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蚕豆根装载的3H-ABA可经5.6cm/min以上的速率向冠部运输。短时间内(5min)根运来的ABA主要分布在有大量气孔密布的下表皮,但长时间内(3h)则主要分布在对内组织中。抑制蒸腾可降低ABA向叶片中的运输积累。光镜放射自显影术显示,根运来的ABA可有效地在表皮细胞及保卫细胞的质外体积累。3H-ABA由根向地上部快速运输及其在作用部位的有效积累,说明水分胁迫下蚕豆根部可以通过ABA信号的传递控制气孔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JA,ABA在海棠幼苗和枝条中的传输分布以及与水分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示踪技术探索了JA和ABA在海棠幼苗和枝条中的传输分布以及与水分的关系,发现JA的行径主要由韧皮部自上而下运输,ABA主要通过木质部由下向上运输。两者均对土壤水分变化敏感,水分亏缺会加速JA向下运输,促进ABA向上运输,推测JA下运除影响根系生长外,可能与根系对根际环境变化的感应以及根源ABA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干旱条件下ABA与气孔导度和叶片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干旱情况下ABA的产生、运输,以及根源ABA与气孔导度和叶片生长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并对干旱时叶片ABA的重新分布,以及引起气孔关闭和抑制生长的机理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4.
玉米根微粒体ABA结合蛋白的性质及逆境胁迫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玉米根微粒体为材料进行的微量放射配体结合(MRLB)实验表明玉米根微粒体膜上存在着ABA结合位点,ABA与ABA结合蛋白(ABA-BP)结合的最适pH为6.5,结合反应对温度(0℃和25℃)不太敏感,ABA与ABA-BP的结合反应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5min即可达最大结合(Bmax)的50%,30min达到最大结合,1h内基本保持不变。胰蛋白酶处理表明此结合位点为蛋白质,冻融实验则表明此蛋白与A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根微粒体为材料进行的微量放射配体结合(MRLB)实验表明玉米根微粒体膜上存在着ABA结合位点,ABA与ABA结合蛋白(ABA-BP)结合的最适pH为6.5,结合反应对温度(0℃和25℃)不太敏感,ABA与ABA-BP的结合反应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5min即可达最大结合(Bmax)的50%,30min达到最大结合,1h内基本保持不变。胰蛋白酶处理表明此结合位点为蛋白质,冻融实验则表明此蛋白与ABA的结合不仅要求其自身具有特定构象而且需要有一定的膜脂环境,DTT处理实验结果显示ABA-BP中可能存在着二硫键。逆境处理可以提高玉米根微粒体膜对ABA的结合活性,盐胁迫、渗透胁迫、干旱胁迫和热冲激处理分别使结合活性上升34.9%、17.8%、23.1%和13.3%。  相似文献   

6.
玉米根ABA结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动力学性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玉米(Zea maysL.)根或胚芽鞘为材料,经匀浆、分级离心得到胞质部分和膜部分(微粒体),进一步用6.2% (W/W ) Dextran T500 和PEG 3350 两相系统制备质膜,用1% 和8% (W /W) Dextran T70 梯度离心制备液泡膜. 电镜鉴定及多种标志酶检测表明,制备获得了高纯度正向型质膜和富含液泡膜的组分,其它内膜的污染很少. 用微量放射配体结合(MRLB)实验证明,玉米根微粒体的ABA专一性结合位点主要分布在液泡膜和质膜上,这两种膜组分与ABA 的特异结合活性分别为2485.4 fm ol/m g protein 和1257.3 fm ol/m g pro-tein,玉米根段胞质部分结合活性最低(差一个数量级).质膜上ABA-BP与ABA 的结合平衡解离常数(KD)为1.57 nm ol/L.  相似文献   

