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类含单奇点的极限环的三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盖平 《生物数学学报》2003,18(4):445-447
证明具体三次系统x=y-εy~3,y=x(1-x~2)+(α-x~2)y,当α≥1或0<α≤1/3时,在区域|y|<1/ε~(1/2)内无含单奇点的极限环,这里ε>0.  相似文献   

2.
将L-谷氨酰胺与苯磺酰氯缩合,合成了与抗瘤酮A_(10)(3-苯乙酰氨基-2,6-哌啶二酮)的水解产物相类似的标题化合物。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法研究了它的晶体结构。标题化合物分子式C_(11)H_(14)N_2O_5S,Mr=286.30,晶胞参数:a=5.373(2)A,b=15.073(1)A,c=16.277(3)A;α=89.99(1)~0,β=90.00(2)~0,γ=89.96(2)~0;正交晶系,空间群P2_12_12_1,V=1318.3A~3,Z=4,D_c=1.442g/cm~3,最终晶体学偏差因子R=0.031。  相似文献   

3.
黑豆皮中红色色素萃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逐因子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对黑豆皮中红色色素萃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获得了工艺优化的数学模型y=3.85+0.43x1+0.05x2-0.32x3-0.12x1x2+0.063x1x3+1.0E-0.02x2x3-0.58x12-0.49x22-0.34x32,分别对自变量求偏导得到优化工艺条件:x1=0.346,x2=0.006988,x3=-0.44,通过转换得到实际工艺条件,即萃取温度X1=83.46℃、萃取时间X2=30.07 m in、料液比X3=1:35.6(w/v)。在最优化条件下模型预测OD512为3.997,验证试验结果为3.85±0.01(n=3),试验证明,逐因子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联用可以很好的应用于黑豆皮红色色素的萃取工艺中。  相似文献   

4.
3β,20α-羟基甾体脱氢酶(3β,20α-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3β,20α-HSD)是从胎羊血中分离得到的。分子量为35kD。该酶以NADPH为辅酶,有两种底物。以孕酮为底物时,Km=30.8μmol/L,Vmax=0.7nmol min~(-1)(nmol enzyme)~(-1);以5α-二氢睾酮(5α-Dihydrotestosterone,5α-DHT)为底物时,Km=74μmol/L,Vmax=1.3nmol min~(-1)(nmol enzyme)~(-1)。5α-DHT竞争性抑制20α-还原活性,Ki=102μmol/L。16α-溴代乙酰氧基(16α-Bromo acetoxyprogesterone,16α-BAP)是3β,20α-HSD不可逆竞争性抑制剂,t_(1/2)=75min。对3β和20α还原活性的抑制常数Ki分别为23μmol/L和58μmol/L。  相似文献   

5.
大黄酸和大黄素的热分析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热重法(TG)和差热分析法(DTA)测定了大黄酸和大黄素的DTA,TG-DTG曲线。两者的DTA曲线中皆有两个较为明显的吸热峰,第一个在熔化过程中出现,第二个发生在热分解过程中并伴随有明显的失重现象。TG曲线均有一个失重平台,失重率在90%以上。用TG-DTG法对两者在非等温条件下进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把从TG-DTG曲线中取得的数据和31个不同的方程采用Achar微分法和Madhusudanan-Krishnan-Ni-nan(MKN)积分法对其进行非等温分解动力学研究,得到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和分解动力学机理及方程。得出结论:大黄酸和大黄素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xp(-E/RT)3/2(1-α)4/3[1/(1-α)1/3-1]-1和dα/dt=Aexp(-E/RT)3/2(1-α)2/3[1/(1-α)1/3]-1,其分解等合3D抗理。二者的活化能E(kJ/mol)分别为117.6和86.79,lnA/s-1分别是36.72和27.44。  相似文献   

