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袁云香 《植物研究》2020,40(5):673-678
以小果卫矛嫩茎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研究了不同灭菌组合、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浓度6-BA、2,4-D、NAA配比对小果卫矛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果卫矛嫩茎最适的灭菌组合为75%酒精消毒30 s+0.1%升汞消毒15 min,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3.0 mg·L-1 6-BA+1.0 mg·L-1 2,4-D,诱导率为79%;再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2 mg·L-1,再分化率为78.83%,1/2 MS+NAA 1.2 mg·L-1适用于生根培养,生根率达到83.23%。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组培快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丽敏  孙周平 《植物研究》2009,29(4):505-508
以刺五加腋芽为外植体,通过比较不同的基本培养基(WPM、MS、1/2MS、White)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6-BA、NAA、IAA、IBA)的组合对腋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来建立一套高效的离体芽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芽再生培养基为WPM+6-BA 1.0 mg·L-1+NAA 0.1 mg·L-1,芽萌发率可达90%;最佳芽增殖培养基为WPM+6-BA 0.5 mg·L-1+NAA 0.05 mg·L-1,增殖倍数为4.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White+IBA 0.5 mg·L-1+IAA 1.5 mg·L-1,生根率可达85.2%。  相似文献   

3.
以麻楝当年生嫩枝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扦插基质,激素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麻楝嫩枝扦插生根影响的研究。基质试验采用泥炭土、黄心土、河沙、蛭石为扦插基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激素试验采用激素种类(NAA、IBA、ABT1)、浓度(500、1 000、1 500 mg·L-1)及处理时间(10 s、1 min、30 min)3因素3水平正交(L9(33))试验设计。结果表明:(1)泥炭土+蛭石(1:1,体积比)为最佳组合基质,其生根率达81.81%,平均生根数量为20.33条,平均根长为4.80 cm,根系效果指数达3.05;(2)激素种类对麻楝嫩枝扦插生根效果影响最大,激素浓度次之,处理时间影响最小。扦插时,采用泥炭土+蛭石(1:1)混合基质、1 000 mg·L-1浓度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浸泡插穗10 s的生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狭叶黄芩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剂处理、不同植物生长激素配比对狭叶黄芩茎段腋芽诱导、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分化、增殖、生根及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方式为0.1% HgCl2消毒5 min,污染率最低为8.25%;诱导腋芽最佳培养基为MS+1 mg·L-1 6-BA+1 mg·L-1 NAA,诱导率可达73.66%;诱导愈伤最佳培养基为MS+1 mg·L-1 6-BA+1 mg·L-1 2-4D,诱导率为91.33%;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 mg·L-1 6-BA+0.5 mg·L-1 NAA,分化率为44.71%。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 mg·L-1 6-BA+0.5 mg·L-1 NAA,其芽增殖倍数为5.8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2 mg·L-1 IBA,生根率可达到74.07%;试管苗移栽时蛭石:珍珠岩:园土比例按1:1:3的体积比搭配使用,移栽成活率最高达到79.24%,并且植株生长旺盛。本研究建立狭叶黄芩再生体系,为狭叶黄芩野生资源在妥善的保护基础上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2.5 g·L-1、5.0 g·L-1、10.0 g·L-1三个浓度复合肥对采穗圃进行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浓度复合肥对松材线虫病抗性马尾松采穗圃的产穗和穗条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复合肥使萌条数量,穗条扦插的生根率、不定根数量、最长不定根、总根长和侧根数增加。不同浓度复合肥对性状的影响不同。复合肥2.5 g·L-1最有利于萌条数量增加,较对照增加106%,差异达显著水平;5.0 g·L-1最有利于提高不定根数、总根长和侧根数,较对照分别提高100.0%、189.1%和186.4%,其中总根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侧根数达显著水平;10.0 g·L-1最有利于提高生根率和最长不定根长度,较对照分别上升23.2%和134.7%,其中最长不定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评价10项萌条和生根性状,复合肥10.0 g·L-1综合目标值最高,是三个浓度中最佳施肥浓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ABT-1和NAA对掌叶覆盆子枝条处理扦插生根的影响,旨在为掌叶覆盆子大量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掌叶覆盆子直接枝插无法生根,使用ABT-1和NAA一次浸条处理只能促使愈伤组织形成,只有先后二次浸条处理后才能生根。用ABT-1处理的效果好于NAA,其中50mg·kg-1处理最为经济;在50mg·kg-1ABT-1处理中,首次浸条2h,第二次浸条2~3h效果最好。嫩枝3~8月扦插最好,而老枝3~5月扦插最佳  相似文献   

7.
IBA与NAA对桃金娘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元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IBA、NAA对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宜浓度的IBA和NAA有利于桃金娘的扦插生根,IBA对生根率、根长和根重的影响更为明显。最佳浓度组合为IBA、NAA各100 mg·L~(-1),用该组合处理插条,可有效地提高扦插繁殖的成活率及幼苗质量。  相似文献   

