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沃德猕猴桃浆果皮薄肉嫩,易伤易烂,如果采摘加工贮运不当,就会造成七天软、十天烂,半个月以后坏一半的严重后果。合理的贮运措施,浆果保鲜期可以达到2个月以上。湖北省国营蒲圻市十里坪果园场在鲜果采摘、分级和贮运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贮运温度对盆栽榕树落叶及抗性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盆栽榕树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贮运温度对盆栽榕树落叶及抗性生理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贮运温度对盆栽榕树落叶及抗性生理影响显著。与(16±1)℃及(19±1)℃比较,(10±1)℃及(13±1)℃的贮运温度能显著减缓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延缓叶绿素的降解速度,落叶率低。在贮运36 d时,(10±1)℃和(13±1)℃贮运温度的落叶率均在16%以下,达到出口要求,而两者间的落叶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人参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人参榕栽培繁殖、病虫害防治、采后贮运及出口贸易等方面的现状,并对今后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减轻出口人参榕贮运暗胁迫下叶片的黄化与脱落,以人参榕(接穗为泰国榕)为材料,采用28 W荧光灯补充光照,研究不同补光时长(0~12h·d-1)处理28d后对模拟贮运人参榕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探索人参榕贮运期间适宜的补光时长。结果显示:(1)模拟暗贮运28d时,补光0h·d-1处理的人参榕落叶率、黄化指数分别为89.64%、0.52,而补光8~12h·d-1处理的落叶率、黄化指数显著下降,落叶率比对照(0h·d-1)分别显著下降为35.7%、39.19%、26.08%,黄化指数分别显著下降为0.25、0.28、0.19。(2)随着补光时间的延长,人参榕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显著降低,而比叶重(SLW)显著升高;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均呈上升趋势,且在补光8~12h·d-1处理下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呈下降趋势。(3)相关分析显示,模拟贮运人参榕的落叶率与黄化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落叶率、黄化指数均与其叶绿素含量、Pn呈极显著负相关,与Ci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叶片Pn与叶绿素含量、Gs呈显著正相关,与Ci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通过补光措施可显著减缓贮运人参榕叶片的黄化与脱落,28 W荧光灯光照8~12h·d-1的补光效果均较好,综合考虑成本认为在实际人参榕贮运过程中最适补光时长为8h·d-1;贮运时较长时间的暗胁迫环境对人参榕叶片光合系统造成损伤并导致Pn下降,其主要是叶绿素含量降低的非气孔限制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用于玉米浆液态贮运的生物菌剂和应用技术。方法:利用筛选到的优势菌系进行组合制成复合菌剂添加到玉米浆液中,模拟自然条件发酵培养并定期取样和观察。结果:玉米浆液贮运过程中添加适量的(0.1%)生物菌剂能有效保持和改善玉米浆液理化和生物性状,其中还原糖在40h时下降23%;菌数达1.5×108cfu/mL。结论:该研究证实玉米浆液贮运过程中应用生物菌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伤处理和乙烯对桃ACC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果实不耐贮运,特别是溶质水蜜桃、珐I大11_程技术的发展使番茄果实实现延熟保鲜'-'、人f[]也试图通过乙烯合成的关键酶的]i义HNA技术来延长桃果实的贮运期。:ICC氧化酶是乙烯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ACC氧化酶4peJL从番茄'、矮牵牛。。。桃卜'、苹果、'等许多植物...  相似文献   

7.
以3年生‘大红’三角梅为材料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模拟贮运,期间采用荧光灯(管径16 mm、28W、光照强度9.45μmol·m-2·s-1)处理,设置黑暗(T0,无灯管)和光照强度低(T1,1个灯管)、中(T2,2个灯管)、高(T3,3个灯管)4个补光(8 h·d-1)处理,考察各处理植株落叶率以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细胞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探讨补光对贮运期三角梅叶片脱落的影响,为解决三角梅贮运过程严重落叶问题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模拟贮运第28天,T0和T3处理三角梅植株落叶严重,落叶率达87%以上,T1和T2处理落叶率则显著低于T0和T3处理,仅分别为16.33%和16.92%;T1~T3处理叶片比叶重均高于T0处理,叶片相对含水量则低于T0处理。(2)T1和T2处理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T0处理。(3)T0、T2、T3处理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而T1处理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幅度较小。(4)整个贮运期内,各处理三角梅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逐渐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AT活性在T0、T1和T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OD活性表现为T1和T2处理显著高于T0;第28天,T2处理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T1,两者分别比第0天上升60.86%和45.02%。研究发现,每天采用一根荧光灯(光照强度9.45μmol·m-2·s-1)对三角梅进行每天补光8 h,能够较大程度减轻贮运过程中黑暗胁迫对叶片细胞膜造成的损伤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降低光合产物消耗和叶片黄化脱落,使其在贮运过程中维持正常生长,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荔枝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荔枝采后生理及贮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9.
超大气高氧与果蔬采后生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超大气高氧 (2 1%~ 10 0 % )条件下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化学成分和品质变化 ,病原微生物生长和果蔬腐烂的关系 ,以及高氧处理在新鲜果蔬采后贮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龙眼果皮形态结构比较观察及其与果实耐贮运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河通  席玙芳  陈绍军  陈锦权 《广西植物》2002,22(5):413-413,424,T004
比较了福建省 1 0个主栽龙眼品种果实的果皮形态和结构 ,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在果皮厚度、外果皮表面颜色、龟状纹、放射线、瘤状突、刺毛、外果皮皮孔、周皮层厚度、栓质层厚度和连续性、中果皮薄壁组织细胞排列、石细胞大小、含量、排列和分布 ,维管束发达状况、排列和分布 ,内果皮表皮细胞排列和角蜡质层厚度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风梨味、东壁、油潭本、乌龙岭、红核子、蕉眼龙眼果皮厚 ,外果皮表面瘤状突和剌毛多 ,外果皮周皮层、栓质层厚且连续性好 ,中果皮石细胞 (团 )含量多且排列紧密 ,分布在中果皮外侧且在中果皮中所占比例大 ,维管束发达且排列有序 ,内果皮角蜡质层厚 ;这些品种果实耐贮运、抗病性强。而水涨、赤壳、福眼、普明庵龙眼果皮薄 ,外果皮周皮层薄、栓质层不发达 ,中果皮石细胞 (团 )含量少、分布分散 ,维管束不发达 ,薄壁组织细胞胞间隙大 ,皮孔间隙大、皮孔通道与中果皮组织细胞间隙相通 ;这些品种的果实不耐贮运、抗病性弱。讨论了龙眼外果皮表面主色为褐色和内果皮比外果皮更容易褐变的解剖学原因及龙眼果皮形态结构与果实耐贮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植物学通报》2013,(6):694-694
山东省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重点实验窜(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依托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制冷与空调、软件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的科研资源整合而成。  相似文献   

