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E2蛋白对HepG2细胞MAPK/ERK的激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CD81是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的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HCV包膜蛋白-2(E2)可与其结合。细胞个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MAPK/ERK1,2)信号途径主要介导细胞增殖及分化。为探讨HCV E2蛋白与人CD81结合对MAPK/ERK活性变化的影响,以HCV E2蛋白刺激HepG2细胞,采用免疫印迹、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等方法动态观察细胞内MAPK/ERK的激活情况,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81的表达。结果表明:HepG2细胞高表达人CD81;HCV E2蛋白可激活细胞内MAPK/ERK;MAPK/ERK的磷酸化反应与HCV E2蛋白浓度、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HCV E2-CD81相互作用引发的细胞异常信号转导可能与HCV致病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作用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往往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些病毒致病和感染机制即为病毒抗原蛋白作用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导致宿主细胞内信号转导发生紊乱。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发慢性丙型肝炎,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生的主要病原体,但目前HCV的致病机制与宿主内持续感染机制尚不清楚。HCV致病机制可能与HCV表达的蛋白质干扰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而导致异常的细胞信号转导有关。研究HCV蛋白对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不仅有助于阐明其致病机制,还能为新药设计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HCV蛋白作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雌激素促进前列腺间质细胞增殖的机理,使用雌二醇(E2)或BSA雌二醇(BSA-E2)处理前列腺间质细胞系wpmy-1,用MTT法及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实时RT-PCR以及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用抗磷酸化ERK1/2抗体检测细胞内MAPK途径的激活情况.结果显示,2种形式的雌二醇均能促进前列腺间质细胞系wpmy-1的增殖,并且显著上调增殖相关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2种形式的雌激素均能快速激活wpmy-1细胞内的MAPK信号通路;MAPK途径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能够显著降低雌激素对细胞增殖以及PCNA表达水平的上调作用.结果表明,雌激素能够通过膜受体快速激活前列腺间质细胞中的MAPK信号通路,进而促进前列腺间质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糖蛋白(E蛋白)位于病毒的最外侧,在病毒感染宿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E蛋白包括E1和E2蛋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时,其相对分子质量(Mr)大小受糖基化程度的影响,而且两者以某种形式连接形成二聚体,成为HCV包膜的亚单位.HCV E蛋白可能参与了某种信号转导过程.CD81是HCV E蛋白的受体.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除可致丙型肝炎外,尚可引起Ⅱ型冷球蛋白血症及非霍奇金病恶性淋巴瘤等.同为HCV感染,但却为何表现以不同细胞(肝细胞、淋巴细胞)病变为特征的疾病形式?目前认为此因HCV在不同类型细胞内引发信号转导途径不同所致,因而继"病毒增殖侵害"与"宿主免疫病理反应"的致病机制之后,又提出了细胞异常信号转导为HCV致病模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乳腺癌细胞MCF-7高转移倾向亚克隆LM-MCF-7细胞株的基础上,为阐明LM-MCF-7细胞具有更强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分子机制,对其相关分子及其信号转导途径进行了探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MCF-7细胞相比,LM-MCF-7细胞中p-ERK1/2水平显著升高.流式细胞术和“伤口愈合”实验结果表明,ERK1/2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可明显抑制LM-MCF-7细胞的高增殖和高迁移能力.