8.
柠檬醛猴樟是重要的园林绿化、用材、油用树种。以柠檬醛猴樟一年生枝条为材料,研究采集季节、消毒时间、激素对柠檬醛猴樟茎段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中旬,柠檬醛猴樟半木质化茎段组织培养用浓度为0.1% HgCl2消毒5 min,茎段腋芽萌芽率最高,褐化率和污染率较低。猴樟茎段萌芽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05 mg·L-1 IBA,萌芽率为60%。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2 mg·L-1 IBA,增殖系数为4.33、株高为3.67 cm、地径为1.04 mm。生根培养11 d基部出现不定根,生根适宜培养基为MS+1.5 mg·L-1 IBA,生根率75.00%、根长5.06 cm、根数3.50、根粗0.82 mm。根数大于3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80%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野生短瓣金莲花种子为材料,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培养基类型及激素组合对短瓣金莲花根茎部位形成的愈伤组织、不定芽增殖及生长的影响,建立无菌播种及组培快繁体系,为短瓣金莲花快繁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用600 mg·L-1 GA3溶液浸泡48 h后并用0.1% HgCl2溶液灭菌20 min的种子发芽效果最好;(2)适宜于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MS+0.5 mg·L-1 6-BA+0.1 mg·L-1 NAA;(3)适宜于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不添加激素的MS。  相似文献   

10.
以"凤丹"花丝为外植体,探究了外植体发育时期、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PGRs)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对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形态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花蕾直径为13~19mm时、半透明或白色的幼嫩花丝更适宜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SH添加2,4-D 1 mg·L-1、NAA 2 mg·L-1及BA 0.2 mg·L-1,最高诱导率和诱导量分别为99.12%和5.68 g;愈伤组织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SH添加2,4-D 0.5 mg·L-1、NAA 0.5 mg·L-1及BA 0.25 mg·L-1,增殖率为3.86;花丝愈伤组织根据形态结构可分为三类,Ⅰ类愈伤组织具有典型的胚性愈伤组织特征,可进一步分化产生体胚;Ⅱ类愈伤组织和Ⅲ类愈伤组织内部呈现大量维管组织分化,其中Ⅱ类愈伤组织中观察到了不定芽的分化,Ⅲ类愈伤组织未见分化。上述结果表明"凤丹"花丝具有重要再生潜力,是一种良好的新型外植体,对研究建立牡丹体外再生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三倍体枇杷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消毒方式、MS培养基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配比对茎尖培养及诱导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 初代培养时, 选择生长饱满、健壮的顶芽及适宜的消毒方式, 外植体剥离长度0.5-0.8 cm, 能显著提高茎尖培养的成活率; MS培养基浓度的变化对外植体的褐化没有明显的影响; 最适茎尖的启动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5 mg·L-1 NAA, 成活率高达84.8%; 最适组培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0.1 mg·L-1 NAA+0.01 mg·L-1 IAA+0.3%活性炭, 生根率达66.7%, 每株平均生根2.83条。该研究结果将为三倍体枇杷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利用转基因技术对三倍体无籽枇杷进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华猕猴桃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华猕猴桃"桂海4号"为试材,采用500mg·L-1、1000mg·L-1、1500mg·L-1三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萘乙酸、和ABT生根粉处理插条,进行了猕猴桃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吲哚丁酸1500mg·L-1的扦插生根率极显著高于萘乙酸和ABT生根粉的各个处理,显著高于吲哚丁酸1000mg·L-1;吲哚丁酸对根数和根长的促进作用优于萘乙酸和ABT生根粉,ABT生根粉对于根粗的促进作用却较其它两者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吲哚丁酸1500mg·L-1处理的插条生长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浓度IBA、NAA对紫萼龙吐珠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萼龙吐珠Clerodendrum speciosum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浓度IBA、NAA混合溶液对紫萼龙吐珠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A为50 mg·L-1,IBA为150或200 mg·L-1时,紫萼龙吐珠插穗成活率和生根率最高,可达100%;根系数量、根长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组的9.4倍和4.9倍;当NAA、IBA分别为50、150 mg·L-1时,根系效果指数在9、11月均较高,最高可达6.42。运用隶属函数法对9、11月扦插各处理组合的生根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认为NAA 50 mg·L-1、IBA 150或200 mg·L-1混合溶液处理紫萼龙吐珠插条均最有利于生根,可得到较高的生根质量。  相似文献   