12.
《植物学报》2013,(6):694-694
山东省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重点实验窜(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依托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制冷与空调、软件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的科研资源整合而成。  相似文献   

13.
挥发性物质是甜瓜果实成熟期间的代谢产物,据鉴定有46种之多。其中酯类占36种。为解决哈密瓜贮运中的腐烂问题,继前文之后,我们又研究了不同品种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乙醇、乙醛、乙酸乙酯和乙烯等挥发性物质的数量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甜樱桃(Prunusavium)乃果中珍品。在每年水果供应青黄不接的5、6月份,她即红妆素裹、捷足先登,以其色鲜、味美、经济价值高而成为果品中的佼佼者。据统计:1997年甜樱桃种植业的投入产出比高达1∶33,所以近年来栽培面积迅速上升。但由于大多数品种耐贮运性差、鲜销期极短,在产量迅速上升的同时带来的却是腐损的加剧和销售价格的暴跌。因此,发展鲜销期长、耐贮运性强的甜樱桃品种是甜樱桃种植者梦寐以求的事。在多年的育种、引种、栽培、保鲜试验中,我们发现引自加拿大的“砂蜜豆”品种(cv.Summit)具有丰产稳产、外观和…  相似文献   

15.
采后果蔬对乙烯受体抑制剂的响应及贮运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跃明 《广西植物》2002,22(6):547-552-552
近几年来 ,随着重氮环戊二烯和环丙烯类等乙烯受体抑制剂的发现 ,为控制乙烯敏感型的果蔬采后成熟、衰老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从乙烯受体抑制剂的特性、作用特点以及可能作用机理等方面概述了采后果蔬对乙烯受体抑制剂的响应和应用乙烯受体抑制剂延长采后果蔬贮运保鲜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鲜食葡萄的采后生理及贮运保鲜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论述了葡萄的成熟及采后生理生化特性,采后的各种主要病害和次要病害以及鲜食葡萄的采后贮运方法和国际通用的葡萄保鲜方法──SO_2熏蒸法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蓝莓、桑葚同属浆果类,含水率高,果皮薄,采后不易保鲜.综述现阶段国内外涂膜技术在蓝莓、桑葚贮运保鲜中的研究与应用.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涂膜技术在我国浆果类保鲜技术领域中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保佳俊’为河北农业大学选育的新品系,其果实综合性状优良,耐贮运性强。为更全面的了解该品系在果实成熟后期的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本试验以‘保佳俊’和‘大久保’为试材,对桃果实发育后期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后期,‘保佳俊’和‘大久保’的单果重及横、纵、侧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着果实的成熟,呈上升的趋势;糖分含量呈上升的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保佳俊’的果实硬度、糖分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大久保’,可滴定酸含量低于‘大久保’,其风味、品质及耐贮运性都优于‘大久保’。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5月至6月,正是水果供应青黄不接的季节,这时甜樱桃将以它色鲜、味美、营养价值高而捷足先登,成为果品中的佼佼者。甜樱桃又名大樱桃,原产于欧洲,19世纪才传入我国。时至今日,甜樱桃在鲜销供不应求的前提下,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统计:1997年甜樱桃种植业的投入产出比竟高达1∶33,然而由于甜樱桃极不耐贮运,因此,能否解决其贮运问题,将直接决定它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为什么甜樱桃的果实不耐贮藏呢?其主要原因是:(1)果实采后生理代谢旺盛,呼吸强度高达1000—1400毫克CO2/千克·小时,是苹…  相似文献   

20.
由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主持,与漳州市农科所、福建省亚热带园艺植物研究中心、福建省热带作物研究所和福建农学院组成攻关协作组,承担福建省科委于1987年下达的"香蕉丰产优质栽培及贮运保鲜技术研究"项目,经五年试验已完成原计划,于1992年11月28日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