6.
一类具功能反应的食饵-捕食者两种群模型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对具功能反应的食饵-捕食者两种群模型x=xg(x)-y( )(x),y=y(-d+e( )(x)).在g(x)=α-baα,( )(x)=cxα(a,b,c>0,1/2≤α<1)且α使函数f(x)=x1/a在(-∞,+∞)上为偶函数时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该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态,系统无环的充分条件以及在正平衡点外围存在惟一稳定极限环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Liapunov第二方法,论证了功能反应函数为x~(1/x)的食饵-捕食系统x=x-ax-2~3-x~(1/x)y,βy=-sy βx~(1/x)y-εy~2唯一正平衡点的稳定性.其次将该系统化为二次微分系统Ⅲ类方程的标准形式,进而研究了极限环的存在唯一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晓南  程炯  李铖 《生态学杂志》2015,34(3):860-869
水岸线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但过度及不当的利用已造成部分岸线出现侵蚀甚至破坏,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水岸线已成为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珠海市为研究区,选取水岸线500 m范围内影响水岸线功能的坡度、归一化植被指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距离基本农田距离和距离脆弱生态系统距离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子和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以缓冲区内最大敏感性等级赋值水岸线的综合生态敏感性,使用叠加排序法识别不同敏感区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据此提出不同敏感性岸线的开发利用建议。结果表明:(1)研究区水岸线综合敏感性与岸线缓冲区内各单因子和综合敏感性空间分布类似,整体以不敏感和轻度敏感为主,中度和高度敏感相对较少且多集中在香洲区和斗门区;(2)缓冲区内各单因子在不同变化范围内,不同生态敏感性等级的面积百分比不同:在坡度为25°~45°、归一化指数0.45、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等重要、距离基本农田距离300~500 m和距离脆弱生态系统距离100 m时,中高度敏感区的面积百分比最大;(3)缓冲区内轻度、中度和高度敏感区的关键影响因子分别为:距离基本农田距离、距离基本农田距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距离脆弱生态系统距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4)针对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以及轻度和不敏感岸段,建议分别采取严格控制、限制开发建设以及协调保护的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流行预测初探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对猕猴桃溃疡病流行分析表明,影响该病发生严重程度y的生态因子是3月中下旬降水x1和1月份均温x2,其模型是y=2.1359 0.0107x1-0.6061x2;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流行的主导因子为冬季及初春旬均温和降水量的相对变差,并且由此得到病害流行的回归方程为:y=-8.127 22.739x-13.254x^2,经检验,该方程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陈亚瞿 《生态学报》1988,8(2):111-117
本文首次描述了本海区中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分布。其平均生物量为41毫克/米~3,仅及东海西部沿海生物量的四分之一,从而表示了一般大洋性的特征。 生物量随水深增加而逐渐下降,其所下降的近似值能以对数关系值表示: logY=α-k~z Y是生物量(湿重),Z是深度, α是常数,k是递减系数。 y=α'e~(-kz) 在东海海槽深海区内,在从表层至100米以内浅水层中,平均生物量为75毫克/米~3,但自500米至2170米水层中,其生物量仅及其上层生物量的1/10或1/20。其变化也可以下列公式来表示: y=58.886e~(-2.074×10~(-3)z) r=-0.7558 r是相关系数。 本文还对浮游动物生物量和渔业水文等之间的关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王德利  祝廷成 《生态学报》1996,16(2):121-127
本文通过对羊草种群与个体的定位观测与理论分析,给出了描述植物生态属性质的场特征函数──生志势和场梯度的定义,建立了羊草地上部生态场的生态势和场梯度模型。应用实验观测数据进行了模型运算,分析了草草地上部生态场随作用距离改变的生态势与场梯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羊草地上部场势与场源植物的相对生长速率、资源利用效力以及种群密度相失,场梯度能刻划生态势的空同变化速率,生态势和场梯度均有季节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生态场理论在沙地云杉种群更新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生态场理论是物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它基于植物分布格局,植物生长模型,植物竞争以及竞争利用的研究,研究森林草原过滤带上沙地云杉种群在更新中产生的生态场的特性,结果表明,沙地云杉种群生态场是半椭圆形特殊的非均匀场,生态场强度随着母树距离的增大而变化,开始时迅速增大,3 ̄5m处场强达到最大,然后逐渐下降,由于生态场的重叠而使叠加部分的场强明显增大,生态场的作用范围与坡度,坡长等地形因子及树高,冠半径等测  相似文献   

13.
乙腈的水生态基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参照美国国家环保局推荐的“推导保护水生生物及其用途的国家水质基准的技术指南”,根据我国水生生物区系特点,通过水生生物毒性试验研究和制定石油化工废水中重要污染物—乙腈的水生态基准。试验动物涉及到4个门、6个纲、8个科、13属和13个种。文中根据乙腈对13种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试验,对水生动物的慢性毒性试验以及对水生植物浮萍的生长抑制试验,推导出乙腈的基准连续浓度为413mg/L,基准最大浓度为1145mg/L。  相似文献   