14.
比利时杜鹃是国外引种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园艺杂交品种。为进一步探讨外源激素对国外引进杜鹃品种扦插根系特征的影响, 以当年生的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 设置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 分析对杜鹃扦插生根过程中根系特征参数变化影响。结果表明: 激素处理总体上对杜鹃扦插成活率、干物质积累、根系特征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 以100 mg·L-1和200 mg·L-1的IBA浓度对杜鹃插穗生长最有利; 品种Marcel Menard、Marie Fortier根系特征参数整体上高于品种Roseum Elegance、Percy Wiseman, 在产业化推广上具有一定优势; 最长根长的变化与根表面积以及根体积呈显著的正相关, 外源激素促进了插穗的成活率和不定根根系的生长, 激素处理后插穗的根系参数明显高于对照。总之, 插穗自身特性及外源激素调控在杜鹃扦插生根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激素的使用对杜鹃的扦插繁殖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千层金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用L_(16)(4~5)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基质、穗条长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对千层金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和生长调节物质对生根率有极显著的影响,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与穗条长度对生根率有显著的影响,4个因素对干层金嫩枝大田扦插生根率影响从大到小分别是基质、生长调节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穗条长度.用浓度100 mg/L的NAA浸泡9 cm插穗2 h,在混和基质上扦插,平均生根率可达92%,且生根及新梢抽出时间早,侧根数量多,扦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长素、乙烯和一氧化氮(NO)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形成不定根的调节,以及生长素和乙烯信号转导成员在IAA促进不定根形成中的作用的结果表明:拟南芥切条以IAA和硝普钠(N0供体)单独处理7d后的不定根形成均受到促进,其中以50μmol·L^-1 IAAμmol·L^-1 SNP的促进作用为最强,乙烯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生长素运输和信号转导以及乙烯信号转导相关突变体对IAA促进生根作用的敏感性比野生型有所下降,特别是IAA14功能获得型的突变体。IAA和NO在促进不定根形成中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以阳春砂根状茎茎尖、根状茎、直立茎芦头3种不同材料为插穗,研究不同浓度的ɑ-萘乙酸(NAA)对扦插效果的影响,以筛选出最佳的NAA处理浓度,寻找除分株繁殖外的高效营养繁殖方法。结果表明,未经NAA处理的根状茎茎尖、根状茎和直立茎芦头3种插穗的出芽率和生根率比较低,出芽率依次为10.0%、3.3%和23.3%;生根率依次为23.3%、10.0%和3.3%。而200 mg·L-1的NA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根状茎茎尖、根状茎和直立茎芦头3种插穗的存活率、出芽率和生根率;与对照比较,3种插穗的存活率依次提高17.7%、23.4%和26.7%;出芽率依次提高13.3%、50.3%和53.3%;生根率依次提高43.3%、26.7%和53.4%。200 mg·L-1的NA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3种插穗再生根和再生芽的生长指标。根状茎茎尖再生根的数量、长度、直径分别比对照提高56.7%、82.6%和29.2%;根状茎的再生根长度显著比对照长203.5%;直立茎芦头的再生芽的长度和直径比对照提高25.2%和35.2%。NAA处理后的根状茎茎尖插穗的芽再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原来的茎尖继续生长,另一种是从插穗的节上分化出新芽。阳春砂根状茎茎尖、根状茎和直立茎芦头3种插穗经200 mg·L-1NAA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成活率,这为阳春砂种苗生产建立了分株繁殖以外的另一种高繁殖系数的营养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用NAA、IBA、I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多种园林植物插条发根的试验。结果表明:菊花、大丽花插枝,经0.1mg/L和0.2 mg/L NAA处理,具有促进发根的明显效果;0.1mg/L和0.2 mg/L的NAA和IBA处理较难发根的印度黄檀插枝,其发根率则有显著提高;月季、大叶黄杨、水杉、池杉、海南石梓等植物插枝,虽都具有较高的发根率,但经不同浓度NAA和IBA浸渍处理后,其发根率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烈香杜鹃嫩茎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嫩茎基部直接再生芽苗和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烈香杜鹃嫩茎基部直接再生芽苗的诱导培养基为DR+2.30mg·L-1 TDZ+0.05mg·L-1 IAA+1.80mg·L-1 KT,诱导率为99.6%;生根培养基为1/2DR+0.07mg·L-1 IAA+0.02mg·L-1NAA,生根率达99.7%以上。以再生植株茎节为材料进行快速繁殖,在35d的培养周期内,每段增殖倍数平均达5以上。  相似文献   

20.
雷颖 《植物生理学通讯》2014,(11):1727-1732
以野生松潘乌头块根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培养。由于松潘乌头离体培养时,组织褐变严重,因此在愈伤组织诱导前须进行除褐培养,培养基以MS+6-BA 1.0 mg·L^-1+VC 300 mg·L^-1+PVP 200 mg·L^-1效果较好,连续转移3次后褐变率显著降低到10%。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3.0 mg·L-1+6-BA 2.0 mg·L^-1+LH 500 mg·L^-1,诱导率100%;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ZT 1.0 mg·L^-1+6-BA 2.0 mg·L^-1+NAA 0.5 mg·L^-1,分化率93%;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3 mg·L^-1,平均增殖倍数为6.0左右;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3 mg·L^-1+VC 100 mg·L^-1(或PVP 300 mg·L^-1),平均生根数10条左右,生根率为96%以上。将瓶苗移栽于森林土和蛭石以1:1(V/V)混合的基质中,生长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