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砂仁植株三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振兴  何贵光   《广西植物》1984,(3):256-256
<正> 从上表可看出,砂仁体内养分以钾含量最高,占58.42—79.04%,其次为氮,磷最少。因此认为,砂仁施肥应氮磷钾互相配合施用,并适当增加钾的用量才好。目前在生产中调查发现有些砂仁种植场由于盲目大量施用尿素,导致植株徒长,开花结果少,这是砂仁体内营养比例失调的缘故;反之,有不少砂仁种植场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手秋冬间每亩增施100—200担火烧土,不但为砂仁提供大量钾素,此外还起着培土的作用,既能防旱,又可防寒保暖,保护根茎越冬,这样往往获得不同程度的高产。  相似文献   

2.
阳春砂仁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也是主要的调味品。阳春砂仁于1960年由广东引入云南西双版纳,现广泛种植于云南省热带区域。阳春砂仁含有以乙酸龙脑酯和樟脑为主的40~50种化学物质,具有提高胃酸分泌、促进胃肠动力、止泻利胆和镇痛抗炎等功效。在云南热带区域,砂仁主要传粉者为大蜜蜂和中华蜜蜂,传粉蜂的传粉行为可提高砂仁的结果和结实。在云南热带区域,大量热带雨林转换成橡胶树和耕地等非自然生境,引起生态系统景观结构变化。大蜜蜂和中华蜜蜂为社会性传粉昆虫,其种群数量易受环境干扰而变化。因此,云南热带砂仁种植区景观变化可能引起砂仁传粉蜂多样性和多度变化,从而影响砂仁药效成份的形成和含量。从理论上来看,目前并不清楚景观动态对砂仁药效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砂仁种植者并未考虑景观变化对砂仁药效形成的影响。本文总结已有的研究结论,在理论上提出云南砂仁种植区应综合考虑砂仁种植环境的景观调节因素,以保障昆虫传粉需求,促进砂仁药效成份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长泰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cv.Chang-tai-sa)是我省南药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该品种适应性强,果实大,种子粒数多,五年生以上的砂仁园,亩产鲜果高达427斤。但是,目前我省各砂仁产地,大面积产量都很低,因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大面积高产稳产,是发展砂仁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春砂仁是我国南方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受自身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自然结实率极低,严重制约了其医疗用药。为了探讨影响春砂仁产量的生物学机理,进而为生产上提高春砂仁果实产量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对春砂仁雌、雄配子体发育及传粉、受精过程、果实和种子发育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6种砂仁类中药水煎液及挥发油进行了抑菌作用和对小鼠小肠运动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春砂仁、壳砂仁和建砂仁的水煎液对革兰氏阳性菌(G+)有抑制作用;川砂仁挥发油、建砂仁水煎液对革兰氏阴性菌(G-)有抑制作用;红壳砂仁挥发油及水煎液对革兰氏阳性菌(G+)与革兰氏阴性菌(G-)均有抑制作用,而绿壳砂均无抑制作用。砂仁类的水煎液对促进肠管运动有明显作用,而挥发油即使在稀释100倍的情况下对肠管运动仍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砂仁是温脾、健胃安胎的贵重南药,以果实为主入药。在生产上长泰砂仁普遍存在开花多、结果少的现象,为了探明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对花粉发育状况及萌发率高低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长泰砂仁的生物学性状,并对长泰砂仁进行了分子鉴定,明确了长泰砂仁分类定位,为长泰砂仁产地品牌建设奠定基础。通过实地观察测量长泰砂仁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室内研究分析不同豆蔻属植物的ITS-5.8S序列,结果显示,长泰县陈巷镇新吴村和长泰县马洋溪旅游区山重村的砂仁的花、叶、果等主要生物学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长泰县陈巷镇新吴村的砂仁的坐果率、结果率、千粒重和单产均显著高于马洋溪旅游区山重村的砂仁。由ITS-5.8S序列构建进化树看,长泰砂仁和阳春砂、绿壳砂聚为一支,支持率达99%,长泰砂仁与这两种砂仁的同源性均达99%以上,结合形态特征和ITS-5.8S结果判定长泰砂仁和阳春砂应为同一种。  相似文献   