免疫印迹检测发现,与MCF-7细胞相比,LM-MCF-7细胞中与增殖和迁移相关的因子,如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水平呈明显增高,PD98059对这些因子水平的增高具有抑制作用.免疫荧光染色显示,LM-MCF-7细胞中β-catenin分布在细胞核中,应用PD98059处理后,β-catenin主要分布在胞浆中.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LM-MCF-7细胞中活化的ERK1/2水平升高,是导致该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与ERK1/2-MLCK-p-MLC和ERK1/2-β-catenin 细胞周期蛋白D1等信号转导途径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Huang X  Zhao T  Zhao H  Xiong L  Liu ZH  Wu LY  Zhu LL  Fan M 《生理学报》2008,60(3):437-441
本文旨在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 ERK1/2)对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分离E14.5小鼠皮层神经干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干细胞增殖过程中磷酸化ERK1/2的表达情况,以及不同浓度PD98059处理对神经干细胞ERK1/2磷酸化及神经球形成的影响,并用CCK-8法检测PD98059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ERK1/2在体外培养的神经下细胞增殖过程中被激活;PD98059显著抑制ERK1/2磷酸化及神经干细胞的成球率,且存在剂量效应依赖关系;加入PD98059后神经干细胞的生长被抑制.以上结果表明,ERK1/2在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阻断ERK1/2信号通路后可抑制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LPS诱导的人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为载体,感染并筛选稳定表达持续活化型Rac1和主导抑制型Rac1的人HUVEC细胞,应用LPS刺激并观察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和HUVEC单层通透性的改变。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PS刺激前后细胞中MAPK/ERK信号通路的改变及加入PD98059阻断ERK表达后,细胞内F-actin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正常HUVEC相比较,LPS刺激后,感染活化型Rac1和主导抑制型Rac1的HUVEC中F-actin重构并形成大量应力纤维,细胞单层通透性显著增加。而抑制型Rac1感染后的HUVEC中F-actin无重构现象,同时细胞单层通透性无明显增加。LPS刺激前后,各组细胞中ERK1/2总蛋白均无明显改变。LPS刺激后,感染活化型Rac1的HUVEC中,p-ERK增加。经PD98059阻断后,细胞内p-ERK表达下降同时伴随F-actin解聚发生。结论:LPS诱导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是经过Rac1-MAPK/ERK通路介导的。  相似文献   

9.
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1,SR-B1)是一种与清道夫受体CD36具有高度同源性的膜糖蛋白,其表达相对广泛且有着众多生物学作用.体内外多种因素可从转录或转录后水平对SR-B1表达进行调控: PPARα/γ激动剂、部分LXR激动剂、LH/HCG、雌激素等能上调SR-B1的表达;维生素E、INFα、脂多糖、IGF-1、胆酸、PXR激动剂及高糖水平等能下调SR-B1的表达;而血管紧张素Ⅱ则可对SR-B1的表达进行双向调节,且它们具体的调节机制复杂.SR-B1作为一种具有多配体结合特性的膜受体,不同配体与其结合后可介导细胞内不同信号事件及生物学效应,如介导HDL激活细胞内PI3K/Akt及MAPK信号途径, 增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磷酸化、促进内皮细胞迁移与内皮重构.此外,非HDL类配体如LDL激活p38MAPK途径、凋亡细胞、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激活胞内MAPK途径均可由SR-B1介导.本文对近年来B类1型清道夫受体表达调控机制及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张维  祁爱群  邱俭 《生命的化学》2003,23(3):180-182
糖皮质激素(GC)通过膜受体快速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机制,主要涉及ERK,JNK/SAPK和P38等MAPK家族的重要成员.GC在许多细胞中对ERK起抑制作用,在不同的细胞中,GC能激活JNK或抑制其活性,即具有一定的细胞特异性.GC还直接或间接地激活P38途径.GC激活MAPK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如抑制细胞的生长的繁殖,介导细胞的凋亡等.  相似文献   

11.
