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无梗五加根中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无梗五加(Acanthoparax sessiliflorus( Rupr.et Maxim.)Seem.)根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中提取分离得到8个苯丙素类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表芝麻脂素(1)、(-)-芝麻脂素(2)、赛菊芋黄素(3)、洒维宁(4)、咖啡酸甲酯(5)、对羟基桂皮酸(6)、(-)-丁香脂素(7)、(+)-松脂索(8).化合物8是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5是首次从五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和7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从灰毛豆叶片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stigmast-1,5-dien-3β-ol(1),clemaphenol A(2),松脂醇(3),桉素(4),3-吲哚甲醛(5),色氨酸(6),(S)-4-苄基-2-噁唑烷酮(7),4-羟基苯基丙酸(8),buteaspermanol(9),bovatachalcone(10)。其中化合物1、2、4、5、7、8、9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从凹叶瑞香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瑞香黄烷A(1),瑞香黄烷B(2),瑞香黄烷C(3),瑞香黄烷E(4),瑞香黄烷F(5),芫花素(6),芫根苷(7),4,′5-二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8),瑞香新素(9),5′′-去甲氧基瑞香新素(10),左旋松脂酚(11),瑞香醇酮(12),紫丁香苷(13)和丁香醛(14)。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综合使用硅胶柱色谱、HP20大孔树脂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对木荷(Schima superba)茎皮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以及应用MS、NMR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木荷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十烷酸(1)、棕榈酸(2)、Dodecanoic acid(3)、松脂素(4)、槲皮素(5)、山柰酚(6)、Americanin A(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及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9)。化合物1~4 为首次从木荷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7、9 为首次从木荷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探讨羊角拗茎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分离技术分离纯化羊角拗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的化合物,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确定出了13个化合物,包括常春藤皂苷元(1)、(-)-loliolide(2)、(3 S,5 R,6 S,7 E)-3,5,6-trihydroxy-7-megastigmen-9-one(3)、(3 R,6 R,7 E)-3-hydroxy-4,7-megastigmadien-9-one(4)、松脂素(5)、表松脂素(6)、4,4′-dihydroxy-3,3′-dimethoxybenzophenone(7)、6-羟基柚皮素(8)、东莨菪素(9)、6-羟基-7,8-二甲氧基香豆素(10)、吲唑(11)、香草酸(12)、对羟基苯甲酸(13)。其中化合物1~4和6~13为首次从羊角拗中分离得到。采用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体外细胞炎症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能显著抑制NO的产生,IC50值为18.09±1.09μM。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对连翘花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连翘不同器官[叶、果实(青翘、老翘)、花]抑酶活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连翘花对酪氨酸酶的抑制表现出了浓度依赖性;进而对连翘花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抑酶活性评价,结果表明95%乙醇提取物抑酶活性最高。然后根据活性导向分离方法,对连翘花9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鉴定为:连翘酯苷A(1)、芦丁(2)、(+)-松脂素-β-D-葡萄糖苷(3)、(+)-甲基松脂素-β-D-葡萄糖苷(4)、连翘苷(5),其中化合物4是首次从连翘花中分离得到。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均显示出一定的抑酶活性,同时各化合物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这表明这些成分可能是连翘花美白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倒挂金钩茎枝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9个酚类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方法鉴定为:表儿茶素(1)、儿茶素(2)、金鸡纳素Ia(3)、金鸡纳素Ib(4)、金鸡纳素Ⅱa(5)、金鸡纳素Ⅱb(6)、原花青素B2(7)、原花青素B5(8)、原花青素C1(9)、hedyotol D(10)、落叶松树脂醇(11)、(+)-松脂素(12)、9-O-(Z)-阿魏酰落叶松脂(13)、9-O-(E)-阿魏酰落叶松脂(14)、(+)-lyoniresinol 9'-O-glucoside(15)、pomegralignan(16)、东莨菪内酯(17)、臭矢菜素B(18)和hymexelsin(19)。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14、16、19首次从钩藤属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钩枝藤枝条中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 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钩枝藤[Ancistrocladus tectorius (Lour.) Merr.]枝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根据各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为:表丁香脂素 (1)、丁香脂素 (2)、松脂醇 (3)、浙贝素 (4)、4-羟基-3-甲氧基苯乙醇 (5)、ancistrocline (6)、hamatine (7)、ancistrocladine (8)、ancistrotectorine (9)和β-谷甾醇 (10)。化合物1 ~ 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上述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 1、3、4和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星状凤毛菊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采用各种填料的色谱柱层析方法从药用植物星状凤毛菊(Saussurea stella Maxim)的全草中分离纯化出15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将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2-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1)、3-(3-甲氧基苯基)丙烯醛(2)、松脂素-4′-O-β-葡萄糖苷(3)、胡萝卜苷(4)、木犀草素(5)、金合欢素(6)、洋芹素(7)、日本椴苷(8)、3′-甲氧基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苷(9)、洋芹素-7-O-β-葡萄糖苷(10)、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1)、山奈素3-O-α-L-鼠李糖苷(12)、槲皮素-5-O-β-葡萄糖苷(13)、4′-甲氧基槲皮素-5-O-β葡萄糖苷(14)和3-甲氧基山奈素-6-O-β葡萄糖苷(15)。其中化合物1~5、9~10和13~15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海南栽培肾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的化学成分,从海南栽培肾茶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吐叶醇(1)、丁香脂素(2)、3,4-二羟基苯乙醇(3)、甜橙素(4)、5,6,7,4′-四甲氧基黄酮(5)、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6)、6-羟基-5,7,4′-三甲氧基黄酮(7)、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烷酮(8)、3,3′,5-三羟基-4′,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9)、松脂素(10)和熊果酸(11)。化合物3、9和10为首次从肾茶中分离得到。对化合物1~6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5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1.
