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敬熙认为:皮肤电反应是一种交感性反应,此反应与各级神经中枢的机能有关。汪敬熙等也曾探讨过尾核对皮肤电反射的影响,认为刺激猫的尾核,对于由刺激浅皮神经所引起的皮肤电反射有抑制作用,而刺激尾核本身是没有皮肤电反应的。也就是说,尾核与皮肤电反射有关,但不是兴奋性影响,而只有抑制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們曾报告过人在练气功至一定状态时,皮肤电的自发节律活动可与呼吸运动同步。皮肤电活动是反映交感中樞活动的指标之一。近年来已經有不少工作述及呼吸中樞活动与交感神經系統活动的关系問題,认为交感中樞的活动可受呼吸中樞兴奋扩散的影响。本工作試图在动物实驗中探索皮肤电活动与呼吸活动的关系,二者有无出現同步的可能性,并分析其出現的条件与机制。  相似文献   

3.
心机械感受器分布于心房和心室的内膜、心肌和心包膜上,它们兴奋时发放的冲动经迷走有髓纤维、迷走无髓纤维或交感纤维传入。经迷走有髓纤维传入的心感受性反射可引起心率加速和利尿作用。经迷走无髓纤维传入的心感受性反射有调节(抑制)心血管活动及抑制肾素释放的功能;而经交感纤维传入的心感受性反射则调节心血管活动(主要为兴奋性心血管反射)。本文还讨论了心肌缺血时的心反射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蓝斑对迷走—心血管反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家兔36只,采用低频和高频电流刺激颈部迷走神经中枢端,建立迷走-减压和迷走-升压反射,两种频率电刺激均导致肾交感神经传出活动减少。以迷走-血压反射和迷走-交感反射为指标,连续电流刺激蓝斑或LC微量注射谷氨酸钠均抑制迷走-血压反射和迷走-交感反射。  相似文献   

5.
皮肤完美再生是烧创伤后皮肤愈合过程中难以解决的临床难题,所谓完美再生就包括了汗腺功能的恢复。作为皮肤附属器之一,汗腺在维持机体体温和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汗腺发育及功能具有重大科学和临床意义。汗腺源自胚胎期的外胚层,目前的研究发现其发育受到Wnt、Eda、Shh、Bmp等通路的调控,但具体的调控机制尚有待深入探讨。汗腺的功能主要通过分泌细胞完成,即明细胞和暗细胞,这两种细胞均表达有大量的离子通道,这些离子通道共同参与了汗腺发育及汗液分泌过程。类胆碱能刺激通过第二信使Ca~(2+)、Na_-~+K~+-Cl~-共转运模型这两种信号激发汗液的分泌,但分子机制尚未明确。该文旨在总结近期汗腺发育及汗液分泌的相关研究,为皮肤愈合过程中的汗腺再生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及观察SD大鼠和巴马小型猪皮肤的正常比较组织学。方法取SD大鼠和巴马小型猪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两种动物的皮肤组织学结构在以下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1.SD大鼠的毛囊成簇分布,平均3~9成群,而巴马小型猪的毛囊较稀少;2.SD大鼠表皮较薄,没有透明层,基底细胞缺乏异质性,真皮与表皮连接面平坦,没有皮钉;而在巴马小型猪皮肤表皮和真皮连接区,有上下交错的表皮皮钉和真皮乳头;3.SD大鼠的真皮结构相对松散,真皮血管系统不发达,而巴马小型猪皮肤的真皮网织层和乳头层交界的地方,水平分布着很多的浅表小静脉和小动脉丛,这种血管分布的方式与人类皮肤中的血管分布极为类似;4.SD大鼠的汗腺只局限于足垫的皮肤,汗腺上皮只有一种细胞类型,腺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胞核圆形,导管短而弯曲,由两层上皮细胞组成。而巴马小型猪皮肤的汗腺是顶泌汗腺,分布于真皮和脂肪相接的真皮深层,分泌部为粗管,管腔大,盘曲成团。腺细胞呈立方形或扁平,胞核圆形或长梭形。腺细胞与基膜之间也有肌上皮细胞。导管较细而直,开口于毛囊上段。  相似文献   

