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单纯疱疹病毒:疱疹病毒作为许多种动物重要的病原体,开发疫苗和其它控制方法显得非常迫切。目前,已知至少有7种疱疹病毒感染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和Ⅱ型( HSV-2)是最常见的病因。HSV感染引起一种共同的疾病是对病毒抗原表现出免疫病理应答。HSV引起急性感染的致病机理是,病毒除在身体表面的细胞中如朗汉斯细胞或上皮细胞增殖并引起细胞破坏外,还可进入感觉神经末梢,沿神经轴索上行到达受神经支配的神经节,HIy-1通常是沿三叉神经而行。病毒在神经节内可能引起两种结果,其一是病毒发生复制并破坏神经元,另一种结果可能更为普遍,病毒建立起潜伏状态,基因表达受到限制,有利于神经元  相似文献   

2.
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作为溶瘤病毒和病毒载体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本研究利用细菌人工染色体技术建立了一种HSV-1载体系统.首先,将HSV-1内部反向重复序列(internal inverted repeat sequences,IR)两侧的片段克隆入p KO5获得穿梭质粒p KO5/BN,其电转含p HSVBAC的大肠杆菌后筛选获得删除IR区重组DNA的p HSVΔIR-BAC.p HSVΔIR-BAC转染Vero细胞获得删除IR区的重组病毒HSVΔIR(MH1001).上述p KO5/BN和含p HSVΔIR-BAC的大肠杆菌构成了HSV-1载体系统.利用该系统获得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病毒HSVΔIR/EGFP(MH1002).MH1001和MH1002在感染的Vero细胞中增殖水平略低于野生型HSV-1,但无显著差异;Western印迹检测表明,重组病毒早期蛋白质ICP0、ICP4、ICP8、ICP22、ICP27在感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下降;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检测表明,重组病毒与野生型病毒均存在于细胞质中.以上结果表明,删除IR区的重组HSV-1保留了复制能力,能够携载并表达外源基因,建立的HSV-1载体系统可用于构建携载外源基因的复制型重组HSV-1.  相似文献   

3.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包括1型和2型,属于人类疱疹病毒家族的α亚族,也是人类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感染可导致多种疱疹性疾病,包括疱疹性眼炎及可引起失明的疱疹性角膜炎。HSV的致病机制与病毒和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涉及到病毒逃逸干扰素反应,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以及病毒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等多个环节。本文就近年来单纯疱疹病毒与天然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用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型Sm44株和Ⅱ型333株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系(Vero细胞),观察感染细胞中cAMP和cGMP含量的改变。病毒感染量均为0.5TCID50/细胞,观察周期为36小时(从接种病毒到CPE达++++),在感染后0、2、8、12、24、36小时分别收获细胞,以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内环磷酸核苷的含量改变。结果Ⅰ型、Ⅱ型HSV感染后在全部6个观察时期,细胞内的cAMP含量始终是升高的。HSV-Ⅰ和HSV-Ⅱ组的平均cAMP含量都明显高于正常细胞(P<0.05和P<0.02)。cGMP和cAMP/cGMP的变化不显著(表1)。  相似文献   