大管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芸木属植物大管茎皮部位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运用MS、1H NMR和13C NMR等波谱方法并结合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5-formyl-6,7-dimethoxycoumarin(1),isoscoploletin-β-D-glucoside(2),6-(trans-1-buten-3-only)-7-methoxycoumarin(3),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4),microfalcatin isovalerate(5),小芸木宁(6),丁香苷(7),coniferin(8),methyl 2-O-β-D-glucopyranosylbenzoate(9),2-hydroxy-5-methoxy-trans-cinnamic acid(10),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11)和邻仲丁基苯酚(12)。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除5和6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Two compounds, tenuifodione (1) and tenuifone (2), and 12 known compounds, izalpinin (3), alpinone (4), arborinone (5), irilin B (6), irisone A (7), irisone B (8), betavulgarin (9), beta-sitosterol (10), 5,7-dihydroxy-2',6-dimethoxyisoflavone (11), 2',5-dihdroxy-6,7-methylenedioxy flavanone (12), irisoid A (13) and ethyl-beta-d-glucopyranoside (14) were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 of Iris tenuifolia Pall. All compounds, except 12, were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is plant. Compounds 2, 3 and 11 have shown a considerable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including 2D NMR. Compounds 3, 5 and 7 were also subjected to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unambiguously deduced.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杨桃根中具备降血糖功能的活性成分,采用色谱分离方法从其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应用波谱技术对它们的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分别命名为prismaconnatoside(1),tarennanosides A(2),(+)-catechin(3),fernandoside(4),7a-[(β-glucopyranosyl) oxy]-lyoniresinol(5),(+)-lyon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6),(-)-lyon-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7),(-)-5’-methoxy-isolaric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8)和正辛烷(9)。其中化合物1,2,4,5均为首次从杨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为首次从杨桃根中分离得到。对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体外α-葡萄糖苷酶和DPP-IV酶抑制活性测试,化合物1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兜铃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 sp.的大米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7-hydroxy-10-oxodehydrodihydrobotrydial(1)、格链孢酚(2)、5-甲氧基格链孢酚(3)、链格孢毒素I(4)、腾毒素(5)和二氢腾毒素(6)。以上化合物均为从该菌属中首次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对肺癌细胞和乳腺癌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5.
艾纳香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DC.)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13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5,7-二羟基-3,3′,4′-三甲氧基黄酮(1),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2),4,2′,4′-三羟基双氢查尔酮(3),儿茶素(4),阿亚黄素(5),davidioside(6),二氢槲皮素-7,4′-二甲醚(7),艾纳香素(8),二氢槲皮素-4′-甲醚(9),3,5,3′-三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10),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11),木犀草素(12),槲皮素(13)。其中化合物1和3~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从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 Havil)的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学方法并与已知样品对照段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翅果定碱(3)、乌苏酸(4)、丁香色原酮甙Ⅰ(5)、美商陆甙A(6)、东莨菪素(7)和乌苏醛(8).其中化合物5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杨丹  程忠泉  丁中涛  周俊  胡江苗 《广西植物》2017,37(9):1182-1186
该研究利用硅胶、凝胶、MCI、中压制备色谱(MPLC)和高效液相半制备色谱(semi-HPLC)等方法,对晶帽石斛(Dendrobium crystallinum)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提纯、分离共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数据对照,分别鉴定为石斛酚(1),3,4'-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2),3,4',5-三羟基-3-甲氧基联苄(3),二氢藜芦醇(4),安告佛醇(5),3',5,7-三羟基-4'-甲氧基黄烷酮(6),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烷酮(7),丁香树脂醇(8),β-谷甾醇(9),β-胡萝卜苷(10)。其中,除化合物2和化合物10以外,其余8个化合物均在该种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8.
头花马先蒿和管花马先蒿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头花马先蒿全草中发现13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松脂素(1)、金合欢素(2)、木犀草素(3)、7.去氧栀子新苷(4)、yuheinoside(5)、euphroside(6)、mussaenosidic acid(7)、莫桑苷(8)、桃叶珊瑚苷(9)、角胡麻苷(10)、异角胡麻苷(11)、贞桐苷A(12)和开德苷元(13)。从管花马先蒿全草中发现4个化合物,经鉴定为:(+).dehydrovomifoliol(14)、催吐萝芙木醇(15)、ω-hydroxypropioguaiacone(16)和3-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1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该种中发现。  相似文献   

19.
蓝桉果实中的脂溶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Labill.)果实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结构鉴定为:5-羟基-4′,7-二甲氧基-6-甲基黄酮(1)、blumenol A(2)、蓝桉醇(3)、绿花白千层醇(4)、β-谷甾醇(5)、二十二烷酸(6),其中化合物1~4和化合物6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首次从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