8.
实险指出,影响砂仁叶含油量的因素有季节、砂仁植株的生长期、荫蔽度和产地;11-12月份砂仁叶含油量高,蒸馏叶油应在此期进行;老苗、荫蔽度适宜的砂仁叶含油量最高,死苗含油量低,但也可提取叶油;叶油集中于叶片,叶鞘和茎无提取油的价值;叶片切碎或晾至萎蔫均未能提高叶含油量。  相似文献   

9.
一九六七年以来,在各级党委的重视下,我们认真贯彻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伟大方针,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充分利用村子周围林地空闲的有利条件,把原来野生的只有一分多地的砂仁进行试种,经过三年培育,取得一些收效,四年来共收获砂仁湿果850斤,为国家提供了贵重的药源作出一点贡献。为我们这个地区发展南药——砂仁,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保护热带雨林,改变现有砂仁栽培模式,探讨改雨林下种砂仁为次生林下种砂仁的可行性.比较研究了热带雨林和次生林下砂仁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砂仁种植对雨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影响显著,对次生林的影响不显著.2种林下砂仁4类植株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壮株、衰老株、苗和笋.雨林和次生林下砂仁笋和苗的总数分别为衰老株数量的3.95和1.66倍,远多于衰老株数量,表明砂仁能够维持种群稳定.雨林下砂仁苗多为长势较弱的老苗,绝大多数最终不能生长成壮株.2种林下砂仁壮株密度和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但次生林下砂仁衰老株、苗和笋的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雨林,表明次生林下砂仁更新比雨林下快.次生林下砂仁产量为78.068kg·hm^-2,略高于雨林.值得注意的是。砂仁产量很低,茎生物量比很高(0.6以上),果实生物量比极低(0.01),增产潜力较大.次生林的生物量低于雨林,透光率高于雨林。土壤水分含量与雨林接近,有利于砂仁的生长发育。可以在次生林下种植砂仁。  相似文献   

11.
砂仁的种子作芳香性健胃药、驱风药,治疗消化不良、胃痛有效,并能止呕吐;果实可用于安胎。近年来国内外需要量很大,由于生产量少,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长泰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 cv. Chang-tai-sa)属姜科豆蔻属,为阳春砂仁类型的栽培品种[1,2]。自然结果率较高,适应于南亚热带丘陵山地生长,已成为我省砂仁生产的主要品种,占种植面积的80%以上。砂仁以果实或种子入药,有健胃温脾、行气调中、镇吐安胎等功效。药用量较大,目前仅南方四省(区)有分布和栽培,生产量较少,药源紧缺,每年尚需进口,是全国重点发展的南药之一。  相似文献   

13.
砂仁是一种贵重的常用健胃中药,虽然生产逐年有所发展,但仍未能满足人民用药的要求。建国以来,我国陆续挖掘出多种有用的砂仁,其中有福建长泰砂(Amomumvillosum Lour.cv.chang-tai-sa)、广东的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cv.yang-chun-sa)和长舌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W.Wu)、野生的广西砂(Amomum  相似文献   