5.
单纯疱疹病毒(HSV)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感染和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因而有必要对当前HSV的诊断方法进行改进.基于对HSV复制过程的了解,可以利用源于病毒启动子的转录来鉴定感染病毒的细胞.据此,已将多种报告基因,如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lacZ及荧光素酶,与控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大亚基的启动子HSV-1的ICP6或HSV-2的ICP10相连,即可在HSV感染后几个小时之内诱导其特异性表达作为检测方法,有些已用于临床.然而,这些方法需要固定细胞、加入底物或制备细胞裂解物,给操作带来不便.本文利用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系统建立一种简便直接的方法,可连续监测活细胞中HSV的感染.EGFP较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荧光信号强35倍,可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488nm氩离子激发光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6.
关泽红  旭日干 《病毒学报》2008,24(2):96-100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与单纯疱疹病毒(HSV)等多种重要人类疾病病毒的复制密切相关.但具体哪种CDK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还不清楚.本文用不同剂量的HSV-1-KOS株(以下简称HSV)感染CDK2功能缺陷型宿主细胞,结果发现HSV在CDK2功能缺陷型宿主细胞中的复制具有感染剂量依赖性;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其在CDK2功能缺陷型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较在正常细胞延迟3h;感染6h时CDK2活性被诱导,9h时活性最大;CDK2活性增加后HSV-1即进入快速的裂解性复制.提示CDK2可能在HSV复制的启动中起着某种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是人疱疹病毒成员,属于α-疱疹病毒亚科,可引起口唇性疱疹、疱疹性脑膜炎和疱疹性角膜炎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gE/gI复合物是HSV-1 gE和gI蛋白相互作用形成的多功能异源二聚体,在HSV-1生命周期的多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gE/gI复合物在HSV-1病毒次级包被和释放、胞间传递及免疫逃逸过程中的功能与机制,旨在为HSV-1的防治和gE/gI复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钟江 《微生物与感染》2003,26(4):41-41,48
疱疹病毒是一类大型双链DNA病毒.至今已发现9种疱疹病毒可感染人类,分别是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HSV-1、2)、带状疱疹病毒(VZV)、EB病毒(EBV)、人巨细胞病毒(HCMV),以及人疱疹病毒(HHV)-6A、HHV-6B、HHV-7、卡波济肉瘤相关病毒(HHV-8)等,它们是已知感染人类的病毒种类数最多的一个病毒科.  相似文献   

9.
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1, HSV-1)具有基因组大、允许插入多个外源基因、病毒复制周期短、可感染多种肿瘤细胞并易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对人体致病性弱且目前抗疱疹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制等优点,因而以HSV-1为基础开发的溶瘤1型单纯疱疹病毒(oncolytic herpes simplex virus 1, oHSV-1)产品在肿瘤治疗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虽然目前已经有多个产品获批开展临床试验,但在药学研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现就oHSV-1的研究现状及目前该类产品在申报临床阶段药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论述和总结,以促进此类产品的临床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抗HSV-1淋巴细胞杂交瘤的建立及应用单克隆抗体对HSV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HSV-1 SM44株感染的BHK-21细胞及提取的感染细胞膜蛋白抗原免疫Balb/c小鼠。以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_2/0融合,经ELISA筛选仅与HSV-1反应的阳性克隆及克隆化,建立了一株产生抗HSV-1型特异性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Mad-2)。经ELISA,IF及抗原吸收试验证明,该细胞系的培养上清及制备的小鼠腹水均与HSV-1呈特异性反应,但不与HSV-2反应。ELISA测定McAb Mad-2的腹水效价为10~(-7)Ig亚类鉴定为IgG-1。应用Mad-2和抗HSV型共同性McAb 1A12及抗HSV-2型特异性McAb CH-A9,对43株临床HSV分离株做了ELISA及IF分型。结果表明,28株口唇、眼部感染分离株和1株宫颈炎分离株均与1A12和Mad-2反应,不与CH-A9反应,为HSV-1。余14株富颈炎分离株均与1A12和CH-A9反应,而不与Mad-2反应,为HSV-2。ELISA和IF分型的结果完全一致。本研究提出作者应用的一套抗HSVMcAb有可能作为HSV型别鉴定的标准试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HSV-2(333)DNA BgLⅡH_2片段中筛选出HSV型共同性(7.8kb)及HSV-2型特异性(3.0kb)DNA片段,经~(32)P标记后作为探针用斑点杂交法对4株HSV标准株及24株疑为HSV分离株进行了检测和分型。结果能准确地将2株HSV-1及2株HSV-2标准株区分开,并确定24株疑HSV分离株中21株为HSV。这些结果与血清学鉴定结果一致,且HSV-2型特异性DNA探针的HSV-2检出率高于McAb。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观察了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简称HSV-1和HSV-2)的空斑特征和对温度的敏感性。病毒接种豚鼠胚细胞3天后,HSV-2形成的空斑较HSV-1的大,边缘也较整齐。两者对热(37℃水浴)灭活无明显差别,但HSV-2对低温(-70℃)的耐受性比HSV-1弱。HSV-1 DNA经EcoRI消化后,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凝胶电泳可分辨出5条清晰的DNA带,而在此分子量范围内,HSV-2仅有两条带;用Hpa Ⅰ消化后,HSV-1有8条以上分辨清晰的带,HSV-2仅有一条可分辨的带。 本研究为HSV-1和HSV-2的分型鉴定、保藏提供了简便、准确的检测手段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健康产妇顺产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情况,2010年11月~2011年6月于某地妇幼保健院采集顺产新生儿抗凝脐带血51份.提取新生儿脐带血单核细胞DNA后,利用HSV-1gD基因和HSV-2 gG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将阳性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BLAST比对确认,分析HSV感染阳性率.结果显示,51份脐带血HSV-1阳性12份,感染率23.53%;HSV-2阳性13份,感染率25.49%;HSV-1和HSV-2共阳性4份,共感染率7.84%.结果表明,加强新生儿HS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新生儿HSV感染所致疾病、防止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基因表达具有很高的时序性,按其先后顺序可以将病毒的基因分为立即早期基因、早期基因和晚期基因3类.  相似文献   