7.
采用示踪技术探索了JA和ABA在海棠幼苗和技条中的传输分布以及与水分的关系,发现从的行径主要由韧皮部自上而下运输,ABA主要通过木质部由下向上运输。两者均对土壤水分变化敏感,水分亏缺会加速JA向下运输,促进ABA向上运输,推测JA下运除影响根系生长外,可能与根系对根际环境变化的感应以及根源ABA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地塞米松对哮喘豚鼠肺内VIP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哮喘豚鼠肺内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分布及地塞米松对其分布的影响,将豚鼠随机分成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三组,采用兔抗VIP多克隆血清,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葡萄糖氧化酶-DAB-镍染色技术,发现对照豚鼠肺内各级气道壁均可见VIP免疫反应(VIP-IR)阳性纤维分布。在平滑肌层中,纤维成束走行,且有较多分枝;而在基底膜和气道上皮内,纤维成单根行走。随气道口径的变小,纤维分布密度也逐渐变小。哮喘豚鼠肺内VIP-IR消失。地塞米松处理后使VIP-IR部分恢复。上述结果提示,豚鼠经反复抗原攻击后,肺内VIP-IR阳性纤维消失,这在实验性哮喘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KF核及B(o)tzinger复合体内GABA能神经元向膈神经核的投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ong G  Li Q  Shao FZ 《生理学报》2000,52(2):167-169
实验在6只成年猫上进行。将WGA-HRP微量注入C5膈神经核内,通过逆行追踪及GABA免疫组织化学FITC荧光双重标记方法,研究了脑干内GABA能神经元向膈神经核的投射。结果在脑桥KF核和面神经后核周围区(即Botzinger复合体)观察到GABA-HRP双标神经元。另外,在中缝大核、旁巨细胞外侧核及前庭神经核也观察到双标神经元。本实验结果表明:发自上述脑干神经核团,特别是KF核及Botzinge  相似文献   

10.
用杨和苹果的茎尖进行离体培养,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BA 、NAA 或2 ,4D,诱导(1) 茎的增殖或根的分化,(2) 愈伤组织形成以及愈伤组织分化根、芽或体胚,再生完整植株。测定了不同发育状态器官和组织的内源IAA 和ABA,并计算了IAA/ABA 的比值。培养物中其比值较高者,易于诱导不定根分化或形成胚性的愈伤组织,也是木本植物离体培养幼化程度较高的例证。在试管内培养时,杨比苹果培养物易于幼化,因而器官分化、愈伤组织形成和分化、再生完整植株较容易,在MS 培养基中添加的外源BA、NAA 和2 ,4D 的浓度也较低。  相似文献   

11.
NaCl胁迫初期,Na^+主要在根和叶鞘中积上应地,根和叶鞘液泡膜ATP酶和焦磷酸酶水解活性、依赖ATP和PPi的质子泵活性及Na^+/H^+逆向转运活性均明显增加,根和叶鞘的生长没有受到抑制。NaCl胁迫后期,Na^+开始向地上部分运输并在叶片中积累,此时,叶片液泡膜质子泵和Na^+/H^+逆向转运活性开始增加,根和叶鞘的Na/K比增加,其液泡膜ATP酶和焦磷酸水解活性、质子泵活性和Na^+/H  相似文献   

12.
影响引入微生物根部定殖的因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外界引入的各类有益微生物如生防菌(BCA)和根际促生菌或增产菌(PGPR,YIB)到种子表面随其生根发芽而蔓延或直接到根表沿根分布定殖。外来微生物在根际定殖的过程为与根尖接触,沿根分布,最后在根际建立自己的种群。定殖的位点以PGPR为例,是表皮细胞间隙,或侧根、根毛基部。外来微生物在根际定殖动态变化的原因,由于根际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引起的。生物因子除去外来微生物本身的生理特性,还有根际土著微生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上5种作物品种根际微生态环境中Fe、Mn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交换态Fe(EX-Fe)、碳酸盐结合态Fe(CARB-Fe)、无定形氧化铁(AO-Fe)和交换态Mn(E-Mn)、碳酸盐结合态Mn(CARB-Mn)在根际土壤中都呈现明显的累积.各品种根际中的累积量有较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黄潮土上植株含Fe量、吸Fe量与根际土壤AO-F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际有效态Fe累积不仅是根际pH作用的结果,与根系分泌物对难溶性Fe活化有关.根际有效态Mn累积则受到根际土壤E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表土干旱和根信号对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实验模拟大田条件,探讨一定程度水分亏缺下春小麦能否产生非水力根信号,以及对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用3 个春小麦品种,3 个水分处理:充分供水(CT) ,上层供水(DIu) 和上层干旱下层供水(DId) .出苗后17 ~28d ,非充分供水处理出现了植物叶片水势未显著改变而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却显著下降的现象,这是非水力根信号的典型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叶片水势同对照处理相比显著下降.在本试验的3 个品种中,B品种上层根系的比根重(SRW,单位根长的根重) 在出苗后34d 和出苗后54d 较A、C品种高,且在出苗后54d上层根重的绝对量也显著高于A、C品种的对应处理,对B品种获得较高的产量十分有利.C品种同A、B品种相比,在出苗后34d 和54d,DIu 处理中总根重、总根长分别向上层根重和上层根长分配的比例较A、B 品种高,中层根重和中层根长的相对较低;而DId 处理中表现的趋势正好相反.以上表明C 品种对浅层土壤水分十分敏感,其根系的可塑性较强,也反映了其较高的根信号敏感性.相对而言,A 品种和B 品种根系的可塑性较弱,但这两个品种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C 品种.  相似文献   

