1.植物生理学、形态学和解剖学2.动物形态学、解剖学和系统学3.微生物和生物技术(工程)学4.遗传学每个实验室考试1h,考试后有10~15min休息。实验部分在实验室中:1)打开纸袋,你将得到试题和答案纸,在首页上填上你的名、姓和编号。在答案纸的每一页上只写上编号;2)有一些涉及到材料与设备的问题可以提问;3)1h以后老师将收回试卷和答案纸。只有答案纸将被用来评分。第一实验室:植物生理、形态和解剖的实验在植物生理、形态和解剖的实验室中,你将回答下述3个试题:试题1.光合色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研究试题2.被子植物花结构的研…  相似文献   

11.
吴光耀 《生物学通报》2001,36(12):40-40
今年的国际生物奥赛已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完成赛事 ,我国选手取得三金一铜的成绩 ,总排名为第 7、11、16和 6 0名 ,团体总分从第 1名逐步降至第 4名 ,除由于一些未预想到的原因外 ,实验考试成绩较差是主要原因。国际生物奥赛考试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 ,各占总分的 5 0 %。理论部分一般分为 A部分和 B部分 ,A部分为 4或 5选 1的选择题 ,总分为 10 0~ 12 0分 ;B部分着重于智力开发的多选题、连线题、是非题、填空题和确定生物反应顺序题等 ,总分为 10 0~ 12 0分。题目在生物学的领域范围内有 :植物解剖和生理学、动物解剖和生理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生物化学实验成绩评定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生物化学实验成绩评定中,很多院校已经接受和采用考查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但这一方式的具体内容有待探讨和完善。在实验成绩评定的具体方案上,我们采用考查(即平时成绩)与笔试、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分值的分配上我们降低了考查的分值,而增加了考试的分值,考查:笔试:实验操作考试=1:1:2,而且我们在笔试中增加了实验设计的测试内容,在实验操作考试中增加了实验结果分析的测试内容,使实验成绩更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我们简化实验成绩评定的程序,进一步提高实验成绩评定的可操性。  相似文献   

13.
高校遗传学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杰  张颢  张丽丽 《遗传》2015,37(3):309-313
文章通过对遗传学实验考核方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对其进行了改革尝试。根据遗传学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成绩考核方式分为学生实验室工作规范评价、学生对实验参与度的评价、实验报告评价、实验理论和操作评价4个方面,分别设置了10%、20%、40%和30%的不同权重,并对考核项目进行了量表分析。同时在实验教学工作中进行了检验,统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实验课考试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动物学教学大纲》规定: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技能主要通过实验、实习进行的.实验课的考试方法起着调动学生平时注意基本技能训练的作用.以往的实验课大多没有进行期末考试,而以平时作业(实验报告)的成绩,作为评定期末成绩的根据.或者在期末由担任实验课的教师出几道题与理论课合并在一起,由学生笔答,这种考试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实验技术的积极性.我们对动物实验课的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的尝试,在期末单独进行面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以无脊椎动物的实验课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溶液培养实验是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旧的教学大纲中该部分内容设置单一,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基础性实验与溶液培养实验有机结合,以溶液培养为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形态学专业委员会和浙江省植物学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全国植物形态解剖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2日至6日在杭州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约120名。大会安排了十一个综述报告:(功植物解剖学的研究新进展,(2)中国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发展概况,(3)从顶枝学说、中柱学说、子叶节区学说看维管植物的形态演化和起源,(4)植物生态解剖学的研究进展,(,)被子植物种子形态解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院校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教材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中,许多农业院校都将植物生理学实验和基础生物化学实验合并,单独设课,开设为植物生理生化实验课,并编写了《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教材[1].教材中除了实验方法外,还增加了实验理论部分,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基本理论的理解,加强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无疑对高等农业院校实验教学改革起了推动作用.但阅读几本已有的相关实验教材[2~5]后,我们认为,作为单独设课的教材,一般应包括实验导论、实验原理、实验技术、综合实验或设计实验及附录五部分.本文就我们在编写单独设课的实验教材中增加的实验导论和综合实验或设计性实验两部分内容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8.
课型上新课。教学目的 (1)发动学生在课前采集植物的种子,把课堂教学和课外观察结合起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对菜豆、玉米种子结构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构造。通过对比,掌握它们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异同点,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实验使学生牢固掌握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培养学生综合  相似文献   

19.
杨雄 《生物学通报》2007,42(4):58-59
实验测试的总体要求和计分规则:实验测试包括4个部分,分别在4个不同的实验室进行。1)植物解剖学,系统分类学和植物生理学。2)动物解剖学,系统分类学和生态学。3)生物化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使用基于数字化切片的虚拟实验教学对组织胚胎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及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2017级护理本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班级采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授课,实验班级采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结合数字化切片虚拟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授课,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实验考试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4.7%(54/57)的实验班级学生认为采用数字化切片的虚拟人体组织学教学便于观察,丰富了学习方式及内容,有利于学习效率及成绩的提高。实验考试结果显示,实验班级学生实验成绩(90.53±7.62)明显高于对照班级学生实验成绩(81.46±10.36)。结论基于数字化切片的虚拟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是对现有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和有益补充,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资源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卓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