7.
皮肤是有机体内外环境的分界面,皮肤上分布着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最大的感受野,多种外界因素都直接作用于皮肤,继而影响内脏或组织的机能,反之,内脏或组织的正常的和病理的机能变化也能改变相应部位皮肤的感受性、代谢、温度及皮肤血管舒缩等变化,因而皮肤内脏间机能上的相互联系早就引起医学界的注意,并在临床上加以应用。例如,根据内脏病变能影响皮肤一定部位疼痛或温度感受性这一事实作为诊断用的压痛点、Захарьин—Head氏带及知热感度测定法(赤羽幸兵卫)等。也有刺戟皮肤及皮肤以下组织来治疗内脏疾病的针灸疗法、拔火罐、涂芥子泥及按摩等多种理疗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皮肤电作为反映情绪状态的一个敏感指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研究情绪对皮肤电的具体影响.本研究用皮电检测仪(EDSD)的“能量过筛”技术,检测被试应激前后的皮肤电阻和电容的变化,提出了用皮肤电的综合情况来表征人体调节能力的概念。试验采用音乐、噪声、静息为应激源,让被试接受10min的刺激,并在刺激前后进行“能量过筛”,统计结果显示:(1)人体在应激前后的皮肤电的综合情况变化具有显著差异;(2)音乐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状态,而噪声则对人体十分有害;(3)在应激前后配以POMS心境量表检测被试的心理指标,以及对心率、血压生理指标的测量,也从不同水平上证实了不同的应激源对心理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周围神经损伤除了引起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出现感觉、运动和自主功能障碍之外,还可以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和异常性疼痛。有研究发现,周围神经损伤后,正常情况下只存在于皮肤深真皮及皮下组织的交感神经纤维,会出芽至浅真皮,并与感觉神经纤维相互伴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考虑到皮肤交感出芽与感觉神经纤维在皮肤分布上的密切关系,本文特就各种周围神经损伤后皮肤交感神经出芽、出芽的来源、促进交感出芽的因素、交感出芽对感觉神经功能的影响以及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希望对进一步深入了解周围神经损伤及其造成的神经功能异常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颈上交感神经与内脏神经的传出冲动表现同相变化,冲动群互相同步,冲动的幅度与频率变化和动脉血压的变化相呼应,但内脏神经对传入刺激的反应较之颈上交感神经更为明显。以单个电刺激作用于迷走或颈动脉窦神经向中端,可诱发交感传出冲动呈兴奋——抑制双相反应。如给予重复电刺激,交感冲动群发放的频率变成与刺激的频率同步,其最高频率可达每秒10—3次。更高频率时,不再表现规律性,转为连续的发放。停止刺激后,有后抑制现象。重复电刺激家兔减压神经或猫和兔的坐骨神经,能完全抑制交感神经干的冲动发放。同样,重复电刺激猫主动脉弓附近神经小枝时,引起交感干持续、强烈的冲动发放。如同时刺激猫的主动脉弓处神经小枝及坐骨神经,则在一定的刺激频率下,交感冲动亦与刺激同步,最高可达7—8次/秒。以重复电刺激直接作用于延髓加压区,可得到良好的交感传出冲动节律同步的反应。刺激闩都附近可完全抑制交感传出冲动,但长期刺激下,能在抑制下释放出来,表现与刺激节律同步的冲动发放,以上两种同步的最高频率亦可达10—13次/秒。在延髓以上水平切断脑干,不影响上述机能;在闩部前方切断脑干,交感冲动大部分消失,也不能再产生反射性变化。以上结果说明,在刺激迷走和窦神经时所引起的交感传出冲动群的节律性,乃由于此两种传入神经中含有抑制性和兴奋性两种纤维。在其影响下,中枢交替发生兴奋与抑制,从而反映于传出冲动。  相似文献   

11.
延髓网状结构在针刺镇内脏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躯体疼痛相似,内脏受到伤害性刺激时,除了患者感觉到受损部位有弥散性钝痛外,常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及全身的植物性和躯体性反应。过去,我们曾利用多种指标如腹部手术病人或实验动物的指(趾)血管容积、动脉血压、腹肌肌电、外周植物神经(颈迷走神经、喉返神经、内脏神经节后纤维)的传出放电、皮肤电反射以及大脑皮层和延髓的电活动等变化,作为痛反应的客观指标,观察针刺的影响。针刺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2.
实验用家兔36只,采用低频(5-8Hz)和高频(50-100Hz)电流刺激颈部迷走神经中枢端(VAS),建立迷走-减压和迷走-升压反射,两种频率电刺激均导致肾交感神经传出活动(RSA)减少。以迷走-血压反射和迷走-交感反射为指标,连续电流刺激蓝斑(LC)或LC微量注射谷氨酸钠均抑制迷走-血压反射和迷走-交感反射。而连续电流刺激LC或LC微量注射谷氨酸钠本身均引起平均动脉血压升高和RSA增加。本文对新近提出的对LC整体功能认识的理论,结合本文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皮肤的颜色因人种、光照环境、健康状况、年龄及表皮的厚薄、真皮内血管床血液供应的不同而不同。人体皮肤的颜色不仅不同的人颜色不同,就是同一个人在木同的情况下皮肤的颜色也有变化,但是总的说来,人体皮肤的颜色主要决定干表皮内黑色素含量的多少。此外,皮肤内其它色素,如胡萝卜素的含量也影响皮肤的颜色。黑色素是表皮内的黑色素细胞产生的,它是一种黑色或棕色的生物色素;胡萝卜素以及由胡萝卜素转变而成的维生素A(即视黄醇)存在于表皮角化层和皮下组织中,使正常皮肤呈天然的黄色;皮肤血管床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使皮肤呈红…  相似文献   

14.
湿疹等皮肤病与皮肤微生物群的关系研究,在本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有所报道。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微生物群保持生态平衡,对人体无害,但在某些内、外因素影响下,皮肤微生物群的变化会引起湿疹等病变的产生,而湿疹等病变又有利于某些微生物群的过度生长,使微生物群与机体之间,微生物群之间的动态平衡遭  相似文献   