15.
我们首次利用基因同源重组技术,用包含编码β半乳糖苷酶(LacZ基因)基因的AT1B同源DNA片段,置换AT1B受体基因的外显子序列,通过显色示踪基因LacZ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观察了有基因转录活性的AT1B受体的组织分布。结果显示AT1B受体主要分布在睾丸、肾上腺皮质的球状带和蛛网膜下腔血管及侧脑室脉络膜血管上,在垂体前叶组织中也有少量的存在。为进一步研究AT1B受体的生理和生化功能确定了组织学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6.
兔杏仁体向皮层听区的直接投射及其比较生理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刺激杏仁外侧核或基底核,可在兔听区皮层观察到诱发电位,诱发电位分布在WoolseyAI、AⅡ区及溴鼻沟后缘听区皮层(ACBRS区),以ACBRS区反应为最大。诱发反应的潜伏期最短为2毫秒,表明杏仁向听皮层的投射可能是单突触的。形态学工作揭示,兔主要听区ACBRS区电泳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杏仁外侧核及基底核都观察到逆行标记细胞,标记细胞数量以杏仁外侧核为多;WoolseyAⅠ、AⅡ区电泳HRP  相似文献   

17.
缺磷胁迫对小麦根细胞周期蛋白基因cyc1At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液培方法研究了缺磷胁迫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介质磷水平的提高,小麦根轴长度和植株生长素深度均降低。在低磷条件下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三碘苯甲酸(TIBA)处理后,小麦的根轴长度明显降低,表明生长素参与了缺磷小麦根轴生长的调控。缺磷小麦根部生长素浓度的提高诱导了细胞周期蛋白基因cyc1At的素达,促进了根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并驱动了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应用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技术研究水分胁迫下叶片ABA的再分配。表明:水分胁迫初期蚕豆叶肉细胞中ABA的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但水分胁迫可导致表皮细胞质外体ABA含量明显增加;保卫细胞在水分胁迫前即含有大量ABA;ABA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核,细胞的腹壁及相邻外壁和内壁也有大量ABA存在,但背壁ABA的量很少;气孔完全开放时背壁ABA含量更少,当水分胁迫导致气孔关闭时,保卫细胞背壁ABA含量大增,说明气孔运动与保卫细胞中ABA的区隔化与再分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红芽大戟的营养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药用植物红芽大戟的营养繁殖特性。扦插繁殖中使用IBA处理的最适浓度为25ppm,最适处理时间为05h。适用IBA处理插枝比IAA处理的生根效果更好。上段茎作材料比中段茎的生根效果更好。贮藏根分根繁殖中使用IBA处理的最适浓度为50ppm,最适处理时间为05h。扦插繁殖可以比自然繁殖速度提高4~5倍。贮藏根分根繁殖比自然繁殖速度提高2~3倍。经适当浓度、适当时间的IBA处理,扦插繁殖和贮藏根分根繁殖是加快红芽大戟药材生产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免疫电镜方法对脊髓胶状质内GABA能神经元的突触联系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脊髓胶状质内有许多GABA能神经元胞体和末梢分布;标记的GABA能神经末梢可作为突触前成分与未标记的GABA形成输一树突触。未标记的末梢可与标记的GABA末梢形成输一轴突触。此外,标记的GABA能神经末梢还可作为突触前成分与标记的GABA能轴突、树突或胞体形成输-轴、轴-树或轴-体突触,即自调节突触。上述结果揭示:GABA能末梢可对脊髓胶状质内其它神经元产生抑制或脱抑制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胶状质内含GAnA的神经结构可形成各种形式的自调节突触,并借此实现其对脊髓功能的复杂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