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体及动物组织H.E染色石蜡切片法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惠玲  王青  王蔚魁 《动物学杂志》2004,39(3):42-43,F002
报道人体及动物组织石蜡切片方法的全面革新技术。以组织块的固定、苏木精染色和脱水同时进行为主要技术特征,改进了某些操作细节,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动物组织石蜡切片及染色技术是普通生物学及动物学实验中必需的实验技能.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摸索,对组织切片中的苏木精-尹红( hematoxylin - eosin,H-E)染色技术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3.
适于研究形成层活动的不脱蜡苏木精—番红染色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一种适用于研究形成层浩大活动的石蜡切片法,材料用加甘油的FAA固定液固定,用代氏或哈氏苏木精番红对不胶蜡的切片同时染色、同样条件下分色,脱蜡后直接封片。此法快速有效,所制切片的重量不亚于、甚至更铖于常规染色法,制片可以长期保存而不退色.  相似文献   

4.
爱氏苏木精整体染色制片复染法的一些改进采用爱氏苏木精(Ehrlich)对植物花药、子房、根尖等材料进行整体染色制片,其最大优点在于材料先染色,后包埋,切片后只需脱蜡即可封片。这样,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效果较好、数量较多的切片。但这种制片方法在有些植物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一种可以替代人体消化管的动物标本,并通过特殊染色方法,使得小肠上皮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能够明显地显示出来。方法随机采集成年猫小肠的新鲜标本,经Bouin液灌注固定24h后,石蜡包埋切片脱蜡入水。分别采用Gomori染色法、PAS反应、Gomori+PAS反应、阿利新蓝(alcian blue,AB)染色法、AB+PAS反应、HE染色法和苏木精-焰红染色法进行染色。结果在各种染色的切片标本上,能够观察到杯状细胞的形态、分布和染色特性以及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并发现在它们之间还存在一种绿色颗粒细胞和嗜酸性颗粒细胞。结论通过特殊染色可以肯定猫的小肠杯状细胞合成的是中性粘蛋白和酸性粘蛋白;绿色颗粒细胞为未成熟杯状细胞;嗜酸性颗粒细胞为Paneth细胞,其特点是单个分散分布。肠内分泌细胞与周围其他上皮细胞的染色对比明显而容易识别。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陈旧苏木精染液复苏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木精是组织切片制作常用细胞核染料 ,以Harris苏木精染液最为常用。Harris苏木精染液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染色能力逐渐减弱 ,造成细胞核着色困难 ,染色时间延长 ,虽能着色 ,但依然着色浅淡 (图 1,2 )。为此 ,我们采用在陈旧Harris苏木精染液中加入苏木精酒精液 ,经煮沸冷却后加冰醋酸的方法 ,使Harris苏木精染液恢复染色能力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材料 (1) 5 %苏木精酒精液苏木精(E·Merck进口分装 ) 5 g溶于无水乙醇 10 0ml,放置 4~ 5周后使用。 (2 )陈旧Harris苏木精染液80 0ml。1 2方法在 80 0ml陈旧Ha…  相似文献   

7.
从石蜡包埋组织中获取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方法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水平 《生命科学研究》2009,13(4):343-345,365
从石蜡包埋组织中制备基因组DNA(gDNA)难度大、获取样本量很少.传统方法为二甲苯脱蜡法.为了简化操作,获得更高质量的gDNA,我们采用水浴法替代二甲苯进行脱蜡,亲和层析纯化石蜡包埋肝细胞癌(HCC)组织标本中基因组DNA,以纯化gDNA为模板PCR扩增看家基因.结果显示改良水浴法提取的gDNA质量、数量均显著高于传统二甲苯脱蜡法,PCR产物量也得到显著提高.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良水浴法简单、快捷,可以更有效的回收石蜡包埋组织中的gDNA.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骨骼肌教学切片的制作方法,以期提高制片效率与切片质量。方法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染色,比较不同物种之间骨骼肌组织以及不用厚度的骨骼肌组织切片横纹结构的差别。结果人与狗的骨骼肌肌原纤维及横纹结构典型,厚度4~5μm 的切片中肌原纤维及横纹结构较其他厚度更易分辨。结论狗的骨骼肌更适合替代人的骨骼肌用于组织教学切片的制作,4~5μm 的切片厚度易于显示横纹结构。  相似文献   

