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传》2007,29(2):234-234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水稻转基因技术的现状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近十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人类对植物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表达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分子生物学对作物育种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与植物基因组的研究、RFLP和PCR等辅助选择手段相比较,转基因技术以其把外源基因主动导入、定向改造植物的优点日益为世人所瞩目转基因技术使基因可以在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相互转移,克服了物种间的隔离,已成为一种新的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转基因水稻的研究进展及产业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转基因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植物分子生物学和作物育种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转基因水稻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有望成为转基因抗虫棉之后又一个进入产业化的转基因粮食作物,这可能将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贡献。从国内外转基因水稻研发概况、我国Bt抗虫水稻生物安全评价两方面综述了我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前景,并在此基础上对产业化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问世,1986年美国第一例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实验,1994年世界第一种转基因植物获准商品化生产以来,世界生物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中国也不例外。由于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不能精确地预测转基因可能产生的所有表型效应,故需要对基...  相似文献   

5.
《植物学通报》2007,24(1):79-79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组学与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 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发起并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植物转基因育种是利用遗传工程的手段,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或DNA构建导入植物基因组,通过外源基因的直接表达,或通过对内源基因表达的调控,使植物获新性状的一种品种改良技术。应用转基因育种技术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营养品质、增加抗逆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生物技术通讯》2007,18(1):71-71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GenerationChallenge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  相似文献   

8.
草坪草育种研究进展 (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草坪草传统育种和转基因育种的历史与现状,概述草坪转基因育种的操作过程,对植物特别是草坪草转基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基因丢失,基因沉默,基因流引起的转基因安全性等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9.
SAR与植物转基因沉默的消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转基因技术在各上应用领域的深入和发展,转基因沉默现象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转基因沉默主要发生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涉及核酸的三种相互作用,即:DNA-DNA、DNA-RNA、RNA-RNA。这是植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具体表现之一,也是外源基因插入后生物体的一种自我保护。SAR协同转基因进行转化,可以消弱宿主DNA对外源基因的不利影响。实验证明,在稳定整合的转基因植物中,SAR提高了整体表达水平,并降  相似文献   

10.
高等植物转基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转基因的研究意义转基因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的过程。自 1984年转基因烟草问世以来 ,转基因技术已经在 2 0 0多种植物中获得成功。转基因物种涉及 5 0多个 ,特别是转基因棉花、水稻、大豆、玉米、烟草、蔬菜等已在生产上发挥重大作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冲破物种的界限 ,实现物种间的遗传育种 ,并能改良现有物种的生物性状 ,最大限度为人类服务。不仅如此 ,转基因技术还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手段 ,使人类科技实现新的飞跃成为可能。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只是转基因的第一步 ,其在受体中的命运受到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三年,第一株含有合成蛋白质外源基因的转基因植物成功地诞生了,它标志着植物分子生物学又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为植物遗传工程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之后,在各国生物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又成功地育成了许多含有各种优良外源基因的转基因植物.这种遗传工程的方法消除了传统植物育种的盲目性,突破了“亲和性”的限制,只要有理想的供体和受体DNA,遗传工程技术就能使它们的基因结合表达,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大大扩大了育种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我国转基因植物研发形势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万建民 《生命科学》2011,(2):157-167
当前,发达国家及跨国种业集团在功能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产品研发方面进展显著,转基因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近年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新兴产业。我国高度重视转基因植物研发及产业化,整体水平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但与国际转基因生物产业快速发展和我国衣业发展对转基因产品的需求相比,在转基因技术和产品创新、产业化机制以及支撑条件等方面尚存在较多制约因素。基于系统比较分析,建议我国进一步加强转基因植物研发能力建设,夯实转基因育种基础,突破转基因核心技术,培育转基因植物新品种,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与此同时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进我国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满足人类需求,转基因育种已经成为改良玉米性状的有效手段。自1996年美国种植商业化转基因玉米以来,利用玉米遗传转化技术开发商业化转基因玉米已取得巨大成功。综述了玉米遗传转化体系优化的重要步骤,系统总结了已开发的商业化转基因玉米的种类,并对玉米遗传转化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的遗传学行为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1984年,首次利用农杆菌Ti质粒将外源基因导人烟草获得成功[1」,随后,转基因禾本科作物在水稻上也获得了成功[2,3]。随着各种遗传转化技术的创立与改进,近十几年来,在许多作物上都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价值得到了很大体现。尤其是在应用研究上,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与常规的育种技术相比,它以超越种间隔离的特点吸引了广大的分子育种家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许多有应用前景的基因已导入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并有少量转基因植物已释放到大田应用[4,5]。我们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转生长激素基因鱼的生物能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鱼的诞生,开辟了鱼类遗传育种的新领域,同时也揭开了转基因鱼研究的序幕1。过去的20余年,转基因鱼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超过35种的鱼用于转基因研究,绝大多数鱼类的转基因研究以培育具有优良生产性状的新品系为目的2。其中,生长激素转基因鱼由于具有生长速度快、饵料转化效率高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的育种方法相比,转基因动物育种具有诸多优点,利用该技术得到的转基因鼠、转基因羊、转基因牛等动物,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商业前景。本文从动物转基因技术入手,结合相关专利,分析了近几年转基因动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和趋势。重点从转基因动物育种在医药和农业上的应用,分析国内外目前的产业化状况。最后根据产业化中的一些问题及国内外差异,对我国转基因动物育种产业化提出建议,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技术引领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推动转基因生物育种发展是我国既定的国策.  相似文献   

18.
大豆转基因育种及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转基因作物种植已经成为全球普及最为迅速的生物技术.转基因大豆是目前种植区域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已成为世界大豆主产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的大豆产量居世界第四位,但转基因大豆育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转基因大豆产业化发展方面潜力巨大.我国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成果,借鉴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发展经验,立足本国实际,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下,建立和健全我国转基因大豆育种及其产业化发展体系,大力发展转基因大豆,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概述了我国转基因大豆的研究现状以及国际转基因大豆的研发趋势,分析了我国转基因大豆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生物物理学报》2006,22(6):I0001-I0001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 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植物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论述了近年来转基因植物对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主要在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上予以评述.包括转基因植物对作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向杂草和近缘野生种转移;转基因抗虫植物对目标害虫的影响。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对作物和杂草的影响,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对病毒的影响;转基因植物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