15.
1966年Vallbo和Hagbarth等创建了钨丝微电极法,可从人体周围神经记录到单一的神经电活动。1980年Torebjork等在超微记录技术的基础上又发展了超微神经刺激技术。由于这些实验方法的建立和应用,才可能对各类纤维传入活动所引起的感觉以及在各种实验条件下感觉的性质、强度和部分进行系统的研究。一、神经束和单根神经纤维内冲动的传播若将微电极经人体完整皮肤插入周围感觉神经束,同时,在它支配的远心端皮区给予电刺激,可记录到全谱系的神经电活动。各类电活动的幅度由刺激参数、传导距离、电极尖端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它在神经束内的位置所决定。当电极位于神经束外或靠近神经束时,只能记录到低幅度A类快传导纤维的电位。当电极插入适当的神经束内时,可见到多单位的神经  相似文献   

16.
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皮肤占体重的16%,其面积成年人约2平方米左右.在人身上的不同位置,厚度不同,平均在1—4毫米之间. 表皮位于皮肤表面,由复层扁平上皮组成,手掌、足跟的表皮最厚,为0.8—1.4毫米,一般厚度在0.07—0.12毫米之间.外部压力以及其它一些因素,可使外角质层进一步增厚,胼胝和鸡眼都是足部压迫的结果. 真皮位于表皮深层,向下与皮下组织相连,手掌、足底的厚度约3毫米以上,眼睑等处  相似文献   

17.
主要应用戊巴此妥鈉麻醉的猫,研究了海南萝芙木根碱(HRV)降压作用的一些中枢的和外周的环节。 結果表明,HRV抑制頸动脉竇升压反应。电刺坐骨神經或迷走神經中枢端的血压反应,也都被抑制。它还抑制直接电刺延脑所引起的升压或降压反应和电刺丘脑下部引起的升压反应。对电刺大脑S迴引起的升压反应沒有明显的抑制。給脊髓猫注射HRV仍有降压作用,并对电刺脊髓横断面引起的升压反应亦有抑制作用。 HRV对电刺內脏大神經外周端的升压反应,大都有抑制作用,在部分实驗里没有看到影响;在切除两侧腎上腺后的动物也看到对电刺內脏大神經升压反应的抑制作用。对腎上腺素或去甲腎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但有的无抑制甚至有的增強。在給大剂量抗交感药dibenamine后,HRV的降压作用明显減弱,甚至接近消失。 HRV对切除迷走神經、竇神經及用过阿託品的动物,仍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对乙酰胆碱的降压作用无影响。在不麻醉状态下,HRV只使带神經的兔耳血管扩张,对去神經的兔耳血管沒有影响或使它收縮。从实驗結果可以看出,HRV的中枢作用以对延脑及视丘下部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較为显著,周围作用則为一定程度的抗交感作用,与单純的利血平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记录家兔的肾交感神经冲动、动脉血压和心率,观察到以低频率、低强度刺激腓深神经(强度3伏,频率12次/秒,波宽0.5毫秒,持续20分钟),可以显著抑制肾交感神经的放电活动,但对血压和心率无显著影响。刺激腓深神经后吸10%氧引起缺氧时的交感兴奋和升压反射以及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引起的升压反射均受到抑制。这些抑制现象可因静脉注射纳洛酮(0.4毫克/公斤)而被翻转。结果表明:低频低强度的腓深神经刺激可抑制交感缩血管中枢及升压反射,这种抑制效应和内源性鸦片样物质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人体免疫屏障的第一道防线。近期研究表明,皮肤并不是一个被动的免疫器官,它具有主动的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及免疫自稳功能,为皮肤免疫系统。皮肤共生微生物数量以万亿计,皮肤中T淋巴细胞数量是人体循环T细胞总量的2倍,皮肤相关疾病有1 000种以上,而皮肤中细胞成分与体液成分的互作机制十分复杂。现针对皮肤免疫系统功能进行研究成果的概述与待解问题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哺乳动物受到高温胁迫时可通过分泌汗液调节体温。一般认为啮齿类在高温时不出汗,但有关野生啮齿类汗腺的资料不多。我们以长爪沙鼠和布氏田鼠为研究对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观察了身体各部位皮肤的形态学特征、汗腺的分布和密度。结果显示:(1)两种鼠的头部、口角、胸部、腋窝、腹部、背部和后腿部的皮肤都无汗腺分布,只在不被毛的前足与被毛的后足有外泌汗腺分布;(2)长爪沙鼠前、后足皮肤汗腺的密度分别为(2.40±0.49)个/mm2和(0.15±0.03)个/mm2,前足显著多于后足;布氏田鼠前、后足皮肤汗腺的密度分别为(0.37±0.05)个/mm2和(0.21±0.08)个/mm2,前、后足无显著差异。两种鼠前后足皮肤的汗腺密度可能与被毛状态相关,有被毛则汗腺密度低。推测长爪沙鼠和布氏田鼠前后足的汗腺可能具有辅助散热和运动时增加摩擦力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