14.
长太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cv.Chang-tai-sa)是我省主要的栽培品种,也是重要的南药药材之一,近年来发展很快,面积近万亩。砂仁通常以果实入药,但产量低,远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解决砂仁果实产量少,供不应求的问题,广东省植物研究所在1972年利用春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的叶子开展了砂仁叶油代砂仁的实验研究[1]。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砂仁种植的可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对在热带雨林中砂仁的种植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植砂仁后,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多样性、凋落物量和土壤肥力比同类型的原始林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营养元素在土层中的分布也有所改变;由于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方式,在种植砂仁7-8年后,其经济效益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林下砂仁的种植方式是不可持续性的。据此,提出了模式的改进设想,以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实现热带雨林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下砂仁拔除后的生态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种植砂仁(Amomum villosum)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下种植的砂仁拔除后的生态恢复两年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砂仁排除后:1)林下植物数量显著增加,超过同等类型的没种过砂仁的原始热带雨林;植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都有大幅度增加,与原始热带雨林差别不大;群落组成成分仍向着热带雨林演替,优势种不明显,其中,草本和蕨类植物增加显著;2)林下植物生长速率在旱季与原始林差别不大,但在雨季可有较快生长;生物量在两年内可达到(636.1±43.4) g·m-2,超过原始林,特别是草本和蕨类植物生长较快;3)土壤含水量得到提高,与原始林相比差异不显著,并且,涵养水源的能力有所增加;深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显著,速效磷含量需要更长时间的植被恢复才能有所提高,速效钾受淋洗作用的影响,地表有大量损失。文中最后讨论指出,热带林下砂仁实现斑块式的轮歇种植是协调保护与发展的较好方法,这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下砂仁拔除后的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种植砂仁 (Amomumvillosum)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下种植的砂仁拔除后的生态恢复两年的研究工作 ,结果表明砂仁排除后 :1 )林下植物数量显著增加 ,超过同等类型的没种过砂仁的原始热带雨林 ;植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都有大幅度增加 ,与原始热带雨林差别不大 ;群落组成成分仍向着热带雨林演替 ,优势种不明显 ,其中 ,草本和蕨类植物增加显著 ;2 )林下植物生长速率在旱季与原始林差别不大 ,但在雨季可有较快生长 ;生物量在两年内可达到 (636 .1± 43 .4)g·m- 2 ,超过原始林 ,特别是草本和蕨类植物生长较快 ;3)土壤含水量得到提高 ,与原始林相比差异不显著 ,并且 ,涵养水源的能力有所增加 ;深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显著 ,速效磷含量需要更长时间的植被恢复才能有所提高 ,速效钾受淋洗作用的影响 ,地表有大量损失。文中最后讨论指出 ,热带林下砂仁实现斑块式的轮歇种植是协调保护与发展的较好方法 ,这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热带林下的砂仁栽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阳春砂仁(Amomum villosumL。)是中国的传统药用植物,它的种子团称为砂仁,果皮称为砂壳,皆可入药,有温脾、健胃、消食、行气之功效,主治胃炎、积食不消等,是30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还可用作调味佐料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阳春砂仁原产广东省阳  相似文献   

19.
砂仁种植对热带雨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各种不同状况的林下种植砂仁的热带雨林片断与同样类型的原始热带雨林的比较研究 ,探讨了砂仁种植对热带雨林植物多样性各个方面的影响。砂仁种植必须大量清除小树、林下幼树、灌木层植物 ,致使种植了砂仁的热带雨林片断的乔木下层及几乎整个的幼树、灌木层遭严重破坏 ,物种和个体大量流失 ,群落结构变得非常不稳定。由于热带雨林的更新主要依赖于其林下层的幼苗库 ,林下层的幼树、苗库被清除或破坏 ,热带雨林就难以自我更新 ,故林下种植砂仁的更大的潜在危害是使得热带雨林不能自我更新。种植了砂仁的热带雨林片断 ,物种和个体数的减少或流失 ,主要是直接的人为清除的结果 ,清除强度大 ,种类和个体减少就多。热带雨林下砂仁种植后 ,那些在原乔木层中占多数的只有 1~ 2个个体的脆弱种类 (种群 )将首先消失  相似文献   

20.
勐养保护区种植砂仁主要在沟谷雨林林下 .通过 2 5m× 1 0 0m典型沟谷雨林与6m× 40 0m砂仁种植地植物种类的比较分析 ,表明种植砂仁使雨林结构的B层受到影响 ,B、C、D、E层受到破坏 ,使 8种国家级保护植物可能流失 ,它们是A层的大果青冈和香籽含笑 ;B层的云南肉豆蔻、琴叶风吹楠、林生芒果和大叶木兰 ,D层的云南苏铁和E层的艹立句 艹弱薯等 .使 7种云南省省级保护植物可能流失 ,它们是C层 3种 ,D层 4种 .对策是依法严格保护核心区 .试验区保护植物相对集中地段和当地村民共同管理 .种植砂仁尽量留保护植物作遮荫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