14.
宏观植物生态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3种主要植物生态模型的发展现状1)种群动态模型,主要模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单个种的植物个体发芽、成长和死亡过程,及其种内竞争和种间相互作用,是研究开发最早的一类生态模型之一.该类模型主要应用于分析植物种群之间相互作用.2)演替模型,主要模拟植物种类(动物与此相伴)在整个生态系统发展过程的变化,包括植被类型的转变和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改变.可用于研究生物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3)生态系统模型,是把生态系统当作一个功能整体来模拟的一类模型,主要有以下3类(1)SVAT模型,主要模拟地表生态系统过程,以BATS、SiB、SiB2和LEAF为代表,多用于气候研究;(2)BGC模型,主要模拟3个关键循环碳,水和营养物质循环.常用的BGC模型有FOREST-BGC、BIOME-BGC、CENTURY、TEM、DOLY以及由它们衍生而来的整合模型组;(3)BG模型,模拟群落、生物群区中植物分布,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BGMs包括BIOME2和MAPSS,它们主要用于研究因气候变化而引起的生物分布的变迁.最后,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展望了生态模型在未来几年内的几个发展方向1)与基础学科相结合,比如把物候学引入生态模型研究中来,以寻求新的支撑点;2)与现代非线性理论相结合,重新评价模型的假设基础;3)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模型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4)在研究方法上,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尽可能地把生态系统当作一个功能整体来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半干旱生态条件下春小麦群体生态场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根轩  赵松岭 《生态学报》1995,15(2):121-127
在冠幅半径只有株距一半的三叶期,群体重庆场呈以每株立地点为峰顶的相对独立的小凸起,随着个体生长,拔节期群体的生态场成为一个稍见起伏的大凸峰,将行距加倍后,场强在行间出现明显的低谷;株距也加们后,在株间出现同样的低谷。群体的相对密度对其场强分布趋势起重要作用。由于边行效应使群体在发育后期边行的场强增高从而使群体强分布呈近似平顶凸起状。  相似文献   

16.
东灵山辽东栎林植物生态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能量学原理, 提出了一套植物生态场计算方法, 并用于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物种相互作用研究。经计算, 辽东栎种群生态场作用半径为15m, 大叶白蜡-胡枝子种群间生态干涉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落叶病的生态因子及其生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987-1991年在吉林省磐石等3个县(市17)个林场300余块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标准地调查、定点观察试验和统计分析表明,落叶松落叶病(Mycosphaerella Larici-leptolepis)的林分病情指数与林分密度、林分类型、平均枝下高、土壤种类、林龄和林分地形有密切关系;对1990年103块标准地的数量化理论1分析,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723、0  相似文献   

18.
该文研究了新农药单甲脒对植物-土壤系统的生态影响,结果认为:所设置的6个浓度(对照、25%单甲脒水剂稀释1500倍、1000倍、800倍、500倍、100倍)对棉花虫害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以100倍最好,可防治棉花多种虫害。单甲脒对棉花种群的结构与功能无不良影响。高浓度单甲脒从800倍起至500倍可使叶片气孔缩小,减少蒸腾速率,从而降低对水分的消耗,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因而光合速率增长,生物量提高。单甲脒在棉花叶片和根系及土壤都有少量积累,且随浓度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以100倍的叶子积累明显为5.03mg/kg,其余都在0.7mg/kg以下;在土壤仅100倍的表土有少量积累为0.81mg/kg。单甲脒可提高植物N、P含量和土壤N含量,对土壤其他性状指标影响不明显。初步认为:本试验所设置的浓度超过500倍以上的处理不会对植物和土壤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植物生理生态学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植物生理生态学是植物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用生理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生态学现象。从现有的资料看,该门学科的创始人当为德国学者辛泊尔(A. F. W. Schimper);但近代最早建议将植物生理生态学作为独立的学科的为比林斯(W. D. Billings);拉夏埃尔(W. Larcher)为该门学科在国际上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近代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发展应归功于李继侗先生;然而,李博先生对拉夏埃尔《植物生理生态学》的翻译出版促进了该门学科在中国的传播。植物生理生态学目前在国内外发展十分迅速,由于它能够对一些生态学现象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给以机理上的解释,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生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生物群落生态稳定的概念从生态学意义看,生物群落是稳定的,就是指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其中各种群数目不变,意即一方面,任何一个种群的数量不会少到能繁衍后代,乃致绝灭,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