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胞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胞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多肽,分子量11-17.5kD,基因表达产物,其组织来源,理化性质,生物性能均不同于体液或血小板来源的HGF和其它已知因子,存在于新生动物和胎儿肝脏以及肝部分切除后的再生肝中,能特异刺激肝细胞增殖、能有效治疗重症肝炎等多种肝病,其作用具组织特异性而无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由α、β链组成的杂合二聚体糖蛋白,能促进肝细胞、多种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有丝分裂,并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或者抑制其生长[1~4],其作用无种属特异性,如人肝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大鼠肝细胞增殖[5]。由于天然H...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主要器官/组织损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多功能的生长因子,它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形态发生。HGF对多种成熟的器官/组织有营养修复作用,促进肝、肾、肺等损伤器官的再生,同时也是神经系统新的营养因子之一。本综合近年来有关献对HGF在主要器官或组织损伤中的修复作用作一概括性介绍。  相似文献   

4.
肝刺激因子对肝癌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Liu XJ  An W  Lei TG  Rong Y  Du GG 《生理学报》1998,50(5):543-550
初断乳雄性SD大鼠的肝匀浆以超速离心和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肝刺激因子(HSS),观察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细胞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表达及受体磷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HSS具有明显的促肝癌细胞分裂增殖能力,提高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所占比例。HSS促肝癌细胞增殖作用与其促EGF受体表达有关,表现为:(1)HSS上调70kD EGF受体蛋白表达,此作用与EGF合用后明显加强,即呈协同效应;(2)HSS上调E  相似文献   

5.
刘丽琼  骆嘉  柯尊记 《生命科学》2010,(12):1241-1246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发生发展过程与体内多种细胞因子有关,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在调节肝细胞的凋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TNF-α可引起肝细胞凋亡与炎症反应等,抗TNF-α治疗能明显减轻酒精引起的肝损害;TGF-β具有增加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作用,TGF-β1升高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可能是防治酒精性肝病的有效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6.
肝再生的调控及原癌基因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脏再生过程中受到多种体液因素的调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肝刺激因子(HSS)等对肝细胞有促分裂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则具有抑制作用。此外,肝再生还需要去甲肾上腺素(NE)、胰岛素等辅助分裂原的存在,共同调节肝再生。肝细胞分裂增殖与原癌基因表达密切相关。肝细胞从静息期进入细胞周期,以及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某些原癌基因有特征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对肝干细胞的可塑性、多向分化潜能、分化机理及其与肝癌发病机制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肝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在不同的条件下,肝干细胞可分化为肝细胞、胆上皮细胞、胰腺细胞和肠上皮细胞. 肝干细胞的分化涉及微环境、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等多种调控因素. 肝干细胞分化为成熟肝细胞受多种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的调节,其分化异常有可能诱发形成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与其周围微环境的交互作用是肿瘤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关键调节因素.肝细胞癌的微环境可以分为细胞组分和非细胞组分.主要的细胞组分包含:肝星形细胞、肿瘤相关的纤维母细胞、免疫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等.非细胞组分包含:胞外基质蛋白、酶类、各种生长因子和炎症因子等.综述了近年来肝细胞癌的微环境研究进展,分别从细胞组分和非细胞组分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角度对肝细胞癌微环境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人胎肝中肝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胎肝细胞裂解液经膜超滤,在分子量10~30kD组分中可检测出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活性。hHGF为一热稳定的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它可特异地刺激肝来源细胞~3H-TdR掺入的增加,并且存在量效依赖关系,而对非肝来源细胞的DNA合成无刺激作用。hHGF的生物活性及理化性质与某些已知因子,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及增殖刺激因子等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促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肝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和生长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较多。我国对肝细胞生 长因子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肝源性促肝细胞生长因子上。在总结国内学者历年研究成果的 基础上,结合我国生产和应用的实际情况,对促肝细胞生长因子的来源、结构、理化性质、生产及 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有助于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神经诱向生长因子18kD蛋白的纯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取与纯化诱向生长因子是神经生物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自然系统凝胶电泳,分离周围神经损伤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诱向生长作用的18kD蛋白,再以等电聚焦凝胶电泳与神经组织联合培养,揭示了pI为5.2的18kD蛋白具有诱神经生长的作用.经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获得较纯的18kD诱向因子.蛋白/多肽测序仪检测,18kD蛋白N端氨基酸序列为:PEPAWSAPAP.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是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四个开读框架之一,X-ORF编码一分子量约为17kD,约含有15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实验证实PX是一种反式作用因子,能与细胞内多种与转录、基因调节有关的因子结合,广泛激活病毒和细胞的启动子,参与基因调控,与HBV慢性感染后所形成的肝细胞肿瘤密切相关。PX本身不具有直接结合双链DNA的能力,它主要是通过蛋白与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来行使功能,其中包括直接与一般转录因  相似文献   