15.
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基因表达具有很高的时序性,按其先后顺序可以将病毒的基因分为立即早期基因、早期基因和晚期基因3类.  相似文献   

16.
组装是病毒复制特有的必需环节,不同类型的病毒,其组装机制有着很大差异。如疱疹病毒等双链DNA(Double strand DNA,dsDNA)病毒,其组装过程需要以末端酶为代表的多种组装相关蛋白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作。本文即以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为例就疱疹病毒(甚至是dsDNA病毒)的复制组装作一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木文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基因组EcoRI H片段中分离出含有糖蛋白D(gD)基因的2.5kb DWA片段,插入带有痘苗病毒天坛株TK基因区段的pJC—2质粒p7.5k启动子的下游,转染TK~-143细胞,获得带有HSV-1 gD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采用HSV-1 gD单克隆抗体免疫胶体金技术进行电镜观察表明,重组痘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有特异性HSV-1 gD抗原.重组病毒免疫家兔后6周可产生明显的HSV-1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病毒基因组RNA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1 概述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属小RNA病毒科FMDV属,根据动物交叉保护和血清学试验分为O、A、C、SAT1、SAT2、SAT3和Asial 7个血清型,型间无交叉反应.每型又根据抗原亲缘关系分为不同亚型.小RNA病毒科包括鼻病毒、肠道病毒、甲肝病毒、心病毒和口蹄疫病毒5个属.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扇贝裙边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 from Scallop Skirt,SS-GAG)对感染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HSV-Ⅰ)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无菌条件下给予小鼠注射扇贝糖胺聚糖SS-GAG,连续11天,并在给药第三天给小鼠腹腔注射HSV-Ⅰ病毒悬液建立小鼠感染模型,用MTT等方法观察SS-GAG对HSV-Ⅰ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对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的影响以及对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与病毒对照组相比,扇贝糖胺聚糖SS-GAG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强HSV-Ⅰ感染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HSV-Ⅰ感染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1),并且能促进其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能力(P0.01)。结论:扇贝糖胺聚糖在体内有一定的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作用。其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HSV-1早早期蛋白ICP0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单纯疱疹病毒I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I,HSV-1)不仅可以引起人周期性唇疱疹,还可以引起其它更为严重的疾病。HSV-1病毒基因组的表达具有很高的时序性,按照基因表达的先后顺序可以将病毒基因组中的基因分为早早期基因(immediate early,IE),早期基因(early,E)和晚期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