膜雌激素受体介导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增高的快速非基因效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Wang TH  Fu XD  Yang D  Tan Z  Pan JY 《生理学报》2003,55(2):213-218
实验利用新生小牛胸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s)作为模型,观察17β-雌二醇(E2)、E2BSA对BAECs中内皮型一氧化氯合酶(eNOS)的快速激活作用,并探讨了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E2(0.001—1lμmol/L)作用于BAECs l5 min均能快速激活eNOS;0.01μmol/L浓度的E2作用于BAECs,5min即能激活eNOS,15min达到最大效应,随后eNOS快速失活;E2BSA(17.5ng/m1)作用于BAECs,15min同样可激活eNOS。E2、E2BSA激活eNOS的作用均能被雌激素受体(ER)拮抗剂tamoxifen(0.1μmol/L)或MAPK激酶特异抑制剂PD98059(50μmol/L)所阻断。放线菌素D(25μg/ml)不能阻断E2、E2BSA对eNOS的激活作用。E2(0.01μmol/L)、E2BSA(17.5ng/ml)作用于BAECs l5 min后可明显促进p42/p44磷酸化MAPK蛋白表达,而对p42/p44 MAPK总蛋白表达无影响。Tamoxifen可部分阻断E2;E2BSA激活p42/p44磷酸化MAPK的作用。这些结果提示,BAECs膜上可能存在膜雌激素受体(membrane estrogen receptor,mER),E2、E2BSA作用于mER后可通过MAPK信号途径快速激活eNOS。  相似文献   

12.
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人巨细胞病毒的致病过程。MAPK通路中的ERK和p38通路在人巨细胞病毒复制周期中起重要作用,通过磷酸化转录因子引起病毒及宿主相关基因的转录,从而调控人巨细胞病毒的复制;人巨细胞病毒的包膜糖蛋白及其他多种基因表达产物可通过不同机制以一定时序激活MAPK通路,调节自身及宿主细胞相应基因表达,以利于病毒完成其生活周期,并参与病毒的致病过程。深入研究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可为治疗该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3.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引起人类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因,但病毒对肝组织靶向性感染的机制至今仍然不清楚。人CD81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被公认是HCV的黏附和入侵受体。CD81虽然可以同HCV包膜糖蛋白E2结合,但其广泛的组织分布不能够解释HCV的组织和细胞嗜性。LDL-R的组织分布与HCV的嗜性一致,而其与HCN包膜糖蛋白E2的结合并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ERK1/2信号通路在他莫昔芬(tamoxifen, TAM)所致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C6和U87MG胶质瘤细胞为研究对象,经TAM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倒置显微镜和DAPI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ERK1/2磷酸化水平。最后应用ERK1/2抑制剂(PD98059)与TAM共同作用,观察其对胶质瘤细胞内ERK1/2磷酸化水平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TAM可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 TAM处理组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TAM能增加细胞内ERK1/2磷酸化水平;以PD98059阻断ERK1/2的激活,能增强TAM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TAM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和促进其细胞凋亡, 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调控TAM所致胶质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雌激素对发育期大鼠海马NMDA受体活性的快速影响,对出生后18d的雄性大鼠进行苯甲酸雌二醇皮下注射,1h后用WesternBlot检测海马NMDA受体NR1和NR2B亚基、雌激素β受体、ERK1/2蛋白的表达,以及NR2B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并通过海马内给予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和MEK1/2抑制剂U0126预处理,进一步分析苯甲酸雌二醇影响NR2B和ERK1/2磷酸化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苯甲酸雌二醇不影响NR1、NR2B、ERβ和ERK1/2的表达,但能快速增强NR2B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和MEK1/2抑制剂U0126均能明显抑制苯甲酸雌二醇诱导的NR2B和ERK1/2磷酸化水平的增加。以上结果提示,雌激素可能通过雌激素受体的非基因组机制激活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快速诱导NMDA受体NR2B亚基磷酸化,激活NMDA受体。  相似文献   

16.