13.
黄志刚 《生命的化学》2001,21(2):124-126
肝脏是机体具有强大再生能力的脏器 ,目前已知的肝再生相关因子如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转化生长因子 α(TGF α)、表皮生长因子 (EGF)等 ,均难以解释具有器官特异性的肝再生调控机制 ,因此寻找新型肝再生调控因子一直是该领域的热点[1] 。1994年 8月 ,Hagiya等[2 ] 从初断乳大鼠肝组织中克隆到一种新型的促肝细胞增殖因子 ,称为肝再生增强因子 (augmenterofliverregeneration ,ALR)。近来研究发现 ,ALR是一种特殊的促肝细胞分裂原 ,在肝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ALR基因大鼠…  相似文献   

14.
人胚胎肝上皮样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胶原酶直接消化人胚肝组织小块,可以简便、快速地获得大量活率较高和较纯的肝上皮样细胞。在低钙、低血清浓度加有多种因素的培养液中,胚肝上皮样细胞可以体外培养一月以上。原代培养的胚肝上皮样细胞一次传代后,仍可保持一定的生长能力。表皮生长因子、霍乱毒素、转铁蛋白及肝细胞生长因子等均对培养的胚肝上皮样细胞具有一定的生长刺激作用。本文还用r-GT染色、AFP和白蛋白测定,以及~3H-TdR掺入等指标观察了培养过程中胚肝上皮样细胞的生长、增殖和生物学功能。人胚肝上皮样细胞的较长期体外培养,可望成为研究肝细胞生长、分化及癌变的一个有用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5.
肝脏发育从肝芽的出现开始,到肝祖细胞的形成,接着肝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直至最后器官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细胞信号调控过程。本文综述了肝脏发育过程中常见的信号调控作用,包括成纤维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β-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和Wnt等信号通路,并重点讨论了在胚胎阶段调控肝脏发育的信号途径以及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信号因子作用,最后对肝脏再生相关的信号调控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生长因子促进非肝组织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生长因子除能刺激肝细胞分裂增殖外,还可作用于其它多种细胞,在组织器官的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增殖抑制因子(Hepaticproliferationinhibitor,HPI)粗制品、半纯品和纯品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具有显著抑增殖作用,随样品纯度提高抑制活性逐渐增强。纯品(浓度5μg/ml)的抑制率达77.71%。正常成年大鼠肝细胞呈HPI阳性表达。在DEN诱发大鼠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转化的癌前期细胞和肝癌细胞呈HPI阴性表达。表明肝细胞HPI的表达能力在其癌变过程中消失,从而失去了自身的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基因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晚期的组织学改变 ,以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和肝小叶结构无序化为特征 ,因此又称肝纤维化。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逐渐得以阐明 ,从而使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主要起到阻止纤维化发展、刺激肝细胞分裂和肝组织结构重建三方面的作用。目前 ,常用的方法一般是通过缺陷病毒 (如腺病毒 )转入特定的细胞因子和酶 (如肝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等 )的基因 ,通过靶细胞表达这些因子作用于受损的肝脏 ,达到延缓和治愈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多效性细胞因子。在神经系统发育和再生过程中,肝细胞生长因子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发挥作用。本文就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和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血源性和胞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肝再生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再生过程中,血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h)和胞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c)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二者与肝再生时相、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认为它们对肝再生的调控具有时序性。HGF-h作为早期信号,启动肝细胞分裂;而HGF-c仅作用于感受态细胞,促进其分裂。本文还从促再生作用的器官特异性,重症肝炎的临床治疗以及二者的来源等方面对这一推测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