9.
内耳制片常用的是火棉胶——石蜡双重包埋H-E片染法。此法制片步骤较多,不易掌握。我采用Bouin氏固定液固定,H-E整块染色、石蜡包埋法制片,操作简便,易于成功,内耳的基本结构(前庭膜、盖膜、毛细胞都完好无损,如取材适当,可在同一切片同时显示壶腹嵴。染色液的配制: 1.苏木精染液的配制: 苏木精 25毫克硫酸铝钾 1.25克碘酸钠5毫克蒸馏水 75毫升由于以上药品称量很小,故需称的较准确。配出来的液体若呈现混浊,则是因为以上药品(主要是碘酸钠)称得不准造成的,这种混浊染色液不能用。 2.复制伊红染色液的配制: 将伊红(Y或B均可)0.5克溶于3毫升蒸馏水中,溶解后将冰醋酸—滴—滴加于其中,边滴边搅动,  相似文献   

10.
丽春红2R—亮绿染色法在显示神经髓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因素所致的神经损伤 ,均可导致髓鞘的变性、髓鞘的脱失程度。常规髓鞘染色多采用传统的苏木素及锇酸染色法。苏木素法染色时间过长 (约 2 4h) ,染色步骤复杂 ,温度需控制在 5 0~ 5 5℃ ,分化时由于分化液作用速度较快 ,不便于掌握 ,易造成染色失败 ;而锇酸价格昂贵 ,浸透性差。这样将使神经组织的病理诊断及研究受到很大影响。为此 ,我们根据神经髓鞘的组织结构特点及染色原理 ,采用丽春红 2 R-亮绿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 :活检、尸检及动物正常或病变的脑组织、脊髓和周围神经组织 ,均经福尔马林…  相似文献   

11.
以双子叶植物棉花的幼根、幼茎、叶、胚珠和单子叶植物玉米茎为实验材料,制作树脂半薄切片,对样品染色方法等进行了改进,将蕃红-固绿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氯化铁-苏木精染色方法系统应用于植物树脂半薄切片制备中,获得了结构完整、染色清晰的棉花各器官和玉米茎半薄切片,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植物树脂半薄切片制作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2.
石蜡切片法是生物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研究技术,沿用至今已一百余年,形成了一个基本固定的操作程序,为人们所普遍采用。常规的石蜡切片的染色,必须首先用二甲苯将石蜡溶去(即脱蜡),然后经下行的梯度酒精将切片下降至水(水化),用染料的水溶液进行染色;染色后又经上行梯度酒精逐级脱水,经二甲苯透明后用树胶封藏。此染色程序不仅手续较烦琐,而且切片在染色后脱水时容易褪色以及在此过程中组织里一些孤立分散的细胞如孢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更清晰地显示胰岛的A细胞、B细胞和D细胞。方法:zenker液固定,分别用苏木精-伊红和改良的Mallory氏法染色。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法,不易区分胰岛内三种细胞,而采用改良的Mallory氏染色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A细胞、B细胞和D细胞。结论:改良的Mallory氏染色法能够清楚的显示胰岛内三种细胞结构,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优良的切片标本。  相似文献   

14.
苏木精(Hematoxylin)系从豆科植物苏木(Caesa lpinia sappan)中用乙醚浸制提炼而成,是一种常用的优良核染料。在苏木精的结构式中(见图1、2),因无双键的醌式结构,无发色团,所以它本身不是染料而必须经氧化成为氧化苏木精时才能染色。这个过程称为“成熟”。使苏木精“成熟”的方法有二:一是在苏木精溶液中加入氧化剂如氧化汞,高锰酸钾,碘酸钠,重铬酸钾等,使苏木精脱氢成为醌,才呈发色团,这个过程较快;二是配制成苏木精原液并暴露于空气中3-6周,使其氧化,这个过程较慢。另外,由于苏木精对组织的亲合力很小,即使成熟后变为氧化苏  相似文献   