Fan B  Wang YX  Yao T  Zhu YC 《生理学报》2005,57(1):13-20
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的合成增加在促进血管新生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低氧诱导VEGF分泌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在低氧或常氧的状态下培养12~24 h后分别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来检测VEGF mRNA的表达及ERK1/2和p38激酶的磷酸化水平.分泌到培养液中的VEGF蛋白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来检测.业已报道,ERK的抑制剂PD98059能够抑制低氧诱导的VEGF基因的表达,根据这个报道,我们发现在低氧情况下,ECV304细胞的ERK1/2磷酸化水平增高以及VEGF的合成增加等这些变化也能被PD98059所抑制.本次实验的新发现是p38激酶的激活在低氧诱导VEGF合成增加中的作用.p38激酶的抑制剂SB202190能抑制低氧诱导的VEGF合成增加.这些数据首次直接证实了p38激酶在低氧诱导人内皮细胞分泌VEGF增加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诱导的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U937细胞凋亡,用Westernblotting方法分析不同作用时间MEK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预先用不同浓度的PD98059(ERK途径抑制剂)处理U937细胞1h,观察金葡菌感染30min后U937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U937细胞经过金葡菌处理后,发生凋亡,细胞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升高;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MEK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逐渐增加,尤以ERK2比较明显。U937细胞的凋亡可被PD98059抑制。结论金葡菌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U937细胞凋亡;金葡菌诱导U937细胞凋亡的效应与激活ERK1/2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细胞外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激活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引起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分泌的影响。方法: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离体培养,Western blot法观察ERK1/2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ELISA法和RT-PCR技术检测ERK1/2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作用于离体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后GABA分泌的改变;谷氨酸脱羧酶(GAD65/67)和γ-氨基丁酸转运体(GAT)的蛋白表达量及GAD65和GAT-1 mRNA表达水平。结果:SDF-1作用于海马神经元可引起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同时加用CXCR4受体阻断剂AMD3100,可阻断SDF1引起的ERK1/2激活;SDF-1可明显抑制离体培养的海马神经元GABA的分泌,同时加用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可部分逆转SDF-1对GABA分泌的抑制作用;SDF-1作用于离体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可抑制谷氨酸脱羧酶GAD65和GABA转运体GAT-1 mRNA的生成;ERK抑制剂PD98059可有效翻转SDF-1的作用。Western blot结果发现SDF-1可抑制海马神经元GAT-1和GAD65/67蛋白的表达,加用ERK1/2抑制剂可部分恢复GAT-1和GAD65/67蛋白合成。结论:SDF1作用于离体培养的海马神经元CXCR4,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进而抑制GAD蛋白表达,可能是其介导GABA分泌抑制的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TGF-β/Smad与ERK信号转导通路是否存在相互调节关系。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四组:①对照组,②TGF-β1组,③ERK阻断剂(PD98059)组和④TGF-β1+ERK阻断剂(PD98059)组。分别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SMC内Smad2/3、ERK1/2蛋白表达及磷酸化Smad2/3、磷酸化ERK1/2蛋白含量,RT-PCR方法测VSMC中Smad2、Smad3mRNA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P-Smad2/3、P-ERK1/2蛋白含量增多(P0.05),ERK阻断剂组P-Smad2/3、P-ERK1/2蛋白含量减少(P0.05),TGF-β1+ERK阻断剂组P-Smad2/3、P-ERK1/2蛋白含量无差异;与TGF-β1组相比,TGF-β1+ERK阻断剂组P-Smad2/3、P-ERK1/2蛋白含量减少(P0.05)。各组间Smad2/3、ERK1/2蛋白表达无差异。②各组的Smad2、Smad3mRNA表达无差异。结论:TGF-β1诱导的Smad2/3蛋白磷酸化依赖ERK通路激活,但ERK通路对Smad2/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系列广泛的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可以被流感病毒感染激活. 一些信号转导通路引起宿主细胞的先天免疫应答来抵抗流感病毒, 而一些其他的信号转导通路却是流感病毒实现高效复制所必需的. 本文综述了宿主细胞中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胞内信号转导, 包括宿主模式识别受体(PRRs)相关信号, PKC, Raf/MEK/ERK和PI3K/Akt信号, 同时对上述信号通路的下游具体效应进行了总结. 这些效应包括宿主细胞对流感病毒的识别, 流感病毒的吸附及入侵, 流感病毒核蛋白的输出, 病毒蛋白的翻译控制, 流感病毒引起的宿主细胞凋亡. 对流感病毒引起的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也是寻找新的抗病毒靶点和新的抗病毒策略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