15.
二甲苯是应用最广的一种透明剂,常用于石蜡切片中的脱蜡和透明,但由于其对人体危害大,广大科研工作者一直在探寻更加安全的二甲苯代替物。以不同时期的拟南芥花药为试材,脱蜡和透明均由正庚烷代替二甲苯完成,其余步骤与常规石蜡切片相同。结果显示,正庚烷透明力强而迅速,既能与乙醇、封藏树胶混合,又能溶解石蜡,可作为合适的透明剂和脱蜡剂;组织经正庚烷处理后物理性质良好,浸蜡充分,切片时软硬适中,容易连续切片,而且厚薄均匀,摊片时能在42℃水中自然展开,平整而无皱褶;经甲苯胺蓝染色,细胞着色好,核质分明,结构清晰,组织形态保持完好,与二甲苯作透明剂的切片效果无明显区别。因此,正庚烷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相对安全有效的二甲苯替代物,应用于植物组织切片中。  相似文献   

16.
海马齿是海边盐生肉质草本植物,由于叶片的肉质化,传统石蜡切片制作路线不能制作出结构完整,效果较好的切片.本实验以传统的石蜡切片方法为基础,在固定方法选择,脱水时间控制,包埋温度,染色等方面做了适合海马齿叶片特点的改良,固定方法采用戊二醛固定液固定24 h,并洗脱;脱水每级梯度时间为1 h,包埋温度在100℃,染色方法采用固绿染色法.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改良的方法可以制作出染色清晰,组织结构完整的海马齿叶片切片.这对其它肉质化植物的石蜡切片制作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MALLORY磷钨酸苏木精染色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显示心肌、骨骼肌的肌纤维主要结构及病变时 ,Mallory磷钨酸苏木精 (phoshangstic acidHematoxylin,PTAH)染色是常用的一种结缔组织染色法 ,此法不但能清晰地显示正常肌纤维的横纹 ,同时还能显示其它多种组织成分 ,特别在尸检工作中应用较普遍。1 .PTAH染色机制在 PTAH染液中只含苏木精一种染色剂 ,在磷钨酸参与下 ,经氧化成熟后能将不同组织及正常与异常部分染成蓝色和棕红色两种不同的颜色。Mallory在最初并未阐明 PTAH染色反应原理 ,但其方法仍符合现代组织化学的基本理论。PTA酸根基团中存在着许多空间 ,而这些空间和分子对…  相似文献   

18.
该文旨在探讨基于冰冻切片样品进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快蓝(luxol fast blue,LFB)染色方法的优化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组织病理分析中的应用。取正常及EAE建模后的C57BL/6小鼠脊髓样品各5份,每份脊髓样品一分为二,分别制成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样品,通过设置不同优化条件对这两组切片进行HE和LFB染色,比较两组切片染色的结果。石蜡切片经过HE染色和LFB染色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组织结构清晰,冰冻切片HE染色和LFB染色后细胞结构清晰度几乎和石蜡切片一致,进一步将该方法应用于分析β-arrestin2基因敲除对于小鼠EAE发生中的病理变化,发现能够很好地重复出基因敲除加重EAE疾病这一现象。冰冻切片染色优化后,基于冰冻切片进行HE染色和LFB染色可以达到石蜡切片类似的效果,并且实验过程简洁快速,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提高了效率,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分析自身免疫疾病病理变化,该优化方法将在自身免疫疾病特别是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的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校使用爱氏苏木精整体染色制作根尖、茎尖、花芽分化及胚胎学等的石蜡切片,使用番红-固绿滴染法制作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及花药、子房等生殖器官的石蜡切片,已有二十年左右的历史,广泛应用于教学及科研中。由于方法简易、节约时间、用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蚊虫是传播人类多种疾病的重要媒介害虫, 对其组织形态学的认识是开展众多领域研究的基础。本文通过研究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成虫组织结构及形态, 为媒介蚊虫的抗药性研究及有效防治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采用改进的石蜡切片法和HE染色, 结合活体内脏器官解剖及光学显微镜观察, 从形态学和组织学水平对致倦库蚊组织结构做详尽展示。【结果】获得结构完整、 染色清晰、 定位准确的消化排泄系统、 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等HE染色石蜡切片。【结论】探讨了改进制片和染色过程中一些步骤及注意事项。研究结果为利用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蚊虫体内抗药性基因的准确定位及基因功能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